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拼縫機吸塵裝置接口位置調節機構。
背景技術:
拼縫機是一種主要用于縫件拼合的裝置,傳統的拼縫機都會裝配吸塵裝置用于清理拼縫過程中產生的布邊廢料,而吸塵裝置都是通過軟管連接吸塵接口,再將吸塵接口固定于拼縫機上進行吸塵工作,由于結構的限制,吸塵接口的位置一旦固定,便不能發生移動,而吸塵接口為了能夠最有效對布邊廢料進行吸取,吸塵接口一般都固定于離機針較近的位置,因此當工作人員對機針進行穿線或是要更換機針時,吸塵接口的存在會對工作人員造成阻礙,使工作人員沒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機針穿線或是更換機針的工作,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難度,若是需要保證工作人員擁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機針穿線或更換機針的工作,則需要將吸塵接口完全從拼縫機上拆卸下來方可,而工作人員在完成機針穿線或更換機針的工作后,則需要再次將吸塵接口固定至拼縫機上,顯得十分麻煩,更加重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
雖然一些拼縫機上安裝有調節機構用以調節吸塵裝置接口位置,使工作人員無需將吸塵接口完全拆卸下來便可進行機針穿線或更換機針的工作,但傳統的調節機構設置有多個關節從而實現吸塵接口空間位置的改變,多個關節的存在則需要工作人員依次對多個關節進行操作使吸塵接口位置一點點發生改變,最終調節至實際所需的位置,顯得十分麻煩,過多的工序導致時間被大量消耗,嚴重降低了機針穿線或更換機針的效率,從而降低了整體的縫紉速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拼縫機吸塵裝置接口位置調節機構,它不僅無需將吸塵接口完全拆卸,便能改變吸塵接口的位置,使工作人員擁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機針穿線或更換機針的工作,且改變吸塵接口時無需依次改變多個關節位置,最大程度縮減了改變吸塵接口位置的時間,保證了機針穿線或更換機針的速度。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本發明公開一種新型拼縫機吸塵裝置接口位置調節機構,包括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上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行程孔;所述行程孔內設有可在行程孔內進行活動的行程螺絲;所述固定支架上固定有一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內設有一直徑小于其內徑的調節桿;所述固定管一側設有一調節螺孔,調節螺孔處螺接有一螺桿;所述螺桿一端穿入固定管內并抵觸于調節桿表面,螺桿另一端裸露于固定管外并連接有一可使螺桿發生旋轉的旋轉裝置;所述調節桿一端外套設有一位于固定管上方的卡止套,調節桿另一端連接有一位于固定管下方的固定爪;所述固定爪夾有吸塵接口;所述卡止套設有至少一個卡止螺孔;所述卡止螺孔內螺接有一卡止螺絲,卡止螺絲抵觸在調節桿表面;所述卡止套下表面固定有一定位銷;所述固定管上表面固定有與定位銷位置相對應的限位銷,限位銷與定位銷貼合于一起。
所述旋轉裝置為手柄。
所述旋轉裝置為花型手輪。
所述固定爪由主爪和副爪組成,主爪與副爪之間通過緊固螺絲相固定;所述吸塵接口位于主爪與副爪之間,主爪與副爪將吸塵接口緊縛于兩者之間。
所述主爪上設有一移動孔;所述調節桿一端設有可在移動孔內移動的導向部;所述導向部上設有一固定螺孔,固定螺孔螺接有一固定螺絲;所述調節桿通過固定螺絲與固定爪相連接固定。
所述定位銷與限位銷長度相同;所述定位銷下表面貼合于固定管上表面上,限位銷上表面貼合于卡止套下表面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與現有技術相比,采用本發明結構的新型拼縫機吸塵裝置接口位置調節機構通過調節桿便能對吸塵接口的朝向以及位置進行改變,因此需要進行機針穿線或更換機針時,只需通過松動旋轉裝置使調節桿發生活動,便能利用調節桿將吸塵接口移動至實際所需的位置,使其不會干擾到機針穿線或更換機針的過程,且調節桿的存在便能完成吸塵接口的朝向以及位置的改變,無需依次改變多個關節位置來改變吸塵接口的朝向以及位置,最大程度縮減了改變吸塵接口位置的時間,保證了機針穿線或更換機針的速度,提高了整體的縫紉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新型拼縫機吸塵裝置接口位置調節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A部的放大圖;
圖3是本發明新型拼縫機吸塵裝置接口位置調節機構的旋轉裝置為花型手輪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新型拼縫機吸塵裝置接口位置調節機構的旋轉裝置為手柄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請參閱圖1至圖4,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型拼縫機吸塵裝置接口位置調節機構,包括固定支架1,所述固定支架1上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行程孔2;所述行程孔2內設有可在行程孔2內進行活動的行程螺絲3;所述固定支架1上固定有一固定管4;所述固定管4內設有一直徑小于其內徑的調節桿5;所述固定管4一側設有一調節螺孔6,調節螺孔6處螺接有一螺桿7;所述螺桿7一端穿入固定管4內并抵觸于調節桿5表面,螺桿7另一端裸露于固定管4外并連接有一可使螺桿7發生旋轉的旋轉裝置8;所述調節桿5一端外套設有一位于固定管4上方的卡止套9,調節桿5另一端連接有一位于固定管4下方的固定爪10;所述固定爪10夾有吸塵接口11;所述卡止套9設有至少一個卡止螺孔12;所述卡止螺孔12內螺接有一卡止螺絲13,卡止螺絲13抵觸在調節桿5表面;所述卡止套9下表面固定有一定位銷14;所述固定管4上表面固定有與定位銷14位置相對應的限位銷15,限位銷15與定位銷14貼合于一起。
所述旋轉裝置8為手柄16。
所述旋轉裝置8為花型手輪17。
所述固定爪10由主爪18和副爪19組成,主爪18與副爪19之間通過緊固螺絲20相固定;所述吸塵接口11位于主爪18與副爪19之間,主爪18與副爪19將吸塵接口11緊縛于兩者之間。
所述主爪18上設有一移動孔21;所述調節桿5一端設有可在移動孔21內移動的導向部22;所述導向部22上設有一固定螺孔,固定螺孔螺接有一固定螺絲23;所述調節桿5通過固定螺絲23與固定爪10相連接固定。
所述定位銷14與限位銷15長度相同;所述定位銷14下表面貼合于固定管4上表面上,限位銷15上表面貼合于卡止套9下表面上。
本發明的使用方法如下:先通過行程螺絲3將固定支架1固定于拼縫機上的固定板上,若是此時吸塵接口11并未處于工作所需的位置,可對吸塵接口11位置進行調節,首先將行程螺絲3旋松,令固定支架1不再緊壓在固定板上,固定支架1便能順著行程孔2的軌跡進行移動,實現固定支架1的位移,當固定支架1在行程孔2的范圍內調節至實際所需的位置時,就可再次旋緊行程螺絲3,使固定支架1與固定板再次貼合固定。
接著便可旋動旋轉裝置8,使螺桿7不再緊壓在調節桿5表面,而旋轉裝置8可根據使用習慣的需要采用不同的結構,比如手柄16或花型手輪17,當螺桿7不再緊壓在調節桿5表面時,此時工作人員便可握住卡止套9對調節桿5進行旋轉,帶動固定爪10發生旋轉,從而使吸塵接口11的朝向隨之旋轉,工作人員更可對調節桿5進行上移或者下移,使吸塵接口11的位置發生改變,卡止套9與固定爪10的存在能夠使調節桿5在上移或下移時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調節桿5在上下移動時完全脫離固定管4的情況,當工作人員通過調節桿5將吸塵接口11移動至工作所需的位置后,便可通過旋轉裝置8將螺桿7旋緊,使螺桿7再次緊壓在調節桿5表面,令調節桿5的位置得到固定。
當調節桿5位置發生改變后,原本互相貼靠的定位銷14與限位銷15不再相貼靠,定位銷14甚至會遠離固定管4上表面,限位銷15則遠離卡止套9下表面,此時可松動卡止螺絲13,使卡止套9不再緊壓于調節桿5表面,卡止套9不再與調節桿5相固定,卡止套9可順著調節桿5的軌跡進行移動,使卡止套9順著調節桿5的軌跡向著固定管4的方向移動,直至定位銷14下表面與固定管4上表面貼合,限位銷15上表面與卡止套9下表面相貼合,都互相貼合后,再旋動卡止套9,使定位銷14與限位銷15相貼靠,接著便可通過卡止螺絲13再次旋緊,使調節桿5與卡止套9再次固定,定位銷14與限位銷15的相貼靠能夠增加調節桿5被螺桿7固定時的穩固性,保證調節桿5在固定時不會發生旋轉,且定位銷14與限位銷15長度相同,分別與固定管4、卡止套9相貼合,能夠進一步增加調節桿5固定時的穩固性,最大程度上固定調節桿5。
綜上所述可知,本發明通過調節桿5便能對吸塵接口11的朝向以及位置進行改變,因此需要進行機針穿線或更換機針時,只需通過松動旋轉裝置8使調節桿發生活動,便能利用調節桿5將吸塵接口11移動至實際所需的位置,使其不會干擾到機針穿線或更換機針的過程,且調節桿5的存在便能完成吸塵接口11的朝向以及位置的改變,無需依次改變多個關節位置來改變吸塵接口11的朝向以及位置,最大程度縮減了改變吸塵接口11位置的時間,保證了機針穿線或更換機針的速度,提高了整體的縫紉效率。
需要令吸塵接口11順著固定爪10的軌跡進行移動時,可松動緊固螺絲20,使主爪18與副爪19之間形成的間距變大,此時由主爪18與副爪19形成的夾緊力就會變小,不再將位于兩者之間的吸塵接口11緊縛,然后握住吸塵接口11施加外力便可對其進行移動,吸塵接口11移動至實際所需的位置后,再通過旋緊緊固螺絲20增加主爪18與副爪19形成的夾緊力,使吸塵接口11再次被緊縛,從而得到固定,且在固定爪10出現損傷時,若是該損傷僅僅出現在主爪18或副爪19其中一個零部件上時,只需更換受損的零部件即可,無需對整個固定爪10進行更換,節約了更換成本。
在吸塵接口11的位置確定后,可通過移動孔21來對吸塵接口11的位置進行微調,使其處于最佳的工作位置,微調時,先松動固定螺絲23,使調節桿5不再與主爪18相固定,此時移動孔21在調節桿5的導向部22的導向下可發生移動,從而帶動固定爪10發生移動,使吸塵接口11位置出現改變,微調結束后,再次通過旋緊固定螺絲23使調節桿5與主爪18相固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