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粘膠長絲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一種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及其制造方法,屬于紡織工業的材料領域。
背景技術:
羽毛是鳥類和禽類表皮細胞角質化的衍生物,占其體重的10%左右。據測定,羽毛角蛋白的粗蛋白質量分數在80%以上,氨基酸質量分數在70%以上。中國是世界上畜牧、家禽養殖最多的國家之一,角蛋白資源極其豐富,尤其在現代農業中,大規模的家禽養殖產生了大量的角蛋白廢物,其中羽毛廢棄物產量超過lOOOkt,除少部分作為保暖填充材料外,絕大部分被廢棄而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這不僅污染了周圍環境,而且還浪費了大量的動物蛋白資源。
近年來,研究發現由于羽毛角蛋白獨特的分子結構,使得羽毛角蛋白材料具有優異的生物學特性和良好的材料力學性能。在一定條件下將一定濃度的水解蛋白原液與纖維素(粘膠)原液,按一定的配比混合進行紡絲,并經后處理加工制成理想的再生蛋白纖維,這樣蛋白質纖維之中的肽鍵(一CO — NH—)與纖維素中的一OH形成氫鍵,產生較強的分子結合力,從而形成新型蛋白質的復合纖維。木纖維是以優質的天然樹木為原料,經特殊的高科技工藝處理,從樹木中的纖維素提取出來的再生纖維素纖維。具有抗菌抑菌和防臭的功效,因為成年軟木自身特性就不利于細菌生長,加上不規則的天然空隙具有超強的親水性能,能夠迅速將織物表面的水吸收進纖維內部,有效的與細菌爭奪水分,又因其超強的透氣性能將水分快速蒸發,使織物表面干燥,導致細菌在織物表面得不到生存和繁殖所需的水分,也就失去了生存和繁殖的條件。因此,木纖維的透氣性和排汗效果比其他纖維更出色。目前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生產粘膠長絲的工藝技術還未見相關報道,現有技術中多以棉纖維或者化學纖維與羽毛蛋白復合生產粘膠長絲,如專利申請號為CN201110206559. 6(專利名稱為“雞毛再生蛋白粘膠纖維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含雞毛再生蛋白10 — 30%的雞毛蛋白纖維與其制造方法。該項發明的生產方法主要是用于羽毛蛋白與棉纖維以及羽毛蛋白與化學纖維的混合紡絲工藝,并不適用于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紡絲工藝。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木漿本身粘度比棉漿或者化學漿要高,不利于蛋白液和粘膠液的均勻混合;
2、由于粘膠粘度大的原因,現有技術無法使蛋白液與粘膠混合時使粘膠液的粘度達到紡絲要求;
3、因為棉漿柏制得的粘膠粘度比木漿柏粘膠低,其甲纖含量也比木漿柏粘膠低,如果直接采用現有技術制備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紡絲液,在后序羽毛蛋白紡絲液與粘膠紡絲液共混的時候不能夠有效的進行,達不到紡絲的目的。因此,僅僅是對原料進行簡單的更換是不能夠生產出合格的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復合粘膠長絲的,必須在工藝技術上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已有的羽毛蛋白與棉纖維或者化學纖維生產粘膠長絲的工藝技術不適用于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生產粘膠長絲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并針對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特點,提供了一種適于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生產的工藝方法。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其特征在于由羽毛蛋白液與木纖維素按5—40% 60一95%的重量比,經靜態共混一紡絲一凝固一后處理得到。所述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的制造方法按如下工藝步驟進行
A羽毛蛋白紡絲液的制備· 取羽毛蛋白和氫氧化鈉,將羽毛蛋白溶解在氫氧化鈉水溶液中,經過濾得到羽毛蛋白溶液,然后向羽毛蛋白溶液中按一定比例加入助劑,得到羽毛蛋白紡絲液;
B共混
將羽毛蛋白紡絲液與木纖維素粘膠紡絲液分別脫泡后按5—40% 60-95%的重量比進行靜態混合并再次進行脫泡得到粘膠;
C紡絲
粘膠采用濕法紡絲,即粘膠由計量泵定量送入供膠管路進入紡絲機,通過燭形濾器再次濾去粒子雜質,并由曲管送入噴絲頭組件,粘膠在壓力下通過噴絲孔,形成粘膠細流;
D凝固
粘膠細流出來后,進入凝固浴,經凝固成型后成為初生絲條;初生絲條由導絲盤進行集束拉伸,初生絲條經受拉伸的同時,最終完成分解再生過程,即羽毛蛋白固著在纖維素表面,形成具有穩定皮芯結構的纖維束;
E后處理
將纖維束經過酸洗、脫硫、水洗、酸洗、水洗、上油、脫水、烘干后得到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上述步驟A中羽毛蛋白和氫氧化鈉的固體重量比為I :0. 05 — O. 2,氫氧化鈉水溶液質量體積百分比濃度為O. 8—20%,溫度為40—60°C,以羽毛蛋白液完全溶解在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析出,且PH值維持在9一 14為準。上述步驟A中所述的助劑為PEG400,羽毛蛋白溶液與助劑的重量比為I :0. 002—
O.15。上述步驟D中凝固浴含有硫酸鈉250—360g/L、硫酸80—130g/L、硫酸鋅10—50g/L,比重為 I. 25—1. 32,溫度為 40—600C ο上述凝固浴工藝條件的優化針對木纖維凝固效果好。所述的步驟E的酸洗中含助劑。所述的助劑為交聯劑EDC,其含量為O. Of 10g/L,該交聯劑安全、無毒,對羽毛蛋白與纖維素的交聯作業好。所述的酸洗溫度為30— 80°C。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表現在I、由于采用了木纖維素與羽毛蛋白復合生產粘膠長絲,木纖維具有超強的透氣性,使獲得的織物透氣性和排汗效果比傳統的織物更加出色。2、因為棉漿柏或者化學漿柏制得的粘膠粘度比木漿柏粘膠低,其甲纖含量也比木漿柏粘膠低,如果直接采用現有技術制備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素的混合紡絲液,在后序羽毛蛋白紡絲液與粘膠紡絲液不能夠有效的進行共混,也就達不到紡絲的目的,所以本發明選用PEG400助劑引發,降低了木纖維素的粘度,利于蛋白液和粘膠液的均勻混合,且達到了紡絲的粘度要求。3、由于本發明的工藝針對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粘膠長絲的特性,對凝固浴進行了工藝條件優化,特別是在酸洗工藝中選擇使用交聯劑EDC,使纖維表面的蛋白質能很好的固化在纖維的表面,覆蓋在纖維表面的蛋白質分子交聯形成穩定、致密的網狀結構,防止蛋白質的脫落,致使整個工藝過程中蛋白質的損失率低于30%,且最終成品纖維經50次水洗后,蛋白質脫落不超過5% (相對纖維中蛋白質的比值),從而有效提高了羽毛蛋白在纖維素表面的固著效果,解決了蛋白質的脫落問題。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的實質性內容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實施例I
一種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由羽毛蛋白液與木纖維素按5% 95%的重量比,經靜態共混一紡絲一凝固一后處理得到。該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在生產過程中蛋白質的損失率為10%,成品經50次水洗后,其纖維蛋白質脫落率為1%。所述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的制造方法按如下工藝步驟進行
A羽毛蛋白紡絲液的制備
取羽毛蛋白和氫氧化鈉,將羽毛蛋白溶解在氫氧化鈉水溶液中,經過濾得到羽毛蛋白溶液,然后向羽毛蛋白溶液中按一定比例加入助劑,得到羽毛蛋白紡絲液;
B共混
將羽毛蛋白紡絲液與木纖維素粘膠紡絲液分別脫泡后按5% 95%的重量比進行靜態混合并再次進行脫泡得到粘膠;
C紡絲
粘膠采用濕法紡絲,即粘膠由計量泵定量送入供膠管路進入紡絲機,通過燭形濾器再次濾去粒子雜質,并由曲管送入噴絲頭組件,粘膠在壓力下通過噴絲孔,形成粘膠細流;
D凝固
粘膠細流出來后,進入凝固浴,經凝固成型后成為初生絲條;初生絲條由導絲盤進行集束拉伸,初生絲條經受拉伸的同時,最終完成分解再生過程,即羽毛蛋白固著在纖維素表面,形成具有穩定皮芯結構的纖維束;
E后處理
將纖維束經過酸洗、脫硫、水洗、酸洗、水洗、上油、脫水、烘干后得到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上述步驟A中羽毛蛋白和氫氧化鈉的固體重量比為I :0. 2,氫氧化鈉水溶液質量體積百分比濃度為10%,溫度為60°C,以羽毛蛋白液完全溶解在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析出,且PH值維持在9。上述步驟A中所述的助劑為PEG400,羽毛蛋白溶液與助劑的重量比為I :0. 15。上述步驟D中凝固浴含有硫酸鈉250g/L、硫酸130g/L、硫酸鋅50g/L,比重為
I.25,溫度 60。。。所述的步驟E的酸洗中含交聯劑 EDC,其含量為6g/L ;溫度30°C。實施例2
一種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由羽毛蛋白液與木纖維素按40% 60%的重量比,經靜態共混一紡絲一凝固一后處理得到。該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在生產過程中蛋白質的損失率為20%,成品經50次水洗后,其纖維蛋白質脫落率為5%。所述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的制造方法按如下工藝步驟進行
A羽毛蛋白紡絲液的制備
取羽毛蛋白和氫氧化鈉,將羽毛蛋白溶解在氫氧化鈉水溶液中,經過濾得到羽毛蛋白溶液,然后向羽毛蛋白溶液中按一定比例加入助劑,得到羽毛蛋白紡絲液;
B共混
將羽毛蛋白紡絲液與木纖維素粘膠紡絲液分別脫泡后按40% 60%的重量比進行靜態混合并再次進行脫泡得到粘膠;
C紡絲
粘膠采用濕法紡絲,即粘膠由計量泵定量送入供膠管路進入紡絲機,通過燭形濾器再次濾去粒子雜質,并由曲管送入噴絲頭組件,粘膠在壓力下通過噴絲孔,形成粘膠細流;
D凝固
粘膠細流出來后,進入凝固浴,經凝固成型后成為初生絲條;初生絲條由導絲盤進行集束拉伸,初生絲條經受拉伸的同時,最終完成分解再生過程,即羽毛蛋白固著在纖維素表面,形成具有穩定皮芯結構的纖維束;
E后處理
將纖維束經過酸洗、脫硫、水洗、酸洗、水洗、上油、脫水、烘干后得到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上述步驟A中羽毛蛋白和氫氧化鈉的固體重量比為I :0. 1,氫氧化鈉水溶液質量體積百分比濃度為10%,溫度為40°C,以羽毛蛋白液完全溶解在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析出,且PH值維持在10。上述步驟A中所述的助劑為PEG400,羽毛蛋白溶液與助劑的重量比為I :0. 002。上述步驟D中凝固浴含有硫酸鈉360g/L、硫酸80g/L、硫酸鋅10g/L,比重為I. 32,溫度50°C。所述的步驟E的酸洗中含交聯劑EDC,其含量為O. 05g/L ;溫度80°C。實施例3
一種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由羽毛蛋白液與木纖維素按10% 90%的重量比,經靜態共混一紡絲一凝固一后處理得到。該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在生產過程中蛋白質的損失率為10%,成品經50次水洗后,其纖維蛋白質脫落率為1%。所述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的制造方法按如下工藝步驟進行
A羽毛蛋白紡絲液的制備取羽毛蛋白和氫氧化鈉,將羽毛蛋白溶解在氫氧化鈉水溶液中,經過濾得到羽毛蛋白溶液,然后向羽毛蛋白溶液中按一定比例加入助劑,得到羽毛蛋白紡絲液;
B共混
將羽毛蛋白紡絲液與木纖維素粘膠紡絲液分別脫泡后按10% 90%的重量比進行靜態混合并再次進行脫泡得到粘膠;
C紡絲
粘膠采用濕法紡絲,即粘膠由計量泵定量送入供膠管路進入紡絲機,通過燭形濾器再次濾去粒子雜質,并由曲管送入噴絲頭組件,粘膠在壓力下通過噴絲孔,形成粘膠細流;
D凝固
粘膠細流出來后,進入凝固浴,經凝固成型后成為初生絲條;初生絲條由導絲盤進行集束拉伸,初生絲條經受拉伸的同時,最終完成分解再生過程,即羽毛蛋白固著在纖維素表面,形成具有穩定皮芯結構的纖維束;
E后處理
將纖維束經過酸洗、脫硫、水洗、酸洗、水洗、上油、脫水、烘干后得到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上述步驟A中羽毛蛋白和氫氧化鈉的固體重量比為I :0. 05,氫氧化鈉水溶液質量體積百分比濃度為O. 8%,溫度為40°C,以羽毛蛋白液完全溶解在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析出,且PH值維持在14。上述步驟A中所述的助劑為PEG400,羽毛蛋白溶液與助劑的重量比為I :0. 002。上述步驟D中凝固浴含有硫酸鈉260g/L、硫酸100g/L、硫酸鋅30g/L,比重為I. 3,溫度60°C。所述的步驟E的酸洗中含交聯劑EDC,其含量為O. OI g/L ;溫度50°C。實施例4
一種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由羽毛蛋白液與木纖維素按30% 70%的重量比,經靜態共混一紡絲一凝固一后處理得到。該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在生產過程中蛋白質的損失率為30%,成品經50次水洗后,其纖維蛋白質脫落率為5%。所述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的制造方法按如下工藝步驟進行
A羽毛蛋白紡絲液的制備
取羽毛蛋白和氫氧化鈉,將羽毛蛋白溶解在氫氧化鈉水溶液中,經過濾得到羽毛蛋白溶液,然后向羽毛蛋白溶液中按一定比例加入助劑,得到羽毛蛋白紡絲液;
B共混
將羽毛蛋白紡絲液與木纖維素粘膠紡絲液分別脫泡后按30% 70%的重量比進行靜態混合并再次進行脫泡得到粘膠;
C紡絲
粘膠采用濕法紡絲,即粘膠由計量泵定量送入供膠管路進入紡絲機,通過燭形濾器再次濾去粒子雜質,并由曲管送入噴絲頭組件,粘膠在壓力下通過噴絲孔,形成粘膠細流;
D凝固
粘膠細流出來后,進入凝固浴,經凝固成型后成為初生絲條;初生絲條由導絲盤進行集束拉伸,初生絲條經受拉伸的同時,最終完成分解再生過程,即羽毛蛋白固著在纖維素表面,形成具有穩定皮芯結構的纖維束;
E后處理
將纖維束經過酸洗、脫硫、水洗、酸洗、水洗、上油、脫水、烘干后得到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上述步驟A中羽毛蛋白和氫氧化鈉的固體重量比為I :0. 08,氫氧化鈉水溶液質量體積百分比濃度為10%,溫度為50°C,以羽毛蛋白液完全溶解在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析出,且PH值維持在12。上述步驟A中所述的助劑為PEG400,羽毛蛋白溶液與助劑的重量比為I :0. I。上述步驟D中凝固浴含有硫酸鈉300g/L、硫酸80g/L、硫酸鋅10g/L,比重為I. 26,溫度40°C。
·
所述的步驟E的酸洗中含交聯劑EDC,其含量為10g/L ;溫度60°C。實施例5
一種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由羽毛蛋白液與木纖維素按15% 85%的重量比,經靜態共混一紡絲一凝固一后處理得到。該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在生產過程中蛋白質的損失率為15%,成品經50次水洗后,其纖維蛋白質脫落率為5%。所述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的制造方法按如下工藝步驟進行
A羽毛蛋白紡絲液的制備
取羽毛蛋白和氫氧化鈉,將羽毛蛋白溶解在氫氧化鈉水溶液中,經過濾得到羽毛蛋白溶液,然后向羽毛蛋白溶液中按一定比例加入助劑,得到羽毛蛋白紡絲液;
B共混
將羽毛蛋白紡絲液與木纖維素粘膠紡絲液分別脫泡后按15% 85%的重量比進行靜態混合并再次進行脫泡得到粘膠;
C紡絲
粘膠采用濕法紡絲,即粘膠由計量泵定量送入供膠管路進入紡絲機,通過燭形濾器再次濾去粒子雜質,并由曲管送入噴絲頭組件,粘膠在壓力下通過噴絲孔,形成粘膠細流;
D凝固
粘膠細流出來后,進入凝固浴,經凝固成型后成為初生絲條;初生絲條由導絲盤進行集束拉伸,初生絲條經受拉伸的同時,最終完成分解再生過程,即羽毛蛋白固著在纖維素表面,形成具有穩定皮芯結構的纖維束;
E后處理
將纖維束經過酸洗、脫硫、水洗、酸洗、水洗、上油、脫水、烘干后得到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上述步驟A中羽毛蛋白和氫氧化鈉的固體重量比為I :0. 05,氫氧化鈉水溶液質量體積百分比濃度為15%,溫度為45°C,以羽毛蛋白液完全溶解在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析出,且PH值維持在10。上述步驟A中所述的助劑為PEG400,羽毛蛋白溶液與助劑的重量比為I :0. 12。上述步驟D中凝固浴含有硫酸鈉280g/L、硫酸90g/L、硫酸鋅30g/L,比重為I. 32,溫度60°C。所述的步驟E的酸洗中含交聯劑EDC,其含量為lg/L ;溫度80°C。
實施例6
一種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由羽毛蛋白液與木纖維素按30% 70%的重量比,經靜態共混一紡絲一凝固一后處理得到。該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在生產過程中蛋白質的損失率為3%,成品經50次水洗后,其纖維蛋白質脫落率為2%。所述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的制造方法按如下工藝步驟進行
A羽毛蛋白紡絲液的制備
取羽毛蛋白和氫氧化鈉,將羽毛蛋白溶解在氫氧化鈉水溶液中,經過濾得到羽毛蛋白溶液,然后向羽毛蛋白溶液中按一定比例加入助劑,得到羽毛蛋白紡絲液;
B共混
將羽毛蛋白紡絲液與木纖維素粘膠紡絲液分別脫泡后按30% 70%的重量比進行靜態 混合并再次進行脫泡得到粘膠;
C紡絲
粘膠采用濕法紡絲,即粘膠由計量泵定量送入供膠管路進入紡絲機,通過燭形濾器再次濾去粒子雜質,并由曲管送入噴絲頭組件,粘膠在壓力下通過噴絲孔,形成粘膠細流;
D凝固
粘膠細流出來后,進入凝固浴,經凝固成型后成為初生絲條;初生絲條由導絲盤進行集束拉伸,初生絲條經受拉伸的同時,最終完成分解再生過程,即羽毛蛋白固著在纖維素表面,形成具有穩定皮芯結構的纖維束;
E后處理
將纖維束經過酸洗、脫硫、水洗、酸洗、水洗、上油、脫水、烘干后得到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上述步驟A中羽毛蛋白和氫氧化鈉的固體重量比為I :0. 15,氫氧化鈉水溶液質量體積百分比濃度為20%,溫度為40°C,以羽毛蛋白液完全溶解在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析出,且PH值維持在14。上述步驟A中所述的助劑為PEG400,羽毛蛋白溶液與助劑的重量比為I :0. 15。上述步驟D中凝固浴含有硫酸鈉290g/L、硫酸80g/L、硫酸鋅10g/L,比重為I. 25,溫度40°C。所述的步驟E的酸洗中含交聯劑EDC,其含量為5g/L ;溫度40°C。
權利要求
1.一種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其特征在于由羽毛蛋白液與木纖維素按5—40% 60一95%的重量比,經靜態共混一紡絲一凝固一后處理得到。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的制造方法按如下工藝步驟進行 A羽毛蛋白紡絲液的制備 取羽毛蛋白和氫氧化鈉,將羽毛蛋白溶解在氫氧化鈉水溶液中,經過濾得到羽毛蛋白溶液,然后向羽毛蛋白溶液中按一定比例加入助劑,得到羽毛蛋白紡絲液; B共混 將羽毛蛋白紡絲液與木纖維素粘膠紡絲液分別脫泡后按5 — 40% 60-95%的重量比進行靜態混合并再次進行脫泡得到粘膠; C紡絲 粘膠采用濕法紡絲,即粘膠由計量泵定量送入供膠管路進入紡絲機,通過燭形濾器再次濾去粒子雜質,并由曲管送入噴絲頭組件,粘膠在壓力下通過噴絲孔,形成粘膠細流; D凝固 粘膠細流出來后,進入凝固浴,經凝固成型后成為初生絲條;初生絲條由導絲盤進行集束拉伸,初生絲條經受拉伸的同時,最終完成分解再生過程,即羽毛蛋白固著在纖維素表面,形成具有穩定皮芯結構的纖維束; E后處理 將纖維束經過酸洗、脫硫、水洗、酸洗、水洗、上油、脫水、烘干后得到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A中羽毛蛋白和氫氧化鈉的固體重量比為I :0. 05—0. 2,氫氧化鈉水溶液質量體積百分比濃度為O. 8 — 20%,溫度為40— 60°C,以羽毛蛋白液完全溶解在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析出,且PH值維持在9一 14為準。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A中所述的助劑為PEG400,羽毛蛋白溶液與助劑的重量比為I :0. 002—0. 15。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D中凝固浴含有硫酸鈉250— 360g/L、硫酸80— 130g/L、硫酸鋅10 — 50g/L,比重為I.25—1. 32。
6.根據權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種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凝固浴的溫度為40— 60°C。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羽毛蛋白粘膠長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E的酸洗中含助劑。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羽毛蛋白粘膠長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劑為一種交聯劑。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羽毛蛋白粘膠長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聯劑為EDC,其含量為0.01—10g/L。
10.根據權利要求2、7、8、9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羽毛蛋白粘膠長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洗溫度為30— 80°C。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及其制造方法,屬于紡織工業的材料領域。本發明旨在解決現有工藝技術不適于拿來生產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羽毛蛋白與木纖維的粘膠長絲及其生產的工藝方法。本發明由羽毛蛋白液與木纖維素溶液按5—40%60—95%的重量比,經靜態共混—紡絲—凝固—后處理得到,加入的助劑引發,降低木的粘度,利于蛋白液和粘膠液的均勻混合,以達到紡絲的粘度要求。
文檔編號D01D1/10GK102899741SQ201210130358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8日
發明者廖周榮, 賈衛平, 黃金洪 申請人:四川省宜賓惠美線業有限責任公司, 宜賓惠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宜賓絲麗雅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