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智能防雨外置衣架。
背景技術:
現有的家用晾衣架由于房屋空間有限以及為了接觸到外界陽光,提高晾衣效果,很大一部分家庭都會采用外置衣架,具體安裝在陽臺窗戶處的外墻壁上,但是這種外置衣架一旦遭遇雨水天氣,如不能及時收衣服,放置在晾衣架上的衣服將很快被雨淋濕,給使用者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自動化抵擋雨水、阻止雨水接觸到晾衣架上的衣服的智能防雨外置衣架。
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智能防雨外置衣架,包括設置在窗外墻壁上的架桿,所述架桿的正上方設置有長方形結構的玻璃擋板,所述玻璃擋板的底面能夠整體覆蓋住架桿的上表面,所述玻璃擋板與窗戶的相對面的中心處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一端固定在玻璃擋板內,另一端穿過窗戶伸入到房屋內與旋轉電機相連,所述旋轉電機連接著單片機,所述單片機連接著固定在玻璃擋板頂面的濕度感應器,所述玻璃擋板沿著除了與窗戶的相對面的三個側面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開口向上,所述凹槽的底面沿著凹槽的槽道連接著擋雨簾,所述擋雨簾收縮在凹槽內,所述玻璃擋板寬度的一半加上凹槽的槽寬小于玻璃擋板與架桿之間的垂直距離。
本實用新型的設計原理為:單片機能夠控制旋轉電機驅動轉軸發生轉動,一旦遭遇雨水天氣,濕度感應器能夠第一時間感應到雨水帶來的濕度改變,濕度感應器將感應的濕度值傳遞給單片機,單片機根據所得到的濕度值,一旦濕度值超出安全范圍,則向旋轉電機發出指令,旋轉電機收到指令后驅動轉軸轉動180度,玻璃擋板在轉軸的帶動下也發生180度的轉動,此時凹槽開口向下,收縮在凹槽內的擋雨簾在重力的作用下從凹槽內向下伸展,最終擋雨簾能夠圍繞住架桿和架桿上的衣服,使得雨水無法接觸到架桿上的衣服。
進一步地,所述玻璃擋板的寬度和長度分別等于架桿的寬度和長度。
進一步地,所述轉軸和玻璃擋板一體化成型,這樣轉軸和玻璃擋板之間的連接強度非常高,提升了玻璃擋板轉動的穩定性。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一旦遭遇雨水天氣擋雨簾能夠自動放下起到抵擋雨水的作用,解決了現有的外置衣架不具有防水功能,衣架上的衣物容易被雨水淋濕的問題,從而大幅提升了外置衣架的功能性和智能性,給使用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剖視圖;
圖3為玻璃擋板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1: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智能防雨外置衣架,包括設置在窗外墻壁上的架桿1,所述架桿1的正上方設置有長方形結構的玻璃擋板2,所述玻璃擋板2的底面能夠整體覆蓋住架桿1的上表面,所述玻璃擋板2與窗戶的相對面的中心處設置有轉軸51,所述轉軸51一端固定在玻璃擋板2內,另一端穿過窗戶伸入到房屋內與旋轉電機5相連,所述旋轉電機5連接著單片機6,所述單片機6連接著固定在玻璃擋板2頂面的濕度感應器7,所述玻璃擋板2沿著除了與窗戶的相對面的三個側面設置有凹槽3,所述凹槽3開口向上,所述凹槽3的底面沿著凹槽3的槽道連接著擋雨簾4,所述擋雨簾4收縮在凹槽3內,所述玻璃擋板2寬度的一半加上凹槽3的槽寬小于玻璃擋板2與架桿1之間的垂直距離,所述玻璃擋板2的寬度和長度分別等于架桿1的寬度和長度,所述轉軸51和玻璃擋板2一體化成型。
實施例2:
濕度感應器7將感應到的空氣中的濕度值實時傳遞給單片機6,一旦雨水來臨,單片機6接收到的濕度值會超過設定的安全濕度值,則單片機6發送指令給旋轉電機5,旋轉電機5接收到指令后開始驅動轉軸51發生轉動,轉動的角度設定為180度,轉軸51帶動玻璃擋板2轉動180度后停止轉動,此時凹槽3的開口向下,收縮在凹槽3內的擋雨簾4在重力的作用下從凹槽3內向下伸展,最終擋雨簾4能夠圍繞住架桿1和架桿1上的衣服,使得雨水無法接觸到架桿1上的衣服。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玻璃擋板2寬度的一半加上凹槽3的槽寬小于玻璃擋板2與架桿1之間的垂直距離,這樣使得架桿1位于玻璃擋板2的轉動軌跡之外,避免了發生架桿1擋住玻璃擋板2,玻璃擋板2無法轉動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