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織機的織造方法和織造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一種織造包含用不同織造條件織造的2以上織造部分的織物,各織造條件中設定有主軸的旋轉數,在連續運轉中隨著織造條件的變更而變更主軸的旋轉數的織機的織造方法和織造裝置。另外,本申請中所謂“織造條件”,是指織物組織(構成其織紋的經紗的開口模式)、緯紗構成(緯紗的種類和/或組合)、緯紗密度(每單位織造長度的緯紗的根數)、織機的設定旋轉數等。“不同織造條件”是指上述織造條件中的至少任意一個是不同的。在織機中,按照這樣的織造條件使對應的織造相關裝置動作進行織造。但這里所謂“織造相關裝置”,是指設置在織機上的為了織造而發揮功能的裝置。例如包括開口裝置、引緯裝置、送經裝置、卷取裝置等。織機的主軸包括其驅動裝置(主軸電機等)也作為織造相關裝置發揮功能。 在織機中,為了使對應的織造相關裝置按照織造條件動作,設定有與該織造條件對應的織造模式。織造模式是指在每I織機周期設定有作為對象的各織造相關裝置的驅動模式,它是按織造的進行順序,在整個織物組織I重復量的織機周期設定的,在織機的技術領域中,為了控制織造相關裝置的動作,一般使用這樣構成的織造模式進行。另外,上述的所謂“驅動模式”具體是指,在開口裝置的情況下,關于各綜框在各織機周期中位于上開口位置或是下開口位置的設定,在多色引緯裝置的情況下,各織造周期中被引緯的緯紗的設定等。對于各織機周期設定緯紗密度,有時會基于該設定來控制卷取裝置和送經裝置,該情況下,該緯紗密度的設定成為驅動模式。上述所謂“I織機周期”,相當于織機在連續運轉中主軸的I旋轉(0° 360° )。即,在通常的織造中,通過織機上各裝置的主軸每I旋轉的一系列動作實現I次引緯(緯紗的引緯一打筘),因此,將織機在連續運轉中主軸的I旋轉稱為“I織機周期”(織機的I周期)。但該“I織機周期”也會被稱為“I織造周期”或僅稱為“(織機的)I周期”。而且,由于在織造模式中伴隨織造的進行,所以也被稱為“I織造步驟”或“I步驟”。而且,上述所謂“織物組織的I重復量”,是指織造的織物中形成織紋的I單位的量。更具體地說,例如構成織物的織紋是由用不同織造條件(織物組織、緯紗構成、緯紗密度等的組合)織造的2以上織造部分的組合形成,且各織造部分是通過重復用各織造條件織造的單位織紋形成的情況下,織造通過組合該織造部分形成的織造單位(織紋)所需要的織機周期數為織物組織的I重復量的織機周期數。但是,在織物的織紋是以僅重復用I種織造條件織造的I種單位織紋構成的情況下,即,織紋僅以I個織造部分構成的情況下,形成該單位織紋所需要的織機周期數(重復數)為織物組織I重復量的織機周期數。
背景技術:
作為上述織機中的現有技術的一例,在后述的專利文獻I中記載了名稱為“織機的旋轉數控制方法和其裝置”的織機。在該文獻中記載有對應連續運轉中織造條件的變更,變更織機主軸的旋轉數,以及在上述旋轉數變更時的減速控制時,計算出需要的制動力,并縮短減速所需要的時間。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平11-93043號公報如上述現有技術中記載的,在織機的連續運轉中,隨著織造條件等的變更,變更織機主軸的旋轉數進行織造是公知的。近年一般的織機中,通過主軸驅動部(變換器)對驅動主軸的主軸電機進行驅動,上述旋轉數的變更運轉是通過變更變換器的輸出頻率,變更主軸電機的旋轉數來進行的。如上述現有技術中記載,在隨著上述旋轉數的變更進行減速控制時,嘗試盡可能立即使主軸減速至設定的旋轉數。在近年的織機中,一般是在主軸的I旋轉以內完成旋轉數的變更。但是,根據所織造的織物,相對在織機的連續運轉中被變更的各織造條件設定的主軸的設定旋轉數中存在較大差別,隨著織造條件的變更有時必須使主軸的旋轉數大幅度減速。例如在各織造條件的織造中,由于被引緯的緯紗種類(粗細)和該引緯所使用的引緯裝置(測長儲緯裝置、引緯用主噴嘴、副噴嘴等)的數量等設定不同,在一方的織造 條件能夠使織機高速動作進行織造,相對于此,在另一方的織造條件會出現不使織機低速動作就不能進行織造的情況。因此,在該情況下,在一方的織造條件中所設定的主軸的設定旋轉數可以是高旋轉數,相對于此,在另一方的織造條件中所設定的主軸的設定旋轉數必須是低旋轉數,在兩個織造條件之間設定旋轉數產生很大差別。這樣,在用于織造的2個織造條件中主軸的設定旋轉數存在很大差別,且隨著該織造條件的變更使主軸的旋轉數大幅度減速的情況下,若要如上述在主軸的I旋轉以內等短期間進行減速,則由于從驅動主軸的主軸電機產生的過大的再生電壓,導致變換器中產生電氣故障(由于過電壓跳閘引起的頻率輸出功能降低/停止)。還考慮在不產生如上所述的電氣故障的程度的減速范圍內減速,但該情況下,基于現有的考慮方式,若要在盡可能短的期間實現減速,則由于織造條件的變更前后的設定旋轉數的差別大的原因,(即使在不產生電氣故障的程度)主軸每I旋轉的減速量仍然很大。在該情況下,如進行與通常的連續運轉中相同的織造(引緯),則引緯不能適當進行(以失敗告終)的可能性變大,織造變得不穩定,所織造的織物的質量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考慮上述實際情況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在織造包括由不同織造條件織造的2以上織造部分的織物,各織造條件中設定有主軸的旋轉數,在連續運轉中隨著織造條件的變更,變更主軸的旋轉數的織機中,隨著織造條件的變更使主軸的旋轉數減速時,不會發生如上所述的電氣故障,且防止織造的織物的質量降低。本發明的織機的織造方法以下述的織機為前提織造包含用不同織造條件織造的2以上織造部分的織物,各織造條件中設定有主軸的旋轉數,在連續運轉中隨著織造條件的變更,變更主軸的旋轉數。如上所述織機的本發明的織造方法,在織機的連續運轉中,隨著織造條件的變更使主軸的旋轉數減速至與變更后的織造條件對應的設定旋轉數時,在由2以上織機周期構成的減速期間進行上述減速,且在上述減速期間中的各織機周期,執行不伴隨引緯的空織運轉。另外,在上述織造方法中,減速期間是除了 2以上織機周期以外不特定的,作為決定減速期間的優選技術方案,減速期間是基于設定旋轉數的變更量(旋轉數差)、變更后的織造條件中的織物組織I重復的織機周期數,以及預先設定的每I織機周期的容許減速量決定的。與上述織造方法對應的本發明的織造裝置以下述的織機的織造裝置為前提該織機為按照包含作為主軸的旋轉數的設定值的設定旋轉數的織造條件,使對應的織造相關裝置動作進行織造的織機,且包括預先設定并存儲有多個不同的所述織造條件的存儲器、包括驅動主軸的主軸驅動部及控制引緯的引緯控制部的驅動控制裝置,隨著所述設定旋轉數被變更的織造條件的變更,在連續運轉中變更主軸的旋轉數進行織造。這樣的織機的所述織造裝置,驅動控制裝置隨著所述織造條件的變更使所述設定旋轉數朝減速方向變更,且由主軸驅動部在整個由2以上的織機周期構成的減速期間執行 使主軸的旋轉數減速至變更后的織造條件中的設定旋轉數的控制,且由引緯控制部在所述減速期間中的各織機周期執行停止弓I緯的控制。作為上述織造裝置的優選技術方案,也可以是對于存儲器預先存儲每I織機周期的容許減速量,驅動控制裝置基于設定旋轉數的變更量(旋轉數差)、變更后的織造條件中的織物組織I重復的織機周期數、以及上述容許減速量,來決定上述減速期間。按照本發明的織機的織造方法和織造裝置,由于在隨著織造條件的變更使主軸的旋轉數朝減速方向變更的情況下,在整個由2以上織機周期構成的減速期間使主軸的旋轉數減速至與下一織造條件對應的設定旋轉數,因此,能夠避免隨著急速地減速在控制主軸的驅動的部分發生電氣故障。而且,由于在減速期間,執行不進行引緯的空織運轉,因此,可以不使每個織機周期(主軸的每I旋轉)的減速量降低至引緯可能的程度(例如=IOOrpm左右),能夠在不發生如上所述的電氣故障的范圍內盡可能縮短減速期間。而且,基于織造條件的變更前后的設定旋轉數的差和所設定的容許減速量決定減速期間,且在該減速期間的決定中加入變更后的織造條件中的織物組織I重復的織機周期數,因此,能夠省略空織運轉工序用織造模式的設定,使織造條件的設定變得容易。
圖I是表示本發明所適用的織機的整體構成的說明圖;圖2是主要表示本發明所適用的織機的引緯裝置的說明圖;圖3是主要表示織機的驅動控制裝置的構成的框圖;圖4是主要表示卷繞控制部的構成的框圖;圖5是主要表示送經控制部的構成的框圖;圖6是表示相當于織物組織I重復量的織物構成的說明圖;圖7是表示織紋織造模式的設定畫面的說明圖;圖8是表示織造工序信息的設定畫面的說明圖;圖9是主要表示主控制部的構成的框圖。
符號說明I-織機,2-經紗,3-經紗軸,3a_送經電機,4_反轉棍,5_綜絲,6_筘,7_開口,8-織物,9-織前,10-緯紗,11-導棍,12-加壓輥,13-服卷輥,13a-卷取電機,14-加壓輥,15-卷布輥,16-主軸,16a-主軸電機,16b_角度檢測器,17-開口裝置,21-供紗體架,22-供紗體,23-測長儲緯裝置,24-紗線卷繞臂,25-鼓筒,26-卡止銷,27-驅動電機,28-致動器,29-主噴嘴,31-壓力空氣源,32-壓力調整閥,33-電磁開關閥,34-副噴嘴,35-電磁開關閥,36-壓力調整閥,37-供紗刀,38-測隙頭,39-測隙頭,40-驅動控制裝置,41-主控制部,42-驅動控制部,42a-存儲器,42b-控制器,42c-織造長度監視器,43-主軸驅動部,43a_運算器,44-開口驅動部,45-引緯控制部,46-卷取控制部,47-送經控制部,48-輸入設定器,51-基本速度發生部,52-脈沖發生部,53-驅動部,54-正反計數器,55-電流發生器,56-脈沖發生器,61-基本速度發生部,62-張力控制部,62a-張力傳感器,63-脈沖發生部,63a_卷徑傳感器,64-驅動部,65-正反計數器,66-電流發生器,67-脈沖發生器,70-輸入設定欄(模式名稱),71-輸入設定欄(總步驟),72-輸入設定欄(框枚數),73-輸入設定欄(自由欄),74-輸入設定欄(相當于步驟No. I),75-輸入設定欄(步驟No.),76a-輸入設定欄(框No. I 16),76b-輸入設定欄(框No. 17 20),77-輸入設定欄(彩色),78-輸入設·定欄(密度),79-輸入設定欄(信號No.),80-輸入設定欄(織造工序),81-信息欄(步驟數),82-輸入設定欄(設定長度)。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表示本發明所適用的織機I的整體構成,特別是與經紗2的送經動作和織物8的卷取動作相關的部分。圖I中,許多根經紗2從經紗軸3以片狀被送出,經反轉輥4穿通多個綜絲5、5、……以及筘6,通過綜絲5的開口運動,上下經紗2、2形成開口 7并到達織物8的織前9。另外,在反轉輥4的支承位置裝有張力傳感器62a,根據作用于該處的所有經紗2的合力檢測經紗2的張力值。另一方面,緯紗10在上下經紗2、2的開口 7內被引緯后,通過筘6的打緯運動在織前9被打緯,與經紗2 —起成為織物8的組織。織物8經導輥11、壓力輥12、服卷輥13、壓力輥14,卷取在卷布輥15上。綜絲5的開口運動、筘6的打緯運動是與織機I的主軸16的轉動連動。主軸16由主軸電機16a驅動,主軸電機16a由主軸驅動部43控制。主軸16的轉動由例如電子多臂式開口裝置17轉換成各綜框的往返運動(開口運動),傳遞到各綜絲5,另外,由未圖示的打緯運動轉換裝置轉換成打緯運動,傳遞到筘6。經紗軸3由送經電機3a驅動,它們構成送經裝置的主要部分。服卷輥13由卷取電機13a驅動,它們構成卷取裝置的主要部分。這些送經電機3a、卷取電機13a由送經控制部47、卷取控制部46控制。圖2表示本發明所適用的織機I的一例,具備多色引緯裝置的空氣噴射式織機。在圖示的例中,表示了對2種緯紗10進行引緯的2色引緯裝置,但實際上是作為對3種緯紗10進行引緯的3色引緯裝置,下面,以此為前提進行說明。3種緯紗10從各供紗體架21所支承的各供紗體22被拉出,導入例如鼓筒式測長儲緯裝置23的紗線卷繞臂24的內部,在呈靜止狀態的鼓筒25的外周面由卡止銷26卡止,并通過紗線卷繞臂24的旋轉運動卷繞在鼓筒25的外周面上。以此,一次引緯所需長度的緯紗10被卷繞在鼓筒25的外周面上,并被儲緯至緯紗10的引緯時。另外,紗線卷繞臂24由驅動電機27驅動。在引緯開始時間,與引緯控制部45所選擇的緯紗10對應的卡止銷26由致動器28驅動,從鼓筒25的外周面后退時,被卷繞在鼓筒25外周面上的一次引緯所需長度的緯紗10在鼓筒25上呈可釋放狀態。從鼓筒25被穿通到引緯用主噴嘴29的緯紗10,通過主噴嘴29的噴射動作,從鼓筒25上釋放后被引緯。主噴嘴29為了進行引緯動作,在噴射開始到噴射結束的噴射期間,通過將壓力空氣與緯紗10 —起噴射到上下經紗2、2的開口 7內,以此將一次引緯所需長度的緯紗10引緯到開口 7中。以此,緯紗10沿著開口 7內的飛行路徑飛行,并且,被引緯到開口 7中。另外,壓力空氣從壓力空氣源31被供給,由壓力調整閥32調整為適合的空氣壓后,經電磁開關閥33被供給到主噴嘴29中。電磁開關閥33由引緯控制部45控制。 在緯紗10的飛行過程中,多根副噴嘴34將壓力空氣與緯紗10的飛行協調并接替地朝著緯紗10的飛行方向噴射,以此在開口 7內對飛行中的緯紗10在引緯方向進行助推。更具體地說,所述多根副噴嘴34沿著緯紗10的飛行路徑間隔開地配置,多根一組地與共用電磁開關閥35連接。這樣,由共用電磁開關閥35連接的多根副噴嘴34形成一組。副噴嘴34的壓力空氣從壓力空氣源31被供給,由壓力調整閥36調整為適合的空氣壓后,經電磁開關閥35被供給到各組的副噴嘴34中。通過主噴嘴29和多組副噴嘴34的噴射動作,使緯紗10正常引緯時,該緯紗10通過筘6的打緯運動在織物8的織前9被打緯,并被織入織物8中,之后,在引緯側由供紗刀37切斷,與主噴嘴29內部的緯紗10分離。另外,基于檢測緯紗10到達的測隙頭38、39輸出的信號來判斷引緯是否正常進行。上述測長儲緯裝置23的驅動電機27、測長儲緯裝置23的致動器28、與主噴嘴29對應的電磁開關閥33、與副噴嘴34對應的電磁開關閥35、以及壓力調整閥32、36均由引緯控制部45控制。圖3表示驅動控制裝置40的構成。另外,本實施例中,存儲器包括在驅動控制裝置40中。驅動控制裝置40包括主控制部41、驅動控制部42、主軸驅動部43、開口驅動部44、引緯控制部45、卷取控制部46、以及送經控制部47。由這些控制部和驅動部進行控制所需的設定值和參數等,是由與各驅動部和各控制部連接的輸入設定器48寫入并存儲在各驅動部和各控制部中內置的存儲器中。在圖3中,織機I的主軸16連結有角度檢測器16b,從該角度檢測器16b輸出的主軸角度信號(旋轉角度Θ的信號)被輸入主控制部41、驅動控制部42、主軸驅動部43、弓丨緯控制部45、卷取控制部46、以及送經控制部47中,使用于這些控制部和驅動部對作為驅動對象的織造相關裝置的控制。在主控制部41連接有手動操作的未圖示的運轉按鈕(啟動按鈕)、停止按鈕以及點動 反轉按鈕等。主控制部41基于通過操作這些各按鈕而被輸出的輸入信號,將與該輸入信號對應的織機運轉信號等輸出到驅動控制部42、主軸驅動部43、引緯控制部45、卷取控制部46或送經控制部47中。另外,這里所謂織機運轉信號是指,在操作運轉按鈕的情況下發出的通常的運轉信號、在操作停止按鈕的情況下發出的停止信號、在手動操作點動 反轉按鈕的情況下發出的與其對應的信號。而且,主控制部41在輸入由測隙頭38、39檢測出引緯不良時輸出的停止引緯信號等、來自檢測織造不良的檢測器的信號時,也會對各驅動部和各控制部輸出停止信號。各驅動部和各控制部與來自主控制部41的織機運轉信號對應,控制作為對象的織造相關裝置的驅動。驅動控制部42具備作為內置存儲器的存儲器42a,詳細將在后記述,對該存儲器42a存儲由輸入設定器48寫入的織造模式。驅動控制部42基于從角度檢測器16b輸出的旋轉角度Θ的信號,掌握織機的周期數(步驟數),并且,與該織機的周期數對應,將設定在織造模式的各步驟中的設定值向各驅動部和各控制部輸出。更具體地說,在各步驟(織機周期)中,驅動控制部42將作為與設定在織造模式中的設定值對應的信號分別輸出,即,將速度轉換信號(或緯紗密度信號)輸出到主軸驅動部43中、將開口框選擇信號輸出到開口裝置17的開口驅動部44中、將緯紗選擇信號輸出到引緯控制部45中,而且,將緯紗密度信號輸出到卷取控制部46和送經控制部47中。
引緯控制部45設定(存儲)有從輸入設定器48作為數據輸入的控制用設定值等,若從驅動控制部42輸出緯紗選擇信號,則需對與該緯紗選擇信號(緯紗10的種類)對應的緯紗10進行引緯,使對應的電磁開關閥33、35、卡止銷26的致動器28、壓力調整閥32、36等動作。更具體地說,在引緯控制部45中,與主軸16的旋轉角度Θ對應地設定有各緯紗10的電磁開關閥33、35、致動器28等的動作時間,引緯控制部45基于來自驅動控制部42的緯紗選擇信號和所設定的動作時間,與選出的緯紗10對應,使電磁開關閥33、35、致動器28等動作。開口裝置17是圖示例中電子多臂式開口裝置,若從驅動控制部42輸出開口框選擇信號,則開口驅動部44與所述開口框選擇信號對應,使開口裝置17動作,以選擇進行開口運動的綜框,以此,各綜框進行規定的開口運動。主軸驅動部43以例如變換器為主體,若從驅動控制部42輸出速度轉換信號,則與所述速度轉換信號對應,變更主軸電機16a的旋轉速度(旋轉數)。更具體地說,在由變換器構成的主軸驅動部43中,設定(存儲)有與設定的主軸16的旋轉數(主軸電機16a的旋轉數)對應的輸出頻率,主軸驅動部43按照來自驅動控制部42的速度轉換信號,通過將輸出頻率變更為與轉換后的旋轉數對應的輸出頻率,來變更主軸電機16a的旋轉數,并且,變更主軸16的旋轉數。另外,從驅動控制部42對主軸驅動部43輸出的信號,也可以用緯紗密度信號來取代表示旋轉數的轉換及轉換后的旋轉數的速度轉換信號,該情況下,主軸驅動部43中所設定的輸出頻率是對應緯紗密度而設定的。卷取控制部46的詳細情況將在后記述,若從驅動控制部42輸出緯紗密度信號,則以對應所述緯紗密度的旋轉速度驅動卷取電機13a,以使卷取裝置以該緯紗密度信號所表示的緯紗10的緯紗密度卷取織物8。送經控制部47的詳細情況也將在后記述,若從驅動控制部42輸出緯紗密度信號,則以將該緯紗密度信號所表示的緯紗10的緯紗密度作為參數求出的旋轉速度來驅動送經電機3a,以此,送經裝置以規定的張力將經紗2送出。圖4主要表示卷取控制部46的構成。卷取控制部46包括基本速度發生部51、脈沖發生部52、以及驅動部53。若從驅動控制部42輸出緯紗密度信號,則基本速度發生部51基于該緯紗密度信號所表示的緯紗密度(設定值)和來自角度檢測器16b的角度信號Θ,發生與主軸16的旋轉成正比的基本速度信號,并且,將其發送到脈沖發生部52中。脈沖發生部52發生與所述基本速度信號對應的作為速度指令的驅動量信號(脈沖信號),并且,將該驅動量信號發送到驅動部53中。驅動部53基于驅動量信號以與速度指令對應的旋轉速度(卷取速度)驅動卷取電機13a。更具體地說,驅動部53是圖示例中的伺服驅動器,其包括正反計數器54、電流發生器55、以及脈沖發生器56。在驅動部53中,通過在正反計數器54的加法端中輸入驅動量信號(脈沖信號),正反計數器54將與輸入的脈沖數即速度指令對應的信號輸出到電流發生器55中,并且,電流發生器55發生與該信號對應的勵磁電流。以此,卷取電機13a以對應所述速度指令的旋轉速度被轉動驅動。另外,該卷取電機13a的旋轉由脈沖發生器56檢測,以脈沖信號的形式被輸入正反計數器54的減法端中。因此,正反計數器54的輸出是從作為速度指令的脈沖信號的脈沖數中減去與卷取電機13a的旋轉量對應的脈沖數求出的驅動量信號。圖5主要表示送經控制部47的構成。送經控制部47包括基本速度發生部61、張 力控制部62、脈沖發生部63、以及驅動部64。若從驅動控制部42輸出緯紗密度信號,則基本速度發生部61根據該緯紗密度信號所表示的緯紗密度(設定值)和根據來自角度檢測器16b的角度信號Θ求出的主軸16的旋轉數計算出基本速度(基本速度),并且,將與該基本速度對應的基本速度信號發送到脈沖發生部63中。張力控制部62存儲從輸入設定器48輸入的經紗2的目標張力的設定值(目標值),且輸入有從張力傳感器62a檢測出的實際的經紗2的張力值(檢測值),對該目標張力的設定值與實際的檢測張力值進行比較,并且,根據它們的差(張力偏差)求出用于修正基本速度的速度修正量,將與該速度修正量對應的張力控制信號發送到脈沖發生部63中。在脈沖發生部63中,除了來自基本速度發生部61的基本速度信號、來自張力控制部62的張力控制信號以外,還輸入有來自檢測經紗軸3卷徑的卷徑傳感器63a的卷徑信號。脈沖發生部63基于這些信號,發生作為速度指令的驅動量信號(脈沖信號),并且,將該驅動量信號發送到驅動部64中。另外,卷徑傳感器63a在圖I中沒有表示,其配置在經紗軸3的附近。而對于經紗軸3的卷徑檢測,也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在來自脈沖發生器67的旋轉量信號的基礎上通過運算間接地檢測,來取代使用卷徑傳感器63a直接檢測。驅動部64輸入從脈沖發生部63輸出的作為速度指令的所述驅動量信號,并且,基于該驅動量信號驅動送經電機3a。更具體地說,驅動部64是圖示例中的伺服驅動器,其包括正反計數器65、電流發生器66、以及脈沖發生器67。在驅動部64中,通過在正反計數器65的加法端中輸入驅動量信號(脈沖信號),正反計數器65將與輸入的脈沖數即速度指令對應的信號輸出到電流發生器66中,并且,電流發生器66發生與該信號對應的勵磁電流。以此,送經電機3a以對應所述速度指令的旋轉速度被轉動驅動。另外,該送經電機3a的旋轉由脈沖發生器67檢測,以脈沖信號的形式被輸入正反計數器65的減法端中。因此,正反計數器65的輸出是從作為速度指令的脈沖信號的脈沖數中減去與送經電機3a的旋轉量對應的脈沖數求出的驅動量信號。圖6表示由具備上述織造裝置的織機所織造的織物的一例。如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織造的織物包含由三種單位織紋a、b、c構成的織造部分A、B、C。具體地說,相當于織物組織I重復量的織物中的織紋的I單位包含使單位織紋a多次連續形成的織造部分A、使單位織紋b多次連續形成的織造部分B,以及使單位織紋c多次連續形成的織造部分C,以織造部分A、織造部分B、織造部分A、織造部分C的順序依次織造構成。各織造部分A、B、C的設定織造長度分別為X米、Y米、Z米。另外,在圖示例的中,2X+Y+Z相當于規定的單位織造長度(裁斷長度)的情況下,在織造部分C的織造結束的時間使織機停止運轉,在織物被裁斷后,再次進行從織造部分A開始的織造。在以多次重復圖示的織物組織I重復量的織紋的織造達到單位織造長度的方式設定單位織造長度或各織造部分的設定織造長度(X、Y、Z)的情況下,在織造部分C的織造之后繼續連續地進行從織造部分A開始的織造。在本實施例中,為了織造由織造部分Α、B、C構成的織紋的I單位,以獨立地設定有用于分別形成構成各織造部分A、B、C的各單位織紋a、b、c的織造模式,來取代如現有一般織機中,在整個織物組織I重復量的織機周期設定有每I織機周期的對應的織 造相關裝置的驅動模式,即,設定有織物組織I重復量的織造模式。本實施例中,將該各單位織紋a、b、c用各織造模式稱為織紋織造模式。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對于驅動控制部42的存儲器42a,以分別獨立的形式設定有單位織紋a用織紋織造模式、單位織紋b用織紋織造模式、以及單位織紋c用織紋織造模式。另外,這里所謂“織紋織造模式”是將用于織造各單位織紋的各織造相關裝置的每個織機周期的驅動模式設定為I重復量,換言之,是單位織紋的I重復量(以下相同)。在本實施例中,用于形成各單位織紋a、b、c的織紋織造模式設定有名稱,分別為模式1、2、3。因此,織造部分A是通過反復模式I的織造形成,同樣,織造部分B是反復模式2、織造部分C是反復模式3的織造形成。圖7表示這樣的織紋織造模式的設定畫面。設定畫面的上部設有“模式名稱”欄,在對應的輸入設定欄70中輸入設定模式名稱。模式名稱欄的右邊設有“總步驟”欄,在對應的輸入設定欄71中輸入設定總步驟。“模式名稱”欄的下側設有“框枚數”欄,在對應的輸入設定欄72中輸入設定框枚數。此外還設有輸入設定相關信息的輸入設定欄73。在“框枚數”欄的下側,以占據設定畫面大半的方式,橫向相關聯(并列)地設有“步驟No. ”、“框No. ”、“彩色”、“密度”、以及“信號No. ”欄,縱向相關聯地設有對應各欄的輸入設定欄。因此,這些輸入設定欄整體成為矩陣狀。圖示的例中最下側的輸入設定欄74相當于步驟No. 1,在“步驟No. ”的輸入設定欄75中,從下向上依次輸入設定1、2、……在“框No. ”的“1”、“2”、……以及“16”下側的輸入設定欄76a中,作為開口模式,輸入設定各步驟中綜框的位置位于上開口位置或下開口位置。通常,通過使該輸入設定欄76a成為不同顯示模式(例如用■、或□的色彩表示),來設定綜框的位置為上開口位置或下開口位置。另外,在圖示的例中,“框No. ”為“I” “16”,即設定16框(有時會包括邊紗開口用綜框)的開口模式,但如“框No. ”記載到“20”,最多可設定至20框的開口模式。對應上段的框枚數的輸入設定欄72的設定值決定輸入設定欄76a的輸入范圍。“彩色”的輸入設定欄77中,輸入設定多色流體噴射式織機的引緯裝置中,驅動對應于哪種緯紗(緯紗的種類)的裝置。另外,通常,“彩色”意味著用多色引緯織機進行引緯的各緯紗,是在織機技術領域中一般使用的用語。在“密度”的輸入設定欄78中,輸入設定緯紗密度。而且,“信號No. ”的“E” “11”的輸入設定欄79可用上述不同的顯示模式和數值等輸入設定與記號對應分配的織造相關裝置的各步驟的動作指令。而關于輸入設定欄79,并不一定要輸入設定動作指令(設定值),可與織機的規格和織造的織物的種類等對應任意使用。使用如上所述的圖7所示的設定畫面,分別單獨制作與各單位織紋a、b、c對應的織紋織造模式(模式1、2、3),如上所述作為各別(獨立)的數據設定(存儲)在驅動控制器42的存儲器42a中。而對于織紋織造模式的設定,也可使用除織機以外的其他輸入設定裝置(例如個人計算機等)進行制作操作,設定各設定值,將該設定數據存儲在存儲卡等中,使輸入設定器48將其讀入,存儲(保存)在存儲器(存儲器)42a中。也可使用輸入設定器48在織機上進行上述制作操作,將該設定數據存儲(保存)在存儲器42a中。另外,在圖示的例中,省略了具體的設定內容,各單位織紋a、b、c的緯紗密度和被引緯的緯紗10的種類互不相同。本實施例中,以模式I (單位織紋a)、模式2 (單位織紋b) 進行織造的主軸16的設定旋轉數,與以模式3 (單位織紋c)進行織造的主軸16的設定旋轉數設為不同,兩者差別很大(例如模式1、2的設定旋轉數為1000rpm、模式3的設定旋轉數為400rpm)。另外,“旋轉數”的設定,是例如設定在圖7的例中“信號No. ”的輸入設定欄79中的任意一個。本實施例中,除上述織紋織造模式以外,還設定有織造工序信息,其被存儲在驅動控制部42的存儲器42a中(設定方法與織紋織造模式相同)。該織造工序信息包含以各織紋織造模式進行織物組織I重復量織造的工序信息,以及相對于各工序的有關織造長度的信息,例如,使用如圖8所示的設定畫面設定。另外,織造的工序是指用于形成織紋I單位(織物組織I重復)的各織造部分的織造的順序。因此,在工序信息中,設定有用于形成織造的織物中織紋I單位的各織造部分的織造順序。在圖8所示的設定畫面的例中,作為織造工序信息的“織造工序”、“步驟數”以及“設定長度”欄被關聯設定。在“織造工序”欄中,以織紋I單位(織物組織I重復)中的各織紋組織模式進行織造的順序是按工序順序從I開始依次地輸入設定。但圖示的例中,在該工序順序的設定欄中,各織造部分的織造所使用的織紋織造模式不是用表示各織造部分的名稱(織造部分A C)設定,而是用其模式名稱(模式I 3)設定。另外,在圖示的例中,“織物工序”欄為顯示有5個輸入設定欄80的狀態,但該輸入設定欄80的數量也可為例如隨著在第5個輸入設定欄80中輸入設定模式,自動地將第6個輸入設定欄顯示在畫面上。還可以根據需要,通過其他操作變更輸入設定欄80的數量。在圖示的設定畫面,“設定長度”欄中,各工序中所織造的織造部分的織造長度以對應該工序的織紋織造模式的形式輸入設定。關于該“設定長度”的輸入設定欄82,在圖示的例中,第5工序的輸入設定欄為非顯示,其通過在“織造工序”的輸入設定欄80中設定模式來自動顯示。但也可以與“織造工序”的輸入設定欄80 —起始終顯示。另外,在圖示的例中,該織造長度是用長度(m)設定,但也可以用投緯數設定。“投緯(I投緯)”是織機技術領域中一般的表現,指I次引緯,相當于上述I織機周期(I織造周期)。而且,在圖示的設定畫面上,設定在“織造工序”欄中的織紋織造模式的I重復的織機周期數(以下稱為“重復數”)作為信息,顯示在“步驟數”欄的信息欄81中。
驅動控制裝置40除了包括存儲有構成多個不同織造條件的上述各織紋織造模式和織造工序信息的存儲器42a以外,還包括織造長度監視器42c和運算器43a。另外,本實施例中,織造長度監視器42c設在驅動控制部42中,運算器43a設在主軸驅動部43中。圖9表示驅動控制裝置40中的織造長度監視器42c和運算器43a的連接例。驅動控制部42除了包括上述存儲器42a以外,還包括控制器42b和織造長度監視器42c。控制器42b按照存儲在存儲器42a中的織造工序信息中所設定的工序順序,隨著織造部分的轉換將下一工序的織紋織造模式從存儲器42a中讀出。但是,控制器42b在織造的開始時間(織機的運轉開始時間),與通過操作織機的運轉按鈕發生的啟動信號對應,將設定在織造工序信息中的工序順序的第一工序中所設定的織紋織造模式從存儲器42a中讀出。另外,控制器42b對織造部分的轉換的判別是基于來自監視織造長度的織造長度監視器42c的信號進行。具體地說,織造長度監視器42c中存儲有設定織造長度,該設定織造長度是存儲在存儲器42a中的織造工序信息中所設定的當前的工序的織造長度(設定織造長度),通過控制器42b被輸出。織造長度監視器42c基于該設定織造長度,監視由當前的工序(織紋織造模式)織造的織造部分的織造長度。即,織造長度監視器42c從織造的開始時間起依次求出織造的織造部分(當前的工序)的織造長度進行監視,且若該織造長度達到設定織造長度,則向控制器42b輸出轉換信號。控制器42b通過接收該轉換信號掌握進行了織造的織造部分的織造長度已達到設定織造長度,并且,按照設定在織造工序信息中的工序順序,將該工序順序中作為下一工序設定的織紋織造模式從存儲器42a中讀出。另外,織造長度監視器42c為公知的,例如具備投緯計數器,所述投緯計數器基于來自檢測織機主軸16的旋轉角度的角度檢測器16b的信號,對于在織機主軸16的每I旋轉(每檢測出旋轉角度0° (360° ))輸出的信號(投緯信號)進行計數,織造長度監視器42c根據其計數值和設定在織紋織造模式中的緯紗密度、預先求出的織造中織物的織縮率等計算出織造長度,并將其依次更新。織造長度監視器42c在監視的織造長度達到設定織造長度的時間(發生轉換信號的時間),重設織造長度(投緯計數器的計數值),并且,隨著下一工序的織造部分的織造開始重新開始計數。另外,上述投緯信號在圖示的例中是從主控制部41中輸出的。控制器42b隨著織造部分的轉換從織造長度監視器42c接收所織造的織造部分的織造長度,將其依次累計得到總織造長度。在織物組織I重復量的織造結束的時間,即,在 所設定的織造工序I循環的時間,判別該總織造長度是否到達規定的單位織造長度(裁斷長度),當總織造長度未達到單位織造長度時,輸出設定在第I織造工序中的指示織紋織造模式的模式信號,以再次重復織造工序。當總織造長度達到單位織造長度時,輸出停止信號,使織機停止。驅動控制部42將從其存儲器42a中讀出的織紋織造模式存儲在內置的存儲器(未圖示)中,且按照該織紋織造模式,在各步驟(各織機周期)中對各織造相關裝置的控制部和驅動部輸出控制所需要的參數等信號。具體地說,在圖3例的情況下,驅動控制部42基于從存儲器42a中讀出的織紋織造模式,發生速度轉換信號、開口框選擇信號(作為開口模式的信號)、緯紗選擇信號(作為緯紗構成的信號)、以及緯紗密度信號,并且,分別將速度轉換信號發送到主軸驅動部43中,將開口框選擇信號發送到開口裝置17的開口驅動部44中,將緯紗選擇信號發送到引緯控制部45中,而且,將緯紗密度信號發送到送經控制部47和卷取控制部46中。本實施例中,在織造部分的轉換時,即,在織紋織造模式的轉換時,設定在轉換前后的織紋織造模式中的設定旋轉數有差別,且主軸16的旋轉數朝減速方向變更的情況下,在以下一工序的織紋織造模式進行織造(伴隨引緯的運轉)的開始之前,自動地執行空織運轉。另外,本實施例中的“織紋織造模式的變更”相當于本發明的“織造條件的變更”。這里所謂“自動地”是“基于主軸的旋轉數朝減速方向變更這一條件”的意思。因此,本實施例中,驅動控制部42的控制器42b具有判斷是否執行空織運轉的判斷功能,且主軸驅動部43具備運算器43a,在執行空織運轉的情況下,所述運算器43a求出該空織運轉工序的期間。在運算器43a中,輸入設定有每I織機周期的容許減速量,并被存儲。但這里所謂“容許減速量”,作為在主軸的每I旋轉(I織機周期)減速的旋轉數設定,隨著減速而產生的再生電壓是考慮不會使主軸驅動部(變換器)43產生電氣故障(由于過電壓所導致的頻 率輸出功能的降低/停止)的限度減速量而任意設定的。例如在主軸的每I旋轉的減速量超過250rpm時產生上述電氣故障的情況下(限度減速量為250rpm),將容許減速量設為200rpm 等。控制器42b的上述判斷功能,是在織紋織造模式的轉換時,對用從存儲器42a中新讀入的下一工序的織紋織造模式所設定的設定旋轉數,和用至此為止的織造(上一工序)中的織紋織造模式所設定的設定旋轉數進行比較,并且,在兩者的旋轉數不同且下一工序的設定旋轉數小的情況下,判斷為“執行空織運轉工序”,并將運算指令信號以及表示上一工序和下一工序的設定旋轉數的差的信號對主軸驅動部43的運算器43a輸出。運算器43a隨著運算指令信號的輸入,基于上一工序和下一工序的設定旋轉數的差、所存儲的容許減速量、以及下一工序的織紋織造模式的重復數(單位織紋I重復的織造周期數),求出用于使織機的主軸16減速至下一工序的設定旋轉數的減速期間,和該減速期間中每個織機周期的減速量。運算器43a將表示求出的減速期間的信號對主控制部41輸出。另外,在該減速期間中的織機周期,織機成為不伴隨引緯的空織運轉的狀態。因此,該求出的減速期間成為空織運轉工序的期間。對于減速期間和減速量的計算方法,例如當設定旋轉數的差為600rpm,所設定的容許減速量為200rpm時,只是在3織機周期(主軸的3旋轉)使主軸的旋轉數降低(減速)至下一工序的設定旋轉數。但本實施例中,運算器43a基于下一工序的織紋織造模式的重復數,當下一工序的織紋織造模式為例如2時,需設為其整數倍,將減速期間設為4織機周期。運算器43a求出主軸的每I旋轉的減速量(該情況下為150rpm),以在該4織機周期進行上述600rpm的減速。另外,將減速期間(空織運轉工序的期間)設為下一工序的織紋織造模式的重復數的整數倍的理由如下。本實施例中,并未設定有空織運轉工序用織造相關裝置的驅動模式,而是隨著織機連續運轉中的織紋織造模式的轉換(上一工序結束)自動地進行空織運轉。因此,在空織運轉工序中,開口裝置17等從上述轉換時間開始,按照用下一工序的織紋織造模式設定的驅動模式被驅動。該情況下,若空織運轉工序的期間沒有成為織紋織造模式的重復數的整數倍,則織造(伴隨引緯的運轉)將從織紋織造模式的中途開始重新進行。其結果,在所織造的織物上,織紋是從中途開始的,織紋的連貫性將受到影響,織物與最初預定的織物產生差異。于是,通過基于下一工序的織紋織造模式的重復數決定空織運轉工序的期間,防止發生上述問題。隨著控制器42b的“執行空織運轉工序”的判斷,主軸驅動部43對應上述求出的減速量控制變換器的輸出頻率等,從而進行主軸電機16a的減速控制。主控制部41基于來自運算器43a的表示減速期間的信號,在該減速期間停止對控制部45輸出緯紗選擇信號,其結果成為不進行引緯的空織運轉狀態。在該減速期間中,由卷取控制部46和送經控制部47進行的卷取裝置(卷取電機13a)和送經裝置(送經電機3a)的控制也被停止。另外,驅動控制部42的織造長度監視器42c從織造(伴隨引緯的運轉)開始起開始計數。本實施例的織機中,在織紋的I單位是織造如圖6所示織物的情況下,驅動控制部42的存儲器42a中所存儲的織造工序信息為圖8所示的內容。圖示的例中,形成各織造部分A、B、C的單位織紋a、b、c的各織造模式(模式1、2、3)的重復數分別為4、5、2。如上所述,設定在模式1、2中的主軸16的設定旋轉數與設定在模式3中的主軸16的設定旋轉數不同,模式1、2中的設定旋轉數為IOOOrpm,模式3中的設定旋轉數為400rpm。因此,從模式I的織造部分A向模式3的織造部分C轉換時,進行控制,使主軸16的旋轉數減速。若操作未圖示的織機的運轉按鈕,則驅動控制裝置40中的驅動控制部42的控制器42b基于存儲器42a中所存儲的織造工序信息,識別對最初的工序(工序I)設定的織紋織造模式為模式I (單位織紋a用織紋織造模式),并且,從存儲器42a中將作為模式I存儲的織紋織造模式讀出,并將該織紋織造模式存儲到內部存儲器中。控制器42b基于該模式I的織紋織造模式,對各織造相關裝置的控制部和驅動部·輸出控制所需要的參數等信號。其結果,開始驅動各織造相關裝置,進行由單位織紋a構成的織造部分A的織造。隨著上述織造的開始,驅動控制部42的織造長度監視器42c開始織造長度的監視,在以模式I的織紋織造模式所織造的織造部分A的織造長度達到織造工序信息中相對模式I設定的X米的時間,對控制器42b輸出轉換信號。控制器42b與工序I相同,若接收到轉換信號,則基于織造工序信息識別相對第2工序(工序2)設定的織紋織造模式為模式2 (單位織紋b用織紋織造模式),并且,從存儲器42a中將作為模式2存儲的織紋織造模式讀出,并將內部存儲器中所存儲的織紋織造模式(模式I)改寫為新讀出的模式2的織紋織造模式。控制器42b基于新讀出的模式2的織紋織造模式,對各織造相關裝置的控制部和驅動部輸出控制所需要的參數等信號。其結果,各織造相關裝置的驅動模式變更為用模式2設定的模式,以此進行由單位織紋b構成的織造部分B的織造。此后,在各織造部分的織造長度達到設定織造長度的時間,S卩,在每次織造部分的轉換時進行控制,用于變更如上所述的織紋織造模式,通過使工序I循環,來織造織物組織I重復量的織紋。在上述的織造過程中,驅動控制部42的控制器42b在上述轉換時間,進行是否執行空織運轉工序的判斷。接著,基于其判斷結果,執行本發明的織造方法。
如上所述,在工序I 工序2的從織造部分A向織造部分B轉換時,以及在工序2^工序3的從織造部分B向織造部分A轉換時,由于用各織紋織造模式設定的設定旋轉數都是IOOOrpm,因此,主軸16的旋轉數無須變更,所以不進行空織運轉工序。另一方面,在工序3 ^工序4的從織造部分A向織造部分C轉換時,由于模式I的設定旋轉數為lOOOrpm,相對于此,模式3的設定旋轉數為400rpm,將主軸16的旋轉數朝減速方向變更,因此,在模式3的織造開始之前,自動地進行空織運轉工序。S卩,如上所述,在控制器42b中判斷是否執行空織運轉工序,且在主軸驅動部43的運算器43a中求出減速期間(空織工序的期間)和減速期間中的各織機周期的減速量,根據其進行織機的空織運轉工序。這樣,本發明的織造方法中,在由2以上多個織機周期構成的減速期間進行主軸電機16a的減速控制(主軸16的旋轉數的減速),本實施例中,是基于下一工序(工序4)的織紋織造模式(織紋織造模式(織造模式)是由2以上織機周期構成)計算的。因此,按照本發明的織造方法,在連續運轉中的織造條件的轉換時(用不同織 造條件織造的2個織造部分的轉換時)使主軸的旋轉數減速的情況下,避免了隨著主軸電機16a的減速控制發生電氣故障。而且,由于本發明的織造方法中,該減速期間中執行不伴隨引緯的空織運轉,因此,防止所織造的織物的質量降低。以上對于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并不僅限于上述實施例,也可以進行例如以下變形。上述實施例中,通過運算求得空織工序的期間(減速期間),自動地執行空織運轉工序,但本發明并不僅限于此,也可以預先設定由執行空織工序的織機周期數(步驟數)構成的空織運轉工序用織造模式,在織機的連續運轉中隨著主軸16的旋轉數的減速進行織造條件的轉換時,用該空織運轉工序用織造模式,在2以上織機周期構成的減速期間進行上述減速,且在該減速期間中的各織機周期中執行不伴隨引緯的空織運轉。例如,在上述實施例的情況下,除了織紋織造模式以外,也可以另外制作空織運轉工序專用織造模式,將其預先設定在存儲器42a中,且將織造工序信息,在設定有使設定旋轉數朝減速方向變更的織紋織造模式的2個工序之間,插入設定有空織運轉工序用織造模式的工序,作為用于執行空織運轉的工序,并且,在該工序中執行空織運轉。即,在上述實施例的情況中,在工序3和工序4之間插入空織運轉用工序,以作為工序4執行空織運轉工序的方式設定空織運轉工序用織造模式,在工序5中設定模式3 (單位織紋c用織紋織造模式)。另外,該情況下,由于按照空織運轉用織造模式執行空織運轉,因此,省略了上述實施例中的減速期間(空織運轉工序的期間)和減速量的計算。在上述實施例中,通過各別(單獨)設定與各織造部分(單位織紋)對應的多個織紋織造模式,并組合這些多個織紋織造模式,來形成織物組織I重復量(織紋I單位),但本發明并不僅限于此,也可以設定包含與多個織造部分對應的模式的織物組織I重復量的織造模式,根據其進行織造(各織造相關裝置的驅動)。另外,在該情況下,該織造模式可以是包含空織運轉工序用模式,但該織造模式也可以不包含空織運轉工序專用的模式。即,也可以預先設定僅省略了空織運轉工序用模式的織物組織I重復量的織造模式,在隨著該織造模式的織造中的主軸16的旋轉數的減速進行模式轉換時,即,在隨著主軸16的旋轉數的減速進行織造條件的轉換時,中斷該織造模式的步驟的進行,并且,與上述實施例相同,在整個通過運算求出的空織運轉工序的期間進行空織運轉后,再次按照織造模式進行織造。還可以與上述織造模式不同地預先設定空織運轉工序用織造模式,隨著上述織造模式的步驟的中斷,按照空織運轉工序用織造模式執行空織運轉工序。上述實施例中,在隨著織造部分的轉換朝減速方向變更主軸16的旋轉數的情況下,為自動地執行空織運轉工序,通過運算求出空織運轉工序的期間,但主軸16的旋轉數朝減速方向變更的情況,當設定旋轉數的差小的情況下,也可以在設定的期間進行減速、空織運轉工序。具體地說,在驅動控制部42的控制器42b中,使其不僅具有能夠判斷設定旋轉數是否不同的功能,還具有能夠判斷旋轉數的差是否超過容許減速量的功能,當超過時,通過上述實施例的運算求出空織運轉工序的期間,當未超過時,將下一工序的織紋織造模式的I重復的織機周期數作為空織運轉工序的期間預先設定,在該設定的期間進行減速和空織運轉工序即可。上述實施例中,在求出的減速期間的各織機周期中以相同的減速量進行減速,但 只要各織機周期中的減速量為容許減速量以下,任何方式的分配都可以。例如可以為設定旋轉數的差為700rpm且容許減速量為200rpm,求出的減速期間為4織機周期的情況下,從最初開始的3織機周期分別減速200rpm,最后的I織機周期的減速量為lOOrpm。另外,本發明并不僅限于織造通常的織物的織機,也可適用于例如用于織造包括緯紗密度差別大的簾子部分和平紋部分的簾子布(織物)的織機(簾子布織機),和包括毛圈部分和邊紋部分等的毛圈織機等。
權利要求
1.一種織機的織造方法,所述織機織造包含用不同織造條件織造的2以上織造部分的織物,各織造條件中設定有主軸的旋轉數,在連續運轉中隨著織造條件的變更,變更主軸的旋轉數,其中, 在織機的連續運轉中,隨著織造條件的變更,使主軸的旋轉數減速至與變更后的織造條件對應的設定旋轉數時,在由2以上織機周期構成的減速期間進行所述減速,且在所述減速期間中的各織機周期,執行不伴隨引緯的空織運轉。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織機的織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設定旋轉數的變更量、變更后的織造條件中的織物組織I重復的織機周期數、以及預先設定的每I織機周期的容許減速量,來決定所述減速期間。
3.一種織機的織造裝置,所述織機按照包含作為主軸的旋轉數的設定值的設定旋轉數的織造條件使對應的織造相關裝置動作進行織造,所述織機包括預先設定并存儲有多個不同所述織造條件的存儲器、和包括驅動主軸的主軸驅動部及控制引緯的引緯控制部的驅動控制裝置,隨著所述設定旋轉數被變更的織造條件的變更,在連續運轉中變更主軸的旋轉數進行織造,其特征在于, 驅動控制裝置隨著所述織造條件的變更使所述設定旋轉數朝減速方向變更,伴隨于此主軸驅動部在整個由2以上織機周期構成的減速期間使主軸的旋轉數減速至變更后的織造條件中的設定旋轉數,且引緯控制部在所述減速期間中的各織機周期停止引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織機的織造裝置,其特征在于, 對于存儲器預先存儲每I織機周期的容許減速量, 驅動控制裝置基于設定旋轉數的變更量、變更后的織造條件中的織物組織I重復的織機周期數、以及所述容許減速量,來決定所述減速期間。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織機的織造方法,所述織機織造包含用不同織造條件織造的2以上織造部分的織物,各織造條件中設定有主軸的旋轉數,在連續運轉中隨著織造條件的變更,變更主軸的旋轉數,在隨著織造條件的變更使主軸的旋轉數減速時,防止由于驅動主軸的主軸電機產生過大的再生電壓導致變換器產生電氣故障,且防止織造的織物質量降低。在織機的連續運轉中,隨著織造條件的變更使主軸的旋轉數減速至與變更后的織造條件對應的設定旋轉數時,在由2以上織機周期構成的減速期間進行所述減速,且在所述減速期間中的各織機周期,執行不伴隨引緯的空織運轉。
文檔編號D03D51/00GK102899782SQ20121025268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7日
發明者藤森亮介, 志武豐, 西村彥范 申請人:津田駒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