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紡織用洗滌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紡織用洗滌裝置,其包括洗滌內筒,洗滌內筒內包括一可拆卸設置的內層,內層環狀設置于洗滌內筒的側壁上,內層至上而下設置為等距的波浪形狀,洗滌內筒的底部設置有波輪,波輪包括多個“S”型波葉,本實施例設置有四個“S”型波葉。本實用新型的紡織用洗滌裝置在洗滌內筒內設置的波浪形的內層增加了水流在洗滌內筒的沖擊力,加強了洗衣效果,在洗滌內筒的底部設置有波輪,波輪包括多個“S”型波葉在攪動水流時進一步增強了水流的動力,內層上設置的彈性棒則增加了與紡織品的摩擦,從而增加了洗凈紡織品的效果。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效果好等優點。
【專利說明】 一種紡織用洗滌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洗滌裝置,尤其是一種紡織用洗滌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機械力、洗滌液、水是洗洗衣機衣機洗滌過程中的三要素。洗衣機運動部件產生的機械力和洗滌液的作用使污垢與衣物纖維脫離。從古到今,洗衣服都是一項難于逃避的家務勞動,而在洗衣機出現以前,對于許多人而言,它并不像田園詩描繪的那樣充滿樂趣,手搓、棒擊、沖刷、甩打…這些不斷重復的簡單的體力勞動,留給人的感受常常是:辛苦勞累。
[0003]洗衣機的出現給人們打開了一片新的天地,在洗衣機清洗紡織品時,首先充滿于波輪葉片間的洗滌液,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被高速甩向桶壁,并沿桶壁上升。在波輪中心處,因甩出液體而形成低壓區,又使得洗滌液流回波輪附近。這樣,在波輪附近形成了以波輪軸線為中心的渦流。衣物在渦流的作用下,作螺旋式回轉,吸入中心后又被甩向桶壁,與桶壁發生摩擦。又由于波輪中心是低壓區,衣物易被吸在波輪附近,不斷地與波輪發生摩擦,如同人工揉搓衣物,污垢被迫脫離衣物。其次,當衣物被放進洗滌液之后,由于慣性作用運動緩慢,在水流與衣物之間存在著速度差,使得兩者發生相對運動,水流與衣物便發生相對摩擦,這種水流沖刷力同樣有助于污垢離開衣物。目前,在清洗紡織品時,大都因為于水流于織物的相對速度不高,因此對于污物的沖擊力普遍不大,造成洗衣機洗衣的效果較差。
【發明內容】
[0004]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效果好的紡織用洗滌裝置。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紡織用洗滌裝置,其包括洗滌內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滌內筒內包括一可拆卸設置的內層,所述內層環狀設置于所述洗滌內筒的側壁上,所述內層至上而下設置為等距的波浪形狀,所述洗滌內筒的底部設置有波輪,所述波輪包括多個“S”型波葉。
[0006]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一種紡織用洗滌裝置進一步包括所述內層上設置有數排彈性棒,所述彈性棒包括設置于所述彈性棒底部的彈簧部及位于所述彈簧部上部的錘擊部,所述彈性棒通過所述彈簧部鉸接于所述內層上。
[0007]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一種紡織用洗滌裝置進一步包括所述錘擊部設置為導彈形狀,所述錘擊部表面不規則設置有若干橡膠凸起。
[0008]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一種紡織用洗滌裝置進一步包括所述內層等距設置有若干豎排的凹孔。
[0009]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一種紡織用洗滌裝置進一步包括所述波輪上至少設置有四個“S”型波葉。
[0010]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一種紡織用洗滌裝置進一步包括所述內層上至少設置有兩排彈性棒,所述一排中至少設置有兩個彈性棒。[0011 ]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一種紡織用洗滌裝置進一步包括所述彈性棒為向下傾斜設置,所述彈性棒與所述內層側壁的夾角為28度至35度。
[0012]本實用新型的紡織用洗滌裝置在洗滌內筒內設置的波浪形的內層增加了水流在洗滌內筒的沖擊力,加強了洗衣效果,在洗滌內筒的底部設置有波輪,波輪包括多個“S”型波葉在攪動水流時進一步增強了水流的動力,內層上設置的彈性棒則增加了與紡織品的摩擦,從而增加了洗凈紡織品的效果。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效果好等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一種紡織用洗滌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0015]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紡織用洗滌裝置,其包括洗滌內筒1,洗滌內筒I內包括一可拆卸設置的內層2,內層2環狀設置于洗滌內筒I的側壁上,內層2至上而下設置為等距的波浪形狀,洗滌內筒I的底部設置有波輪3,波輪3包括多個“S”型波葉4,本實施例設置有四個“S”型波葉4。
[0016]內層2上設置有數排彈性棒5,本實施例設置有兩排彈性棒5,一排中設置有兩個彈性棒5 ;彈性棒5包括設置于彈性棒5底部的彈簧部6及位于彈簧部6上部的錘擊部7,彈性棒5通過彈簧部5鉸接于內層2上;彈性棒5為向下傾斜設置,彈性棒5與內層2側壁的夾角為28度至35度;錘擊部7設置為導彈形狀,錘擊部7表面不規則設置有若干橡膠凸起8 ;內層2等距設置有若干豎排的凹孔9。
[0017]本實用新型在洗滌內筒I內設置了波浪形的內層2,內層2等距設置有若干豎排的凹孔9增加了水流在洗滌內筒的沖擊力,加強了洗衣效果;在洗滌內筒I的底部設置有波輪3,波輪3包括多個“S”型波葉4在攪動水流時進一步增強了水流的動力,內層2上設置的多個彈性棒5則增加了彈性棒5與紡織品的摩擦,從而增加了洗凈紡織品的效果,彈性棒5與內層2側壁的夾角為28度至35度,在清洗紡織品的過程中,彈性棒5接觸紡織品,錘擊部7與紡織品進行摩擦,彈簧部6產生彈性形變保護了紡織品的磨損度,這樣則是為了在可以清潔紡織品的同時,保護了紡織品的磨損程度,也保護了彈性棒5的磨損,延長其使用壽命,錘擊部7表面不規則設置有若干橡膠凸起8更進一步增加了洗凈紡織品的效果。
[0018]以上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其中的一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紡織用洗滌裝置,其包括洗滌內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滌內筒內包括一可拆卸設置的內層,所述內層環狀設置于所述洗滌內筒的側壁上,所述內層至上而下設置為等距的波浪形狀,所述洗滌內筒的底部設置有波輪,所述波輪包括多個“S”型波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紡織用洗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上設置有數排彈性棒,所述彈性棒包括設置于所述彈性棒底部的彈簧部及位于所述彈簧部上部的錘擊部,所述彈性棒通過所述彈簧部鉸接于所述內層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紡織用洗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錘擊部設置為導彈形狀,所述錘擊部表面不規則設置有若干橡膠凸起。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紡織用洗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等距設置有若干豎排的凹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紡織用洗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輪上至少設置有四個“S”型波葉。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紡織用洗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上至少設置有兩排彈性棒,所述一排中至少設置有兩個彈性棒。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紡織用洗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棒為向下傾斜設置,所述彈性棒與所述內層側壁的夾角為28度至35度。
【文檔編號】D06F39/12GK204058984SQ201420387921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5日
【發明者】莊郁峰 申請人:吳江市科時達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