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全自動智能供紗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全自動智能供紗機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供紗機,特別涉及一種全自動智能供紗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供紗設備采用的是消極供紗,即被動牽拉紗線進行供紗。紗線卷一般卷繞在紗線軸上,由于紗線軸自身存在的偏心和重量,導致紗線在退繞時張力不均,使得使用該紗線的經編花邊機編織出來的布匹效果差。為了解決重力的問題,現有一般采用卷繞小的紗線卷,但這將導致一卷紗線很快就使用完了,抽軸更換紗線卷的頻率將會大大的提高,因此降低了生產效率;另外,布匹上的接頭增多,導致布匹上的疵點增多,導致布匹品質下降。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全自動智能供紗機,能夠智能調節紗線的牽拉速度,自動退繞,實現積極供紗,提高布匹編織質量。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全自動智能供紗機,所述供紗機包括一機架、一紗線軸、一對齒輪組、一探測輪、一數控電機以及一 PC控制端,所述機架橫設的支架兩端分別設置有一軸承滑槽,所述紗線軸平行設置在支架上,且紗線軸的兩端分別設有一軸承,所述軸承分別嵌入對應的軸承滑槽內;所述齒輪組包括一第一齒輪和一第二齒輪,所述第一齒輪與數控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所述數控電機與PC控制端相連,所述第二齒輪與紗線軸相連,所述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相嚙合;所述探測輪通過支撐架設置在機架上,所述探測輪可上下偏轉,且抵靠在紗線軸套設的紗線卷上,所述探測輪還 與PC控制端相連。進一步地,所述探測輪包設有一圈包膠。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利用數控電機將動力傳給齒輪組,齒輪組轉動,帶動與其相連接的紗線卷轉動,實現紗線卷的自動退繞,能夠解決紗線在被動牽拉退繞時張力不均的問題;由于本實用新型是自動退繞,利用數控電機提供動力,紗線卷的重量、大小不會對退繞速度產生影響,因此可以使用較大的紗線卷,可以減少換軸的頻率,編織接頭少,能夠大大提高編織布匹的效率以及質量;本實用新型通過可上下偏轉的探測輪探測紗線卷上的紗線實際退繞數據反饋給PC控制端;通過PC控制端將所需退繞數據與實際退繞數據比對后,可智能控制數控電機的轉速,因此紗線的退繞速度可以智能調節,在編織不同紋路布匹時,可以根據不同紋路需要不同長度紗線調整退繞速度,編織出來的布匹效果好;另外,本實用新型在偏轉探測輪上設有與紗線軸上的紗線卷相對應的包膠,能夠防止紗線卷打滑以及損傷紗線。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所示,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的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種全自動智能供紗機,所述供紗機包括一機架(圖未示)、一紗線軸1、一對齒輪組2、一探測輪3、一數控電機4以及一 PC控制端(圖未示),所述機架橫設的支架5兩端分別設置有一軸承滑槽6,所述紗線軸I平行設置在支架5上,且紗線軸I的兩端分別設有一軸承7,所述軸承7分別嵌入對應的軸承滑槽6內;所述齒輪組2包括一第一齒輪21和一第二齒輪22,所述第一齒輪21與數控電機4的輸出軸相連,所述數控電機4與PC控制端相連,所述第二齒輪22與紗線軸I相連,所述第一齒輪21與第二齒輪22相嚙合;所述探測輪3通過支撐架31設置在機架上,所述探測輪3可上下偏轉,且抵靠在紗線軸I套設的紗線卷8上,所述探測輪3還與PC控制端相連。所述探測輪3包設有一圈包膠32。所述紗線軸I兩端的軸承7可沿軸承滑槽6動轉,當紗線卷8變小時,可上下偏轉的探測輪3向下移動,直至探測輪3的包膠32抵靠在紗線卷8上,且利用探測輪3的重力與紗線卷8產生摩擦力,帶動探測輪3轉動。本實用新型利用數控電機4將動力傳給齒輪組2,齒輪組2轉動,帶動與其相連接的紗線軸I轉動,實現紗線卷8的自動退繞,能夠解決紗線在被動牽拉退繞時張力不均的問題;由于本實用新型是自動退繞,利用數控電機4提供動力,紗線卷的重量、大小不會對退繞速度產生影響,因此可以使用較大的紗線卷,可以減少換軸的頻率,編織接頭少,能夠大大提聞編織布匹的效率以及質 量;本實用新型通過可上下偏轉的探測輪3探測紗線卷8上的紗線實際退繞數據反饋給PC控制端;通過PC控制端將所需退繞數據與實際退繞數據比對后,可智能控制數控電機的轉速,因此紗線的退繞速度可以智能調節,在編織不同紋路布匹時,可以根據不同紋路需要不同長度紗線調整退繞速度,編織出來的布匹效果好;另外,本實用新型在探測輪3上設有與紗線軸I上的紗線卷8相對應的包膠32,能夠防止紗線卷8打滑以及損傷紗線。雖然以上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是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我們所描述的具體的實施例只是說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的限定,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依照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飾以及變化,都應當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全自動智能供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紗機包括一機架、一紗線軸、一對齒輪組、一探測輪、一數控電機以及一 PC控制端,所述機架橫設的支架兩端分別設置有一軸承滑槽,所述紗線軸平行設置在支架上,且紗線軸的兩端分別設有一軸承,所述軸承分別嵌入對應的軸承滑槽內;所述齒輪組包括一第一齒輪和一第二齒輪,所述第一齒輪與數控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所述數控電機與PC控制端相連,所述第二齒輪與紗線軸相連,所述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相嚙合;所述探測輪通過支撐架設置在機架上,所述探測輪可上下偏轉,且抵靠在紗線軸套設的紗線卷上,所述探測輪還與PC控制端相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智能供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測輪包設有一圈包膠。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全自動智能供紗機,所述供紗機的機架橫設的支架兩端分別設置有一軸承滑槽,所述紗線軸平行設置在支架上,且紗線軸的兩端分別設有一軸承,所述軸承分別嵌入對應的軸承滑槽內;所述齒輪組包括一第一齒輪和一第二齒輪,所述第一齒輪與數控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所述數控電機與PC控制端相連,所述第二齒輪與紗線軸相連,所述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相嚙合;所述探測輪通過支撐架設置在機架上,所述探測輪可上下偏轉,且抵靠在紗線軸套設的紗線卷上,所述探測輪還與PC控制端相連。本實用新型能夠智能調節紗線的牽拉速度,自動退繞,實現積極供紗,提高布匹編織質量。
文檔編號D04B27/10GK203144655SQ20132010545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8日
發明者陳從濤 申請人:陳從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