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近紅外、納米銀離子敷屏蔽針織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針織面料,確切地說是一種近紅外、納米銀離子敷屏蔽針織面料。
技術背景
當今電磁污染已被公認為排在大氣污染、水質污染、噪音污染之后的第四大公害。 聯合國人類環境大會將電磁輻射列入必須控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據國外資料顯示,電磁輻射已成為當今危害人類健康的致病源之一。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列出電磁輻射對人體的五大影響1.電磁輻射是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突變的主要誘因;2.電磁輻射對人體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免疫系統造成傷害;3.電磁輻射是孕婦流產、不育、畸胎等病變的誘發因素;4.電磁輻射直接影響兒童的發育、骨髓發育、導致視力下降、視網膜脫落,肝臟造血功能下降;5.電磁輻射可使女性內分泌紊亂,月經失調。電磁輻射源可以分為自然電磁輻射源和人為電磁輻射源(高頻感應加熱設備、高頻介質加熱設備、短波和超短波理療設備、微波發射設備和無線電廣播與通訊等各種射頻設備)。雷電、太陽黑子活動、宇宙射線等都產生電磁輻射,這是自然電磁輻射源;而人為的電磁輻射源主要有各類無線電設備,如移動電話機、無線對講機、室內無線電話、廣播電視發射機、微波和衛星通信裝置、雷達、無線電遙控器等,也包括工業、科學和醫療設備,如微波爐、高頻護眼燈、醫療磁共振設備、氦弧焊機、射頻電熱器、高頻熱合機、交流高電壓輸電線、轉換開關、電動機、發電機、電視機、計算機等。 電磁輻射由電磁發射引起的,可以說所有的用電器都會產生電磁輻射。
為了防止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現在國內外都對其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治理的辦法一是設備屏蔽,減少電磁能泄漏,防止作業環境污染;二是人體防護,研制屏蔽服, 避免電磁輻射對作業人員的傷害。現市售的防輻射面料由超低碳不銹鋼短纖維和編織材料短纖維組成,其重量百分比一般為超低碳不銹鋼短纖維15 40%,編織材料短纖維60 85%。由于不銹鋼絲短纖維的直徑大都在6um以上,使得含不銹鋼絲短纖維的可紡性差,從而使制成面料柔軟性、透氣性、和穿著舒適性差,面料易出現褶皺的折痕,制成的服裝外觀性能差,只適用制成特定的工作服,無法制成人們日常穿著的服裝。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僅具有超強的吸附力,可有效阻擋輻射,抗菌、殺菌性能明顯提高,而且透氣,阻燃的近紅外、納米銀離子敷屏蔽針織面料屏蔽針織面料。
本發明它是以納米銀離子敷短纖維,近紅外助劑短纖維,編織材料短纖維為原料紡織而成,原料重量百分比為納米銀離子敷短纖維10 30%,近紅外助劑短纖維5 10%, 編織材料短纖維60 85%。
所述的編織材料短纖維采用棉、羊毛、真絲、、麻,大豆纖維、竹纖維、玉米纖維或由其根據需要進行混合的合成纖維。
所述近紅外助劑短纖維是由99%的聚酯胺66,加入1% 二硫代雙烯型金屬鎳的短纖維。
納米銀離子敷短纖維長度為38 42mm,直徑為6 8um,近紅外助劑短纖維長度為38 42mm,直徑為4 6um、編織材料短纖維長度為38 42mm,直徑為6 8um。
本發明的效果1、本發明由于是以納米銀離子敷短纖維,近紅外助劑短纖維,編織材料短纖維為原料紡織而成,因此面料中的近紅外助劑短纖維的柔軟性比納米銀離子短纖維好、直徑比納米銀離子短纖維小,使近紅外助劑短纖維的紗線的可紡性大大提高,從而使面料具有良好的柔軟性、透氣性、抗靜電、調控體溫,吸濕速干、耐反復水洗,洗后不扎身,可貼身穿著,可調節人體微生態環境,穿著舒適性,適用制成日常服裝,不易出現褶皺和折痕。
2、由于近紅外助劑吸收近紅外輻射性比納米銀離子好,從而使得本發明的屏蔽性能比同等納米銀或納米銀離子含量面料的面料好,隔離電磁波從 0. lmhz-3000mhz的寬頻段內,屏蔽99. 99%以上的電磁波(電磁波屏蔽效能可高達60DB),同時可減少納米銀離子敷短纖維的使用量,極大的降低了成本。
3、納米銀離子敷短纖維抗菌、殺菌性能比納米銀離子好,因此使本發明抗菌、殺菌性能明顯提高。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采用泰州市榕興抗粘敷料有限公司研制生產的長度為38 42mm、直徑為6 Sum的納米銀離子敷短纖維、由99%的聚酯胺66,加入1% 二硫代雙烯型金屬鎳長度為38 42mm、直徑為4 6um的近紅外助劑短纖維,將按重量比1 :1的棉和玉米纖維混合后按重量比1 :1 加入氨綸纖維混合成長度為38 42mm、直徑為6 Sum的編織材料短纖維備用,按重量百分比將備用的納米銀離子敷短纖維10%、近紅外助劑短纖維5%、編織材料短纖維85%混合均勻,紡成含納米銀離子、近紅外助劑短纖維和編織材料短纖維的32支紗線,再編織成防輻射近紅外、納米銀離子敷屏蔽針織面料。
實施例2:采用泰州市榕興抗粘敷料有限公司研制生產的長度為38 42mm、直徑為6 Sum的納米銀離子敷短纖維、由99%的聚酯胺66,加入1% 二硫代雙烯型金屬鎳長度為38 42mm、 直徑為4 6um的近紅外助劑短纖維,將按重量比1 :1的棉和竹纖維混合后按重量比1 :1 加入氨綸纖維混合成長度為38 42mm、直徑為6 Sum的編織材料短纖維備用,按重量百分比將備用的納米銀離子敷短纖維15%、近紅外助劑短纖維5%、編織材料短纖維80%混合均勻,紡成含納米銀離子、近紅外助劑短纖維和編織材料短纖維的32支紗線,再編織成防輻射近紅外、納米銀離子敷屏蔽針織面料。
實施例3:采用泰州市榕興抗粘敷料有限公司研制生產的長度為38 42mm、直徑為6 Sum的納米銀離子敷短纖維、由99%的聚酯胺66,加入1% 二硫代雙烯型金屬鎳長度為38 42mm、直徑為4 6um的近紅外助劑短纖維,將按重量比1 :1的羊毛和大豆纖維混合后按重量比1 1加入氨綸纖維混合成長度為38 42mm、直徑為6 Sum的編織材料短纖維備用,按重量百分比將備用的納米銀離子敷短纖維20%、近紅外助劑短纖維10%、編織材料短纖維70%混合均勻,紡成含納米銀離子、近紅外助劑短纖維和編織材料短纖維的32支紗線,再編織成防輻射近紅外、納米銀離子敷屏蔽針織面料。
權利要求
1.一種近紅外、納米銀離子敷屏蔽針織面料,其特征在于它是以納米銀離子敷短纖維,近紅外助劑短纖維,編織材料短纖維為原料紡織而成,原料重量百分比為納米銀離子敷短纖維10 30%,近紅外助劑短纖維5 10%,編織材料短纖維60 8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近紅外、納米銀離子敷屏蔽針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編織材料短纖維采用棉、羊毛、真絲、、麻,大豆纖維、竹纖維、玉米纖維或由其根據需要進行混合的合成纖維。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近紅外、納米銀離子敷屏蔽針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紅外助劑短纖維是由99%的聚酯胺66,加入1% 二硫代雙烯型金屬鎳的短纖維。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近紅外、納米銀離子敷屏蔽針織面料,其特征在于納米銀離子敷短纖維長度為38 42mm,直徑為6 8um,近紅外助劑短纖維長度為38 42mm, 直徑為4 6um、編織材料短纖維長度為38 42mm,直徑為6 8um。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近紅外、納米銀離子敷屏蔽針織面料,其特征在于它是以納米銀離子敷短纖維,近紅外助劑短纖維,編織材料短纖維為原料紡織而成,原料重量百分比為納米銀離子敷短纖維10~30%,近紅外助劑短纖維5~10%,編織材料短纖維60~85%。本發明不僅具有超強的吸附力,可有效阻擋輻射,抗菌、殺菌性能明顯提高,而且透氣,阻燃。
文檔編號D04B21/00GK102505308SQ201110336078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31日
發明者曾毅明, 陳韻, 魏淑貞 申請人:安徽省萬興輕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