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倍捻機的電子成形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倍捻機的電子成形裝置,屬于紡織機械的零部件。
背景技術:
傳統的倍捻機成形裝置是通過微差齒輪和成形圓柱凸輪控制成形運動,這種控制方法的結構比較復雜,凸輪易磨損,成形速度慢,屬于機械成形,成形速度一般在80米/分,故生產效率較低,且卷繞中易產生重疊。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倍捻機卷繞成形速度慢,從而提供一種卷繞成形速度快的電子成形裝置。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倍捻機的電子成形裝置,包括底板、移絲桿、同步帶,底板上固定有兩根移絲桿,兩根移絲桿的正中間有一安裝在電機軸上的電機同步輪,該移絲桿上有一滑塊總成,滑塊總成兩側各有一張緊輪,同步帶通過與四個張緊輪、兩套滑塊總成和電機同步輪的摩擦配合相連,使同步帶呈一“凹”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電子成形裝置通過同步帶將電機的圓周運動轉化為移絲桿的直線運動,控制電機的轉速和角度就控制了移絲桿的橫動速度和動程,從而提高了卷繞成形的速度,線速為160米/分,電子成形裝置的生產效率比機械成形提高了一倍,同時也防止了卷繞中的重疊。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電子成形結構圖。圖中:底板1、電機同步輪2、移絲桿3、同步帶4、滑塊總成5、張緊輪6。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倍捻機的電子成形裝置,包括底板1、移絲桿3、同步帶4,底板I上固定有兩根移絲桿3,兩根移絲桿3的正中間有一安裝在電機軸上的電機同步輪2,該移絲桿3上有一滑塊總成5,滑塊總成5兩側各有一張緊輪6,同步帶4通過與四個張緊輪6、兩套滑塊總成5和電機同步輪2的摩擦配合相連,使同步帶4呈一“凹”型。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本實用新型設計的電子成形裝置當伺服電機帶動安裝在電機軸上的電機同步輪2轉動時,與電機同步輪2摩擦配合的同步帶4也帶動張緊輪6 —起轉動,滑塊總成5隨著同步帶4的運轉從而帶動移絲桿3直線運動,通過同步帶4將電機的圓周運動轉化為了移絲桿3的直線運動,當伺服電機正反轉時,同步帶4往復來回運動,移絲桿3也往復來回運動,控制電機的轉速和角度就可控制移絲桿3的橫動速度和動程,通過往復來回運動完成防疊卷繞,并提高了卷繞成形的速度。
權利要求1.一種倍捻機的電子成形裝置,包括底板(I)、移絲桿(3)、同步帶(4),其特征在于:底板(I)上固定有兩根移絲桿(3),兩根移絲桿(3)的正中間有一安裝在電機軸上的電機同步輪(2),該移絲桿(3)上有一滑塊總成(5),滑塊總成(5)兩側各有一張緊輪(6),同步帶(4)通過與四個張緊輪(6)、兩套滑塊總成(5)和電機同步輪(2)的摩擦配合相連,使同步帶⑷呈一“凹”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倍捻機的電子成形裝置,包括底板、移絲桿、同步帶,底板上固定有兩根移絲桿,兩根移絲桿的正中間有一安裝在電機軸上的電機同步輪,該移絲桿上有一滑塊總成,滑塊總成兩側各有一張緊輪,同步帶通過與四個張緊輪、兩套滑塊總成和電機同步輪的摩擦配合相連,使同步帶呈一“凹”型。該電子成形裝置通過同步帶將電機的圓周運動轉化為移絲桿的直線運動,控制電機的轉速和角度就控制了移絲桿的橫動速度和動程,從而提高了卷繞成形的速度,線速為160米/分,電子成形裝置的生產效率比機械成形提高了一倍,同時也防止了卷繞中的重疊。
文檔編號D01H1/36GK202925199SQ20122057871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5日
發明者龐惠飛 申請人:新昌縣利來紡織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