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吸濕速干型提花織物、親水速干整理劑及后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吸濕速干型提花織物、親水速干整理劑及后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具有吸濕速干功能的服裝產品,尤其是運動服,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如Nike、AddiaS和Reebok等著名品牌推出的吸濕速干運動服,其銷量逐年增加。目前,制作 吸濕快干型服裝使用的紡織材料主要有兩類一種是異型截面合成纖維;另一種是細旦或 超細旦合成纖維。如專利申請號為CN200920185357. 6、公開號為CN201420147、名稱為一種 吸濕排汗面料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為CN200920045568. X、公開號為CN201403920、 名稱為一種吸濕排汗床單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號為CN200610040954. 0、公開號 為CN101126189、名稱為一種具有吸濕速干功能的防透織物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號 為CN200820229101.6、公開號為CN201367508名稱為吸濕排汗功能纖維布的中國實用新 型專利、申請號為CN200710131501. 3、公開號為CN101158117、名稱為一種吸濕排汗和抗 菌的面料及其生產方法的中國發明專利及申請號為CN2分別00710023700. 2、公開號為 CN101067256名稱為經緯吸濕排汗面料的中國發明專利等相繼公開了采用中空四管狀截面 滌綸、聚醚改性滌綸、扁平截面滌綸、十字截面DTY、多孔異型截面滌綸、丙綸等為原料,并通 過優化織物組織結構設計,制備出單層或多層吸濕速干面料的方法。這些專利都是利用纖 維間毛細管所具有的芯吸效應達到迅速吸收液態水,并在織物表面迅速擴散與蒸發而實現 吸濕速干功能的。但是當人體處于安靜無顯汗狀態下,纖維的芯吸效應對人體水汽的轉移 和蒸發就難以奏效,穿著這種纖維的服裝會感到悶熱,而且合成纖維的回潮率低,靜電現象 較嚴重,因而使面料的著裝舒適感大大降低。采用后整理方法也可以提高織物的吸濕速干性能,采用該法的技術關鍵是吸 濕速干整理劑的開發。如專利申請號為CN200710041272. 6、公開號為CN101070678、 名稱為一種吸濕速干排汗織物整理劑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為 CN200810024025. X、公開號為CN101265664、名稱為吸濕排汗舒適整理劑及其生產工藝和應 用的中國發明專利,分別公開了兩種吸濕速干整理劑的制備方法,該類整理劑可用于滌綸 織物的吸濕速干整理;專利申請號為CN200910303778. 9、公開號為CN101591846、名稱為一 種吸濕排汗型整理織物的制作方法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吸濕排汗型整理織物的加 工方法,該方法可用于棉、毛、絲、麻等天然纖維及再生纖維的吸濕速干整理。采用后整理方 法簡單易行,容易實現產業化,但是,單獨采用后整理的方法,織物的吸濕、速干兩種性能難 以兼顧,達到GB/T21655. 1-2008吸濕速干型紡織品標準。如增加吸濕速干整理劑的用量, 不僅增加了成本,同時也容易引起織物手感下降,功能耐久性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吸濕速干織物,由于回潮率低、易產生靜 電,而導致面料著裝舒適感降低的缺陷與不足,提供一種在人體處于安靜狀態時也具有良好服用性能的吸濕速干提花織物。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能提高本發明吸濕速干提花織物吸濕速干功能 的整理劑及其后整理加工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一種吸濕速干提花織物,所述織物由基布區與提花區組成,提花區分布在基布區 內,所述基布區由經紗、緯紗相互浮沉交織而成,所述提花區的經紗與緯紗之間的浮沉間隔 大于或等于兩根,所述經紗為改性錦綸,所述緯紗為細旦十字型截面丙綸;所述織物經紗排列密度小于緯紗排列密度;所述經紗與緯紗的排列密度比為1 1. 1-1. 2 ;在所述提花區兩相鄰的經紗/緯紗分別位于所述織物的兩相對表面上;
所述經紗的標準回潮率5-6 %,緯紗3的單絲纖度< 1. 05D ;所述緯紗3為有色纖維,經紗2為本白纖維,經紗2經酸性染料染色;所述的整理劑是由親水劑和交聯劑組成的水溶液,各組份的百分比含量(重量 計)為親水劑8% -10%、交聯劑4% _5%、其余為水;所述的親水劑為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丙烯酰胺;所述的交聯劑為水溶性聚氨酯或水溶性聚丙烯酸酯;采用常溫浸軋工藝,速度20 士 lm/min ;烘干溫度100 °C -140 °C ;烘焙溫度 160士2°C,整理后織物增重率為5. 6-7. 2%。本發明織物由改性錦綸作經紗、細旦十字型截面丙綸作緯紗相互浮沉交織而成。 在當織物提花面與人體接觸時,利用細旦十字型截面聚丙烯纖維的芯吸作用,迅速將體表 水分傳遞擴散到外層然后蒸發,而不被里層纖維吸收。同時織物表層親水性強的改性錦綸 可進一步增加水分的轉移、擴散及蒸發速度,使皮膚保持干爽舒適。織物表層主要由經組織 點覆蓋,里層主要由緯組織點覆蓋并均勻間隔地凸出緯浮線小提花花型。本發明所使用的親水整理劑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對人體無毒無害,加工過程 以水為溶劑,有利于實現清潔化生產及環境保護。與已有的吸濕速干面料加工技術相比,本發明集功能性纖維的復配、織物組織結 構優化、織物的親水性后整理技術于一體,制備過程簡單易行、織物手感柔軟舒適,具有持 久的吸濕速干效果,各項技術指標達到GB/T21655. 1-2008吸濕速干型紡織品標準。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本發明實施例僅供說明具體方法,該方法的規模不受實施例的限制。
圖1是本發明吸濕速干提花織物的組織結構實施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提花織物,由提花區和基布區組成,其經紗2為改性錦綸, 緯紗3為細旦十字型截面丙綸,其提花區4由經紗2和緯紗3相互浮沉交織而成,兩相鄰的 經紗和緯紗分別位于布料基體1的兩相對表面上,在提花區,其經紗和緯紗之間的浮沉間 隔大于或等于2根,這樣使織物上的經紗或緯紗組成具有吸濕速干功能的提花圖案。提花區內織物表層主要由經組織點覆蓋,里層主要由緯組織點覆蓋,并均勻間隔地凸出由緯浮 線形成的小提花花型,這樣當織物與皮膚接觸的時候,由緯浮點與皮膚接觸,利用細旦十字 型截面聚丙烯纖維的芯吸作用,迅速將體表水分傳遞擴散到外層然后蒸發,而不被里層纖 維吸收,同時織物表層親水性強的改性錦綸可進一步增加水分的轉移、擴散及蒸發速度,使 皮膚保持干爽舒適。由于十字型截面丙綸具有毛細管芯吸作用,且十字型異形截面增大了 紗線的比表面積,采用十字型截面丙綸能進一步增加紡織材料的吸濕速干效果,同時賦予 織物柔軟舒適的手感,當然經紗與緯紗的浮沉間隔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比如可以是經 紗浮4,緯紗沉4也可以是經紗浮5緯紗沉2,也可以是經紗浮2緯紗沉4。為了進一步提高 織物的吸濕速干功能,整個織物其經紗排列密度小于緯紗的排列密度,使織物表面具有由 許多緯紗凸起部分所形成的微細顆粒,優先選用經紗與纟韋紗的排列密度比為1 1.1-1.2。 經紗2的標準回潮率5-6% ;緯紗3的單絲纖度< 1. 05D,這樣有利于提高織物的吸濕速干 效果及柔軟手感。在織造有色織物時,緯紗3為有色纖維,經紗2為本白纖維,織物經酸性 染料染色后,只經紗2上染,從而達到同色性要求,色差4-5級,染色時采用常規染色工藝可 達到要求。本發明的吸濕速干整理劑是由親水劑和交聯劑組成的水溶液,各組份的百分比含 量(重量計)為親水劑8%-10%、交聯劑4%-5%、其余為水。親水劑可以是聚乙烯吡咯烷 酮、聚丙烯酰胺等親水性高分子材料中的一種,優先選用聚乙烯吡咯烷酮作為親水劑,交聯 劑為水溶性聚氨酯、水溶性聚丙烯酸酯中的一種,優先選用水溶性聚氨酯。由于聚丙烯為非 極性高分子,而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氨酯、聚酰胺同為極性高分子,且聚氨酯中的-NHC00-、 聚酰氨中的-NHC0-、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CO-之間可形成氫鍵作用,因此,錦/丙交織面料 經上述工藝整理后,親水性組分聚乙烯吡咯烷酮主要沉積在錦綸纖維表面,使織物表層的 親水性提高,而里層仍然保持著丙綸纖維的疏水性,從而可有效增加織物的吸、放濕速率。實施例1 經紗2為Hydrofil 改性錦綸,緯紗3為細旦十字型截面丙綸,其基布區1由經 紗2和緯紗3相互浮沉交織而成,為平紋組織結構,在提花區,其經紗和緯紗之間的浮沉間 隔為4根,經紗與緯紗的密度比為1 1. 10,選用緯紗的線密度為l/75D/72f,單絲纖度為 1. 04D,Hydrofil 改性錦綸的標準回潮率為5. 4%,線密度為l/75D/72f,基布的經緯密為 480X530根/10cm,平方米克重為91g/m2。實施例2 經紗2為改性錦綸,提花區內,經紗和緯紗之間的浮沉間隔為浮3根經紗,沉5根 緯紗,經紗與緯紗的密度比為1 1.2,基布的經緯密為460X550根/10cm,其余同實施例 1。實施例3 按實施例1加工成機織物,然后進行親水速干后處理。所述親水速干整理劑按重 量計,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8% ;水溶性聚氨酯4% ;其余為水。采用常溫浸軋工 藝進行親水處理。織物運行速度20士 lm/min ;烘干溫度90-130°C ;烘焙溫度160°C ;整理后 織物增重率為5.8%。實施例4:按實施例2加工成機織物,然后進行親水速干后處理。所述親水速干整理劑按重量計,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8% ;水溶性聚氨酯4% ;其余為水。采用常溫浸軋工 藝進行親水處理;織物運行速度20士 lm/min ;烘干溫度130°C;烘焙溫度158°C;整理后織物 增重率為5.6%。實施例5 按實施例1加工成機織物,然后進行親水速干后處理。所述親水速干整理劑按重 量計,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10%;水溶性聚氨酯5%;其余為水。采用常溫浸軋工 藝進行親水處理。織物運行速度20士 lm/min ;烘干溫度100°C ;烘焙溫度162°C ;整理后織 物增重率為7.2%。實施例6 按實施例2加工成機織物,然后進行親水速干后處理。所述親水速干整理劑按重 量計,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10%;水溶性聚氨酯5%;其余為水。采用常溫浸軋工 藝進行親水處理;織物運行速度20士 lm/min ;烘干溫度90-130°C ;烘焙溫度160°C ;整理后 織物增重率為6.9%。按上述實施方案,所制備產品的性能指標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所制備產品具 有良好的吸濕速干性能,實施例4是采用實施例2的織物經親水性整理的,實施例3是采用 實施例1的織物經親水性整理的,整理后織物的手感及懸垂性基本不受影響,但吸濕速干 性能進一步提高。如進一步增加整理劑用量,則織物手感有所下降。按實施例4加工而成 的織物,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GB/T21655. 1-2008吸濕速干型紡織品標準,且耐洗滌。表1織物性能指標
權利要求
一種吸濕速干提花織物,所述織物由基布區與提花區組成,提花區分布在基布區內,所述基布區由經紗、緯紗相互浮沉交織而成,所述提花區的經紗與緯紗之間的浮沉間隔大于或等于兩根,其特征在于所述經紗為改性錦綸,所述緯紗為細旦十字型截面丙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吸濕速干提花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織物經紗排列密度 小于緯紗排列密度。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吸濕速干提花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經紗與緯紗的排列 密度比為1 1. 1-1. 2。
4.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吸濕速干提花織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花區 兩相鄰的經紗/緯紗分別位于所述織物的兩相對表面上。
5.如權利要求1的述的一種吸濕速干提花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經紗的標準回潮率 5-6%,緯紗3的單絲纖度< 1. 05D。
6.如權利要求1-5各項之一所述的一種吸濕速干提花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緯紗3 為有色纖維,經紗2為本白纖維,經紗2經酸性染料染色。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濕速干提花織物的親水速干整理劑,所述的整理劑是由親水 劑和交聯劑組成的水溶液,各組份的百分比含量(重量計)為親水劑8% -10%、交聯劑 4% -5%、其余為水。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吸濕速干提花織物的親水速干整理劑,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親水劑為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丙烯酰胺。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吸濕速干提花織物的親水速干整理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 聯劑為水溶性聚氨酯或水溶性聚丙烯酸酯。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濕速干提花織物的后整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常溫 浸軋工藝,速度20士 lm/min ;烘干溫度100°C -140°C ;烘焙溫度160士2°C,整理后織物增重 率為 5. 6-7. 2%。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吸濕速干型提花織物、親水速干整理劑及后處理方法,本發明織物由基布區與提花區組成,提花區分布在基布區內,所述基布區由經紗、緯紗相互浮沉交織而成,所述提花區的經紗與緯紗之間的浮沉間隔大于或等于兩根,所述經紗為改性錦綸,所述緯紗為細旦十字型截面丙綸,當織物提花面與人體接觸時,利用細旦十字型截面聚丙烯纖維的芯吸作用,迅速將體表水分傳遞擴散到外層然后蒸發,而不被里層纖維吸收,同時織物表層親水性強的改性錦綸可進一步增加水分的轉移、擴散及蒸發速度,使皮膚保持干爽舒適。
文檔編號D06M15/564GK101994192SQ20101052804
公開日2011年3月3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1日
發明者厲恩祥, 徐麗亞, 汪蔚, 沈衛鋒, 許斌 申請人:臺華特種紡織(嘉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