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接頭機卷繞馬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與噴氣紡紗機配合使用的接頭機的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種 接頭機卷繞馬達。
背景技術:
噴氣紡紗技術經過近20年的研究和開發,已逐步形成獨特的包纏紡紗體系,具 有紡紗速度高,紡紗質量好,自動化水平高及工藝流程短等優點。噴氣紡紗機最適于加工 生產等長纖維的化纖紗及化纖與棉等天然纖維混紡紗,尤其在加工生產差別化纖維化纖紗 具有獨特的優勢,如生產細旦纖維紗等。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噴氣紡紗裝置(公開號CN 101014732A),其具有一通入到一渦流室中的纖維輸入通道;具有一從渦流室里出發的、帶 有一入口孔的紗線引出通道,該紗線引出通道布置在一錠子狀的構件里;還具有一用于使 該錠子狀構件從纖維輸入通道處移開的調整機構;還具有一用一出口孔指向錠子狀構件 的、可以連接于壓縮空氣源的清潔通道,清潔通道通入到一圍繞著錠子狀構件的環形通道 內,在錠子狀構件從纖維輸入通道處移開時,由該環形通道構成了作為圍住錠子狀構件的 環形孔的一第一出口孔,并指向纖維輸入通道;并且其中一第二出口孔經過一中間通道通 入到紗線引出通道并指向其入口孔;第一出口孔在錠子狀構件沒有從纖維輸入通道處移開 時是封閉的;錠子狀構件具有一較小外徑的區域,它在錠子狀構件從纖維輸入通道處移開 時使環形孔敞開;并具有一較大外徑的區域,它在錠子狀構件沒有從纖維輸入通道處移開 時用一密封間隙使環形孔封閉。但是這種氣紡機都需要采用接頭機來接頭,而接頭機一般 是使用卷繞馬達進行工作,但是當卷繞馬達的碳刷磨損殆盡的時候就需要更換,由于進口 碳刷的價格較高,我們一般常用國產的碳刷代替,但國產的碳刷的耐磨性較差,使用壽命較 短。另外在實際的更換過程時,在拆卸編碼區和線圈區的過程中,極易將編碼區中的碼盤拉 壞,直接造成該編碼器失效乃至報廢。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是提供一種接頭機卷繞馬達,其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無法觀 察接頭機卷繞馬達殼體內部碳刷的磨損情況等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本實用新型的接頭機卷繞馬達,包括殼體,殼體穿接有轉軸,轉軸連接有輸出輪, 所述的殼體內設有編碼區、碳刷區、線圈區,編碼區上設有電源線接頭,位于碳刷區的殼體 上開有窗口。可以直接在殼體上切開2cmX IOcm的窗口,窗口可以是矩形,用來觀察殼體內 部碳刷的磨損情況。在電源線接頭上接上電源后,即可通過轉軸輸出動力。作為優選,所述的窗口上覆蓋有透明塑料紙。透明塑料紙也可以用透明塑料板等 輕型透明材料替換。一方面可以防止灰塵侵入,另一方面可以隨時觀察碳刷磨損情況。作為優選,所述的窗口為2-4個,其均布在殼體上,可以隨時觀察碳刷多個位置上 的磨損情況。[0008]因此,本實用新型在卷繞馬達的殼體上開窗口,并在窗口上覆蓋透明塑料紙,可以 隨時觀察卷繞馬達內部的情況,結構簡單、合理。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中零部件、部位及編號殼體1、轉軸2、輸出輪3、編碼區4、碳刷區5、線圈區6、 電源線接頭7、窗口 8、透明塑料紙9。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實施例本例的接頭機卷繞馬達,如圖1,有一個殼體1,殼體穿接有轉軸2,轉軸連 接有輸出輪3,殼體內設有編碼區4、碳刷區5、線圈區6,編碼區上設有電源線接頭7,位于碳 刷區的殼體上開有2個窗口 8,每個窗口上都覆蓋有透明塑料紙9。使用時,只需在殼體1上切開窗口 8,并在窗口上覆蓋透明塑料紙9即可,這樣即可 以透過透明塑料紙觀察殼體內部碳刷的磨損情況。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并不局限于 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內,所作的變化或修飾皆涵蓋在本實用新 型的專利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1.一種接頭機卷繞馬達,包括殼體(1),殼體穿接有轉軸(2),轉軸連接有輸出輪(3),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1)內設有編碼區(4)、碳刷區(5)、線圈區(6),編碼區上設有電源 線接頭(7 ),位于碳刷區的殼體上開有窗口( 8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接頭機卷繞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口(8)上覆蓋有透明 塑料紙(9)。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頭機卷繞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口(8)為2-4個, 其均布在殼體(1)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與噴氣紡紗機配合使用的接頭機的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種接頭機卷繞馬達。其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接頭機使用的卷繞馬達當碳刷磨損殆盡的時候就需要更換,在實際更換時,在拆卸編碼區和線圈區的過程中,極易將編碼區中的碼盤拉壞,直接造成該編碼器失效乃至報廢等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殼體(1),殼體穿接有轉軸(2),轉軸連接有輸出輪(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1)內設有編碼區(4)、碳刷區(5)、線圈區(6),編碼區上設有電源線接頭(7),位于碳刷區的殼體上開有窗口(8)。
文檔編號D01H4/02GK201817607SQ201020240438
公開日2011年5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9日
發明者朱善慶 申請人:浙江航民科爾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