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洗衣機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滾筒洗衣機。
背景技術:
根據洗衣原理的不同,洗衣機可以分為波輪式,攪拌式和滾筒式三種洗衣機。而滾筒式洗衣機憑借其獨特優勢(洗凈比高,耗水量和耗電量極小)正越來越受到我國家庭的青睞。滾筒洗衣機發源于歐洲,洗衣方法是模仿棒錘擊打衣物原理設計。滾筒洗衣機是由不銹鋼內桶,機械程序控制器,經過磷化、電泳、噴涂三重保護的外殼,和若干笨重的水泥塊用于平衡滾筒旋轉時產生的巨大離心力做重復運動,加上洗衣粉和水的共同作用使衣物洗滌干凈。
滾筒洗衣機的洗滌桶多為臥式水平設置,工作時要圍繞水平軸作上下空間上的立體回轉。質心相對于某一水平面不停地在做上下往復運動,這樣,除去負載偏心引起的振動外還要考慮重力加速度的因素。采用的辦法為動態平衡的方法(在機箱的四角壁用四個吊桿來平衡偏心負載)、剛性平衡的方法(在外筒上加配重塊、增加上吊簧和下阻尼支撐的懸掛裝置)來降低從外筒傳遞到箱體的振動。
目前,市面上的洗衣機內筒驅動方式主要為皮帶輪帶動、齒輪帶動、電機直驅三種方式,內筒上都掛著減震彈簧、阻尼配重,以增加內筒在旋轉時的穩定性。
上述的洗衣機由于減震彈簧、阻尼配重的存在,使得洗衣機的質量很大,不便于移動搬運,同時洗衣件在長時間使用的過程中減震彈簧也容易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滾筒洗衣機,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滾筒洗衣機的質量過大不便于搬運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滾筒洗衣機,包括殼體及設置在殼體內的外筒和內筒,內筒可轉動地安裝在外筒內,滾筒洗衣機還包括磁性體和懸浮繞組,磁性體安裝在內筒上;懸浮繞組安裝在外筒和/或殼體上,懸浮繞組用于產生第一磁場作用在磁性體上以讓內筒懸浮。
進一步地,滾筒洗衣機還包括轉動繞組,轉動繞組安裝在外筒和/或殼體上,轉動繞組用于產生第二磁場作用在磁性體上以讓內筒轉動。
進一步地,內筒的一端形成入口,內筒的與入口相對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一安裝部,磁性體包括第一磁性體,第一磁性體安裝在第一安裝部上,所懸浮繞組包括第一懸浮繞組,第一懸浮繞組安裝在殼體上與第一安裝部相對應的位置。
進一步地,轉動繞組包括第一轉動繞組,第一轉動繞組安裝在殼體上與第一安裝部相對應的位置。
進一步地,入口處形成有第二安裝部,磁性體還包括第二磁性體,第二磁性體安裝在第二安裝部上,懸浮繞組包括第二懸浮繞組,第二懸浮繞組安裝在殼體上與第二安裝部相對應的位置。
進一步地,轉動繞組還包括第二轉動繞組,第二轉動繞組安裝在殼體上與第二安裝部相對應的位置。
進一步地,殼體上形成有繞組安裝部,懸浮繞組和/或轉動繞組安裝在繞組安裝部上。
進一步地,繞組安裝部為多個,多個繞組安裝部在殼體的周向上相間隔地設置。
進一步地,磁性體為多個,多個磁性體相間隔地安裝在內筒上。
進一步地,內筒通過軸承安裝在外筒上。
應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在使用時,將懸浮繞組接通電源,讓懸浮繞組產生第一磁場。第一磁場作用磁性體,磁性體托起內筒,使得內筒懸浮。在內筒轉動時,通過調整懸浮繞組的磁場來調整內筒的平衡。這樣一來就省去了減震彈簧、阻尼配重等部件,降低了滾筒洗衣機的質量。另一方面,由于省去了減震彈簧,也能避免滾筒洗衣件在長時間使用的過程中減震彈簧容易損壞的問題。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之外,本發明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將參照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滾筒洗衣機的實施例一的側視示意圖;以及
圖2示出了圖1的滾筒洗衣機的實施例一的主視示意圖。
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10、殼體;11、繞組安裝部;20、外筒;30、內筒;31、入口;32、第一安裝部;33、第二安裝部;40、磁性體;50、懸浮繞組;60、轉動繞組;70、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發明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方案,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的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及上述附圖中的術語“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區別類似的對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順序或先后次序。應該理解這樣使用的術語在適當情況下可以互換,以便這里描述的本發明的實施例。此外,術語“包括”和“具有”以及他們的任何變形,意圖在于覆蓋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驟或單元的過程、方法、系統、產品或設備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驟或單元,而是可包括沒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對于這些過程、方法、產品或設備固有的其它步驟或單元。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使用的術語僅是為了描述具體實施方式,而非意圖限制根據本申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如在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指出,否則單數形式也意圖包括復數形式,此外,還應當理解的是,當在本說明書中使用術語“包含”和/或“包括”時,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驟、操作、器件、組件和/或它們的組合。
除非另外具體說明,否則在這些實施例中闡述的部件和步驟的相對布置、數字表達式和數值不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同時,應當明白,為了便于描述,附圖中所示出的各個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實際的比例關系繪制的。對于相關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技術、方法和設備可能不作詳細討論,但在適當情況下,所述技術、方法和設備應當被視為授權說明書的一部分。在這里示出和討論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體值應被解釋為僅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為限制。因此,示例性實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討論。
為了便于描述,在這里可以使用空間相對術語,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來描述如在圖中所示的一個器件或特征與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間位置關系。應當理解的是,空間相對術語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圖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圖中的器件被倒置,則描述為“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將被定位為“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之下”。因而,示例性術語“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兩種方位。該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轉90度或處于其他方位),并且對這里所使用的空間相對描述做出相應解釋。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詞如“前、后、上、下、左、右”、“橫向、豎向、垂直、水平”和“頂、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通常是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這些方位詞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方位詞“內、外”是指相對于各部件本身的輪廓的內外。
圖1和圖2示出了本發明的滾筒洗衣機的實施例一,該滾筒洗衣機包括殼體10及設置在殼體10內的外筒20和內筒30,內筒30可轉動地安裝在外筒20內。滾筒洗衣機還包括磁性體40和懸浮繞組50,磁性體40安裝在內筒30上,懸浮繞組50安裝在殼體10上,懸浮繞組50用于產生第一磁場作用在磁性體40上以讓內筒30懸浮。
在使用時,將懸浮繞組50接通電源,讓懸浮繞組50產生第一磁場。第一磁場作用磁性體40,磁性體40托起內筒30,使得內筒30懸浮。在內筒30轉動時,通過調整懸浮繞組50的磁場來調整內筒30的平衡。這樣一來就省去了減震彈簧、阻尼配重等部件,降低了滾筒洗衣機的質量。另一方面,由于省去了減震彈簧,也能避免滾筒洗衣件在長時間使用的過程中減震彈簧容易損壞的問題。
如圖1所示,在實施例一的技術方案中,滾筒洗衣機還包括轉動繞組60,轉動繞組60安裝在殼體10上,轉動繞組60通電后會產生第二磁場。第二磁場作用在磁性體40,以帶動內筒30轉動。這樣,通過調節轉動繞組60產生的第二磁場,還可以讓內筒30上的磁性體40帶動內筒30轉動。使用時,分別調節懸浮繞組50和轉動繞組60,讓第一磁場和第二磁場合成為一個整體,通過研究旋轉轉矩和懸浮力的耦合情況,尋求解耦方法,實現獨立控制內筒30的旋轉和內筒30的穩定懸浮。
如圖2所示,內筒30的一端形成入口31,內筒30的與入口31相對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一安裝部32。磁性體40包括第一磁性體,第一磁性體安裝在第一安裝部32上。所懸浮繞組50包括第一懸浮繞組,第一懸浮繞組安裝在殼體10上與第一安裝部32相對應的位置。第一懸浮繞組用于產生第一磁場作用于第一安裝部32上的第一磁性體,以讓第一磁性體托起內筒30,使之懸浮。
在實施例一的技術方案中,第一磁性體安裝在第一安裝部32的周向外側,第一懸浮繞組安裝在殼體上的周向內側。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第一磁性體還可以安裝在第一安裝部32的周向內側。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第一懸浮繞組還可以安裝在殼體的周向外側。
如圖2所示,轉動繞組60包括第一轉動繞組,第一轉動繞組安裝在殼體10上與第一安裝部32相對應的位置。第一轉動繞組用于產生第二磁場,第二磁場作用于第一安裝部32上的第一磁性體,以讓第一磁性體帶動內筒30旋轉。
在實施例一的技術方案中,第一轉動繞組安裝在殼體的周向內側上。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第一轉動繞組還可以安裝在殼體的周向外側。
如圖2所示,在實施例一的技術方案中,入口31處形成有第二安裝部33,磁性體40還包括第二磁性體,第二磁性體安裝在第二安裝部33上。懸浮繞組50包括第二懸浮繞組,第二懸浮繞組安裝在殼體10上與第二安裝部33相對應的位置。第二懸浮繞組用于產生第一磁場,第一磁場作用于第二安裝部33上的第二磁性體,讓第二磁性體托起內筒30,使之懸浮。
在實施例一的技術方案中,第二磁性體安裝在第二安裝部33的周向外側,第二懸浮繞組安裝在殼體10上的周向內側。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第二磁性體還可以安裝在第二安裝部33的周向內側,或者嵌入第二安裝部33內。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第二懸浮繞組還可以安裝在殼體的周向外側。
如圖2所示,在實施例一的技術方案中,轉動繞組60還包括第二轉動繞組,第二轉動繞組安裝在殼體10上與第二安裝部33相對應的位置。第二轉動繞組用于產生第二磁場,第二磁場作用于第二安裝部33上的第二磁性體,以讓第二磁性體帶動內筒30旋轉。
在實施例一的技術方案中,通過第一懸浮繞組和第二懸浮繞組對內筒30的兩端實現磁懸浮支撐,可以讓內筒30更為平穩的懸浮。同時,采用第一轉動繞組和第二轉動繞組可以更有效地帶動內筒30轉動,增大滾筒洗衣機的功率。
如圖1所示,殼體10上形成有繞組安裝部11,懸浮繞組50和轉動繞組60均安裝在繞組安裝部11上。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也可以僅將懸浮繞組50安裝在繞組安裝部11上,而將轉動繞組60安裝殼體10的其他部位,或者,也可以僅將轉動繞組60安裝在繞組安裝部11上,而將懸浮繞組50安裝殼體10的其他部位。
如圖1所示,繞組安裝部11為多個,多個繞組安裝部11在殼體10的周向上相間隔地設置。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多個繞組安裝部11之間等間距的設置。
如圖1所示,在實施例一的方案中,磁性體40為多個,多個磁性體40相間隔地安裝在內筒30上。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多個磁性體40在內筒30的周向外側上等間距地設置。另外,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磁性體40還可以等間距地嵌入在內筒30上。
如圖2所示,內筒30通過軸承70安裝在外筒20上,以減小內筒30相對于外筒20轉動時的摩擦力。
本發明的滾筒洗衣機還包括一種實施例二,在圖中未示出的實施例二中,該滾筒洗衣機包括殼體10及設置在殼體10內的外筒20和內筒30,內筒30可轉動地安裝在外筒20內。滾筒洗衣機還包括磁性體40和懸浮繞組50,磁性體40安裝在內筒30上,懸浮繞組50安裝在外筒20上,懸浮繞組50用于產生第一磁場作用在磁性體40上以讓內筒30懸浮。實施例二的技術方案和實施例一的技術方案的不同點在與,懸浮繞組50安裝在外筒20上。
同樣的,將懸浮繞組50接通電源后,讓懸浮繞組50產生第一磁場。第一磁場作用磁性體40,磁性體40托起內筒30,使得內筒30懸浮。在內筒30轉動時,通過調整懸浮繞組50的磁場來調整內筒30的平衡。這樣一來就省去了減震彈簧、阻尼配重等部件,降低了滾筒洗衣機的質量。
在實施例二中,滾筒洗衣機還包括轉動繞組60,轉動繞組60安裝在外筒20上。同樣的,轉動繞組60通電后會產生第二磁場。第二磁場作用在磁性體40,以帶動內筒30轉動。這樣,通過調節轉動繞組60產生的第二磁場,還可以讓內筒30上的磁性體40帶動內筒30轉動。使用時,分別調節懸浮繞組50和轉動繞組60,讓第一磁場和第二磁場合成為一個整體,通過研究旋轉轉矩和懸浮力的耦合情況,尋求解耦方法,實現獨立控制內筒30的旋轉和內筒30的穩定懸浮。
本發明的滾筒洗衣機還包括一種實施例三,在圖中未示出的實施例三中,該滾筒洗衣機包括殼體10及設置在殼體10內的外筒20和內筒30,內筒30可轉動地安裝在外筒20內。滾筒洗衣機還包括磁性體40和懸浮繞組50,磁性體40安裝在內筒30上,懸浮繞組50安裝在外筒20和殼體10上,懸浮繞組50用于產生第一磁場作用在磁性體40上以讓內筒30懸浮。實施例二的技術方案和實施例一的技術方案的不同點在與,懸浮繞組50同時安裝在外筒20和殼體10上。
同樣的,將懸浮繞組50接通電源后,讓懸浮繞組50產生第一磁場。第一磁場作用磁性體40,磁性體40托起內筒30,使得內筒30懸浮。在內筒30轉動時,通過調整懸浮繞組50的磁場來調整內筒30的平衡。這樣一來就省去了減震彈簧、阻尼配重等部件,降低了滾筒洗衣機的質量。
在實施例三中,滾筒洗衣機還包括轉動繞組60,轉動繞組60安裝在外筒20和殼體10上。同樣的,轉動繞組60通電后會產生第二磁場。第二磁場作用在磁性體40,以帶動內筒30轉動。這樣,通過調節轉動繞組60產生的第二磁場,還可以讓內筒30上的磁性體40帶動內筒30轉動。使用時,分別調節懸浮繞組50和轉動繞組60,讓第一磁場和第二磁場合成為一個整體,通過研究旋轉轉矩和懸浮力的耦合情況,尋求解耦方法,實現獨立控制內筒30的旋轉和內筒30的穩定懸浮。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