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高效開松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開松機,具體涉及一種高效開松機。
背景技術:
開松機主要通過撕扯將糾結的捆包纖維打松,以供梳棉之用。現有技術中的一種 開松機,主要包括機架以及依次設于機架上的喂料簾、喂料羅拉、開松輥和風機,捆包纖維 通過喂料簾輸入,經喂料羅拉送至開松輥進行開松處理,然后由風機輸出。目前在無紡生產工藝前紡部分的捆包纖維開松環節中基本上都采用兩道開松法, 采用這種工藝生產時需要兩臺開松機配合使用,纖維由第一臺開松機進行預開松處理后再 經過風機輸送至第二臺開松機做第二次開松處理,這樣纖維開松處理環節過多,且需要經 過兩次風機輸送,開松的纖維容易結球,開松效果不理想,此外兩臺機器占用場地較大,耗 電較多。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占地面積減少、有效解決纖維打結問 題的高性能雙道開松機。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效開松機,包括機架以 及依次設于機架上的第一開松單元和第二開松單元。其中,所述的第一開松單元由依次連接的喂料簾、第一喂料羅拉組、第一開松輥和 集棉儲棉倉組成,集棉儲棉倉下側設有輸送帶,所述的第二開松單元由依次連接的第二喂 料羅拉組、第二開松輥、入棉斗和風機組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對于一臺現有的開松機具有兩套開松單元,相對于 兩臺現有的開松機減少了一臺開松輥電機和一臺入料電機,一臺機器就可以完成兩次開松 處理,減少了占地面積,降低了機臺能耗,由于兩次開松處理只使用一臺風機,減少了風機 輸送時的纖維打結,使開松效果更理想。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參照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效開松機,包括機架8以及依次設于機架 8上的第一開松單元和第二開松單元,所述的第一開松單元由依次連接的喂料簾6、第一喂 料羅拉組1、第一開松輥2和集棉儲棉倉7組成,集棉儲棉倉7下側設有輸送帶10,所述的 第二開松單元由依次連接的第二喂料羅拉組3、第二開松輥4、入棉斗9和風機5組成,本機 器工作時,捆包纖維由喂料簾6通過第一喂料羅拉1喂入,并由第一開松輥2開松后經過輸
3送帶10輸送至第二喂料羅拉3和第二開松輥4開松,集棉儲棉倉7可對纖維進行收納,防 止其四處飄散,開松后的纖維再由入棉斗9送至風機5,由風機5送至下道工序,相對于一臺 現有的開松機具有兩套開松單元,可進行兩次開松處理,相對于兩臺現有的開松機減少了 一臺開松輥電機和一臺入料電機,一臺機器就可以完成兩次開松處理,減少了占地面積,降 低了機臺能耗,由于兩次開松處理只使用一臺風機5,減少了風機輸送時的纖維打結,使開 松效果更理想。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運用的實施例, 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 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高效開松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8)以及依次設于機架(8)上的第一開松 單元和第二開松單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開松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開松單元由依次 連接的喂料簾(6)、第一喂料羅拉組(1)、第一開松輥(2)和集棉儲棉倉(7)組成,集棉儲棉 倉(7)下側設有輸送帶(10),所述的第二開松單元由依次連接的第二喂料羅拉組(3)、第二 開松輥(4)、入棉斗(9)和風機(5)組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效開松機,包括機架以及依次設于機架上的第一開松單元和第二開松單元,所述的第一開松單元由依次連接的喂料簾、第一喂料羅拉組、第一開松輥和集棉儲棉倉組成,集棉儲棉倉下側設有輸送帶,所述的第二開松單元由依次連接的第二喂料羅拉組、第二開松輥、入棉斗和風機組成;本實用新型相對于一臺現有的開松機具有兩套開松單元,相對于兩臺現有的開松機減少了一臺開松輥電機和一臺入料電機,一臺機器就可以完成兩次開松處理,減少了占地面積,降低了機臺能耗,由于兩次開松處理只使用一臺風機,減少了風機輸送時的纖維打結,使開松效果更理想。
文檔編號D01G9/14GK201778156SQ20102051212
公開日2011年3月30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31日
發明者呂澤圣 申請人:東莞市愛克斯曼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