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電腦針織圓機的提花針組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773075閱讀:34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電腦針織圓機的提花針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針織圓機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電腦針織圓機的提花針組。
技術背景現有的針織面料自從有了各種花色圖案后,各種款式的羊毛衫充實著人們的多彩生活,針織面料上的花形花色是根據機器主電腦上的花型系統來實現的,一般花型系統與設置在設備上的選針器相連,而選針器與提花針相匹配,選針器根據花型系統的指令對每枚提花針進行選針或不選針,被選中的提花針再與其余組合針配合進行三工位技術編織,
能編織羊毛衫的機器主要有電腦針織圓機及電腦針織橫機,在現有的電腦針織圓機中,設置于針筒針槽中的組合針一般包括提花針,接針及織針,在編織過程中,一般由提花針推動接針,再接著由接針推動織針,該組合針在編織過程中由于經過兩次轉接,且組合針拼接在一起時總體較長,故其在針筒針槽中運行時穩定性欠佳,抖動幅度大,且在針筒針槽中運行的時間長,使得其工作效率低,有時也有漏針等現象出現,為提高電腦針織圓機的工作效率及織物質量,需要一種新的組合針來代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電腦針織圓機提花針,它與提花針相匹配的組合針由三段針改為二段針,增加了組合針運動的穩定性,提高了織物的產量。本實用新型解決所述技術問題的方案是—種電腦針織圓機的提花針組,包括提花針,提花針由提花針本體上成型有突起部、尾部、下針踵、上針踵、直面和豎面構成,選針踵成型在提花針本體的右側及下針踵的上方,每個電腦針織圓機的提花裝置上設置有十個提花針,每個提花針的高度相同,第一提花針的選針踵、第二提花針的選針踵、第三提花針的選針踵、第四提花針的選針踵、第五提花針的選針踵、第六提花針的選針踵、第七提花針的選針踵、第八提花針的選針踵、第九提花針的選針踵至第十提花針的選針踵在提花針本體上的高度呈依次高低分布。所述尾部的兩側成銳角,突起部位于尾部的左上側,下針踵位于尾部的右上側及突起部右下側,上針踵位于提花針本體的右方及選針踵的右上方,直面及豎面形成一個缺□。所述突起部為圓弧狀。本實用新型的突出效果是它與提花針相匹配的組合針由三段針改為二段針,增加了組合針運動的穩定性,提高了織物的產量。

圖I是十個提花針疊放在一起時的結構示意圖[0010]圖2為第一提花針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第二提花針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第三提花針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第四提花針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第五提花針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第六提花針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第七提花針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第八提花針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第九提花針的結構示意圖圖11為第十提花針的結構示意圖圖12為本實用新型在電腦針織圓機上工作時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見如圖I至11所示,一種電腦針織圓機的提花針組,包括提花針1,提花針I由提花針本體10上成型有突起部11、尾部12、下針踵13、上針踵16、直面14和豎面15構成,選針踵2成型在提花針本體I的右側及下針踵13的上方,每個電腦針織圓機的提花裝置上設置有十個提花針I,每個提花針I的高度相同,第一提花針Ia的選針踵2a、第二提花針Ib的選針踵2b、第三提花針Ic的選針踵2c、第四提花針Id的選針踵2d、第五提花針Ie的選針踵2e、第六提花針If的選針踵2f、第七提花針Ig的選針踵2g、第八提花針Ih的選針踵2h、第九提花針Ii的選針踵2i至第十提花針Ij的選針踵2j在提花針本體10上的高度呈依次高低分布。所述尾部12的兩側成銳角,突起部11位于尾部12的左上側,下針踵13位于尾部3的右上側及突起部11的右下側,上針踵16位于提花針本體I的右方及選針踵2的右上方,直面14及豎面15形成一個缺口 ;所述突起部11為圓弧狀。工作原理如圖12所示,提花針I的下針踵13沿提花三角的軌跡運動,當到達選針位置時,選針器20的選針刀頭20A在外力作用下沿軸20B轉動,選針踵2的位置從第一位置O到第二位置0,接著提花針的下針踵13沿選針刀頭20A頭部斜面上升,同時直416及豎面15組成的缺口也推動織針21的尾部21B運動,接著織針21的針踵21A被送入上升軌道參加三功位技術編織,具體通過織針21的鉤針頭部21C來完成,再接著提花針通過上針踵16復位。這樣可以實現只需要使用提花針I和織針21便可以進行針織圓機的編織工作,而省去了傳統的接針。同時可以提高針織圓機的編織速度,從而提高針織圓機的工作效率。
權利要求1.一種電腦針織圓機的提花針組,包括提花針(1),提花針(I)由提花針本體(10)上成型有突起部(11)、尾部(12)、下針踵(13)、上針踵(16)、直面(14)和豎面(15)構成,選針踵(2)成型在提花針本體(I)的右側及下針踵(13)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每個電腦針織圓機的提花裝置上設置有十個提花針(I),每個提花針(I)的高度相同,第一提花針(Ia)的選針踵(2a)、第二提花針(Ib)的選針踵(2b)、第三提花針(Ic)的選針踵(2c)、第四提花針(Id)的選針踵(2d)、第五提花針(Ie)的選針踵(2e)、第六提花針(If)的選針踵(2f)、第七提花針(Ig)的選針踵(2g)、第八提花針(Ih)的選針踵(2h)、第九提花針(Ii)的選針踵(2i)至第十提花針(Ij)的選針踵(2j)在提花針本體(10)上的高度呈依次高低分布。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電腦針織圓機的提花針組,其特征在干尾部(12)的兩側成銳角,突起部(11)位于尾部(12)的左上側,下針踵(13)位于尾部(3)的右上側及突起部(11)的右下側,上針踵(16)位于提花針本體(I)的右方及選針踵(2)的右上方,直面(14)及豎面(15)形成ー個缺ロ。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電腦針織圓機的提花針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11)為圓弧狀。
專利摘要一種電腦針織圓機的提花針組,包括提花針,提花針由提花針本體上成型有突起部、尾部、下針踵、上針踵、直面和豎面構成,選針踵成型在提花針本體的右側及下針踵的上方,每個電腦針織圓機的提花裝置上設置有十個提花針,每個提花針的高度相同,第一提花針的選針踵、第二提花針的選針踵、第三提花針的選針踵、第四提花針的選針踵、第五提花針的選針踵、第六提花針的選針踵、第七提花針的選針踵、第八提花針的選針踵、第九提花針的選針踵至第十提花針的選針踵在提花針本體上的高度呈依次高低分布。與提花針相匹配的組合針由三段針改為二段針,增加了組合針運動的穩定性,提高了織物的產量。
文檔編號D04B15/84GK202576834SQ201220195570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7日
發明者陳國標 申請人:陳國標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