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骨架布浸漬上漿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975443閱讀:342來源:國知局
一種骨架布浸漬上漿機構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廣告布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骨架布浸漬上漿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戶外用布的基本組成包括粘接為一體的PVC面層、骨架層和PVC底層。戶外用布按照適用場合可以分為燈箱布、蓬蓋布。現有技術中70%以上的戶外用布的加工方式為貼合法,具體操作是將上下兩層成型 PVC 膜,通過加熱,在熱輥的壓力下與中間的導光纖維網貼合在一起,冷卻成形,此種工藝最大的特點是具備優良噴繪吸墨性和較強的色彩表現力。燈箱布對于層間的剝離強度要求不高,因此在熱帖加工中不需要對骨架布浸膠,蓬蓋布由于其使用環境和使用壽命需求,技術要求為層間剝離強度需達100N以上,因此需要對骨架層進行上漿處理。傳統的上漿方式包括兩種:浸漬法和網紋輥轉移法。骨架層帶漿量大且需完全浸透,而網紋輥的漿料轉移量有限因此蓬蓋布生產中多采用浸漬法上漿。

現有技術中的上漿機構包括漿槽和設置在漿槽中的浸膠輥,浸膠輥的位置固定,上述結構對漿槽的清洗難度較大,改進的技術方案采用升降式的漿槽,但是由于蓬蓋布生產線的框架結構復雜,漿槽清洗難度沒有得到明顯改善。因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中的浸漬上漿機構進行結構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漿槽易清洗的骨架布浸漬上漿機構。

為實現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骨架布浸漬上漿機構,包括漿槽和設置在漿槽內的浸膠輥,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膠輥的兩端分別通過擺臂與機架連接,浸膠輥的連接孔和與機架連接的鉸接孔分設在擺臂的兩端,機架與擺臂之間設置有驅動擺臂繞鉸接孔轉動的擺臂驅動機構,所述漿槽與機架或固定面之間設置有升降機構,所述升降機構用于驅動漿槽升降。

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擺臂驅動機構為直線油缸,直線油缸的缸體和活塞桿分別與擺臂和機架鉸接連接。通過直線油缸驅動擺臂擺動,同時漿槽高度下降,可使浸膠輥處于漿槽外,方便漿槽的清洗。

為了實現漿槽的快速升降,并方便控制升降高度,優選的技術方案為,升降機構包括底座和升降臺,底座和升降臺之間平行設置有由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鉸接組成的交叉單元,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的中部交叉點鉸接連接,第二連桿的頂端與升降臺鉸接連接,第一連桿的底端與底座鉸接連接,第二連桿的底端通過滑輪與底座滑動配合,第一連桿的頂端通過滑輪與升降臺滑動配合,兩第二連桿底端之間設置有橫桿,橫桿與升降驅動油缸的活塞桿鉸接連接,升降驅動油缸的缸體與底座固定連接。

為了便于快速裝卸漿料管道,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漿槽底端設置有出漿口,出漿口設置有閥門,閥門的端口通過快拆接頭與漿料管道連接。

為了使漿槽能橫向移動,避免清洗作業時操作人員與生產線機架或導料輥發生磕碰,優選的技術方案為,升降臺上設置有導軌,所述導軌與漿槽底面的滑塊相配合。更有選的,滑塊與導軌的軸向長度相同,滑塊與導軌之間設置有緊固螺栓,旋緊緊固螺栓,使螺栓頂端與滑塊相頂壓,可確保漿槽的位置穩定,避免因所生產的蓬蓋布寬幅過大而導致漿槽端部因自重變形。

優選的技術方案為,導軌的軸向與浸膠輥的軸向一致。上述技術方案中,漿槽可沿浸膠輥的軸向拉出,使漿槽位于生產線外,進一步降低清洗難度。

為了便于烘干漿槽,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漿槽外周設置有烘干夾層,所述烘干夾層上設置有導熱介質進口和導熱介質出口。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

該骨架布浸漬上漿機構結構簡單,在機架和浸膠輥之間設置懸臂,通過控制懸臂和漿槽兩部件的升降,使清洗作業時浸膠輥位于漿槽外,減小漿槽清洗作業的難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骨架布浸漬上漿機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骨架布浸漬上漿機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漿槽;2、浸膠輥;3、擺臂;4、機架;5、直線油缸;6、底座;7、升降臺;8、第一連桿;9、第二連桿;10、橫桿;11、升降驅動油缸;12、閥門;13、滑塊;14、烘干夾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實施例1的骨架布浸漬上漿機構,包括漿槽1和設置在漿槽1內的浸膠輥2,浸膠輥2的兩端分別通過擺臂3與機架4連接,浸膠輥2的連接孔和與機架4連接的鉸接孔分設在擺臂3的兩端,機架4與擺臂3之間設置有驅動擺臂3繞鉸接孔轉動的擺臂驅動機構,漿槽1與機架4或固定面之間設置有升降機構,升降機構用于驅動漿槽1升降。

擺臂驅動機構為直線油缸5,直線油缸5的缸體和活塞桿與擺臂3和機架4鉸接連接。

升降機構包括底座6和升降臺7,底座6和升降臺7之間平行設置有由第一連桿8和第二連桿9鉸接組成的交叉單元,第一連桿8和第二連桿9的中部交叉點鉸接連接,第二連桿9的頂端與升降臺7鉸接連接,第一連桿8的底端與底座6鉸接連接,第二連桿9的底端通過滑輪與底座6滑動配合,第一連桿8的頂端通過滑輪與升降臺7滑動配合,兩第二連桿9底端之間設置有橫桿10,橫桿10與升降驅動油缸11的活塞桿鉸接連接,升降驅動油缸11的缸體與底座固定連接。

漿槽1底端設置有出漿口,出漿口設置有閥門12,閥門12的端口通過快拆接頭與漿料管道連接。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實施例2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升降臺7上設置有導軌,導軌與漿槽1底面的滑塊13相配合。

導軌的軸向與浸膠輥2的軸向一致。漿槽外周設置有烘干夾層14,烘干夾層14上設置有導熱介質進口和導熱介質出口。

工作時,控制浸膠輥上升,并控制漿槽下降,關閉閥門,將快拆接頭卸下,沿導軌軸向將漿槽拉出,清洗漿槽,清洗完畢后將導熱油管路與導熱介質進口和導熱介質出口相連,快速烘干漿槽,然后將漿槽固定槽生產線預定位置上,驅動升降機構上升漿槽,并使浸膠輥下降至浸膠上漿作業的高度。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