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的制造方法,以80-95wt%的再生聚酯纖維與5-20wt%的低熔點短纖維為原料,經混合開松、喂入、梳理成網、鋪網以及針刺后形成非織造布層,再將非織造布層經熱軋處理以及扎光處理后得到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該再生聚酯纖維的線密度為0.9-2.0D,纖維長度為36-51mm;該低熔點短纖維的線密度為1.0-3D,纖維長度為38-51mm,膠帶基材的克重為50-80克/平方米。本發明可以達到整個膠帶基材可撕的功效,并且還具有不產生毛邊以及表面平整性好的特點。
【專利說明】一種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非織造材料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常規的膠帶,如膠布、包扎用品和外科用布等,其在包裝時都是成卷狀,在具體使用時人們還需將膠帶撕成更小的條狀以貼合實際使用需求,由于膠帶一般是長期地粘在皮膚上,故可能會引起皮疹、皮膚過敏等,由此目前針對膠帶的改進一般是諸如透氣性等問題,如中國專利公開CN101929079A,其涉及醫療用透氣膠帶基材的制造方法。對膠帶成型エ藝則未進行更深入研究,本 申請人:則從易撕膠帶的成型方式上進行潛心研究,本案即由此產生。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的制造方法。
[0004]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
[0005]一種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的制造方法,其中,以80_95wt%的再生聚酯纖維與5-20wt%的低熔點短纖維為原料,經混合開松、喂入、梳理成網、鋪網以及針刺后形成非織造布層,再將非織造布層經熱軋處理以及軋光處理后得到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該再生聚酯纖維的線密度為0.9-2.0D,纖維長度為36-51mm ;該低熔點短纖維的線密度為1.0-3D,纖維長度為38-51mm,膠帶基材的克重為50-80克/平方米。
[0006]進ー步,該鋪網エ序形成90-130克/平方米的纖網。
[0007]進一歩,該低熔點短纖維為丙綸短纖維。
[0008]進ー步,該扎光處理為采用上輥為熱輥,下輥為冷輥進行熱壓處理的方式對非織造布層進行處理。
[0009]進一歩,在混合開松エ序之前還包括手動拌棉并在一定溫濕度下進行調濕的步驟。
[0010]進ー步,在梳理成網エ序中,梳理機的主錫林轉速為600-700r/min,室內溫度控制在15-30°C,相対濕度控制在50-80%。
[0011]進ー步,在梳理成網エ序中還包括雜亂處理步驟,該雜亂處理是指經雜亂輥作用將60%-80%的短纖維由橫向排列轉換成沿縱向排列。
[0012]進一歩,針刺エ序包括預刺、第一主刺、第二主刺、第三主刺以及修面五個步驟,該預刺的針刺密度為60-100,針刺10mm,牽伸比例為30-40% ;該第一主刺的針刺密度為60-100,針刺7mm,牽伸比例為15-30% ;該第二主刺的針刺密度為60-100,針刺7mm,牽伸比例15-20% ;第三主刺的針刺密度為60-100,針刺6mm,牽伸比例10-20% ;修面的針刺密度60-100,針刺3_,牽伸比例5-10%。
[0013]采用上述結構后,本發明涉及的一種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的制造方法,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一、本發明采用短纖維,有助于降低縱向方向的強力以及縱向纖維的抱合,這樣將有利于橫向撕裂強力的降低,達到可撕裂的效果;同時纖維主要沿橫向方向排列,橫向纖維抱合強,有利于橫向方向強カ提高,即達到整個膠帶基材可撕的功效;
[0015]ニ、本發明經過熱軋處理,使得原料中5_15wt%的低熔點短纖維會融化,即使得短纖維之間混合融化,起到固化纖維之間相對位置,降低纖維斷裂伸長率的作用,如此也有利于整個膠帶基材的可撕性,即在瞬間受カ即可拉斷纖維,且不產生毛邊;
[0016]三、本發明經過扎光處理,將有利于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表面平整性的提高,便于后續的刮涂處理。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了進一歩解釋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進行詳細闡述。
[0018]本發明涉及一種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的制造方法,以80_95wt%的再生聚酯纖維與5-20wt%的低熔點短纖維為原料,經混合開松、喂入、梳理成網、鋪網以及針刺后形成非織造布層,再將非織造布層經熱軋處理以及扎光處理后得到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該再生聚酯纖維的線密度為0.9-2.0D,纖維長度為36-51mm ;該低熔點短纖維的線密度為1.0-3D,纖維長度為38-51mm。
[0019]對于該低熔點短纖維,具體可以選用丙綸短纖維,其采用的比例優選為5_15wt%,若比例較小,則纖維之間各項粘合力較小,影響膠帶材料整體強力,及其膠帶材料表面的風格。若比例大,則丙綸纖維熔融后,纖維之間的纏結較多,影響膠帶材料可撕性,及其表面的風格。
[0020]對于混合開松エ序:其目的是將上述再生聚酯纖維和低熔點短纖維進行充分開松與混合,達到混合均勻的效果。為了提高混合效果,提前采用手動拌棉并在溫度20-28°C,濕度70-85%下進行調濕的方式,且能降低纖維損傷,提高纖維抱合力,開松機設備可以采用自動型稱重型開包機。
[0021]對于喂人工序:將開松混合后的再生聚酯纖維和低熔點短纖維采用氣壓棉箱或者振動棉箱與氣壓棉箱兩者的結合方式,因為滌綸短纖相對細度較小,且丙綸的密度較輕,所以其復合纖維密度較小,采用氣壓棉箱這可保證纖維棉網分布均勻,而不受纖維性質和外界條件的影響,然后在皮簾電子秤的自動調整下,控制喂入纖維的重量及速度,使纖維喂入線速為0.3-2.0m/min,喂入纖維量為0.5-3千克/平方米,在皮簾電子秤作用下,可以大大提高纖維各處均勻性及梳理效果。
[0022]對于梳理工序:通過梳理機對喂入的纖維進行充分的梳理,得到均勻的纖網。梳理機的主錫林轉速為600-700r/min,室內溫度控制在15_30°C,相対濕度控制在50_80%,其采用雙錫林雙道夫梳理方式,提高了梳理效果和產量。在梳理成網エ序中還包括雜亂處理步驟,該雜亂處理是指經雜亂輥作用將60%-80%的短纖維由橫向排列轉換成沿縱向排列。若短纖維量小于60%,則會存在橫向強カ較大問題,縱向強力不足情況,影響纖維的可撕性。若短纖維量大于80%,則會存在橫向強力小,縱向強力大問題,縱橫向強カ嚴重失調,引起膠帶材料使用性。通過將部分的短纖維由橫向排列轉換為縱向排列,如此會進一步地提升所形成膠帶基材的可撕性;
[0023]對于鋪網エ序:對經梳理得到的纖維進行反復且保持一定隔距的重疊使其克重達到90-130克/平方米,采用交叉鋪網機,通過伺服電機程序的調整,可以改變各小車的速度,使得纖網分布均勻,避免中間厚,兩邊薄的情況,降低纖網不勻率。
[0024]對于針刺エ序:其實采用預刺機、主刺機和修面機來實現,其中針刺機又包括第一主刺機、第二主刺機和第三主刺機,具體地:
[0025]預刺機:通過預刺機作用使得纖維進行初歩抱合,該針刺屬于初成型,其牽伸比例為30-40%,但要避免破壞纖維成型,針刺密度60-100,針刺10mm。
[0026]第一主刺機:采用針刺機,采用大牽伸エ藝,使得纖維沿縱向排列數量較小,降低纖維之間的抱合力,使得織物更容易手撕,針刺密度60-100,針刺7mm,牽伸比例15_30%。
[0027]第二主刺機:采用針刺機,采用大牽伸エ藝,使得纖維沿縱向排列數量較小,降低纖維之間的抱合力,使得織物更容易手撕,針刺密度60-100,針刺7mm,牽伸比例15_20%。
[0028]第三主刺機:采用針刺機,采用大牽伸エ藝,使得纖維沿縱向排列數量較小,降低纖維之間的抱合力,使得織物更容易手撕,針刺密度60-100,針刺6mm,牽伸比例10_20%。
[0029]修面機:采用針刺機,采用大牽伸エ藝,使得纖維沿縱向排列數量較小,降低纖維之間的抱合力,使得織物更容易手撕,針刺密度60-100,針刺3mm,牽伸比例5_10%。通過上述步驟,使得單位長度內纖維數量降低為60%以下。
[0030]對于熱軋處理:使得低熔點短纖維在熱壓作用下產生熔融,有助于纖維的抱合和固定,降低纖維的斷裂伸長率。有利于織物的手撕。
[0031]對于扎光處理:為采用上輥為熱輥,下輥為冷輥進行軋光處理的方式對非織造布層進行處理,經上下不同輥溫的軋光處理,可以賦予針刺膠帶基材良好的布面風格。即熱輥面纖維熔融表面光滑,形成具有光澤表面效果。冷輥面纖維通過壓輥作用,毛羽伏貼,形成特殊手感,風格的表面。
[0032]這樣,本發明涉及一種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的制備方法,其充分利用織物縱向撕裂強力高,橫向撕裂強力低的性能以及非織造布良好的雜亂均勻性及纖維纏結性能,再通過針刺加固及低熔點纖維融化作用賦予織物橫向可撕性。
[0033]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再次闡述:
[0034]實施例一
[0035]本發明涉及的一種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的制造方法,以90wt%的再生聚酯纖維和10wt%的丙綸短纖維為原料。其中,再生聚酯纖維的細度為1.4D,纖維長度為38mm,丙綸短纖維的細度為2.5D,纖維長度為51mm。
[0036]生產時,首先將纖維原料進行開松與混合,再通過纖維喂入系統,振動棉箱或氣壓棉箱或兩者結合棉箱將纖維送入梳理系統,經梳理成網,并通過鋪網機進行反復重疊到所需的層數或克重90-110克/平方米。通過5臺針刺機、8個針板制備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
[0037]再將纖網通過倒刺、正刺初歩形成纖維氈。第一道針刺頻率及深度分別為60-100r/min、9-llmm,第二道針刺頻率及深度分別為200-230r/min、6-7mm,第三道針刺復合加工エ藝保證非織造布良好的加固,保證織物一定的強力。第三道針刺頻率和針刺深度分別為200-250r/min、5_6mm。具體地,對鋪網后的纖網進行針刺加固,預刺采用倒刺形式,再通過上刺方式進行加固針刺以形成針刺纖維氈,在其過程中,要保證纖維氈蓬松且具有一定的強力,以利于后道エ序的進行。第三道和第四道エ序為加固作用,第五道針刺為修面作用,采用高針刺頻率、低針刺深度,對其起到修面效果,第五道針刺的針刺頻率和針刺深度分別為250-300r/min,2_3mm,保證織物特殊的表面風格。
[0038]后整理:熱軋處理。使低熔點短纖維在熱壓作用下產生熔融,有助于纖維的抱合和固定,降低纖維的斷裂伸長率,有利于織物的手撕,牽伸率約為5-10%。
[0039]軋光處理:賦予纖維表面良好的布面效果,毛羽服帖。利用上輥為熱輥,下輥為冷輥進行熱壓處理。
[0040]經測試,測得革基布克重為60克/平方米、厚度為0.2mm,縱向撕裂強カ為40-45N/3cm,橫向撕裂強カ為 l20-l30N/3cm,
[0041]實施例ニ
[0042]本發明涉及的一種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的制造方法,以95wt%的再生聚酯纖維和5wt%的丙綸短纖為原料。其中,再生聚酯纖維的細度為1.4D,纖維長度為38mm,丙綸短纖維的細度為2.5D,纖維長度為51mm。
[0043]生產時,首先將纖維原料進行開松與混合,再通過纖維喂入系統,振動棉箱或氣壓棉箱或兩者結合棉箱將纖維送入梳理系統,經梳理成網,并通過鋪網機進行反復重疊到所需的層數或克重100-140克/平方米。通過5臺針刺機、8個針板制備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
[0044]再將纖網通過倒刺、正刺初歩形成纖維氈。第一道針刺頻率及深度分別為70-110r/min,9-1 Imm,第二道針刺頻率及深度分別為200-250r/min、6-7mm,第三道針刺復合加工エ藝保證非織造布良好的加固,保證織物一定的強力。第三道針刺頻率和針刺深度分別為200-250r/min、5_6mm。具體地,對鋪網后的纖網進行針刺加固,預刺采用倒刺形式,再通過上刺方式進行加固針刺以形成針刺纖維氈,在其過程中,要保證纖維氈蓬松且具有一定的強力,以利于后道エ序的進行。第三道和第四道エ序為加固作用,第五道針刺為修面作用,采用高針刺頻率、低針刺深度,對其起到修面效果,第五道針刺的針刺頻率和針刺深度分別為250-300r/min,2_3mm,保證織物特殊的表面風格。
[0045]后整理:熱軋處理。使PP或低熔點纖維在熱壓作用下產生熔融,有助于纖維的抱合和固定,降低纖維的斷裂伸長率。有利于織物的手撕。牽伸率約為5-10%
[0046]軋光處理:賦予纖維表面良好的布面效果,毛羽服帖。利用上輥為熱輥,下輥為冷輥進行熱壓處理。
[0047]經測試,測得革基布克重為80克/平方米、厚度為0.25mm,縱向撕裂強カ為45_50N/3cm,橫向撕裂強カ為 l30-140N/3cm。
[0048]綜上所述,本發明涉及的一種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的制造方法,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9]一、本發明采用短纖維,有助于降低縱向方向的強力以及縱向纖維的抱合,這樣將有利于橫向撕裂強力的降低,達到可撕裂的效果;同時纖維主要沿橫向方向排列,橫向纖維抱合強,有利于橫向方向強カ提高,即達到整個膠帶基材可撕的功效;整個針刺膠帶基材克重為50-80克每平方米,對于低克重的針刺布,エ藝尤其關鍵,不然,極易產生破網或者棉網不勻等疵點;
[0050]ニ、本發明經過熱軋處理,使得原料中5_15wt%的低熔點短纖維會融化,即使得短纖維之間混合融化,起到固化纖維之間相對位置,降低纖維斷裂伸長率的作用,如此也有利于整個膠帶基材的可撕性,即在瞬間受カ即可拉斷纖維,且不產生毛邊;
[0051]三、本發明經過軋光處理,將有利于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表面平整性的提高,便于后續的刮涂處理。經上下不同輥溫的軋光處理,可以賦予針刺膠帶基材良好的布面風格。即熱輥面纖維熔融表面光滑,形成具有光澤表面效果。冷輥面纖維通過壓輥作用,毛羽伏貼,形成特殊手感,風格的表面。
[0052]上述實施例并非限定本發明的產品形態和式樣,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發明的專利范疇。
【權利要求】
1.一種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干,以80-95wt%的再生聚酯纖維與5-20wt%的低熔點短纖維為原料,經混合開松、喂入、梳理成網、鋪網以及針刺后形成非織造布層,再將非織造布層經熱軋處理以及扎光處理后得到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該再生聚酯纖維的線密度為0.9-2.0D,纖維長度為36-51mm ;該低熔點短纖維的線密度為1.0-3D,纖維長度為38-51mm,膠帶基材的克重為50-80克/平方米。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鋪網エ序形成90-130克/平方米的纖網。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干,該低熔點短纖維為丙綸短纖維。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扎光處理為采用上輥為熱輥,下輥為冷輥進行軋光處理的方式對非織造布層進行處理。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合開松エ序之前還包括手動拌棉并溫度20-28°C,濕度70-85%下進行調濕的步驟。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梳理成網エ序中,梳理機的主錫林轉速為600-700r/min,室內溫度控制在15_30°C,相対濕度控制在 50-80%。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梳理成網エ序中還包括雜亂處理步驟,該雜亂處理是指經雜亂輥作用將60%-80%的短纖維由橫向排列轉換成沿縱向排列。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非織造針刺膠帶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干,針刺エ序包括預刺、第一主刺、第二主刺、第三主刺以及修面五個步驟,該預刺的針刺密度為60-100,針刺10mm,牽伸比例為15-30% ;該第一主刺的針刺密度為60-100,針刺7mm,牽伸比例為15-30% ;該第二主刺的針刺密度為60-100,針刺7mm,牽伸比例15-20% ;第三主刺的針刺密度為60-100,針刺6mm,牽伸比例10-20% ;修面的針刺密度60-100,針刺3mm,牽伸比例5-10%。
【文檔編號】D04H1/4382GK103451854SQ201310353913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4日
【發明者】吳銳, 李炳林, 陳繼智, 熊大平 申請人:福建鑫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