<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的柔性環錠紡紡紗方法

文檔序號:1697940閱讀:41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的柔性環錠紡紡紗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的紡紗領 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木棉/滌綸混復 合筒子紗的柔性環錠紡紡紗方法。
背景技術
超短、低密度木棉纖維材料由于長度短、強力低、脆性大和表面光滑不易抱合,難 以成條成紗,對紗線加工設備占主導的環錠紡來說是一大難題和挑戰;由于紡織原料的生 態化和綠色化的高附加值加工是提升傳統紡織企業競爭力、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 世界各國解決生態環境惡化和資源缺乏的重要環節,因此實施木棉纖維的紡紗工藝也是亟 待解決的問題。然而環錠紡設備的設計和加工主要針對纖維平均長度大于25mm、體積密度較高 (密度大于lg/cm3)的纖維或長絲紡紗,加工質輕、超短木棉纖維混紡易造成混紡比控制難、 條干差、浪費大、強力低、牢度差等諸多問題。而且由于木棉纖維剛性較大,易于膨松化,導 致與其他纖維間的正壓力作用不明顯,則摩擦力和抱合力均小,嚴重影響可紡性質。故常用 作絮類材料制品回避木棉難紡問題,如彈性木棉定型枕頭專利(晏國新.木棉的應用.中 國發明專利,公開號CN1536112A,2003;包家春,何永強.彈性木棉定型枕頭.實用新型專 禾IJ,授權公告號CN2465598Y,2001)等。也有對木棉進行紡紗,如專利申請(李恩生,夏龍 全.木棉環錠紡紗紗線的生產方法.中國發明專利,公開號Cm936135A,2006;王府梅, 晏國馨,孫景霞.一種木棉保暖面料及其織造方法.中國發明專利,公開號CN1724737A, 2005)等,前者通過增加引紗管道,后兩者增加梳棉工序的導棉裝置,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 率,最后一項雖提及了木棉短纖維的紡紗應用,但對于短纖維存在紡紗難的兩大特點未能 提及,也未給出具體紡紗工藝改進方法,尤其是木棉作為大中空的脆性材料,在加工過程中 會折斷產生屑,導致制成率不超過70%的極大浪費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的柔性環錠紡 紡紗方法,該方法工藝流程簡單,效率高,適合于工業化生產;所得紗具有質輕、柔軟、膨松 特點,其制品具有桃皮絨手感、產品附加值高;實現木棉的高制成率(》92% )、高比例 (25% -95% )的木棉/滌綸(K/P)混復合筒子紗的柔性紡紗加工。本發明的一種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的柔性環錠紡紡紗方法,包括(1)開清棉將木棉成卷進行給濕,回潮率為10% -18%,滌綸卷加入0. 2% 2%的抗靜電劑 進行給濕,回潮率為 2%,增加表面的平滑性和抗靜電性;對處理后的木棉和滌綸少 擊打、多梳理、充分混合木棉和滌綸;經開清棉后制成木棉/滌綸混紡卷;(2)梳棉將上述木棉/滌綸混紡卷經梳棉后制成木棉/滌綸混紡生條;
(3)并條選用FA320A并條機,滌綸生條條和上述木棉/滌綸混紡生條采用三道并條,一并為7根,二并和三并各為8根,經三并后將上述生條制成木棉/滌綸混復合熟條;并條機的工藝參數為隔距調整分別為18mm-32mm,皮輥加壓調整分別為 100N-130N,260N-3ΙΟΝ,300N-360N 和 260N-310N,壓力棒加壓調整為 48N-68N,出條速度調 整范圍為 320m/min-360m/min ;(4)將上述木棉/滌綸混復合熟條經粗紗、細紗、和絡筒工序,得到木棉/滌綸混復 合筒子紗。所述步驟(1)中的抗靜電劑是陽離子型抗靜電劑、陰離子型抗靜電劑或有機硅抗 靜電劑;所述的陽離子型抗靜電劑為季銨鹽陽離子型抗靜電劑,包括二(十二烷基)二甲基 氯化銨、二(十八酰基)二甲基氯化銨、三甲基十八烷基乙酸銨、和三甲基十八烷基丁酸銨; 所述的陰離子型抗靜電劑為烷基磷酸酯、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烷基苯磺酸鹽、和烷 基硫酸鹽;所述的有機硅抗靜電劑為硅氧烷和聚氧乙烯醚共聚物,由乙酰氧基封端的聚烯 丙基聚氧乙烯醚與聚甲基氫硅氧烷進行加成。所述步驟⑴開清棉工藝參數A002D抓棉機,調整刀片伸出肋條的距離為 1. 5mm-2. 5mm,轉速為4r/min_10r/min ;A035混開棉機以混合均勻為主,減少木棉或滌綸的 落下,塵棒隔距調整為6mm-15mm ;A036C采用梳針打手,以梳理為主,打手速度調整為350r/ min-520r/min,與給棉羅拉隔距調整為7mm-13mm,與剝棉羅拉隔距凋整為2. 5mm-3mm ;A092 角釘簾以梳理、混合為主,速度調整為30m/min-50m/min ;A076棉卷羅扯速度調整為8r/ min_20r/mino所述步驟(2)梳棉工序參數FA186G梳棉機的錫林速度調整為280r/min-360r/ min,刺輥速度調整為660r/min-800r/min,道夫速度調整為19r/min-23r/min ;給棉 板至刺輥距離調整為0. 225mm-0. 275mm,刺輥至錫林距離調整為0. 175mm-0. 215mm,錫 林至蓋板的距離調整分別為 0. 235mm-0. 265mm、0. 215mm-0. 235mm、0. 185mm_0. 215mm、 0. 215mm-0. 235mm、0. 235mm-0. 265,錫林至道夫距離調整為 0. 1215mm-0. 145mm。所述步驟(2)、(3)或(4)中通過噴灑水汽控制各工序的環境的相對濕度為75% RH-90% RH。所述步驟(3)三道并條中的一并順序依次為滌綸生條、木棉/滌綸混紡生條、滌綸 生條、木棉/滌綸混紡條、滌綸生條、木棉/滌綸混紡條、滌綸生條,制備得第一木棉/滌綸 條;二并順序依次為滌綸生條、一并后的第一木棉/滌綸條、一并后的第一木棉/滌綸條、滌 綸生條、滌綸生條、一并后的第一木棉/滌綸條、一并后的第一木棉/滌綸條、滌綸生條,制 備得第二木棉/滌綸條;三并為8根二并后的第二木棉/滌綸條,制備得木棉/滌綸混復合 熟條。所述步驟(4)中的粗紗工序選用FA458粗紗機,工藝參數為粗紗皮輥雙錠壓為 225*137*147N,粗紗捻系數為 60-80。所述步驟(4)中的細紗工序選用FA1268細紗機,工藝參數為細紗捻系數為 380-540,前羅拉速度為205r/min-230r/min,鋼絲圈為46號。所述步驟(4)中的絡筒工序選用GA014絡筒機,工藝參數為絡筒速度為450r/ min-520r/min,電子清紗器短粗節靈敏度為+200 %,長粗節靈敏度為+60%,細節靈敏度為-50% ο所述的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是指木棉和滌綸在開清棉工序實施混合、在并條 階段實施 木棉/滌綸混紡生條與滌綸生條的復并2道工序后,再經粗紗、細紗和絡筒工序所 形成的木棉/滌綸筒子紗,即稱為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所述步驟(4)中的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中木棉的質量百分比為25% 95%; 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中所含的木棉質量與開清棉中投放的木棉質量的百分比不低于 92% ;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具有質輕、柔軟、膨松特點,所述的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 織成的針織物具有桃皮絨手感、產品附加值高。本發明方法適用于輕質、超短、脆性和表面光滑的纖維制備紗線和織物。本發明的測量原理是基于環錠紡設備涉及的開清棉、梳棉、并條、粗紗、細紗和絡 筒等工序實施木棉的高比例和高制成率的柔性加工,解決木棉輕質易飛花、脆性易折斷成 屑、表面光滑難以成網和成條、超短難以抱合的紡紗技術問題,即通過在各工序加工的車間 提高相對濕度實施柔性加工,增加木棉和滌綸的回潮率,提升表面的粘附性,增加抱合力, 尤其是木棉的柔軟性,減少加工過程中機械的激烈磨損,還通過各工序的打擊速度和隔距 參數的優化,實施木棉的高制成率的柔性紡紗工藝;所述的開清棉工序采用多松少打原理分別實施木棉和滌綸成卷,并各自給濕后再 定量混合成卷,在此工序精密實施木棉與滌綸的可控質量比的均勻混合成卷;再經梳棉工 序合理配置的轉速和隔距以及滌綸對木棉起支撐和拖網作用,實施木棉的有效托起和握 持,防止落網及木棉屑;并條工序通過滌綸生條和木棉/滌綸混紡生條的結構配伍以及并 合次數即可實施木棉高比例的柔性紡紗加工,又可實施滌綸對木棉的有效握持,再經粗紗、 細紗和絡筒制成可控木棉質量百分比為高比例的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本發明生產的 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中的木棉的制成率不小于92%、質量百分率為25% -95%,滌綸的 質量百分率為5%-75%,具有質輕、柔軟、膨松特點,其制品具有桃皮絨手感、產品附加值 尚ο本發明依據木棉纖維特點及紡紗難點,充分利用環錠紡工藝流程和設備解決上述 問題,實施一種木棉高制成率的木棉/滌綸混復合紗的柔性環錠紡加工工藝,通過環錠紡 各工序的給濕柔性加工、參數和結構的配伍等實施木棉的高制成率和可控高比例的木棉/ 滌綸混復合筒子紗的加工,有效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解決了輕質、短小、脆性、表面光滑的 木棉纖維的紡紗技術問題,實現紡紗科學性的提升,為紡織行業發展創新作出典范。因此, 實用和理論研究中都有必要實施基于環錠紡設備的一種木棉的高比例、高制成率的紡紗工 藝,可深加工再生纖維資源,提升紡紗原理和加工設備。有益效果(1)本發明的制備方法流程簡單,效率高,適合于工業化生產;(2)在傳統環錠紡紗機上突破性的實現木棉的高制成率(> 92% )、質量百分比為 高比例(25% -95% )的木棉/滌綸(K/P)混復合紡筒子紗的柔性加工,而目前國內外能夠 產業化完成的比例實際沒有超過20%木棉混合比例;(3)針對木棉的超短和大中空側向彈性大,不易梳理控制和成網,采用滌綸引導支 撐,實現了木棉高比例、高制成率的木棉/滌綸開清棉、梳棉、并條和紡紗加工;(4)針對大中空、薄壁木棉的易折、易碎特征,采用柔性、低彎曲作用的工藝,實現木棉纖維的低損傷加工。目前木棉制成率<70% (即落木棉>30%),而本項目工藝條件可達到落木棉< 8%,為解決高比例木棉紡紗奠定基礎;(5)實施分階段、分比例的混紡方法,即開清棉實現一定比例的混紡,在并條階段 再次實現定量、均勻的并條,實現定混復合比的并條方法,且條干好、強力高;所生產的木棉 /滌綸混復合筒子紗具有良好的桃皮絨感、質輕和膨松特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 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 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 的范圍。實施例125 75的木棉/滌綸混復合紗選用市售的木棉纖維,體積密度0. 29g/cm3,長度為8 24mm,平均長度為16mm ;所 選用滌綸為棉型纖維,細度為1. 5D,長度為33mm。將木棉纖維和滌綸纖維按質量比90 10取包,并分別堆放。對滌綸采用三甲基 十八烷基乙酸銨抗靜電劑進行給濕使其回潮率控制在2%,對木棉給濕,使其回潮率控制在 13%。開清棉工序中,A002D抓棉機刀片伸出肋條的距離為1. 8mm,轉速6r/min A035混 開棉機塵棒隔距為6mm ;A036C打手速度為400r/min,與給棉羅拉隔距為10mm,A036C打手 與剝棉羅拉隔距為2. 8mm ;A092角釘簾速度為35m/min ;A076棉卷羅扯速度為lOr/min,據 此形成木棉/滌綸混紡卷,每卷重量分別控制在13. 5kg士0. 14kg/卷。梳棉工序選用FA186G梳棉機,其中錫林速度為330r/min,刺輥速度為710r/min, 道夫速度為23r/min,給棉板至刺輥距離為0. 25mm,刺輥至錫林距離為0. 18mm,錫林至蓋板 的距離為0. 25mm、0. 23mm、0. 20mm、020mm、023mm,錫林至道夫距離為0. 13mm。經梳棉工序制 成木棉/滌綸混紡生條。并條工序選用FA320A并條機,采用三并,一并為6根,二并三并均為8根,其中并 條隔距為20和27mm,皮輥加壓為118*294*314*294 (N),壓力棒加壓為58. 8 (N),出條速度為 340m/min,經三并后制成木棉/滌綸混紡熟條,其中木棉/滌綸混紡生條按質量比5 7與 滌綸生條并條,制備木棉/滌綸混復合熟條。粗紗工序選用FA458粗紗機,其中粗紗皮輥雙錠壓為225*137*147N,粗紗捻系數 為72 ;細紗工序選用FA1268細紗機,其中細紗捻系數為540,前羅拉速度為205 230r/ min,鋼絲圈為46號;絡筒工序選用GA014絡筒機,其中絡筒速度為450 520r/min,電子 清紗器短粗節靈敏度為+200 %,長粗節靈敏度為+60 %,細節靈敏度為-50 %,制成木棉/滌 綸混復合筒子紗。按照上述工藝可制成混紡比為25 75的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木棉的制成率為95%,該紗的成紗性能見表1。表1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的主要性能
實施例257 43的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選用市售的木棉纖維,體積密度0. 29g/cm3,長度為8 24mm,平均長度為16mm ;所 選用滌綸為棉型纖維,細度為1. 5D,長度為33mm。將木棉纖維和滌綸纖維按質量比80 20取包,并分別堆放。對滌綸采用烷基苯 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酯抗靜電劑進行給濕使其回潮率控制在2%,對木棉給濕,使其回潮率控 制在11%。開清棉工序中,A002D抓棉機刀片伸出肋條的距離為1. 6mm,轉速4r/min ;A035混 開棉機塵棒隔距為6mm ;A036C打手速度為450r/min,與給棉羅拉隔距為10mm,A036C打手 與剝棉羅拉隔距為2. 5mm ;A092角釘簾速度為40m/min ;A076棉卷羅扯速度為12. 5r/min, 據此形成木棉/滌綸混紡卷,每卷重量分別控制在13. 5kg士0. 14kg/卷。梳棉工序選用FA186G梳棉機,其中錫林速度為330r/min,刺輥速度為710r/min, 道夫速度為23r/min,給棉板至刺輥距離為0. 25mm,刺輥至錫林距離為0. 18mm,錫林至蓋板 的距離為0. 25mm、0. 23mm、0. 20mm、020mm、023mm,錫林至道夫距離為0. 13mm,經梳棉工序制 成木棉/滌綸混紡生條。并條工序選用FA320A并條機,采用三并,一并為7根,二并三并均為8根,其中并 條隔距為20和27mm,皮輥加壓為118*294*314*294 (N),壓力棒加壓為58. 8 (N),出條速度為 340m/min,經三并后制成熟條,將木棉/滌綸混紡生條按質量比5 6與滌綸生條并條,制 備木棉/滌綸混復合熟條。粗紗工序選用FA458粗紗機,其中粗紗皮輥雙錠壓為225*137*147N,粗紗捻系數 為72 ;細紗工序選用FA1268細紗機,其中細紗捻系數為540,前羅拉速度為205 230r/ min,鋼絲圈為46號;絡筒工序選用GA014絡筒機,其中絡筒速度為450 520r/min,電子 清紗器短粗節靈敏度為+200 %,長粗節靈敏度為+60 %,細節靈敏度為-50 %,制成木棉/滌 綸混復合筒子紗。按照上述工藝可制成混紡比為57 43的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木 棉的制成率為92%,該紗的成紗性能見表2。
表2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的主要性能 實施例375 25的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選用市售的木棉纖維,體積密度0. 29g/cm3,長度為8 24mm,平均長度為16mm ;所 選用滌綸為棉型纖維,細度為1. 5D,長度為38mm。將木棉纖維和棉型滌綸纖維按質量比90 10取包,并分別堆放。對滌綸采用硅 氧烷和聚氧乙烯醚共聚物抗靜電劑進行給濕使其回潮率控制在2%,對木棉給濕,使其回潮 率控制在12%。開清棉工序中,A002D抓棉機刀片伸出肋條的距離為1. 8mm,轉速6r/min ;A035混 開棉機塵棒隔距為6mm ;A036C打手速度為400r/min,與給棉羅拉隔距為10mm,A036C打手 與剝棉羅拉隔距為2. 8mm ;A092角釘簾速度為35m/min ;A076棉卷羅扯速度為lOr/min,據 此形成木棉/滌綸混紡卷,每卷重量分別控制在13. 5kg士0. 14kg/卷。梳棉工序選用FA186G梳棉機,其中錫林速度為330r/min,刺輥速度為710r/min, 道夫速度為23r/min,給棉板至刺輥距離為0. 25mm,刺輥至錫林距離為0. 18mm,錫林至蓋板 的距離為0. 25mm、0. 23mm、0. 20mm、020mm、023mm,錫林至道夫距離為0. 13mm,經梳棉工序制 成木棉/滌綸混紡生條。并條工序選用FA320A并條機,采用三并,一并為6根,二并三并均為8根,其中并 條隔距為20和27mm,皮輥加壓為118*294*314*294 (N),壓力棒加壓為58. 8 (N),出條速度為 340m/min,經三并后制成熟條,其中木棉/滌綸混紡生條按質量比5 1與滌綸生條并條, 制備木棉/滌綸混紡熟條。粗紗工序選用FA458粗紗機,其中粗紗皮輥雙錠壓為225*137*147N,粗紗捻系數 為72 ;細紗工序選用FA1268細紗機,其中細紗捻系數為540,前羅拉速度為205 230r/ min,鋼絲圈為46號;絡筒工序選用GA014絡筒機,其中絡筒速度為450 520r/min,電子 清紗器短粗節靈敏度為+200 %,長粗節靈敏度為+60 %,細節靈敏度為-50 %,制成木棉/滌 綸混復合筒子紗。按照上述工藝可制成混紡比為75 25的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木 棉的制成率為92%。
9
實施例460 40的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選用市售的木棉纖維,體積密度0. 29g/cm3,長度為8 24mm,平均長度為16mm ;所 選用滌綸為棉型纖維,細度為1. 5D,長度為38mm。將木棉纖維和滌綸纖維按質量比90 10取包,并分別堆放。對滌綸采用三甲 基十八烷基丁酸銨抗靜電劑給濕使其回潮率控制在2 %,對木棉給濕,使其回潮率控制在 11%。開清棉工序中,A002D抓棉機刀片伸出肋條的距離為1.8mm,轉速6r/min ;A035混開 棉機塵棒隔距為6mm ;A036C打手速度為400r/min,與給棉羅拉隔距為10mm,A036C打手與 剝棉羅拉隔距為2. 8mm ;A092角釘簾速度為35m/min ;A076棉卷羅扯速度為lOr/min,據此 形成木棉/滌綸混紡卷,每卷重量分別控制在13. 5kg士0. 14kg/卷。梳棉工序選用FA186G梳棉機,其中錫林速度為330r/min,刺輥速度為710r/min, 道夫速度為23r/min,給棉板至刺輥距離為0. 25mm,刺輥至錫林距離為0. 18mm,錫林至蓋板 的距離為0. 25mm、0. 23mm、0. 20mm、020mm、023mm,錫林至道夫距離為0. 13mm。經梳棉工序制 成木棉/滌綸混紡生條。并條工序選用FA320A并條機,采用三并,一并為6根,二并三并均為8根,其中并 條隔距為20和27mm,皮輥加壓為118*294*314*294 (N),壓力棒加壓為58. 8 (N),出條速度 為340m/min,經三并后制成熟條,其中將木棉/滌綸混紡生條按質量比4 2與滌綸生條并 條,制備木棉/滌綸混復合熟條。粗紗工序選用FA458粗紗機,其中粗紗皮輥雙錠壓為225*137*147N,粗紗捻系數 為72 ;細紗工序選用FA1268細紗機,其中細紗捻系數為540,前羅拉速度為205 230r/ min,鋼絲圈為46號;絡筒工序選用GA014絡筒機,其中絡筒速度為450 520r/min,電子 清紗器短粗節靈敏度為+200 %,長粗節靈敏度為+60 %,細節靈敏度為-50 %,制成木棉/滌 綸混復合筒子紗。按照上述工藝可制成混紡比為60 40的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木 棉的制成率為93%。
權利要求
一種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的柔性環錠紡紡紗方法,包括(1)開清棉將木棉成卷進行給濕,回潮率為10%-18%,滌綸卷加入0.2%~2%的抗靜電劑進行給濕,回潮率為1%~2%;對處理后的木棉和滌綸少擊打、多梳理、充分混合木棉和滌綸;經開清棉后制成木棉/滌綸混紡卷;(2)梳棉將上述木棉/滌綸混紡卷經梳棉后制成木棉/滌綸混紡生條;(3)并條滌綸生條和上述木棉/滌綸混紡生條采用三道并條,一并為7根,二并和三并各為8根,經三并后將上述生條制成木棉/滌綸混復合熟條;并條機的工藝參數為隔距調整分別為18mm-32mm,皮輥加壓調整分別為100N-130N、260N-310N、300N-360N、和260N-310N,壓力棒加壓調整為48N-68N,出條速度調整范圍為320m/min-360m/min;(4)將上述木棉/滌綸混復合熟條經粗紗、細紗、和絡筒工序,得到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的柔性環錠紡紡紗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的抗靜電劑是陽離子型抗靜電劑、陰離子型抗靜電劑或有機硅抗 靜電劑;所述的陽離子型抗靜電劑為季銨鹽陽離子型抗靜電劑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 化銨、二(十八酰基)二甲基氯化銨、三甲基十八烷基乙酸銨或三甲基十八烷基丁酸銨;所 述的陰離子型抗靜電劑為烷基磷酸酯、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烷基苯磺酸鹽或烷基 硫酸鹽;所述的有機硅抗靜電劑為硅氧烷和聚氧乙烯醚共聚物,由乙酰氧基封端的聚烯丙 基聚氧乙烯醚與聚甲基氫硅氧烷進行加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的柔性環錠紡紡紗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驟(1)開清棉工藝參數抓棉機,調整刀片伸出肋條的距離為1. 5mm-2. 5mm, 轉速為4r/min-10r/min ;混開棉機塵棒隔距調整為6mm_l5mm ;梳針打手打手速度調 整為350r/min-520r/min,與給棉羅拉隔距調整為7mm-13mm,與剝棉羅拉隔距凋整為 2. 5mm-3mm ;角釘簾速度調整為30m/min-50m/min ;棉卷羅扯速度調整為8r/min_20r/min。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的柔性環錠紡紡紗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梳棉工藝參數梳棉機的錫林速度調整為280r/min-360r/min,刺 輥速度調整為660r/min-800r/min,道夫速度調整為19r/min-23r/min ;給棉板至刺輥距 離調整為0. 225mm-0. 275mm,刺輥至錫林距離調整為0. 175mm-0. 215mm,錫林至蓋板的距 離調整分別為 0. 235mm-0. 265mm、0. 215mm-0. 235mm、0. 185mm_0. 215mm、0. 215mm-0. 235mm、 0. 235mm-0. 265,錫林至道夫距離調整為 0. 1215mm-0. 145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的柔性環錠紡紡紗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驟(2)、(3)或(4)中通過噴灑水汽控制各工序的環境的相對濕度為75% RH-90% RH。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的柔性環錠紡紡紗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驟(3)三道并條中的一并順序依次為滌綸生條、木棉/滌綸混紡生條、滌綸 生條、木棉/滌綸混紡生條、滌綸生條、木棉/滌綸混紡生條、滌綸生條,制備得第一木棉/滌綸條;二并順序依次為滌綸生條、一并后的第一木棉/滌綸條、一并后的第一木棉/滌綸 條、滌綸生條、滌綸生條、一并后的第一木棉/滌綸條、一并后的第一木棉/滌綸條、滌綸生 條,制備得第二木棉/洚綸條;三并為8根二并后的第二木棉/滌綸條,制備得木棉/滌綸 混復合熟條。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的柔性環錠紡紡紗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的粗紗工藝參數粗紗皮輥雙錠壓為225*137*147N,粗紗捻系數為 60-80。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的柔性環錠紡紡紗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的細紗工藝參數細紗捻系數為380-540,前羅拉速度為205r/ min-230r/min,鋼絲圈為 46 號。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的柔性環錠紡紡紗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的絡筒工藝參數絡筒速度為450r/min-520r/min,電子清紗器短 粗節靈敏度為+200 %,長粗節靈敏度為+60 %,細節靈敏度為-50 %。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的柔性環錠紡紡紗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的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中木棉的質量百分比為25% 95%。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的柔性環錠紡紡紗方法,包括(1)將木棉成卷、滌綸卷進行給濕,經開清棉后制成木棉/滌綸混紡卷;(2)將木棉/滌綸混紡卷經梳棉后制成木棉/滌綸混紡生條;(3)滌綸生條和木棉/滌綸混紡生條采用三道并條制成木棉/滌綸混復合熟條,一并為7根,二并和三并各為8根;(4)將上述木棉/滌綸混復合熟條經粗紗、細紗、和絡筒工序,得到木棉/滌綸混復合筒子紗。本發明的方法流程簡單,效率高,適合于工業化生產;所得紗具有質輕、柔軟、膨松特點,其制品具有桃皮絨手感、產品附加值高;實現木棉的高制成率(≥92%)、高比例(25%-95%)的木棉/滌綸(K/P)混復合筒子紗的柔性紡紗加工。
文檔編號D06M13/46GK101871148SQ20101019132
公開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日
發明者于偉東, 杜趙群, 鄧成亮 申請人:東華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