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縫紉機抓線方法及抓線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718019閱讀:37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縫紉機抓線方法及抓線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縫紉機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減短機針線頭,防止在布料上形成“鳥巢”的抓線方法及抓線機構。
背景技術
在縫紉機的使用過程中,為了防止機針線脫落,機針的線頭一般都會留有足夠的長度,而較大余量的線頭往往會造成縫紉機起針時自攪盤繞,使其留置在縫料的背面形成了類似“鳥巢狀線團”。這種“鳥巢狀線團”不僅很不美觀,而且還嚴重地影響了縫制品的品質、檔次。此外,“鳥巢狀線團”問題還可能導致縫紉機所縫線跡不平整,而誘發設備斷針幾率大幅度上升,這對于高檔縫制品工藝作業而言是致命的。因此一直以來“鳥巢狀線團”問題成為困擾服裝企業和縫制機械企業的難題。人們發明了各種裝置來來解決上述問題,如中國發明專利(專利號 CN96207346. 6)就公開了一種縫紉機的勾線裝置,該裝置包括電磁元件、主擺臂、副擺臂、勾線部等部件,該裝置通過電磁元件控制主擺臂和副擺臂動作,從而帶動勾線部移動,將過長的線頭勾回。該裝置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解決上述“鳥巢狀線團”的問題,但是由于該裝置整體結構較為復雜,制造成本高,裝配和日常維護難度都比較大,而且其工作的穩定性也不高,非常容易出現故障。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性能穩定,能有效防止出現“鳥巢狀線團”的抓線方法。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縫紉機抓線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1)在縫紉機上設置一抓線機構,所述抓線機構靠近縫紉機的機針;2)在縫紉機進行縫制前先通過抓線機構將伸出機針的上線線頭抓住并夾緊,同時將機針另一側的上線夾緊;3)縫紉機開始縫制第一針,當機針下移到一定高度時,抓線機構松開上線線頭,同時松開機針另一側的上線,縫紉機即可正常工作。優選的,步驟2)中機針另一側的上線夾緊通過一夾線機構完成。優選的,所述夾線機構、抓線機構與縫紉機的電控裝置連接,所述夾線機構、抓線機構的動作由所述電控裝置進行控制。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實現上述抓線方法的抓線機構,該縫紉機抓線機構位于縫紉機機頭面板上,該縫紉機抓線機構包括抓線夾,所述抓線夾由兩根彈性抓線桿組成;抓線勾,所述抓線勾位于所述兩根抓線桿之間,所述抓線勾的末端與一驅動裝置連接,所述驅動裝置可驅動所述抓線勾直線運動,所述抓線勾與縫紉機的機針相對;連接支架,所述驅動裝置通過所述連接支架固定在所述縫紉機機頭面板上。
優選的,所述驅動裝置為一氣缸,所述抓線勾與所述氣缸的活塞桿連接。優選的,所述氣缸的缸體上設有一卡箍,所述兩根抓線桿固定在所述卡箍上。優選的,所述氣缸上設有一氣缸卡塊,所述氣缸卡接在所述氣缸卡塊內,所述氣缸通過所述氣缸卡塊與所述連接支架連接。優選的,所述氣缸卡塊與所述連接支架通過一螺絲連接。優選的,所述氣缸為一單作用氣缸。優選的,所述連接支架上設有用于與所述縫紉機機頭面板連接的安裝孔,所述安裝孔為長孔。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該縫紉機抓線方法,在縫紉機進行縫制前先通過抓線機構將上線線頭抓住并夾緊,并將機針另一側的上線夾緊,這樣在縫紉機縫制第一針時,隨著機針高度的下降,伸出機針的上線線頭將被回拉而逐漸縮短,當機針下降到適當高度時,伸出機針的線頭及機針另一側的上線被松開,此時伸出機針的線頭將被有效縮短,這樣就可避免在縫料的背面出現“鳥巢狀線團”,保證縫制品的質量。本發明縫紉機抓線機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性能穩定、制造成本低等優點。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 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對本專利進行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與縫紉機連接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介紹。如圖1、2所示,該縫紉機抓線機構包括一抓線夾、抓線勾4、驅動裝置等部件。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驅動裝置為一氣缸6,氣缸6為單作用氣缸,氣缸6由端蓋61、缸體 62、0型密封圈63、活塞64、活塞桿65、彈簧等部件組成。抓線夾由兩根彈性的抓線桿5組成,抓線桿5的前端設有彎頭。氣缸6的缸體62上設有一卡箍9,卡箍9通過鎖緊螺絲10 卡接在缸體62上,兩根彈性抓線桿5的后端固定在卡箍9上,兩個抓線桿5的前端并攏形成夾狀結構。抓線勾4位于兩根抓線桿5之間,抓線勾4的末端通過螺絲11與氣缸6的活塞桿 65連接,活塞桿65可帶動抓線勾4在兩根抓線桿5之間來回移動,抓線勾與縫紉機1的機針3相對。氣缸6上設有一氣缸卡塊7,氣缸6卡接在氣缸卡塊7內并通過螺絲13鎖緊。氣缸卡塊7通過一連接支架8與縫紉機1的機頭面板2連接。氣缸卡塊7與連接支架8通過一螺絲12連接,這樣可方便氣缸卡塊7與連接支架8之間的角度調節;連接支架8上設有用于與機頭面板2連接的安裝孔,該安裝孔為長孔,這樣可方便連接支架8在機頭面板2上位置的調節。采用上述結構可便于抓線勾4與機針3之間位置、角度的調節,使抓線勾4可以更加方便的勾住線頭。
采用上述縫紉機抓線機構實現縫紉機抓線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首先如圖1所示,將該縫紉機抓線機構安裝在縫紉機1上,一般設置在縫紉機的面板2上,并使該縫紉機抓線機構靠近縫紉,1的機針3。在縫紉機1開始縫制之前,氣缸6的活塞桿65首先驅動抓線勾4從兩個抓線桿5之間伸出勾住機針1上伸出的線頭,然后活塞桿65在彈簧的作用帶動抓線勾4自動復位,當抓線勾4通過兩個抓線桿5時,線頭即可被兩個抓線桿5夾住。 同時縫紉機1上的一夾線機構夾住機針另一側還未穿過機針的上線,該夾線機構為現有技術,故在此不再詳細描述。然后縫紉機1即可開始工作縫制第一針,當機針3向下移動到一定高度時,氣缸6推動抓線勾4向外伸出,使兩個抓線桿5分開,進而使線頭被松開,同時夾線機構也將另一側的上線松開,這樣縫紉機即可正常工作。上述夾線機構、抓線機構與縫紉機的電控裝置連接,夾線機構、抓線機構的動作可通過對電控裝置編程進行控制。采用該縫紉機抓線方法,在縫紉機進行縫制前先通過抓線機構將上線線頭抓住并夾緊,并將機針另一側的上線夾緊,這樣在縫紉機縫制第一針時,隨著機針高度的下降,伸出機針的上線線頭將被回拉而逐漸縮短,當機針下降到適當高度時,伸出機針的線頭及機針另一側的上線被松開,此時伸出機針的線頭將被有效縮短,這樣就可避免在縫料的背面出現“鳥巢狀線團”,保證縫制品的質量。本發明縫紉機抓線機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性能穩定、制造成本低等優點。以上對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縫紉機抓線方法及抓線機構進行了詳細介紹, 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
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凡依本發明設計思想所做的任何改變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縫紉機抓線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驟1)在縫紉機上設置一抓線機構,所述抓線機構靠近縫紉機的機針;2)在縫紉機進行縫制前先通過抓線機構將伸出機針的上線線頭抓住并夾緊,同時將機針另一側的上線夾緊;3)縫紉機開始縫制第一針,當機針下移到一定高度時,抓線機構松開上線線頭,同時松開機針另一側的上線,縫紉機即可正常工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抓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機針另一側的上線夾緊通過一夾線機構完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縫紉機抓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線機構、抓線機構與縫紉機的電控裝置連接,所述夾線機構、抓線機構的動作由所述電控裝置進行控制。
4.一種縫紉機抓線機構,位于縫紉機機頭面板上,其特征在于,該縫紉機抓線機構包括抓線夾,所述抓線夾由兩根彈性抓線桿組成;抓線勾,所述抓線勾位于所述兩根抓線桿之間,所述抓線勾的末端與一驅動裝置連接, 所述驅動裝置可驅動所述抓線勾直線運動,所述抓線勾與縫紉機的機針相對; 連接支架,所述驅動裝置通過所述連接支架固定在所述縫紉機機頭面板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縫紉機抓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為一氣缸,所述抓線勾與所述氣缸的活塞桿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縫紉機抓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的缸體上設有一卡箍,所述兩根抓線桿固定在所述卡箍上。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縫紉機抓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上設有一氣缸卡塊, 所述氣缸卡接在所述氣缸卡塊內,所述氣缸通過所述氣缸卡塊與所述連接支架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縫紉機抓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卡塊與所述連接支架通過一螺絲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縫紉機抓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為一單作用氣缸。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縫紉機抓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支架上設有用于與所述縫紉機機頭面板連接的安裝孔,所述安裝孔為長孔。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縫紉機抓線方法及抓線機構,采用該縫紉機抓線方法,在縫紉機進行縫制前先通過抓線機構將上線線頭抓住并夾緊,并將機針另一側的上線夾緊,這樣在縫紉機縫制第一針時,隨著機針高度的下降,伸出機針的上線線頭將被回拉而逐漸縮短,當機針下降到適當高度時,伸出機針的線頭及機針另一側的上線被松開,此時伸出機針的線頭將被有效縮短,這樣就可避免在縫料的背面出現“鳥巢狀線團”,保證縫制品的質量。本發明縫紉機抓線機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性能穩定、制造成本低等優點。
文檔編號D05B47/04GK102418245SQ201110262709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6日
發明者李創, 王俊躍, 蔡敏華 申請人:新杰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