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縫紉機械領域,尤其是一種十字繡自動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十字繡,是一種利用經緯交織的網格,將不同顏色的線用十字交叉的方式交叉在網格上的繡法。十字繡因繡法簡單 、繡品高貴華麗、精致典雅、別具風格等特點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十字繡一般都是手工進行繡制,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且繡制過程費事費力,時間長、效率低,成品價格昂貴,限制了該產品的普及。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十字繡自動加工裝置,以機械加工代替人工繡制十字繡。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十字繡自動加工裝置,包括布架機構、針架機構和傳動機構。所述布架機構包括可調式布架和繡布張緊鎖緊裝置;所述針架機構包括繡針機構和擺梭機構;所述傳動機構包括X向運動裝置和Y向運動裝置;所述布架機構設置于所述傳動機構上。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優選,所述可調式布架包括兩平行安裝的滾筒,所述兩滾筒設于滾筒支撐座上;所述繡布張緊鎖緊裝置設于該兩滾筒的端部,在所述兩滾筒之間設有兩橫架,所述兩橫架之間間距可調,在所述兩橫架上方設有縱向設置的壓板、端部設有縱向設置的滑塊導軌。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優選,繡布鋪裝在所述可調式布架的滾筒上,滾筒旋轉,繃緊繡布,壓板將繃緊的繡布壓在橫架上,操縱繡布張緊鎖緊裝置使滾筒鎖緊,保持繡布的繃緊狀態。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優選,所述針架機構包括懸臂梁,所述繡針機構和所述擺梭機構設于該懸臂梁上,在所述懸臂梁上設有繡線柱。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優選,所述繡針機構包括繡針支撐板,在所述繡針支撐板前側設有凸輪和連桿機構、后側設有電機,所述連桿機構下端設有繡針;所述電機與凸輪相連,所述凸輪帶動連桿機構運動,實現連桿機構下端繡針的上下運動。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優選,所述擺梭機構包括擺梭支撐架,在所述擺梭支撐架上設有擺梭和電機,所述擺梭與所述電機相連。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優選,所述繡針機構與所述擺梭機構之間設有一跟刀壓緊裝置,包括設于所述繡針支撐板下端的上壓片和設于所述擺梭支撐架上部的下壓片,所述上壓片與所述下壓片之間間距可調。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優選,所述傳動機構包括X向運動裝置和Y向運動裝置,所述Y向運動裝置設置于所述X向運動裝置的上方,所述X向運動裝置運動帶動所述Y向運動裝置的整體運動。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優選,在所述Y向運動裝置的底板上表面兩側設有縱向導軌、中部設有一縱向絲杠,在所述縱向導軌上設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與所述布架機構的連接板相連,所述縱向絲杠與Y軸驅動電機相連,在所述縱向絲杠上設有滑塊,所述滑塊與所述布架機構的滑塊連接板相連。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優選,在所述X向運動裝置的底板上表面兩側設有橫向導軌、中部設有一橫向絲杠。在所述橫向導軌上設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與所述Y向運動裝置的連接板相連;所述橫向絲杠與X軸驅動電機相連,在所述橫向絲杠上設有滑塊,所述滑塊與所述Y向運動裝置的滑塊連接板相連。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優選,所述Y向運動裝置的中心線與所述布架機構的中心線成45度角裝配。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十字繡自動加工裝置,可以提高十字繡繡制的效率和質量,降低十字繡成品的價格,促進十字繡的普及和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布架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針架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跟刀壓緊裝置的局部放大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傳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布架機構,2.針架機構,21.懸臂梁,22.繡線柱,3.傳動機構,4.可調式布架,41.滾筒,42.滾筒支撐座,43.橫架,44.壓板,45.滑塊導軌,46.連接板,47.滑塊連接板,5.繡布張緊鎖緊裝置,6.繡針機構,61.繡針支撐板,62.凸輪,63.連桿機構,64.電機,65.繡針,66.上壓片,7.擺梭機構,71.擺梭支撐架,72.擺梭,73.電機,74.下壓片,8.X向運動裝置,81.橫向導軌,82.橫向絲杠,83.X軸驅動電機,9.Y向運動裝置,91.縱向導軌,92.縱向絲杠,93.滑塊,94.Y軸驅動電機,95連接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圖2、圖3、圖4、圖5所示一種十字繡自動加工裝置,包括布架機構1、針架機構2和傳動機構3。
所述布架機構包括可調式布架4和繡布張緊鎖緊裝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調式布架4包括兩平行安裝的滾筒41,所述兩滾筒41設于滾筒支撐座42上,所述繡布張緊鎖緊裝置5設于該兩滾筒41的端部,在所述兩滾筒41之間設有兩橫架43,所述兩橫架43之間間距可調,在所述兩橫架43上方設有縱向設置的壓板44、端部設有縱向設置的滑塊導軌45。繡布鋪裝在所述可調式布架4的滾筒41上,滾筒41旋轉,繃緊繡布,壓板44將繃緊的繡布壓在橫架43上,操縱繡布張緊鎖緊裝置5使滾筒41鎖緊,保持繡布的繃緊狀態。
所述針架機構2包括懸臂梁21,所述繡針機構6和所述擺梭機構7設于該懸臂梁21上,在所述懸臂梁21上設有繡線柱22。
所述繡針機構6包括繡針支撐板61,在所述繡針支撐板61前側設有凸輪62和連桿機構63、后側設有電機64,所述連桿機構63下端設有繡針65;所述電機64與凸輪62相連,所述凸輪62帶動連桿機構63運動,實現連桿機構63下端繡針65的上下運動。
所述擺梭機構7包括擺梭支撐架71,在所述擺梭支撐架71上設有擺梭72和電機73,所述擺梭72與所述電機73相連。
所述繡針機構6與所述擺梭機構7之間設有一跟刀壓緊裝置,包括設于所述繡針支撐板61下端的上壓片66和設于所述擺梭支撐架71上部的下壓片74,所述上壓片66與所述下壓片74之間間距可調,本案例采用間距為十字繡的布厚+0.5~1mm。
所述傳動機構3包括X向運動裝置8和Y向運動裝置9,所述Y向運動裝置9設置于所述X向運動裝置8的上方,所述X向運動裝置8運動帶動所述Y向運動裝置9的整體運動。
在所述Y向運動裝置9的底板上表面兩側設有縱向導軌91、中部設有一縱向絲杠92,在所述縱向導軌91上設有連接塊95,所述連接塊95與所述布架機構1的連接板46相連;所述縱向絲杠92與 Y軸驅動電機94相連,在所述縱向絲杠92上設有滑塊93,所述滑塊93與所述布架機構1的滑塊連接板47相連。
在所述X向運動裝置8的底板上表面兩側設有橫向導軌81、中部設有一橫向絲杠82。在所述橫向導軌81上設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與所述Y向運動裝置9中所述連接塊95相同,所述連接塊與所述Y向運動裝置9的連接板相連,所述連接板與所述布架機構1的連接板46相同;所述橫向絲杠82與X軸驅動電機83相連,在所述橫向絲杠82上設有滑塊,所述滑塊與所述Y向運動裝置9中所述滑塊93相同,所述滑塊與所述Y向運動裝置9的滑塊連接板相連,所述滑塊連接板與所述布架機構1的滑塊連接板47相同。
所述Y向運動裝置9的中心線與所述布架機構1的中心線成45度角裝配。繡制時傳動機構3只需要進行X方向的運動或Y方向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