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衣物處理設備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便攜式衣物烘干裝置。
背景技術:
日常生活中,在家或者是在外出差,剛剛洗完的衣物常常希望馬上就能晾干或烘干,以便及時使用或收納。發明人發現,相關技術中,不管是洗衣機還是專業的干衣機都無法做到在幾分鐘之內讓洗好的衣服可以立即再穿或收納,且占用空間大,存在改進空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便攜式衣物烘干裝置,所述便攜式衣物烘干裝置的結構簡單小巧,使用方便,并能實現各種衣物的快速烘干。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便攜式衣物烘干裝置,包括:用于產生熱風的熱風機構,所述熱風機構具有熱風出口;用于支撐衣物的柔性氣囊,所述柔性氣囊充氣后根據衣物產生彈性形變且具有與所述熱風出口可選擇連接的第一進氣接口和第二進氣接口,所述柔性氣囊上布置有多個與第一進氣接口和第二進氣接口連通的出氣孔。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便攜式衣物烘干裝置,通過設置柔性氣囊,收縮后占用空間小,攜帶方便,同時柔性氣囊可以根據衣物的形狀進行改變,從而使衣物與柔性氣囊緊密貼合,快速烘干衣物,設置多個出氣孔,使得熱氣流大量釋放,達到強力烘干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柔性氣囊包括:主體部,所述主體部的兩端分別設有所述第一進氣接口和所述第二進氣接口;兩個肢體部,兩個所述肢體部分別與所述主體部連通且所述主體部和所述肢體部上分別設有多個所述出氣孔。
可選地,所述柔性氣囊充氣后、所述主體部和兩個所述肢體部分別形成柱狀。
可選地,多個所述出氣孔布置在兩個所述肢體部和所述主體部的周壁。
進一步地,每個所述肢體部的自由端、所述主體部的設有所述第二進氣接口的一端、所述主體部分別與兩個所述肢體部的連接處的出氣孔的密度分別大于所述主體部周壁的出氣孔的密度。
可選地,所述主體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進氣接口設在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其中,所述第一端設有沿其軸向延伸且橫截面面積小于所述主體部的橫截面面積的頸部,所述頸部的周壁設有多個所述出氣孔且所述頸部的自由端端面設有所述第一進氣接口。
可選地,所述第一進氣接口和所述第二進氣接口的橫截面面積相等且均小于所述主體部的橫截面面積。
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例,衣物烘干裝置用于烘干上衣時,所述熱風出口與所述第一進氣接口連接且所述柔性氣囊充氣后大致形成t形。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所述衣物烘干裝置用于烘干褲子時,所述熱風出口與所述第二進氣接口連接且所述柔性氣囊充氣后大致形成y形。
可選地,所述熱風機構內具有與所述熱風出口連通的風道且包括:用于在所述風道內產生氣流的風扇和用于加熱所述風道內的氣流的加熱件。
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發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便攜式衣物烘干裝置在烘干上衣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便攜式衣物烘干裝置在烘干褲子時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便攜式衣物烘干裝置100,
熱風機構1,柔性氣囊2,
第一進氣接口21,第二進氣接口22,出氣孔23,主體部24,肢體部2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內”、“外”、“軸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參考圖1-圖2描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便攜式衣物烘干裝置100。
如圖1-圖2所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便攜式衣物烘干裝置100包括:用于產生熱風的熱風機構1和用于支撐衣物的柔性氣囊2。
熱風機構1具有熱風出口。柔性氣囊2充氣后根據衣物產生彈性形變。所述柔性氣囊2具有與所述熱風出口可選擇連接的第一進氣接口21和第二進氣接口22,柔性氣囊2上布置有多個與第一進氣接口21和第二進氣接口22連通的出氣孔23。
使用時,首先將柔性氣囊2放入需要烘干的衣物中,然后根據衣物的類型、將柔性氣囊2的第一進氣接口21或是第二進氣接口22與熱風機構1的熱風出口連接。接通電源后,柔性氣囊2充氣,并根據衣物產生彈性形變以支撐衣物,實現與衣物的緊密貼合。從熱風機構吹出的熱風進入到柔性氣囊2中,通過多個出氣孔23排出,流出的熱氣流與接觸在柔性氣囊2上的衣物產生熱傳遞,從而烘干衣物。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便攜式衣物烘干裝置100,通過設置柔性氣囊2,收縮后占用空間小,攜帶方便,同時柔性氣囊2可以根據衣物的形狀進行改變,從而使衣物與柔性氣囊2緊密貼合,快速烘干衣物,設置多個出氣孔23,使得熱氣流大量釋放,達到強力烘干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熱風機構1具有進風口和熱風出口。柔性氣囊2包括主體部24和與主體部24連通的兩個肢體部25,主體部24的兩端設有第一進氣接口21和第二進氣接口22,第一進氣接口21和第二進氣接口22均可以分別與熱風機構1的熱風出口連接。主體部24和兩個肢體部25上分別設有多個間隔設置的出氣孔23。
可選地,柔性氣囊2充氣后、主體部24和肢體部25分別形成柱狀,兩個肢體部25的一端與主體部24連通,另一端形成自由端。柔性氣囊2采用的是可伸縮材質,實現與衣物的緊密貼合,從而快速烘干衣物。
在一些示例中,主體部24充氣后形成柱狀且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進氣接口21設在主體部24的第一端(如圖1所示的主體部24的上端)。第二進氣接口22設在主體部24的第二端(如圖1所示的主體部24的下端)。
由于進氣接口的橫截面面積較大,在肢體部25和主體部24的周壁布置多個出氣孔23,出氣孔23面積較小,并使進氣接口的橫截面面積大于多個出氣孔23的橫截面面積總和,可以滿足熱量的持續供給。
在一些示例中,主體部24的設有第二進氣接口22的一端端面、肢體部25的自由端的端面形成封閉面。柔性氣囊2的主體部24周壁分布的出氣孔23數量少,密度小;肢體部25的自由端的出氣孔23數量多,密度大,且肢體部25的自由端的出氣孔23密度大于主體部24周壁的出氣孔23的密度。
同樣,主體部24的設有第二進氣接口22的一端的出氣孔23密度也大于主體部24周壁的出氣孔23的密度,主體部24與兩個肢體部25的連接處的出氣孔23的密度也大于主體部24周壁的出氣孔23的密度。
由此,出氣孔23采用密度不同的布置方式,可以防止衣物不同部位因厚度的不同,出現烘干時間不同的現象。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便攜式衣物烘干裝置100,主體部24的第一端設有頸部,頸部沿主體部24的軸向延伸,頸部的橫截面面積小于主體部24的橫截面面積。頸部的周壁布置有多個出氣孔23,且頸部的出氣孔23的密度大于主體部24周壁的出氣孔23的密度。若便攜式衣物烘干裝置100用于烘干上衣時,頸部可以用來支撐上衣的領口,頸部大量的出氣孔23可以實現衣物的領口的快速烘干。
如圖1所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便攜式衣物烘干裝置100,便攜式衣物烘干裝置100用于烘干上衣時,熱風機構1的熱風出口與第一進氣接口21連接,柔性氣囊2充氣后大致形成t形。
具體地,將要被烘干的上衣套在整個裝置上,使主體部24伸入上衣的衣身,兩個肢體部25分別伸入上衣的兩個衣袖,整理好衣領衣袖并扣好衣扣然后掛起。接通電源后,熱風將會根據上衣大小充滿整個上衣,使主體部24的外表面與上衣的衣身貼合,肢體部25的外表面與上衣的衣袖貼合,并從柔性氣囊2的出氣孔23向外吹出熱氣。
由于上衣左側及右側袖口處柔性氣囊2的出氣孔23較為密集,上衣的下部處柔性氣囊2的出氣孔23也較為密集,上衣腋下部位柔性氣囊2出氣孔23同樣較為密集,使得上衣衣領、袖口和腋下等較為厚處的部位與其他薄的部位可以同時烘干,從而在幾分鐘之內快速的烘干上衣。
如圖2所示,根據本發明又一個實施例的便攜式衣物烘干裝置100,便攜式衣物烘干裝置100用于烘干褲子時,熱風機構1的熱風出口與第二進氣接口22連接,柔性氣囊2充氣后大致形成倒置的y形。
具體地,將要被烘干的褲子套在整個裝置上,使主體部24伸入褲腰處,兩個肢體部25分別伸入兩個褲管處。接通電源后,熱風將會根據褲子的大小充滿整個褲子,使主體部24的外表面與褲腰貼合,肢體部25的外表面與褲管貼合,并從柔性氣囊2的出氣孔23向外吹出熱氣。
由于褲腰處柔性氣囊2的出氣孔23較為密集,使褲腰較為厚處的部位與其他薄的部位可以同時烘干,達到強力烘干的效果,從而在幾分鐘之內快速的烘干褲子。
如圖1所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便攜式衣物烘干裝置100,第一進氣接口21和第二進氣接口22的橫截面面積相等,并與熱風機構1的熱風出口的尺寸一致,保證熱風機構1可以分別與第一進氣接口21和第二進氣接口22順利對接。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進氣接口21和第二進氣接口22的橫截面面積均小于主體部24的橫截面尺寸。第一進氣接口21和第二進氣接口22的接頭采用高硬度的材料,當柔性氣囊2充氣后,兩個接頭不會發生彈性變形,從而使進氣接口尺寸不會發生變化,以滿足第一進氣接口21和第二進氣接口22與熱風機構1的熱風出口完全對接。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便攜式衣物烘干裝置100,熱風機構1內限定有與進風口和熱風出口連通的風道。熱風機構1包括:風扇和加熱件,風扇可以設在風道內,用于在風道內產生氣流。加熱件用于加熱風道內的氣流,加熱后的氣流通過柔性氣囊2上的出氣孔23傳遞給衣物。
根據本發明進一步的實施例,熱風機構1上設有掛鉤和用于連接電源的電源插頭,使用方便,提升用戶體驗。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便攜式衣物烘干裝置100的其他構成以及操作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都是已知的,這里不再詳細描述。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意性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