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芳砜綸高溫抗氧復合過濾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濾料制造領域,涉及一種高溫抗氧復合過濾材料,特別是涉及到一種芳砜綸高溫抗氧復合過濾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工業煙塵的過濾,是把大量的細小粉塵,通過一定的方法截留下來,從而把清潔的空氣排放到大氣中。這樣就需要除塵器,布袋除塵器是工業除塵中使用最為廣泛的設備,就是用機織布或針刺氈制作的一個個布袋,做為過濾單元,實現氣固體的分離,其優點是過濾精度大,粉塵逃逸少,缺點是布袋受粉塵性質影響大,維護成本高。電除塵器是用高壓正負電極的吸引作用,收集粉塵,速度快,不受溫度的限制,但投入大,能耗高,過濾精度和效率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電袋復合除塵器應運而生,對于電袋復合型除塵器,由于其電除塵部分在高壓放電時產生強氧化性的臭氧,對后道工序的布袋部分的布袋提出了高溫抗氧化 的要求,實驗和實際應用證明,目前的玻璃、PPS (聚苯硫醚)、P84等高溫纖維過濾材料難以承受高溫臭氧的腐蝕而損壞,造成粉塵大量超標排放。芳砜綸纖維屬于對位芳綸系列,學名為聚苯砜對苯二甲酰胺纖維,是上海市紡織科學研究院和上海市合成纖維研究所共同研究和生產的一種高性能合成纖維,屬于芳香族聚酰胺類耐高溫材料,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和高技術纖維產品,它的問世填補了我國耐250°C等級合成纖維的空白,是我國急需的高科技纖維。其纖維強度為3.0
4.5g/d ;伸長度20% 25% ;初始模量為760kg/mm2 ;比重為I. 416g/cm3,具有優良的抗溫耐熱性(耐熱250°C ),杰出的高溫尺寸穩定性,優良的阻燃性,良好的電絕緣性能,較好的耐化學性。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一種適合高溫高氧條件下運行的一種芳砜綸高溫抗氧復合過濾材料及其制造方法。該項發明是對芳砜綸纖維過濾材料的質量提升和深度開發,把改性后的芳砜綸纖維芳綸等纖維進行復合、處理,制造出適合高溫高氧條件下運行使用的過濾材料,克服過濾材質在高溫高氧環境下,被氧化腐蝕失效的弊端。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是一種芳砜綸高溫抗氧復合過濾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基布和針刺氈層,所述的基布由用27s芳砜綸長纖維制成的紗與27s滌綸長纖維混合制成的紗,經過并捻工藝形成27s的混紡復合紗,用噴氣織機將上述復合紗制成130克/M2左右的針刺氈基布。所述的針刺氈層是將改性芳砜綸短纖維和芳綸短纖維、玻璃短纖維以I : 0.5 : 0.2的重量比混合,經過開松 混合 喂棉 均棉 梳理 疊網工序后,形成短纖維網。將該短纖維網均勻的鋪覆在所述的基布上,通過預針刺 主針刺 修面 熱定型 燒毛 壓光 整理 烘干 檢驗 成卷工序,制成針刺租層。將上述的過濾材料以2. Om/min的速度經過由3. 8%有機硅高溫樹脂、2. 1%納米鋁粉、18%聚四氟乙烯乳液和其余為水組成的整理劑中浸潰,然后在225°C的烘干爐中烘干15分鐘。進一步說明的是所述的改性芳砜綸纖維改性劑為聚氯化磷氮(0. 8-3. 6)、聚氯化磷氮(0. 5-2. 8)和水(余量),將芳砜綸纖維開松后,用壓縮空氣以2000g/min的速度,噴射進150°C度、改性劑濃度為1500g/立方的空間里,停留吹拂2-5分鐘后送出干燥和再開松。通過表面改性,提高纖維的柔韌性、強度和抗氧化性,克服芳砜綸纖維原始強度偏弱的不足。就是將表面改性劑附著在纖維的表面,通過化學作用,形成增強膜,從而達到既能改變芳砜綸纖維的柔韌性、強度和抗氧化性能目的。為進一步提高芳砜綸高溫抗氧復合過濾材料的理化性能,上述芳砜綸高溫抗氧復合過濾材料需經整理劑整理后烘干。所述的整理劑由有機硅耐高溫樹脂、納米鋁粉、聚四氟乙烯乳液和水組成,針刺氈通過整理液的速度為0. 5. 0 3. Om/min,烘干溫度及時間為150°C 230°C、15 35min。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于以本發明制成芳砜綸高溫抗氧復合過濾材料,通過對芳砜綸纖維表面改性,提高纖維的柔韌性、強度和抗氧化性,克服芳砜綸纖維原始強度偏弱的不足。將表面改性劑附著在纖維的表面,通過化學作用,形成增強膜,從而達到既能改變芳砜綸纖維的柔韌性、強度和抗氧化性能目的,可以提高袋式除塵器濾袋的抗氧化能力,延長濾袋在高溫高氧環境下的使用壽命。最大限度發揮電袋復合除塵器的效能,降低粉塵排放和除塵成本,實現企業環保節約化生產。
圖I為本發明的結構圖。 在圖I中1-基布、2-針刺氈層。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一種芳砜綸高溫抗氧復合過濾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一種芳砜綸高溫抗氧復合過濾材料,包括基布I和針刺氈層2。實施例I :I、用27s芳砜綸長纖維制成的紗與27s滌綸長纖維混合制成的紗,經過并捻工藝形成27s的混紡復合紗,用噴氣織機將上述復合紗制成130克/M2的基布I。其抗拉強度為650N/5cm。2、將改性芳砜綸短纖維和芳綸短纖維、玻璃短纖維以I : 0. 5 : 0.2的重量比混合,經過開松 混合 喂棉 均棉 梳理 疊網工序后,形成短纖維網。將該短纖維網均勻的鋪覆在上步所制成的基布I上,通過預針刺 主針刺 修面 熱定型 燒毛 壓光 整理 烘干 檢驗 成卷工序,制成針刺氈層2。3、過濾材料以2. Om/min的速度經過由3. 8%有機硅高溫樹脂、2. 1%納米鋁粉、18%聚四氟乙烯乳液和其余為水組成的整理劑中浸潰,然后在225°C的烘干爐中烘干15分鐘。
權利要求
1.一種芳砜綸高溫抗氧復合過濾材料,包括基布和針刺氈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布由用芳砜綸長纖維制成的紗與滌綸長纖維混合制成的紗,經過并捻工藝形成混紡復合紗,用噴氣織機將上述復合紗制成的針刺氈基布。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芳砜綸高溫抗氧復合過濾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針刺氈層是將改性芳砜綸短纖維和芳綸短纖維、玻璃短纖維以I : 0.5 : 0.2的重量比混合,經過開松 混合 喂棉 均棉 梳理 疊網工序后,形成短纖維網。將該短纖維網均勻的鋪覆在所述的基布上,通過預針刺 主針刺 修面 熱定型 燒毛 壓光 整理 烘干 檢驗 成卷工序,制成的針刺租層。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一種芳砜綸高溫抗氧復合過濾材料,其特征在于將上述的過濾材料以2. Om/min的速度經過由3. 8%有機硅高溫樹脂、2. I %納米鋁粉、18%聚四氟乙烯乳液和其余為水組成的整理劑中浸潰,然后在225°C的烘干爐中烘干15分鐘。
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一種芳砜綸高溫抗氧復合過濾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芳砜綸纖維改性劑為聚氯化磷氮(0. 8-3. 6)、聚氯化磷氮(0. 5-2. 8)和水(余量),將芳砜綸纖維開松后,用壓縮空氣以2000g/min的速度,噴射進150°C度、改性劑濃度為1500g/立方的空間里,停留吹拂2-5分鐘后送出干燥和再開松,經整理劑整理后烘干。
5.根據權利要求1、2、4所述,一種芳砜綸高溫抗氧復合過濾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理劑由有機硅耐高溫樹脂、納米鋁粉、聚四氟乙烯乳液和水組成,針刺氈通過整理液的速度為0. 5. 0 3. Om/min,烘干溫度及時間為150。。 230。。、15 35min。
全文摘要
一種芳砜綸高溫抗氧復合過濾材料,包括基布和針刺氈層,所述的基布由用27s芳砜綸長纖維制成的紗與27s滌綸長纖維混合制成的紗,經過并捻工藝形成27s的混紡復合紗,用噴氣織機將上述復合紗制成130克/M2左右的針刺氈基布。所述的針刺氈是將改性芳砜綸短纖維和芳綸短纖維、玻璃短纖維以1∶0.5∶0.2的重量比混合,經過開松~混合~喂棉~均棉~梳理~疊網工序后,形成短纖維網。將該短纖維網均勻的鋪覆在所述的基布上,通過預針刺~主針刺~修面~熱定型~燒毛~壓光~整理~烘干~檢驗~成卷工序,制成耐高溫抗氧化過濾用的針刺氈。通過對芳砜綸纖維表面改性,提高纖維的柔韌性、強度和抗氧化性,克服芳砜綸纖維原始強度偏弱的不足。
文檔編號D06M101/36GK102961922SQ20111026284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日
發明者崔淵文, 錢立根 申請人:江蘇藍天環保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