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除臭吸濕紡織布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除臭吸濕紡織布料,所述布料通過經線緯線編織而成,經線用料為韌皮纖維,緯線用料為芳香族聚酰胺纖維,經線所采用的韌皮纖維直徑為50μm-60μm,纖度為500dtex-580dtex,緯線采用的芳香族聚酰胺纖維直徑為40μm-55μm,纖度為550dtex-600dtex,本發明公開的織物結構合理,該紡織布料具有除臭吸濕的特點,并且該布料生產成本低廉,適合廣泛推廣使用。
【專利說明】一種除臭吸濕紡織布料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紡織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除臭吸濕紡織布料。
【背景技術】
[0002]植物纖維在紡織領域的廣泛應用,眾所周知紗線構成穩定的關系后就形成了織物,交叉和繞結是紗線能構成的兩種穩定結構關系。使織物保持穩定的形態和特定力學性能。分析織物中的紗線組及其運行方向、運行規律和形成的關系,可以清晰地認識各種織物,苧麻,為我國特產,被世界譽為“中國草,中國寶”。苧麻纖維吸濕透氣性是棉纖維的3-5倍左右,同時含有叮嚀,嘧啶,嘌呤等有益元素,具有抑菌、透氣、涼爽、防腐、防霉、吸汗等功能,是世界公認的“天然纖維之王”。苧麻纖維功能特性如下:一、抗菌抑菌功能;二、除臭吸附功能;三、吸濕透氣功能;四、防霉耐磨功能。目前苧麻纖維為原料所生產的紡織布料,除臭功能上并不理想,消費者對苧麻纖維制品提出了更好的要求。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織物結構合理,又具有除臭吸濕紡織布料,可來用于制作服裝,及床上用品。
[0004]本發明公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布料通過經線緯線編織而成,經線用料為韌皮纖維,緯線用料為芳香族聚酰胺纖維,經線所采用的韌皮纖維直徑為50 u m-60 u m,纖度為500dteX-580dteX,緯線采用的芳香族聚酰胺纖維直徑為40 ii m-55 ii m,纖度為550dtex-600dtexo
[0005]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韌皮纖維直徑為58i!m,纖度為970dteX,所述芳香族聚酰胺纖維直徑為48 u m,纖度為580dtex。
[0006]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經線用料為韌皮纖維,韌皮纖維為苧麻。
[0007]本發明公開的織物結構合理,該紡織布料具有除臭吸濕的特點,并且該布料生產成本低廉,適合廣泛推廣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以下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0009]公開的發明專利是這樣來實現的,實施例1,布料通過經線緯線編織而成,經線用料為韌皮纖維,緯線用料為芳香族聚酰胺纖維,經線所采用的韌皮纖維直徑為50 ii m-60 U m,纖度為500dteX-580dteX,緯線采用的芳香族聚酰胺纖維直徑為40 u m-55 u m,纖度為 550dtex_600dtex。
[0010]實施例2:所述韌皮纖維直徑為58 u m,纖度為970dteX,所述芳香族聚酰胺纖維直徑為48 u m,纖度為580dtex。
[0011]實施例3:所述的經線用料為韌皮纖維,韌皮纖維為苧麻。[0012]本發明公開的織物結構合理,該紡織布料具有除臭吸濕的特點,并且該布料生產成本低廉,適合廣泛推廣使用。
[0013]需要說明的上述僅僅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所作出的等同變換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除臭吸濕紡織布料,其特征在于:布料通過經線緯線編織而成,經線用料為韌皮纖維,緯線用料為芳香族聚酰胺纖維,經線所采用的韌皮纖維直徑為50 u m-60 u m,纖度為500dteX-580dteX,緯線采用的芳香族聚酰胺纖維直徑為40iim-55iim,纖度為550dtex_600dtex。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除臭吸濕紡織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韌皮纖維直徑為58 u m,纖度為970dtex,所述芳香族聚酰胺纖維直徑為48 u m,纖度為580dtex。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除臭吸濕紡織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經線用料為韌皮纖維,韌皮纖維為苧麻。
【文檔編號】D03D15/00GK103451810SQ201310361384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9日
【發明者】周佩飛 申請人:周佩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