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送紗輪改良構造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661358閱讀:275來源:國知局
送紗輪改良構造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是有關一種送紗輪改良構造,是在上輪蓋、下輪蓋及多數圍繞設置于上、下輪蓋間的不銹鋼柱與陶瓷柱相間配置,陶瓷柱的外緣較為突出,在送紗時,儲紗段的紗線是繞設在陶瓷柱上而出紗,因陶瓷柱具耐摩性高,磨損率較低,而不易刮傷紗線表面,對新式紗線結構具有良好的送紗效果。且該上輪蓋、下輪蓋間設導電裝置,可將紗線與不銹鋼柱磨擦產生的靜電經該導電裝置導引到架體接地,可消除靜電。
【專利說明】送紗輪改良構造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是關于一種送紗輪的結構,尤指一種用于圓編織機的送紗輪改良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過去不規則送紗的導紗皆先經導紗臂的導紗眼再繞于不規則導紗的膠圈表面再送出(參公知前案),使紗線受導紗裝置及針織機送紗需求的張力的相對抗衡關系而形成所謂的不規則(或提花)送紗,故導紗臂在送紗時振動幅度變化相當大且非常頻繁,即送紗張力變化幅度相當大,造成送紗不穩定,成為其美中不足的缺點,而使用金屬棒儲紗輪的積極送紗雖張力穩定,但不能當作不規則送紗使用,且在新式紗線結構送紗下,儲紗輪金屬棒的磨損率也相當高,甚至磨損后金屬毛邊刮傷紗線表面的情況亦不少,因此,不規則送紗與定量積極送紗間的技術,始終各異其趣,無法具有共通性的技術可資相互轉用而擷長補短的優勢。再者,金屬棒儲紗輪在送紗時,紗線與金屬棒磨擦會產生靜電,而導致紗線互相糾纏,使送紗發生問題等缺點,有待改善。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送紗輪改良構造,送紗時,紗線在中間儲紗段是繞設在陶瓷柱上,而藉陶瓷柱的高耐摩性,使陶瓷柱磨損率降低而不易磨損,而較不易刮傷紗線表面,以提高針織布的成型質量,并可延長送紗輪的使用壽命者。
[0004]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送紗輪改良構造,送紗時,紗線在不銹鋼棒上磨擦所產生的靜電,由導電片的導引接地而可消除靜電,使紗線不致相互吸附糾結者。
[0005]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即是突破常規送紗輪裝置不規則送紗張力不穩定及需經常更換送紗輪上膠圈的困擾,將不規則送紗的優點結合及積極送紗技術的穩定性優點而構成一種新穎積極定量送紗與不規則(消極)變量送紗的送紗輪裝置,使之可當不規則(消極)送紗與積極定量送紗兩用的送紗輪裝置。
[0006]本發明為達上述目的及功效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包括:該送紗輪是由一中心軸桿可旋轉地設置于一架體的下方,該送紗輪外周圍繞設置有一送紗柱組,該送紗柱組包含有復數不銹鋼柱,且各該不銹鋼柱間相間設置有至少一陶瓷柱,各該不銹鋼棒上端部是具有向內傾斜延伸入該送紗輪的一導紗段及中間部略為向內凹入該送紗輪的儲紗段,且該陶瓷柱外緣略向外突出于該不銹鋼柱的儲紗段,送紗時,藉由該不銹鋼柱的引導,使紗線沿著導紗段開始下滑導入并循序向下繞設于該陶瓷柱上的儲紗段之后再出紗。
[0007]該陶瓷柱是為一中空柱體,且在中空處設有一金屬棒。
[0008]該陶瓷柱是為一實心柱體。
[0009]該陶瓷柱是為固定或可旋轉結構。
[0010]本發明為達上述目的及功效所采取的另一技術手段為:一種送紗輪改良構造,該送紗輪具有一上輪蓋與一下輪蓋,且該送紗輪由一中心軸桿以可旋轉地設置于一架體的下方;該送紗輪外周圍繞設置有一送紗柱組,該送紗柱組包含有若干陶瓷柱,該上輪蓋與該下輪蓋間設置一不銹鋼的導紗皿,該導紗皿插合在該上輪蓋的插槽內,該導紗皿具有向內傾斜延伸入該送紗輪的一傾斜部,該傾斜部開設復數圓孔以供該陶瓷柱穿設,在送紗時,藉由該導紗皿的引導,使紗線沿著該傾斜部開始下滑導入并循序向下繞設于該陶瓷柱之后再出紗。
[0011]該上、下輪蓋間夾設一具有導電彈片的導電板,該導電板外周設有復數弧形狹口用以與該不銹鋼柱接觸,該導電板藉該導電彈片與該中心軸桿接觸,使該紗線和該不銹鋼柱磨擦所產生的靜電,經該弧形狹口、該導電板、該導電彈片以及該中心軸桿導引至該架體接地而消除靜電。
[0012]該陶瓷柱是為一中空柱體,且在中空處設有一金屬棒。
[0013]該陶瓷柱是為一實心柱體。
[0014]該陶瓷柱是為固定或可旋轉結構。
[0015]該導紗皿的平面底部設一具有導電彈片,該導電彈片接觸于該中心軸桿,使該紗線和該導紗皿磨擦所產生的靜電,經該導電彈片、該中心軸桿導引至該架體接地而消除靜電。
[0016]由于本發明的設計中利用圍繞設置于送紗輪上、下輪蓋間的不銹鋼柱與陶瓷柱相間配置,在不銹鋼柱中間段的儲紗段外緣較陶瓷柱相對位置略為向內凹,而陶瓷棒外緣相對為較突出的結構改良,在送紗時,位于儲紗段的紗線是繞設在相對為較突出的陶瓷柱上而出紗,因陶瓷柱具耐摩性高,磨損率較低,而不易刮傷紗線表面,以提高針織布的成型質量,并可延長送紗輪的壽命,對新式紗線結構具有良好的送紗效果。
[0017]再者,在上輪蓋、下輪蓋間設有導電板與導紗皿的導電裝置,可將紗線與不銹鋼柱磨擦產生的靜電經該導電裝置、中心軸桿導引到架體接地,而可消除靜電,使送紗不沾粘。
[0018]又因為陶瓷柱的略帶磨擦力,所以可當作不規則送紗的送紗輪使用,改善過去不規則送紗使用膠圈需于3-6個月經常性更換的弊病,故本發明的送紗輪兼具定量送紗及不規則送紗兩種特征的結構是過去所未見的。有關本發明的技術內容及詳細說明,配合如下附圖的實施例說明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0020]圖2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0021]圖3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實施狀態的橫剖面示意圖;
[0022]圖4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實施狀態的縱剖面示意圖;
[0023]圖5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實施狀態的縱剖面及陶瓷管剖面示意圖;
[0024]圖6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紗線繞設縱剖面示意圖;
[0025]圖7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上端部導紗段紗線繞設平面示意圖;
[0026]圖7A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上端部導紗段紗線繞設橫剖面示意圖;
[0027]圖8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中間儲紗段紗線繞設平面示意圖;
[0028]圖8A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中間儲紗段繞設紗線的橫剖面示意圖;
[0029]圖9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安裝配置立體示意圖;
[0030]圖10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安裝配置平面示意圖;[0031]圖11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實施狀態的縱剖面及陶瓷柱剖面示意圖;
[0032]圖12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0033]圖13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0034]圖14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實施狀態的縱剖面示意圖;[0035]圖15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上端部導紗段紗線繞設平面示意圖。
[0036]送紗輪1、1A、1B;上輪蓋10;凹槽11 ;
[0037]圓凹孔12、13;插槽14;下輪蓋20 ;
[0038]圓凹孔21、22;突緣23;通槽231 ;
[0039]突柱24 ;導電板30 ;導電彈片31 ;
[0040]中心孔32 ;套孔33 ;弧形狹口 34 ;
[0041]弧形闊口 35 ;導紗皿30A ;突緣3IA ;
[0042]傾斜部32A;圓孔33A;平面底部34A ;
[0043]導電彈片35A;中心孔36A;套孔37A ;
[0044]送紗柱組40、40A、40B ; 不銹鋼柱41;導紗段411;
[0045]儲紗段412 ;陶瓷柱42、42A ; 中空處421 ;
[0046]金屬棒43 ;中心軸桿50 ;螺桿60 ;
[0047]墊片61;襯套70、80;底座90 ;
[0048]凸耳91 ;凹槽92 ;架體100 ;
[0049]皮帶輪101;紗線W。
【具體實施方式】
[0050]請同時參閱圖1至圖5,為本發明所提供的送紗輪改良構造的第一實施例,其中送紗輪I包括有一上輪蓋10、一下輪蓋20、一導電板30及圍繞設置于上、下輪蓋10、20間外周的送紗柱組40。
[0051]上、下輪蓋10、20是被一中心軸桿50以螺桿60穿經墊片61及襯套70鎖合固定而隨中心軸桿50旋轉,上輪蓋10的凹槽11套設襯套80以防止灰塵或棉絮進入,下輪蓋20的底部以具有凸耳91及凹槽92的底座90配合扣固組合而成。
[0052]在本實施例中,送紗柱組40包含有復數根不銹鋼柱41與復數根陶瓷柱42兩種不同材質的柱體,不銹鋼柱41是藉上輪蓋10及下輪蓋20的圓凹孔12、21插合固定,以如同柵欄般圍繞在上輪蓋10及下輪蓋20的外周。
[0053]在本實施例中主要改良部份是在送紗輪I的各不銹鋼柱41的間相間配置有至少一陶瓷柱42,本實施例中的各不銹鋼柱41的間相間配置有兩根陶瓷柱42。
[0054]陶瓷柱42基本上具有一較粗外徑的柱體,柱體本身呈中空直筒狀并于內部的中空處421設有一金屬棒43支撐(如圖2、圖5所示),且插合在上輪蓋10及下輪蓋20的圓凹孔13、22,以與不銹鋼柱41 一并如同柵欄般圍繞在上輪蓋10及下輪蓋20的外周。
[0055]同參圖6中所示,不銹鋼柱41其上端部為一導紗段411,導紗段411傾斜延伸入送紗輪I內,可引導紗線W如圖7、7A中所示依其傾斜方向導入送紗輪I外周。
[0056]不銹鋼柱41其中段為一略向內凹入送紗輪I的儲紗段412,并由于陶瓷柱42其外徑大于不銹鋼柱41,且其外緣較不銹鋼柱41中段的儲紗段412略為突出,使儲紗段412的外緣較陶瓷柱42相對位置略為向內凹,故由導紗段411導入的紗線W不會繞設儲紗段412上,而是如圖8、8A中所示繞設于相對外側的陶瓷柱42上。
[0057]送紗輪I藉由不銹鋼柱41引導入紗時的紗線W沿著傾斜的導紗段411開始下滑,以使紗線W循序向下繞設于陶瓷柱42上,且紗線W繞設在陶瓷柱42上,而藉助陶瓷柱42材質的高耐磨性,較不磨損,而不易刮傷紗線W表面,以提高針織布的成型質量,并可延長送紗輪I的壽命,對新式紗線結構具有良好的送紗效果。
[0058]此外,不銹鋼柱41下端部又往外斜出(或不斜出亦可),用以導紗至出紗路徑(圖中未示)。
[0059]如圖9、圖10所示,送紗輪I是以可旋轉地固定于架體100的下方,并被同軸固定于架體100上的皮帶輪101所驅動,以進行送紗作業。
[0060]本實施例的另一改良部份是在上輪蓋10及下輪蓋20的間夾設有一導電板30,下輪蓋20的突緣23設一通槽231,使導電板30的導電彈片31容納其中而能與中心軸桿50接觸。
[0061]導電彈片31 —端連接于導電板30的中心孔32的邊際處,且中心孔32及套孔33用以對應套入下輪蓋20的突緣23及突柱24。
[0062]導電板30外圍設復數個弧形狹口 34及弧形闊口 35,安裝后弧形狹口 34剛好接觸不銹鋼柱41的儲紗段412 (如圖3、圖4、圖5所示),使因紗線W與不銹鋼柱41磨擦所產生的靜電,可以經由弧形狹口 34、導電板30本體、導電彈片31、中心軸桿50導引至架體100接地,而可消除靜電,使紗線W在送紗時不致因靜電吸附現象而使紗線糾纏成團者。如圖11所示,為本發明所提供的送紗輪改良構造的第二實施例,第二實施例中送紗輪IA主要組件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故標以相同符號并省略其說明。
[0063]送紗輪IA的送紗柱組40A包含有復數根陶瓷柱42A與不銹鋼柱41兩種不同材質的柱體,陶瓷柱42A是為實心的陶瓷柱體且同樣插合在上輪蓋10及下輪蓋20的圓凹孔12、22,以獲得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效果者。
[0064]第一實施例中的陶瓷柱42及第二實施例中的陶瓷柱42A可設成固定或可旋轉者。
[0065]如圖12至圖15所示,為本發明所提供的送紗輪改良構造的第三實施例,第三實施例中送紗輪IB主要組件與第一、二實施例相同,故標以相同符號并省略其說明,送紗輪IB的送紗柱組40B僅包含有復數根陶瓷柱42A,并以一不銹鋼導紗皿30A取代第一、二實施例中的導電板30。
[0066]本實施例的改良部份是在以相同的陶瓷柱42A如同柵欄般圍繞在上輪蓋10及下輪蓋20的外周,并于上輪蓋10及下輪蓋20的間設置不銹鋼的導紗皿30A。
[0067]陶瓷柱42A是藉上輪蓋10及下輪蓋20的圓凹孔12、22插合固定在上輪蓋10及下輪蓋20的間。
[0068]導紗皿30A的突緣3IA插合在上輪蓋10的插槽14內,導紗皿30A設傾斜部32A傾斜延伸入送紗輪IB內,具有引導紗線W如圖15中所示依其傾斜方向導入送紗輪IB外周。
[0069]該導紗皿30A于其傾斜部32A開設多數圓孔33A以供陶瓷柱42A穿設,且導紗皿30A的平面底部34A設一具有導電彈片35A的中心孔36A,及套孔37A以套入下輪蓋20的突緣23及突柱24。
[0070]導紗皿30A的導電彈片35A同樣可容納于通槽231中而能與中心軸桿50接觸。[0071]在送紗時,紗線W的繞設藉由不銹鋼導紗皿30A傾斜部32A引導入紗時的紗線W沿著其上端的傾斜部32A開始下滑導入,以使紗線W循序向下繞設于陶瓷柱42A上,并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功效。
[0072]在送紗時,紗線W其與不銹的鋼導紗皿30A磨擦所產生的靜電,經導紗皿30A本體、導電彈片35A、中心軸桿50導引至架體100接地,而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功效。
[0073]前述實施例中的陶瓷柱42、42A非完全光滑而具有些許磨擦力,因此可供紗線W繞設成圈,當作為不規則送紗的送紗輪使用時,其可當不規則(消極)送紗與積極定量送紗兩用送紗輪裝置。
[0074]前述實施例中皆以陶瓷柱為例說明,作成實心陶瓷柱體情況下,自不必再用金屬棒支撐,也可將陶瓷材料以適當的耐磨材料替代。
[0075]而導電板或導紗皿亦可作成適當的形狀以導引磨擦產生的靜電經中心軸桿導弓I至架體接地,而可消除靜電。
[0076]以上說明是針對本發明的可行實施例的具體說明,上述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未脫離本發明技術精神所為的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于本發明的專利范圍中。
【權利要求】
1.一種送紗輪改良構造,該送紗輪是由一中心軸桿可旋轉地設置于一架體的下方,其特征在于: 該送紗輪外周圍繞設置有一送紗柱組,該送紗柱組包含有若干不銹鋼柱,且各該不銹鋼柱間相間設置有至少一陶瓷柱,各該不銹鋼棒上端部是具有向內傾斜延伸入該送紗輪的一導紗段及中間部略為向內凹入該送紗輪的儲紗段,且該陶瓷柱外緣略向外突出于該不銹鋼柱的儲紗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送紗輪改良構造,其特征在于:該陶瓷柱是為一中空柱體,且在中空處設有一金屬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送紗輪改良構造,其特征在于:該陶瓷柱是為一實心柱體。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送紗輪改良構造,其特征在于:該陶瓷柱是為固定或可旋轉結構。
5.一種送紗輪改良構造,該送紗輪具有一上輪蓋與一下輪蓋,且該送紗輪藉一中心軸桿以可旋轉地設置于一架體的下方,其特征為: 該送紗輪外周圍繞設置有一送紗柱組,該送紗柱組包含有復數陶瓷柱,該上輪蓋與該下輪蓋間設置一不銹鋼的導紗皿,該導紗皿插合在該上輪蓋的插槽內,該導紗皿具有向內傾斜延伸入該送紗輪的一傾斜部,該傾斜部開設復數圓孔以供該陶瓷柱穿設。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送紗輪改良構造,其特征在于:該上、下輪蓋間夾設一具有導電彈片的導電板,該導電板外周設有復數弧形狹口用以與該不銹鋼柱接觸,該導電板藉該導電彈片與該中心軸桿接觸,使該紗線和該不銹鋼柱磨擦所產生的靜電,經該弧形狹口、該導電板、該導電彈片以及該中心軸桿導引至該架體接地而消除靜電。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送紗輪改良構造,其特征在于:該陶瓷柱是為一中空柱體,且在中空處設有一金屬棒。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送紗輪改良構造,其特征在于:該陶瓷柱是為一實心柱體。
9.根據權利要求5或7或8所述的送紗輪改良構造,其特征在于:該陶瓷柱是為固定或可旋轉結構。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送紗輪改良構造,其特征在于:該導紗皿的平面底部設一具有導電彈片,該導電彈片接觸于該中心軸桿。
【文檔編號】D04B15/38GK103572489SQ201210280038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8日
【發明者】陳仁惠, 陳伯霖 申請人:陳仁惠, 陳伯霖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