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纖維素面料抗菌除臭的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紡織品功能整理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纖維素面料抗菌除臭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和清潔問題的關心程度日益提高,要求日常生活中具 有優雅和安樂等舒適性能的傾向也在日益增高。床上用品類和臥室內的臭味、內衣汗臭等衣著生活方面的臭味,以及廚房、煙草臭等生活臭味,往往會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的舒適性。此外,伴隨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臥床的老齡者和在家療養者增多,對防止惡臭措施的要求也隨之增高,這些都促進了除臭整理的迅速發展。日本大約在5、6年前就開發了消除氨氣臭味(汗臭、尿臭)、硫化氫臭味(蛋類腐敗臭)、三甲胺臭味(魚類腐敗臭)、甲基硫醇臭味(大蔥的腐敗臭)的除臭整理劑。最近,又將紙煙臭列入消除范圍。在我國,除臭整理作為一項剛剛起步的整理技術,已引起人們的重視。消臭與抗菌不同,抗菌用于日常生活是通過抑制細菌增殖而達到抗菌的目的,而消臭則是指消除環境中已經生成的臭氣。消臭所消除的臭氣不止是細菌分解人體汗液、皮脂所生成的惡臭,而是包括人糞尿、排泄氣體、腐敗物質和化學物質等固有的氣味。纖維素面料容易被細菌等侵蝕,產生各種臭味的問題,目前,還沒有一種使纖維素面料耐水洗,抗菌、除臭效果顯著的有效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纖維素面料耐水洗,抗菌、除臭效果顯著的纖維素面料抗菌除臭的處理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纖維素面料抗菌除臭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將纖維素面料放入整理劑溶液中浸潰30-40分鐘,所述整理劑溶液為濃度
O.5-3. 5mol/L的酸性氨基酸纖維素的酯或鹽溶液,溫度為40°C -50°C ;
(二)將纖維素面料取出后通過浸軋設備浸軋,使面料含液率不高于10%,不低于5%,再放入烘干設備中,以85-100°C的熱空氣進行烘干;
(三)烘干后的面料在常溫清水中進行第一次水洗,然后在濃度為2.5-3. 5mol/L的堿液中堿洗,再經過常溫第二次水洗;
(四)隨后將面料放在濃度為O.1-0. 5mol/L的醋酸中進行弱酸洗,再進行經過常溫第三次水洗;
(五)將第三次水洗后面料放入50-80°C的烘箱中烘干。所述酸性氨基酸纖維素的酯或鹽為天冬氨酸纖維素酯或鹽、谷氨酸纖維素酯或鹽、以及他們的混合物。所述纖維素面料包括純面織物、純麻織物及其他纖維素再生纖維素纖維面料,及棉、麻再生纖維素混紡面料及其與其他類型纖維的混紡面料。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1)由于采用氨基酸類物質,使得該種整理方法具有較好的生物親和性,不對人體產生副作用;(2)整理過程條件溫和,節能效果顯著,不會對面料產生破壞,不損傷面料原有力學性能;(3)該整理劑基團中含有纖維素端,與纖維素結合緊密,保證了耐水洗和抑菌除臭效果的長期有效。本發明方法能夠使纖維素面料獲得耐水洗,具有顯著的抗菌、除臭效果,該方法特別適用于床上用品、內衣、襪子、衛生保健等領域的纖維素面料。
圖I為本發明的工藝 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從圖I所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可以看出,本發明纖維素面料抗菌除臭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一)將纖維素面料放入整理劑溶液中浸潰30-40分鐘,整理劑溶液為濃度O. 5-3. 5mol/L的酸性氨基酸纖維素的酯或鹽溶液,溫度為40°C _50°C。酸性氨基酸纖維素的酯或鹽為天冬氨酸纖維素酯或鹽、谷氨酸纖維素酯或鹽、以及他們的混合物。纖維素面料包括純面織物、純麻織物及其他纖維素再生纖維素纖維面料,及棉、麻再生纖維素混紡面料及其與其他類型纖維的混紡面料。(二)將纖維素面料取出后通過浸軋設備浸軋,使面料含液率不高于10%,不低于5%,再放入烘干設備中,以85-100°C的熱空氣進行烘干。(三)烘干后的面料在常溫清水中進行第一次水洗,然后在濃度為2. 5-3. 5mol/L的堿液中堿洗,再經過常溫第二次水洗。(四)隨后將面料放在濃度為O. 1-0. 5mol/L的醋酸中進行弱酸洗,再進行經過常溫第三次水洗。(五)將第三次水洗后面料放入50-80°C的烘箱中烘干。實施例I :麻織物在天冬氨酸纖維素鈉鹽抗菌除臭整理劑的整理工藝。把IOL濃度為O. 3mol/L的天冬氨酸纖維素鈉鹽與15L濃度為2mol/L乙醇溶液混合,并向混合溶液中加入lmol/L的NaOH溶液,組成整理劑溶液。麻纖維面料與整理劑溶液在40°C的溶液中浸潰30分鐘,然后面料通過浸軋設備,保證含液率7%,然后在烘干設備中,以100°C的熱空氣進行烘干、烘干后的面料在常溫清水中進行水洗、然后在濃度為3. Omol/L的堿液中堿洗,然后在經歷一次常溫水洗,隨后將面料放在濃度為O. 5mol/L的醋酸中進行弱酸洗,隨后再進行一次常溫水洗,組后在70°C的烘箱中將面料烘干。根據ATCC 147-2004紡織品的抗菌性平行劃線法中相關規定,對處理后的面料進行試驗,并與未進行相關處理的對比樣進行對比。使用金黃色葡萄球菌為試驗菌,采用瓊脂培養基。試驗結果如下表I。表I:
權利要求
1.一種纖維素面料抗菌除臭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一)將纖維素面料放入整理劑溶液中浸潰30-40分鐘,所述整理劑溶液為濃度O. 5-3. 5mol/L的酸性氨基酸纖維素的酯或鹽溶液,溫度為40°C -50°C ; (二)將纖維素面料取出后通過浸軋設備浸軋,使面料含液率不高于10%,不低于5%,再放入烘干設備中,以85-100°C的熱空氣進行烘干; (三)烘干后的面料在常溫清水中進行第一次水洗,然后在濃度為2.5-3. 5mol/L的堿液中堿洗,再經過常溫第二次水洗; (四)隨后將面料放在濃度為O.1-0. 5mol/L的醋酸中進行弱酸洗,再進行經過常溫第三次水洗; (五)將第三次水洗后面料放入50-80°C的烘箱中烘干。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纖維素面料抗菌除臭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氨基酸纖維素的酯或鹽為天冬氨酸纖維素酯或鹽、谷氨酸纖維素酯或鹽、以及他們的混合物。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纖維素面料抗菌除臭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纖維素面料包括純面織物、純麻織物及其他纖維素再生纖維素纖維面料,及棉、麻再生纖維素混紡面料及其與其他類型纖維的混紡面料。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纖維素面料抗菌除臭的處理方法,將纖維素面料放入整理劑溶液中浸漬,通過浸軋設備浸軋,再放入烘干設備中,以85-100℃的熱空氣進行烘干,在常溫清水中進行第一次水洗,然后在堿液中堿洗,再次水洗,隨后將面料放在醋酸中進行弱酸洗,再經過水洗,放入的烘箱中烘干。處理后的纖維素面料耐水洗,抗菌、除臭效果顯著。
文檔編號D06M15/07GK102899895SQ20121036228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
發明者李俊剛, 劉來國, 寧方剛, 李慧敏, 許秀萍, 劉照新, 崔玉軍 申請人:泰安市金飛虹織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