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縫被機技術領域,具體為大棚被生產線用縫被機。
背景技術:
現有縫被機工作過程中,升降橫梁上下運動一次,完成一次物件的縫制動作,同時安裝在升降橫梁上的針頭需要不斷從線團上拉出線,縫被機上設有配備安裝線團的裝置以及將從線團上拉出線進行挑起的裝置,實現物料自動送出機構、縫制機構與挑線裝置的配合運作,從而實現縫被機的全自動工作,例如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1520312451.9提出的一種新型全自動縫被機,具體內容為,其結構包括機架、升降橫梁、出料滾軸,所述機架上部設有升降橫梁,所述升降橫梁下端連接針頭,所述機架上的升降橫梁上方設有第一轉軸,第一轉軸上設有第一支座,雖然該裝置結構簡單,設備工作效率高,但是長期利用凸輪和鏈傳動機構,會增大傳動誤差,降低穩定性,同時裝置的自動化控制程度較低,基于此,本發明設計了大棚被生產線用縫被機,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大棚被生產線用縫被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現有裝置長期利用凸輪和鏈傳動機構,會增大傳動誤差,降低穩定性,同時裝置的自動化控制程度較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大棚被生產線用縫被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的頂部間隔設有一對立柱,所述立柱之間設有第一繞線梁,所述機架的頂部間隔焊接有固定桿,且固定桿位于一對立柱之間,所述機架的前表面上部和下部分別設有夾線器和彈簧針腳裝置,所述機架前內側面的上部和中部分別焊接有第二繞線梁和第三繞線梁,且第二繞線梁和第三繞線梁位于夾線器和彈簧針腳裝置之間,所述機架前內側面的下部轉動連接有壓板,所述機架的內腔底部通過通孔貫穿設有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的外壁套接有懸梭,所述機架的左側上部設有開關排,所述機架的內腔頂部通過通孔水平貫穿設有一對連接軸,右側所述連接軸的外壁套接有挑線桿,且挑線桿通過通槽貫穿于機架的表面,所述機架的內腔中部通過導向通槽焊接有導向柱,所述導向柱的外壁套接有升降橫梁,所述升降橫梁的底部設有機針,所述機架后內側面的中部通過通槽滑動設有羅拉輥副,所述羅拉輥副的底部設有支撐轉軸,所述機架的后表面的左側上部設有轉盤和距離感應器,所述機架后內壁的右側設有手動轉桿;
所述機架的左腔底部設有第一電機和蝸輪蝸桿減速機,且第一電機的動力輸出端與蝸輪蝸桿減速機的輸入軸通過聯軸器固接,所述第一轉軸的外壁兩端均套接有從動齒輪,所述從動齒輪的表面焊接有固定軸,所述固定軸的外壁轉動連接有偏心輪和主連桿,且主連桿位于偏心輪與從動齒輪之間,所述偏心輪的表面轉動連接有擺桿,所述從動齒輪嚙合有主動齒輪,且主動齒輪套接在蝸輪蝸桿減速機的動力輸出軸上,所述主連桿與升降橫梁轉動連接,所述擺桿的另一端轉動連接有曲柄,所述曲柄的另一端轉動連接有搖桿,且搖桿通過固定轉軸與機架表面連接,所述搖桿的另一端轉動連接有第一副連桿,且第一副連桿與左側所述連接軸的外壁轉動連接;
所述機架右腔的從動齒輪的左側設有測速傳感器,所述機架右腔的擺桿的另一端轉動連接有換向桿件,且換向桿件通過固定轉軸與機架的表面連接,所述換向桿件的另一端轉動連接有第二副連桿,且第二副連桿的另一端與支撐轉軸的外壁轉動連接,所述羅拉輥副的左側羅拉輥的表面與手動轉桿之間轉動連接有第一連接折桿,所述連接軸的外壁右端之間轉動連接有第二連接折桿,所述機架右腔的表面頂部設有斷路器,所述機架右腔的頂部橫梁上設有中央處理器和第二電機,且第二電機的動力輸出軸貫穿機架與轉盤連接;
所述中央處理器分別與開關排、斷路器、第一電機、第二電機、距離感應器和測速傳感器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機架的側壁設有與壓板相配合的轉動擋塊。
優選的,所述固定桿呈折線型分布在機架的頂部。
優選的,所述升降橫梁上下端面與導向柱之間通過螺釘設有透蓋。
優選的,所述羅拉輥副通過升降壓桿和彈簧與機架的通槽內壁滑動連接,且彈簧套接在升降壓桿的外壁,升降壓桿通過限位螺栓和內螺紋柱與機架滑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手動轉桿的外壁套接有防滑軟橡膠套。
優選的,所述固定軸的外壁焊接有兩組限位柱體,且限位柱體位于主連桿的兩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在升降橫梁、挑線桿和第一轉軸之間通過第二副連桿、換向桿件、擺桿、偏心輪、主連桿、曲柄、搖桿和第一副連桿連接,進行運動傳遞,避免松動,利用中央處理器分別與開關排、斷路器、第一電機、第二電機、距離感應器和測速傳感器電性連接,通過測速傳感器測得從動齒輪的轉動速度,距離感應器獲得轉盤帶動旋梭上的繞線厚度,通過與中央處理器設定的參考數據進行比對,控制斷路器、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的工作狀態,進而實現自動化控制,該裝置沒有利用凸輪和鏈傳動機構,傳動誤差降低,穩定性提高,操作簡單。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處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后視圖;
圖4為本發明左視圖;
圖5為本發明右視圖;
圖6為本發明偏心輪、從動齒輪、固定軸和主連桿連接位置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機架,2-立柱,3-第一繞線梁,4-固定桿,5-夾線器,6-第二繞線梁,7-挑線桿,8-第三繞線梁,9-彈簧針腳裝置,10-壓板,11-第一轉軸,12-懸梭,13-開關排,14-升降橫梁,15-機針,16-轉盤,17-距離感應器,18-羅拉輥副,19-支撐轉軸,20-手動轉桿,21-斷路器,22-連接軸,23-第二連接折桿,24-第二電機,25-第一連接折桿,26-第二副連桿,27-換向桿件,28-擺桿,29-偏心輪,30-從動齒輪,31-測速傳感器,32-固定軸,33-主連桿,34-導向柱,35-中央處理器,36-第一電機,37-蝸輪蝸桿減速機,38-主動齒輪,39-曲柄,40-搖桿,41-第一副連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6,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大棚被生產線用縫被機,包括機架1,機架1的頂部間隔設有一對立柱2,立柱2之間設有第一繞線梁3,機架1的頂部間隔焊接有固定桿4,且固定桿4位于一對立柱2之間,機架1的前表面上部和下部分別設有夾線器5和彈簧針腳裝置9,機架1前內側面的上部和中部分別焊接有第二繞線梁6和第三繞線梁8,且第二繞線梁6和第三繞線梁8位于夾線器5和彈簧針腳裝置9之間,機架1前內側面的下部轉動連接有壓板10,機架1的內腔底部通過通孔貫穿設有第一轉軸11,第一轉軸11的外壁套接有懸梭12,機架1的左側上部設有開關排13,機架1的內腔頂部通過通孔水平貫穿設有一對連接軸22,右側連接軸22的外壁套接有挑線桿7,且挑線桿7通過通槽貫穿于機架1的表面,機架1的內腔中部通過導向通槽焊接有導向柱34,導向柱34的外壁套接有升降橫梁14,升降橫梁14的底部設有機針15,機架1后內側面的中部通過通槽滑動設有羅拉輥副18,羅拉輥副18的底部設有支撐轉軸19,機架1的后表面的左側上部設有轉盤16和距離感應器17,機架1后內壁的右側設有手動轉桿20;
機架1的左腔底部設有第一電機36和蝸輪蝸桿減速機37,且第一電機36的動力輸出端與蝸輪蝸桿減速機37的輸入軸通過聯軸器固接,第一轉軸11的外壁兩端均套接有從動齒輪30,從動齒輪30的表面焊接有固定軸32,固定軸32的外壁轉動連接有偏心輪29和主連桿33,且主連桿33位于偏心輪29與從動齒輪30之間,偏心輪29的表面轉動連接有擺桿28,從動齒輪30嚙合有主動齒輪38,且主動齒輪38套接在蝸輪蝸桿減速機37的動力輸出軸上,主連桿33與升降橫梁14轉動連接,擺桿28的另一端轉動連接有曲柄39,曲柄39的另一端轉動連接有搖桿40,且搖桿40通過固定轉軸與機架1表面連接,搖桿40的另一端轉動連接有第一副連桿41,且第一副連桿41與左側連接軸22的外壁轉動連接;
機架1右腔的從動齒輪30的左側設有測速傳感器31,機架1右腔的擺桿28的另一端轉動連接有換向桿件27,且換向桿件27通過固定轉軸與機架1的表面連接,換向桿件27的另一端轉動連接有第二副連桿26,且第二副連桿26的另一端與支撐轉軸19的外壁轉動連接,羅拉輥副18的左側羅拉輥18的表面與手動轉桿20之間轉動連接有第一連接折桿25,連接軸22的外壁右端之間轉動連接有第二連接折桿23,機架1右腔的表面頂部設有斷路器21,機架1右腔的頂部橫梁上設有中央處理器35和第二電機24,且第二電機24的動力輸出軸貫穿機架1與轉盤16連接;
中央處理器35分別與開關排13、斷路器21、第一電機36、第二電機24、距離感應器17和測速傳感器31電性連接。
其中,機架1的側壁設有與壓板10相配合的轉動擋塊,方便對壓板10進行限位,防止上下震動,影響縫制,固定桿4呈折線型分布在機架1的頂部,便于擺放體積較大的線團,升降橫梁14上下端面與導向柱34之間通過螺釘設有透蓋,有利于固定潤滑脂,羅拉輥副18通過升降壓桿和彈簧與機架1的通槽內壁滑動連接,且彈簧套接在升降壓桿的外壁,升降壓桿通過限位螺栓和內螺紋柱與機架1滑動連接,調節方便,手動轉桿20的外壁套接有防滑軟橡膠套,減少扳動時手掌的壓迫感,固定軸32的外壁焊接有兩組限位柱體,且限位柱體位于主連桿33的兩側,避免連桿33左右運動,降低傳動穩定性。
本實施例的一個具體應用為:第一電機36帶動第一轉軸11轉動,第一轉軸11通過第二副連桿26、換向桿件27、擺桿28、偏心輪29、主連桿33、曲柄39、搖桿40和第一副連桿41使升降橫梁14上下運動,線團放置在固定桿4上,棉線通過在夾線器5,第一繞線梁3、第二繞線梁6、第三繞線梁8、機針15和懸梭12,升降橫梁14上的機針15對物件進行縫制,被子在羅拉輥副18和支撐轉軸19的作用下平移,利用壓板10壓住被子,使縫線緊實,通過測速傳感器31測得從動齒輪30的轉動速度,距離感應器27獲得轉盤16帶動旋梭上的繞線厚度,旋梭上的棉線用于縫制,隨著縫制的進行,棉線減少,距離越來越大,通過與中央處理器35設定的參考數據進行比對,控制斷路器21、第一電機36和第二電機24的工作狀態。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以上公開的本發明優選實施例只是用于幫助闡述本發明。優選實施例并沒有詳盡敘述所有的細節,也不限制該發明僅為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顯然,根據本說明書的內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變化。本說明書選取并具體描述這些實施例,是為了更好地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從而使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發明。本發明僅受權利要求書及其全部范圍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