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紐扣條加工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紐扣條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服裝的紐扣多種多樣,但是用于系紐扣的紐扣孔比較的單一,一般都是與紐扣對應的洞口,對于絲綢面料或者唐裝等中式服裝,選擇紐扣孔顯然不夠美觀,影響了服裝的整體造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紐扣條加工工藝。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紐扣條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I)、選擇長度和寬度適中的布條,將所述的布條對折,在對折后所述的布條的邊部進行縫合,使布條呈兩端開口的筒狀;(2)、通過縫合后所述的布條的兩端,將所述的布條進行翻身,使被縫合的邊部位于筒狀所述的布條的內側;(3)、將筒狀所述的布條的兩端重合,將重合的兩端進行縫合,使所述的布條呈閉合的環狀;(4)、將縫合所述的布條兩端的線頭處縫制在與紐扣對應的布料上。優選地,所述的布條的長度為5 7cm,所述的布條的寬度為2 4cm。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和效果本發明的縫制方法簡便,效果美觀。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一種紐扣條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I)、選擇長度和寬度適中的布條,一般來說,可根據紐扣的寬度挑選布條的長度,2 4cm最為合適,布條的寬度可根據樣式和美觀度挑選,一般為5 7cm ;將布條對折,把對折后布條的邊部進行縫合,使布條呈兩端開口、中間縫合的筒狀;(2)、通過縫合后布條的兩端,將布條進行翻身,使被縫合的邊部位于筒狀布條的內側,即在外側看不到布條所縫合的線頭,由于布條兩端的開口較小,翻身比較困難,可選擇專門的治具進行輔助;(3)、將筒狀布條的兩端重合,將重合的兩端進行縫合,使布條呈閉合的環狀;(4)、最后將縫合兩端的線頭處縫制在與紐扣對應的布料上,此處可將線頭縫制在隱蔽處,增加美觀度。這樣,通過布條形成了一個紐扣條,將紐扣塞入環狀布條內,起到系扣的作用,相比使用原先的紐扣孔,更加富有新意和美觀。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紐扣條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長度和寬度適中的布條,將所述的布條對折,在對折后所述的布條的邊部進行縫合,使布條呈兩端開口的筒狀; (2)、通過縫合后所述的布條的兩端,將所述的布條進行翻身,使被縫合的邊部位于筒狀所述的布條的內側; (3)、將筒狀所述的布條的兩端重合,將重合的兩端進行縫合,使所述的布條呈閉合的環狀; (4)、將縫合所述的布條兩端的線頭處縫制在與紐扣對應的布料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紐扣條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條的長度為5 7cm,所述的布條的寬度為2 4cm。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紐扣條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選擇長度和寬度適中的布條,將所述的布條對折,在對折后所述的布條的邊部進行縫合,使布條呈兩端開口的筒狀;(2)、通過縫合后所述的布條的兩端,將所述的布條進行翻身,使被縫合的邊部位于筒狀所述的布條的內側;(3)、將筒狀所述的布條的兩端重合,將重合的兩端進行縫合,使所述的布條呈閉合的環狀;(4)、將縫合所述的布條兩端的線頭處縫制在與紐扣對應的布料上。本發明的縫制方法簡便,效果美觀。
文檔編號D05B35/08GK102888713SQ20111020106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9日
發明者錢惠榮 申請人:吳江市中仕服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