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復合糊料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紡織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印花用糊料,具體涉及一種復合糊料,本發明還涉及上述復合糊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海藻酸鈉作為活性染料天然纖維印花的主要糊料,具有成糊能力強、與活性染料不發生反應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但由于其價格高,表觀給色量、印花輪廓清晰度不及淀粉糊料,而同樣作為印花糊料的淀粉糊料其滲透性、印花均勻性、易洗滌性不及海藻酸鈉糊料。研究一種兼顧二者優良性能的印花糊料以及價格低廉的印花糊料迫在眉睫。國內外的研究人員在研究印花糊料上做了大量工作。R. Schneider等人做了在瓜爾膠對活性染料印花時加入可生物降解的添加劑的實驗;羅彤彤,盧亞平等人研制出合成羧甲基瓜爾膠印花糊料;青島大學李文英等對玉米淀粉進行醚化和接枝改性等,這些研究在實驗室獲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應用上,還存在堵網、脫糊不凈、得色量低等印制缺陷。同時受生產條件的限制,難以工業化生產和印花大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復合糊料,解決了現有海藻酸鈉糊料表觀給色量低、印花輪廓清晰度差以及現有淀粉糊料的滲透性、印花均勻性差的問題。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復合糊料的制備方法。對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復合糊料,按照質量百分比,由以下組分組成改性淀粉50%-70%,龍膠10%-30%,瓜爾膠10%-20%,阿拉伯膠10%-20%,以上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之和為100%。本發明所采用的另一技術方案是,一種復合糊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按照以下步驟實施按照質量比為5-7 :1-3:1:1: 1-2稱取改性淀粉、龍膠、瓜爾膠、阿拉伯膠及水,混合,加熱到25-35°C,攪拌均勻,繼續攪拌成粘稠糊狀,制成復合糊料。本發明的特點還在于,其中的改性淀粉是通過淀粉與CICH2COOH在NaOH存在下起醚化反應,為雙分子親核取代反應,葡萄糖單位中醇羥基被羧甲基取代,生成羧甲基淀粉鈉,制備而成。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糊料采用的改性淀粉,是將淀粉羧甲基化,使其與活性染料不能夠發生親核反應,有利于染料從糊料中脫離出來上染到纖維上,提高印花得色率。對改性淀粉進行復配,采用的復合糊料為龍膠等印花糊料,采用不同的復配方式,測試復合糊料的理化性能,如粘度、PVI值、抱水性、化學穩定性等,從而優選出印制優良性能的復合糊料。復配出的糊料經印花后,測試其印花性能如,印透性、印花均勻性、吸濕性及給色量、色澤、鮮艷度等。發現,吸濕性、印透性均勻性優于淀粉糊料;得色量、花紋清晰度等優于海藻酸鈉糊料。本發明糊料解決了采用現有印花糊料海藻酸鈉的表觀給色量低、印花輪廓清晰度低,淀粉糊料的滲透性、印花均勻性、易洗滌性差,成本高等問題。在糊料粘度相同時,相同印花條件下,本發明復合糊料用量比海藻酸鈉用量少40% ;印花表觀得色量高于海藻酸鈉, 染料用量少20%。改性淀粉原料成本僅為海藻酸鈉的60% (每噸約1.8萬元,而海藻酸鈉為每噸3萬元)。按此計算,本發明復合糊料的印制成本僅是海藻酸鈉的60%,即每噸節約 2萬元。如果按一個中型印花企業年用量150噸海藻酸鈉糊料,可節約成本約300萬元,企業的經濟效益有很大提高。該技術應用前景廣闊,是值得推廣的新型印花糊料。
圖1是本發明復合糊料的成糊率性能曲線圖;其中,1為改性淀粉質量百分比為 50%的復合原糊的粘度;2為改性淀粉質量百分比為60%的復合原糊的粘度;圖2是本發明復合糊料中尿素對粘度的影響曲線圖;圖3是本發明復合糊料中小蘇打對粘度影響曲線圖;圖4是本發明復合糊料的印花給色量效果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本發明復合糊料,按照質量百分比,由以下組分組成改性淀粉50% -70%,龍膠10% -30%,瓜爾膠10% -20%,阿拉伯膠10% -20%,以上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之和為 100%。改性淀粉主要是用羧甲基對淀粉進行的改性,通過淀粉與CICH2COOH在NaOH存在下起醚化反應,為雙分子親核取代反應,葡萄糖單位中醇羥基被羧甲基取代,生成羧甲基淀粉鈉。本發明復合糊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按照以下步驟實施步驟1 按照質量比為5-7 :1-3:1:1: 1_2稱取改性淀粉、龍膠、瓜爾膠、阿拉伯膠及水,混合,加熱到25-35°C,攪拌均勻,繼續攪拌成粘稠糊狀,待用,制成復合糊料。實施例將改性淀粉含量為50% -70%時制得的復合糊料,制成含固量為3^^5^^7%復合原糊,其成糊率曲線如圖1所示。圖1表明,經過復配后的復合原糊,改性淀粉糊料含量為60%時,含固量為3%時粘度就已經達到一萬;隨含固量增加,粘度逐漸增多,呈線性關系。說明在相同粘度下,不同比例下復配的復合原糊,以改性淀粉的含量為60%時,含固量最低,可以說明,用該原糊印花能夠節約生產成本。改性淀粉含量為60%,龍膠糊料為10% -30%、瓜爾膠糊料為10% -20%,阿拉伯膠糊料為10% -20%時,制成粘度相同的復合原糊,其印花粘度指數PVI值由表1所示。表1復合糊料與海藻酸鈉糊料的印花粘度指數
權利要求
1.一種復合糊料,其特征在于,按照質量百分比,由以下組分組成改性淀粉 50% -70%,龍膠10% -30%,瓜爾膠10% -20%,阿拉伯膠10% -20%,以上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之和為10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糊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淀粉是通過淀粉與 CICH2COOH在NaOH存在下起醚化反應,為雙分子親核取代反應,葡萄糖單位中醇羥基被羧甲基取代,生成羧甲基淀粉鈉,制備而成。
3.一種復合糊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按照以下步驟實施按照質量比為 5-7:1-3:1:1: 1-2稱取改性淀粉、龍膠、瓜爾膠、阿拉伯膠及水,混合,加熱到 25-35°C,攪拌均勻,繼續攪拌成粘稠糊狀,制成復合糊料。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復合糊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淀粉是通過淀粉與CICH2COOH在NaOH存在下起醚化反應,為雙分子親核取代反應,葡萄糖單位中醇羥基被羧甲基取代,生成羧甲基淀粉鈉,制備而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復合糊料,按照質量百分比,由以下組分組成改性淀粉50%-70%,龍膠10%-30%,瓜爾膠10%-20%,阿拉伯膠10%-20%,以上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之和為100%。上述復合糊料的制備方法為按配比稱取各組分及水,混合,加熱到25-35℃,攪拌均勻,繼續攪拌成粘稠糊狀,制成復合糊料。本發明復合糊料解決了采用現有印花糊料海藻酸鈉的表觀給色量低、印花輪廓清晰度低,淀粉糊料的滲透性、印花均勻性、易洗滌性差,成本高等問題。
文檔編號D06P1/46GK102535195SQ20121000949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2日
發明者劉昌南, 譚艷君, 陳良 申請人:西安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