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雙絲光紗線及其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技術領域,為一種雙絲光紗線及其加工方法,具體說是一種先對纖維進行液堿或者液氨絲光處理,絲光纖維常規紡成紗線后再對紗線進行燒毛、搖紗、絲光、染色、烘干和倒筒等的加工方法以及所形成的雙絲光紗線。
背景技術:
紗線絲光已經是一種成熟的加工方法,能夠賦予紗線真絲般的手感和光澤,多用于高檔針織和梭織面料;絲光棉已經當之無愧的成為了棉中極品,是高端品牌的首選。但紗線一次絲光還存在諸如光澤不夠鮮亮飽滿、局部絲光不勻或“表面絲光”等現象,鑒于此,染整工作者一直嘗試用對紗線兩次絲光的方法來彌補上述缺陷。但是經過兩次絲光后雖不勻現象有所減輕,但不能完全避免,還是會給后續染色·帶來色花及批差問題,降低了絲光棉在高檔產品中應用的范圍。經過大量的生產實踐和試驗分析,申請人發現,這是由于紗線捻度和支數的差異而造成的。此外,為了第二次絲光效果稍均勻,需對一次絲光后的紗線擠水、烘干和倒筒,然后再搖紗,如此重復加工工序不僅增加了生產成本,而且加大了紗線的損耗,倒筒對細支紗損耗更明顯。
發明內容
由于纖維的細度較小,在無捻狀態下堿液或液氨能夠很快滲入纖維內部,使得相同絲光條件下,纖維絲光的效果和均勻性均比紗線好。因此,本申請人從纖維絲光入手,先對纖維條進行絲光加工,之后對絲光后的纖維進行常規紡紗加工,然后對紗線進行燒毛、搖紗、絲光等加工,形成了一種雙絲光紗線,不僅比普通絲光棉光澤好、斷裂強力和染色性能提高很多,而且克服了普通絲光紗線及兩次絲光的絲光紗線絲光不勻造成的染色不勻的缺陷,并且比現有的兩次絲光方法效率高、成本低、損耗小等。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雙絲光紗線及其加工方法,采用對纖維進行液堿或者液氨張力絲光,然后在常規工序下加工成紗線,經過燒毛、搖紗、絲光、烘干和倒筒等工序制備成品雙絲光紗線。采用本發明生產的雙絲光紗線絲光均勻,色澤飽滿,染色效果好,符合市場消費者追求時尚追求美的需求。現有技術中對纖維進行絲光的主要目的一些混紡紗線中含有不耐堿纖維,如羊毛、桑蠶絲、粘膠、莫代爾等,因此無法采用現有紗線絲光方式進行絲光,所以探索用棉或麻等耐堿纖維絲光后再與不耐堿纖維混紡,然后直接用于各類產品的制造。然而現有技術纖維絲光方法存在共同的缺陷棉條或纖維條中主軸外的纖維在堿液中浸泡時,沒有受到張力,因此絲光后這部分纖維比其他纖維鋇值小,光澤差,得色淺,混紡后紗線出現光澤不均勻,顏色不一致,嚴重出現多色效應。因此為了克服纖維絲光引起的缺陷,可以通過施加張力的方式對纖維進行絲光,絲光纖維紡紗后,再對紗線進行絲光,使得單根纖維經過兩次絲光后光澤度和鋇值基本一致,染色性能也保持基本相同,紗線中纖維得色量基本一致,整個紗線色澤均勻。
做為優選,按照本發明的設計方案,提供一種纖維張力絲光方法,纖維絲光包括纖維條制辮,對繩狀辮結構進行絲光處理如液堿或液氨張力絲光,之后繩辮退解即退解成單根的纖維條后使用,具體可為
一種纖維絲光的加工方法,方法如下
a.纖維制條將纖維通過常規紡紗工序制成纖維條;
b.編織成繩辮將多根無捻的纖維條按一定規律相互編織成繩辮狀結構,例如三股馬尾辮狀、四股辮狀纜繩等;
c.絲光將纖維條的繩辮進行張力絲光;
d.繩辮退解將絲光后的繩辮退解成單根的纖維條。
其中,步驟c中的纖維絲光可采用液堿絲光,也可采用液氨絲光。繩辮退解后的纖維條可用于后道的紡紗,制成紗線。本發明中,用于絲光的纖維條是指紡紗不同工序中形成的精梳、普梳生條,或粗紗。纖維條可以是干棉條;優選地,也可在編織成繩辮前對纖維條進行加濕,以提高纖維條的強度,更好地進行編織。纖維條編織的繩狀結構可以有多種,參與編織的條數按照編織的種類而定。其中優選用3根纖維條編織成三股馬尾辮狀,或采用4根纖維條編織成辮狀纜繩。絲光可以采用連續式單根繩狀絲光,也可以先進行搖絞成一定重量后在絞紗絲光機上進行絲光,以及可以包括簡易的手工或絲光架絲光。更優選地,對纖維條的繩辮進行張力絲光為在絲光機上通過浸堿、擠堿和水洗工序完成絲光;進一步地,纖維液堿絲光為液堿濃度為15 35° Β ,其中優選26 30波美度,液堿溫度為15 25°C,絲光浸堿時間為120 180s,拉伸長度為I 6%,水洗溫度60 80°C,熱水洗時間為40 60s,室溫水洗時間為20 30s。優選地,對纖維條的繩辮進行絲光為對其進行張力液氨絲光;更優選地,液氨絲光為液氨絲光的液氨溫度為-33. 5 -36°C,纖維的帶液率為3%以下,拉伸長度為I 6%,車速為10 30m/min,反應時間為10 30s。還提供了一種絲光纖維,采用了本發明所述的纖維絲光方法制造而得。該種纖維絲光中,所述纖維的材質為耐堿纖維、再生纖維或者多組分混紡纖維,例如棉、麻、棉/麻、
棉/天絲、棉/化纖等。采用該纖維絲光方法制得的絲光纖維具有以下優點
I、纖維條不需要加捻,避免了加捻后纖維的性狀發生變化,對后道的紡紗造成不利的影響。2、由于纖維條被編織成繩辮狀結構進行絲光,可承受的拉力較大,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纖維的光澤。3、絲光后纖維本身的性狀沒有變化,退解后能夠直接用于后道的紡紗,避免了二次混棉、梳棉等工序,提聞了紡紗的效率和廣能,節約了時間和降低了損耗。4、由于纖維的細度較小,使得絲光作用更加充分,每根纖維的絲光程度趨于一致,保證了后道紗線的染色均勻性。5、經過絲光后的纖維條由于無定型區的增加,染色的得色深度高于普通纖維達20% 30%。利用絲光纖維,本發明還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雙絲光紗線的加工方法,方法如下
(1)纖維絲光包括紡制纖維條,對纖維條進行張力絲光從而得到絲光纖維;
(2)絲光纖維紡紗采用絲光纖維單獨或者與其他纖維按常規紡紗方法紡織成紗線;
(3)紗線燒毛、搖絞包括紗線的燒毛、搖絞工序;
(4)紗線絲光將處理后的紗線進行常規絲光處理,如在絲光機上通過浸堿、拉伸、擠壓和水洗等工序完成絲光。
對于制得的雙絲光紗線,還可進行多種后續處理,如
(1)染色采用絞紗染色方式進行常規染色;
(2)擠水、烘干通過擠水和烘干使紗線的回潮率控制在7% 9%;
(3)倒筒在倒筒機上將絞紗倒筒成筒狀。還提供了一種雙絲光紗線,其中采用絲光纖維,并在制成紗線后進行了再次絲光,其絲光鋇值大于130,與未經任何絲光處理的同材質、同支數紗線相比,紗線強力提升率大于20%,染色得色量提高20% 30%,水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分別提高O. 5 I級,結晶度下降大于20%,染色均勻度好。優選地,該雙絲光紗線中采用的絲光纖維為利用本發明方法所制得的。優選地,紗線絲光可為絲光的堿濃為15 35。Β ,絲光處理時間為5 7min,熱水洗溫度為70 80 °C,熱水洗時間為40 60s,室溫水洗時間20 40s,拉伸長度為
O 3%。染色為根據客戶顏色要求控制染料用量、鹽堿用量及其染色工藝以確保染色均勻,例如,染液濃度為O 20% (owf ),鹽用量為20 80g/L,堿用量10 20g/L。倒筒為在倒筒機上將絞紗倒筒成筒狀。現有技術中常見的紗線雙絲光處理的方法有液堿雙絲光、液氨雙絲光、先液氨絲光后再液堿絲光和先液堿絲光后液氨絲光的方式。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在光澤及染色性能等方面明顯優于上述紗線雙絲光方式;對于紗線現有的雙絲光技術,都是在紗線形態下進行的絲光處理,由于紗線的捻度和支數的差異,往往會形成絲光的局部不勻或“表面絲光”現象,使得絲光后的染色很容易造成染色不勻。兩次絲光處理可以彌補部分缺陷,但是不能完全消除,因為紗線的捻不勻率不會因絲光次數增加而有所改變。紗線支數越細,纖維結構越緊密,對于紗線絲光來說,液堿或液氨越難滲透進入纖維內部,即使兩次紗線絲光也不能使纖維絲光充分。同時對于紗線現有兩次絲光技術,在第一次絞紗絲光結束后,為了使第二次絲光相對均勻和有效,必須在第一次絲光后將紗線烘干倒筒再搖絞,否則會因第一次絲光后原有紗線形態被破壞而使第二次絲光時絞紗上每根紗線所受的張力不同導致絲光效果不勻或者在濕態狀態再進行二次絲光,基本起不到再絲光的效果。因此絞紗狀態兩次絲光方法不僅增加加工工序,導致生產成本提高,而且反復搖紗、絲光、倒筒增加紗線損耗,對于細支紗線尤其明顯。另外,紗線間歇式絲光處理,其產能遠比不上纖維條絲光處理的產能大,從而紗線絲光的單位成本比纖維絲光的成本高很多。可見,本發明與現有技術有很大的區別,采用纖維張力絲光紡成紗線后再絲光的方法,使得紗線光澤、斷裂強力、染色性能得到提高,克服了紗線絲光不勻造成染色不勻的缺陷,并與紗線雙絲光工藝相比明顯降低了單位成本。綜上可知,本發明具有以下優勢
I、由于纖維的細度較小并且無捻狀態下,使得絲光作用更加充分,單纖維的絲光程度趨于一致,保證了后道紗線的染色均勻性。2、纖維絲光后紗線只需再進行一次絲光,避免了兩次搖紗、烘干、倒筒,節約了生產加工成本,減少了紗線損耗。3、由于纖維條在無捻狀態下結構較松散,因此絲光時可以在很短時間內達到均勻效果,生產效果高,單位成本低。4、尤其是纖維條被編織成繩辮狀辮結構進行絲光的方式,可承受的拉力較大,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纖維的光澤。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實施例I
一種64S/2全棉雙絲光灰色紗線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加工步驟
I.棉纖維條編織成繩辮棉纖維按常規工序加工為棉纖維條后,將3根無捻纖維條按照一定規律編織成三股辮即馬尾辮狀用于后道絲光;
2.棉纖維絲光將棉纖維繩辮送入纖維絲光設備中,絲光液堿濃度為15° Β ,液堿溫度為15 °C,絲光浸堿時間為120 S,拉伸長度為6%,熱水洗溫度為60 °C,熱水洗時間為40s,室溫水洗時間為20s ;
3.絲光棉纖維紡紗采用棉纖維常規紡紗方法紡制成64S/2紗線;
4.紗線燒毛、搖絞在燒毛機上進行燒毛,燒毛溫度為1050°C,64S/2棉紗在火口處的運行速度為900轉/min ;在搖紗機上進行搖絞,將燒毛后的筒紗搖成絞狀,每絞為550g ;
5.紗線絲光在絲光設備中,通過控制絲光堿液溫度、時間、張力、堿濃度、保證紗線絲光均勻。絲光的堿濃為15° Β ,絲光時間為5min,熱水洗溫度為80 °C,熱水洗時間為60s,室溫水洗時間20s,拉伸長度為3% ;
6.染色染色濃度4%(owf)灰色,鹽用量60g/L,堿用量20g/L,時間為60 min ;固色時,固色溫度為50°C,固色劑用量為lg/L,時間為20min,柔軟劑的用量為2% (owf),溫度為45。。,pH值為5. 5 6,時間為15min ;
7.擠水、烘干通過擠水和烘干使紗線的回潮率控制在7% 9%;
8.倒筒將烘干后的絞狀紗線置于槽筒式絡筒機上,絡紗時,絡紗速度為120m/min。采用現有技術工藝制得的相同材質的棉灰色紗線,與采用本發明方法制得的雙絲光紗線性能比較如表I。其中,
(1)紗線液堿一次絲光的工藝參數為堿濃為15°Β ,絲光時間為5min,熱水洗溫度為80 °C,熱水洗時間為60s,室溫水洗時間20s,拉伸長度為3% ;
(2)紗線兩次液堿絲光的工藝參數為第一次液堿絲光堿濃為15°Β ,絲光時間為5min,熱水洗溫度為80 V,熱水洗時間為60s,室溫水洗時間20s,拉伸長度為3% ;第二次液堿絲光堿濃為15° Β ,絲光時間為5min,熱水洗溫度為70 °C,熱水洗時間為40s,室溫水洗時間30s,拉伸長度為1%;
(3)紗線液氨雙絲光的工藝參數為第一次液氨絲光液氨溫度為-33.5°C,纖維的帶液率為3%,拉伸長度為3%,車速為10m/min,反應時間為30s ;第二次液氨絲光液氨溫度為-36°C,纖維的帶液率為2%,拉伸長度為1%,車速為20m/min,反應時間為IOs ;
(4)紗線液氨絲光再液堿絲光的工藝參數為液氨絲光液氨溫度為-33.5°C,纖維的帶液率為3%,拉伸長度為3%,車速為10m/min,反應時間為30s ;堿液絲光堿濃為15° Β ,絲光時間為5min,熱水洗溫度為80 °C,熱水洗時間為60s,室溫水洗時間20s,拉伸長度為3% ; (5)紗線液堿絲光再液氨絲光的工藝參數為液堿絲光堿濃為15°Β ,絲光時間為5min,熱水洗溫度為80 °C,熱水洗時間為60s,室溫水洗時間20s,拉伸長度為3% ;液氨絲光液氨溫度為-33. 5°C,纖維的帶液率為3%,拉伸長度為3%,車速為10m/min,反應時間為30so表I現有技術紗線和本發明雙絲光紗線性能比較
權利要求
1.一種雙絲光紗線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1)纖維絲光包括紡制纖維條,對纖維條進行張力絲光從而得到絲光纖維; (2)絲光纖維紡紗采用絲光纖維單獨或者與其他纖維按常規紡紗方法紡制成紗線; (3)紗線燒毛、搖絞進行紗線的燒毛、搖絞工序; (4)紗線絲光將搖好的紗線進行常規絲光處理,如在絲光機上通過浸堿、拉伸、擠壓和水洗工序完成絲光,得到雙絲光紗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絲光紗線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中纖維絲光步驟為 a.纖維制條將纖維通過常規紡紗工序制成纖維條; b.編織成繩辮將多根無捻的纖維條按一定規律相互編織成繩辮狀結構,例如三股馬尾辮狀、四股辮狀纜繩等; c.絲光對纖維條的繩辮進行張力絲光; d.繩辮退解將絲光后的繩辮退解成單根的纖維條。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雙絲光紗線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絲光為采用張力液堿絲光,即將纖維條的繩狀線通過浸堿、施加張力、擠堿和水洗工序完成絲光;優選地,纖維液堿絲光為液堿濃度為15 35° Β ,液堿溫度為15 25°C,絲光浸堿時間為120 180s,拉伸長度為I 6%,熱水洗溫度60 80°C,熱水洗時間為40 60s,室溫水洗時間為20 30s。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雙絲光紗線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絲光為采用張力液氨絲光;優選地,纖維液氨絲光為液氨絲光的液氨溫度為-33. 5 -36°C,纖維的帶液率為3%以下,拉伸長度為I 6%,車速為10 30m/min,反應時間為10 30s。
5.根據權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一種雙絲光紗線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中所述纖維的材質為耐堿纖維、再生纖維或者多組分混紡纖維,例如棉、麻、棉/麻、棉/天絲、棉/化纖等。
6.根據權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一種雙絲光紗線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紗線絲光為液堿濃度為15 35° Β ,絲光處理時間為5 7min,熱水洗溫度為70 80°C,熱水洗時間為40 60s,室溫水洗時間20 40s,拉伸長度為O 3%。
7.根據權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一種雙絲光紗線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上述制得的雙絲光紗線,還可進行多種后續處理,如包括 (5)染色采用絞紗染色方式進行常規染色; (6)擠水、烘干通過擠水和烘干使紗線的回潮率控制在7% 9%; (7)倒筒在倒筒機上將絞紗倒筒成筒狀。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雙絲光紗線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染色為控制染料用量、鹽堿用量及其染色工藝以確保染色均勻,例如,染液濃度為O 20%(owf ),鹽用量為20 80g/L,堿用量10 20g/L,時間為30 90min。
9.一種雙絲光紗線,其特征在于其中采用絲光纖維,并在制成紗線后進行了再次絲光,其絲光鋇值大于130,與未經任何絲光處理的同材質、同支數紗線相比,紗線強力提升率大于20%,染色得色量提高20% 30%,水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分別提高O. 5 I級,結晶度下降大于20%,染色均勻度好。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雙絲光紗線,其特征在于紗線中包括的絲光纖維的材質可為耐堿纖維、再生纖維或者多組分混紡纖維,例如棉、麻、棉/麻、棉/天絲、棉/化纖坐寸ο
11.根據權利要求9-10之一所述的一種雙絲光紗線,其特征在于采用了權利要求1-8之一的方法所制得。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絲光紗線及其加工方法,屬于紡織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經過液堿或液氨張力處理得到的絲光纖維及該絲光纖維經過紡紗、燒毛、二次絲光等工序制成雙絲光紗線的方法。本發明的雙絲光紗線絲光均勻,色澤飽滿,染色效果好,避免了紗線絲光時由于捻度和支數的差異,所形成的絲光局部不勻或“表面絲光”以及絲光后染色色花和批差的現象,而且也克服了現有紗線兩次絲光工藝繁雜而引起的成本、損耗和污水排放的增加。
文檔編號D06P1/44GK102926070SQ20121044980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2日
發明者朱國民, 杭彩云, 尹壽虎 申請人:無錫市天然綠色纖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