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人造皮革的制造設備,特別涉及是一種人造皮革的發泡裝置。
背景技術:
人造皮革的基本構成為一層織物,和在該層織物上涂覆的一層發泡層。其中織物可以為棉、麻、尼龍、聚酯、聚乙烯、聚丙烯、壓克力等其中之一,而發泡層較為常見的為聚氨酯(PU)和聚氯乙烯(PVC)等。現有技術中,發泡層的發泡一般采用兩種途徑:其一,在常壓下連續發泡,這種工藝的優點在于實現了生產的連續性,并且發泡后的人造皮革的長度可以保持發泡前的母片的長度,但是這種途徑也存在缺點,常壓下發泡后的人造皮革的孔隙較大,表面不平整,還需后續加工。其二,壓合模具發泡,這種途徑是通過熱流加熱模具,使模具內成型室內部發泡層發泡成型,這種工藝的優點在于發泡成型后的人造皮革孔隙細密、人造皮革的各種物理性能均有提高。因此現有技術一般采用第二種途徑進行發泡。但這種途徑所采用的發泡機生產出人造皮革通常溫度比較高,需要對其進行冷卻處理。但是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人造皮革的冷卻效果不理想,人造皮革易變形。
鑒于上述存在的問題及其缺陷,如何開發出一種具有高效冷卻且還兼具節能效果的發泡機,使得人造皮革發泡效果好,不易變形,成為本領域從業者迫切想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人造皮革的發泡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箱、設置在烘箱中的加熱機構及連通烘箱及外部的通風機構,所述加熱機構包括上加熱板及下加熱板,所述上加熱板的上表面及下加熱板的下表面相互配合成用以夾持人造皮革的夾持空間,所述加熱機構對人造皮革發泡成型后,所述通風機構根據烘箱內部的溫度調節烘箱與外部的通風面積以降低烘箱內的溫度,所述烘箱中還設有電控機構,所述烘箱還包括電連接電控機構的溫度傳感器,所述通風機構電連接電控機構,所述溫度傳感器感測烘箱內的溫度,所述電控機構根據溫度信號控制通風機構,所述加熱機構還包括調節件,用于調節上加熱板的上表面及下加熱板的下表面之間的間距,所述調節件包括固定安裝在上加熱板和/或下加熱板上的螺母及與螺母適配的螺桿,通過調節螺母來調節上加熱板上表面與下加熱板的下表面之間的間距。
為進一步完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以下技術特征: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通風機構包括通風口及風量調節件,所述通風口連通烘箱內部及外界空氣,所述風量調節件設置在通風口的一側,并與通風口轉動連接。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通風機構包括通風口及風量調節件,所述通風口連通烘箱內部及外界空氣,所述風量調節件設置在通風口的一側,并與通風口滑動連接。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通風口位于烘箱的其中之一的外壁上,所述外壁上設有滑槽,所述風量調節件可滑動式安裝于滑槽以封閉或者開啟通風口。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烘箱中還包括用以對發泡成型后人造皮革進行冷卻的冷卻機構,所述冷卻機構包括風機及冷卻風道,所述冷卻風道一端連通于風機,其另一端則對應上加熱板及下加熱板設置。
綜上,本實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技術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發泡機通過上、下加熱板的加熱方式,使得人造皮革的上下表面的溫度較為均勻,相對于現有技術中采用熱流進行加熱的方式,可以使得人造皮革整體的發泡效果更好,皮革孔隙更細密。且發泡機的烘箱上增設有通風機構,通過通風機構可以在發泡完成后,將烘箱內的高溫空氣向外釋放,從而防止高溫在爐體內累積,增加冷卻負擔,甚至使得發泡后的人造皮革的變形。
2、本實用新型的發泡機中通過調節件使得上、下加熱板的間距能夠根據人造皮革的厚度進行調節,使得人造皮革在的發泡過程是在持續受壓狀態下完成的,從而通過也就是調節施加在人造皮革的上下表面上的壓力,可以改變發人造皮革所處的壓力環境來改變人造皮革的物理性能。
3、本實用新型的發泡機的冷卻機構、通風機構及加熱機構均電連接控制機構,通過溫度傳感器對發泡機的烘箱內部的溫度進行實時監測并分別控制加熱機構的加熱溫度,通風機構的通風面積及冷卻機構的冷卻風量,從而使得烘箱內部在發泡過程中保持在適宜的溫度環境,而在發泡完成后又可以及時的向外界釋放熱量降低冷卻負擔,高效冷卻且還兼具節能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人造皮革的發泡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文的細節描述中,組件符號會標示在隨附的圖示中成為其中的一部份,并且以可實行該實施例的特定范例描述方式來表示。這類實施例會說明足夠的細節俾使該領域的一般技藝人士得以具以實施。閱者須了解到本實用新型中亦可利用其他的實施例或是在不悖離所述實施例的前提下作出結構性、邏輯性、及電性上的改變。因此,下文的細節描述將不欲被視為是一種限定,反的,其中所包含的實施例將由權利要求范圍來加以界定。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人造皮革的發泡裝置包括:烘箱1、設置在烘箱1中的加熱機構2及連通烘箱1及外部的通風機構3。
于本實施例中,所述加熱機構2包括上加熱板21及下加熱板22,所述上加熱板21的上表面及下加熱板22的下表面相互配合成用以夾持人造皮革5的夾持空間。且為了人造皮革5能夠在較好的受壓環境中進行發泡成型。所述加熱機構2還包括調節件,所述調節件包括固定安裝在上加熱板21和下加熱板22上的螺母231及與螺母231適配的螺桿232,通過調節螺母231來調節上加熱板21上表面與下加熱板22的下表面之間的間距。在其他實施例中為了更好的調節間距,可以在上加熱板21或下加熱板22的左右兩端均設置調節件,或者只在上加熱板21或下加熱板22上均設置調節件。且上加熱板21及下加熱板22的外表面上分別包覆有導熱層,所述加熱機構分別對導熱層加熱。受熱后的導熱層為母片的人造皮革5提供熱環境,以促使其發泡。導熱層可以設置成獨立裝置也可設置成一體裝置,且導熱層可以根據加工需要設定不同的溫度值。藉此,本實用新型的發泡機中通過調節件使得上、下加熱板的間距能夠根據人造皮革5的厚度進行調節,使得人造皮革5在的發泡過程是在持續受壓狀態下完成的,從而通過也就是調節施加在人造皮革5的上下表面上的壓力,可以改變發人造皮革5所處的壓力環境來改變人造皮革5的物理性能。
所述加熱機構2對人造皮革5發泡成型后,所述通風機構3根據烘箱1內部的溫度調節烘箱1與外部的通風面積以降低烘箱1內的溫度。所述通風機構3包括通風口及風量調節件,所述通風口連通烘箱1內部及外界空氣,所述風量調節件設置在通風口的一側,并與通風口轉動連接。當需要進行通風時,將風量調節件相對于通風口轉動翻開,從而將通風口露出以連通烘箱1內部及外界空氣,從而進行自然散熱。而在發泡成型階段,則使用風量調節件蓋住通風口,使得烘箱1內部形成一個密閉空間,避免熱量外散,影響發泡成型。
于本實施例中,所述烘箱1中還包括用以對發泡成型后人造皮革5進行冷卻的冷卻機構4,所述冷卻機構4包括風機41及冷卻風道42,所述冷卻風道42一端連通于風機41,其另一端則對應上加熱板21及下加熱板22設置。通過通風機構3的自然散熱效果后,將烘箱1中的熱量散掉,而后則通過冷卻機構4對人造皮革5進行進一步的冷卻,且在冷卻過程中,同時打開通風機構,還可以使得內部的熱量能夠及時散出,如此一來,可以及時的向外界釋放熱量降低冷卻負擔,高效冷卻且還兼具節能效果。
于本實施例中,為了更好的控制加熱機構2、通風機構3及冷卻機構4,烘箱1中還設有電控機構,且烘箱1還包括電連接電控機構的溫度傳感器,所述通風機構3電連接電控機構,所述溫度傳感器感測烘箱1內的溫度,分別控制上加熱板21和/或下加熱板22的發熱溫度及發熱時間、控制所述電控機構根據溫度信號控制風量調節件的開閉或控制冷卻機構4的風量及時間。藉此,可以使得烘箱1內部在發泡過程中保持在適宜的溫度環境,而在發泡完成后又可以及時的向外界釋放熱量降低冷卻負擔,高效冷卻。且整個過程智能化控制,更能保證發泡成型的質量,防止人造皮革5變形。
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通風機構除了上述實施例的結構外,還可以是采用通風口及風量調節件,所述通風口連通烘箱內部及外界空氣,所述風量調節件設置在通風口的一側,并與通風口滑動連接。所述通風口位于烘箱的其中之一的外壁上,所述外壁上設有滑槽,所述風量調節件可滑動式安裝于滑槽以封閉或者開啟通風口。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與范圍內,所作的更動及潤飾的等效替換,仍為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