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散纖維染色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棉花散纖維染色工藝,工藝流程包括配棉、漂白、增白、染色、水洗、皂煮、固色上油、脫水、烘干、打包。此工藝使棉紗有較豐富的色彩層次,朦朧的感覺,減少了紗線的色差。染后不同色澤的棉花按特定比例混合紡紗、織布,便可獲得絢麗多彩、風格獨特的混色紗,大大增加了紗線的附加值。
【專利說明】棉花散纖維染色工藝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屬于一種散纖維染色工藝,具體涉及一種棉花散纖維染色工藝。
[0003]
【背景技術】
[0004]全棉針織服裝以其良好的吸濕性、透氣性和穿著舒適性,日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根據產品風格、生產成本和市場的需要,全棉針織品可在其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染色,如散纖維、棉條、紗線、織物、成衣染色等。但一般散纖維染色技術生產的棉紗色彩層次不夠豐富,很難有朦朧感。
[0005]
【發明內容】
[0006]為了克服現有【技術領域】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棉花散纖維染色工藝,增加棉紗的色彩層次。
[0007]本發明提供的棉花散纖維染色工藝,步驟如下:
Ca)前期處理:取品級高于3級的棉花為原料在高溫堿性條件下使用精練劑進行處理后,加入堿劑和雙氧水穩定劑,循環一段時間再加入雙氧水漂白,接著用熒光增白劑增白;
(b)染色:將投染的棉花或棉網均勻裝入染籠,吊入散纖維染色機中,加入活性染料,循環一段時間后,在近中性的染液中分次添加元明粉使染料盡可能均勻地附著在棉纖維上,當染料附著纖維接近平衡時,分次加入堿劑逐漸提高染液PH值;
(C)流水洗:用40_50°C的清水清洗棉花散纖維;
Cd)皂煮:在含皂角0.25-0.4g/L的溶液中對棉花散纖維進行皂煮,皂煮溫度為90-95 0C ;
Ce)固色上油:加入固色劑固色,使用柔軟劑(軟片或硅油)、抗靜電劑小浴比上油浸潰處理;
Cf)后期處理:將棉花散纖維經離心脫水機脫水、烘干機烘干后打包。
[0008]本發明提供的,其有益效果在于,此工藝使棉紗有較豐富的色彩層次,朦朧的感覺,減少了紗線的色差。染后不同色澤的棉花按特定比例混合紡紗、織布,便可獲得絢麗多彩、風格獨特的混色紗,大大增加了紗線的附加值。
[0009]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一個實施例,對本發明提供的棉花散纖維染色工藝進行詳細的說明。
[0011]實施例
[0012]取品級高于3級的棉花為原料在高溫堿性條件下使用精練劑進行處理后,加入堿劑和雙氧水穩定劑,循環一段時間再加入雙氧水漂白,接著用熒光增白劑增白;將投染的棉花或棉網均勻裝入染籠,吊入散纖維染色機中,加入活性染料,循環一段時間后,在近中性的染液中分次添加元明粉使染料盡可能均勻地附著在棉纖維上,當染料附著纖維接近平衡時,分次加入堿劑逐漸提高染液PH值;用40-50°C的清水清洗棉花散纖維;在含皂角
0.25-0.4g/L的溶液中對棉花散纖維進行皂煮,皂煮溫度為90-95°C;加入固色劑固色,使用柔軟劑(軟片或硅油)、抗靜電劑小浴比上油浸潰處理;將棉花散纖維經離心脫水機脫水、烘干機烘干后打包。
【權利要求】
1.一種棉花散纖維染色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Ca)前期處理:取品級高于3級的棉花為原料在高溫堿性條件下使用精練劑進行處理后,加入堿劑和雙氧水穩定劑,循環一段時間再加入雙氧水漂白,接著用熒光增白劑增白; (b)染色:將投染的棉花或棉網均勻裝入染籠,吊入散纖維染色機中,加入活性染料,循環一段時間后,在近中性的染液中分次添加元明粉使染料盡可能均勻地附著在棉纖維上,當染料附著纖維接近平衡時,分次加入堿劑逐漸提高染液PH值; (c)流水洗:用40-50°C的清水清棉花散纖維; Cd)皂煮:在含皂角0.25-0.4g/L的溶液中對棉花散纖維進行皂煮,皂煮溫度為90-95 0C ; Ce)固色上油:加入固色劑固色,使用柔軟劑(軟片或硅油)、抗靜電劑小浴比上油浸潰處理; Cf)后期處理:將棉花散纖維經離心脫水機脫水、烘干機烘干后打包。
【文檔編號】D06L3/12GK104420348SQ201310400791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6日
【發明者】王玉英 申請人:青島三秀新科技復合面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