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刺繡機及其卷布框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456001閱讀:519來源:國知局
一種刺繡機及其卷布框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一種刺繡機,特別涉及一種刺繡機及其卷布框。



背景技術:

刺繡機又稱為電腦繡花機,它是當代最先進的刺繡機械,它能使傳統的手工繡花得到高速度、高效率的實現,并且還能實現手工繡花無法達到的"多層次、多功能、統一性和完美性"的要求。

授權公告號為cn101230525、申請日為2008年1月25日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多頭刺繡機,其包括機架、以及安裝在機架上的卷布框及其驅動裝置、機頭和旋梭箱,卷布框豎直安裝在機架上,驅動裝置由x向驅動機構、y向驅動機構組成,卷布框與機架之間為滑動連接,卷布框分別與x向驅動機構、y向驅動機構聯動連接,并在x向驅動機構、y向驅動機構的作用下在機架上作橫向或縱向的移動,多個機頭和旋梭箱呈水平排列地安裝在機架上,機頭和旋梭箱安裝于卷布框的兩側與卷布框相配合,完成刺繡工作。

其中,在該專利中為了將等待刺繡的基布繃緊,刺繡完成后將刺繡好的布卷繞起來并且釋放待刺繡的基布,在卷布輥的左端安裝有棘輪棘爪機構。棘輪棘爪機構包括位于卷布框上端的卷布輥的左側安裝有轉動軸、棘輪和棘爪,從左向右的方向看,棘輪和棘爪在轉動軸沿逆時針方向旋轉后可以防止其回轉,轉動軸可采用手動或電機驅動;位于卷布框下端的卷布輥的左側安裝有轉動軸、棘輪和棘爪,從左向右的方向看,棘輪和棘爪在轉動軸沿順時針方向旋轉后可以防止其回轉。

通過旋轉上下兩卷布輥上的轉動軸,并通過兩卷布輥上的棘輪、棘爪就可以將卷繞在卷布輥上的繡花布均勻地繃緊,并且通過按照不同方向旋轉轉動軸和轉動軸,進行對兩棘輪、兩棘爪進行調整,就可以達到移動布框上面的繡花基布的目的,因此可以在繡完一整面花形后,將繡好的花布卷繞在一個卷布輥上,從而釋放另一個卷布輥上的未被刺繡的基布,并且將其調整在待刺繡的位置,進行下一步的刺繡工作。

通過棘輪棘爪機構對基布進行繃緊的方式,雖然在基布的長度方向上可以實現繃緊,但是對于寬度方向上,上述專利中的多頭刺繡機卻無法完成繃緊,特別是對于寬度比較大的基布,其兩側會因為松弛而造成繡出的圖案發生變形等問題,對整體美觀產生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種卷布框,具有對基布兩側進行張緊的效果。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一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卷布框,包括卷繞輥、卷布輥和兩支桿,兩支桿連接卷繞輥和卷布輥形成框架結構,還包括有兩分別設于兩立桿上的側邊張緊機構,所述側邊張緊機構包括用于夾持基布側邊的夾持組件、以及設于夾持組件上并用于拖拉基布側邊的張緊組件,所述張緊組件于夾持組件夾持基布過程中向兩側滑移。

如此設置,通過夾持組件將基布的兩側夾持住,在夾持住基布的同時,通過張緊組件將基布兩側向外拉動形成基布繃緊的狀態。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夾持組件包括靜模、動模和驅動件,所述動模受控于驅動件沿水平方向活動與靜模分、合;所述張緊組件包括滑動件和多個滑槽,所述滑槽沿水平方向平行設置于動模上,所述滑槽的底面均呈傾斜設置,所述滑動件滑移連接于滑槽上且沿滑槽的底面滑移。

如此設置,通過驅動件來控制動模的活動,從而與靜模配合實現對基布側邊夾持,在將布料夾持住后,繼續使驅動件驅動動模朝靠近靜模運動,此時,在滑槽底面的傾斜設置的作用下,使得壓力會帶動滑動件滑移,從而拉動基布的兩側向兩側移動漸漸將基布拉緊。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滑動件與靜模相對的一端端面上設置有釘齒。

如此設置,釘齒的設置使得基布可以更好的隨滑動件移動,避免由于與靜模壓合而產生的阻力造成基布與滑動件間發生相對滑動,而影響了基布繃緊的程度。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卷布輥包括輥軸和設于輥軸一端包括棘輪、棘爪的輪爪機構,所述輥軸至少有一端設置有增大輥軸轉動阻力的阻尼機構,所述阻尼機構上還設置有用于調節阻尼大小的阻尼調節器,所述阻尼調節器為一設于彈性壓件一側且可于輥軸軸心線方向調節位置的支撐件;

所述阻尼機構包括彈性壓件和阻尼件,所述阻尼件固設于輥軸的端部,所述彈性壓件在一沿輥軸軸心線方向的彈性力作用下受壓于阻尼件的端面上,所述阻尼件和彈性壓件間的抵接面上設置有增阻結構。

如此設置,在輪爪機構的基礎上,再在輥軸上設置阻尼機構,通過阻尼機構中阻尼件和彈性壓件間的抵觸以及增阻結構,使得輥軸轉動需要施加一定的力才能克服增阻結構所產生的阻力,從而帶動輥軸轉動,通過對該阻力大小的控制。即在基布從卷布輥上被拉出時,拉動基布的力會克服阻力,帶動卷布輥發生轉動,在該過程中,由于阻力的作用,使得基布一直處于繃緊的狀態,在完成更換后自動完成繃緊,然后控制輪爪機構對卷布輥進行限位,使卷布輥不會因為在刺繡過程中被拉動造成基布無法保持繃緊狀態。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輥軸的兩端設置有滑移塊,所述阻尼機構設于一滑移塊上,所述彈性壓件包括彈簧和壓片,所述壓片周向限位安裝于滑移塊上,所述支撐件螺紋連接于滑移塊,所述彈簧位于壓片和支撐件之間。

如此設置,實現阻尼調節器的調節功能,通過轉動支撐件即可對支撐件進行輥軸軸心線方向上的移動,從而調節對彈簧的壓緊程度,最后完成對阻力的調控。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增阻結構包括設于彈性壓件端面上的凹槽、以及設于阻尼件端面上與凹槽配合的凸起。

如此設置,采用相互配合的凸起和凹槽,在彈簧的作用下使得彈性壓件和阻尼件壓緊,并產生一定的阻力。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卷繞輥的一端設置有輪爪裝置,所述輪爪裝置和輪爪機構的結構相同,所述輪爪裝置上的棘爪對棘輪的限定方向與輪爪機構上的棘爪對棘輪的限定方向相反。

如此設置,基布先安裝在卷布輥上,然后拉出纏繞在卷繞輥上,在完成一段布料的刺繡后,將完成刺繡的布料卷繞到卷繞輥上,同時將沒刺繡的基本從卷布輥上拉出,在卷繞輥和卷布輥間更換上新的基布,進行新一輪的刺繡。而限定方向相反的設置,使得在輪爪裝置和輪爪機構的作用下,保持卷繞輥和卷布輥間基布長度的固定,防止基布發生松動解除繃緊狀態。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支桿上設置有兩位于同于豎直面上的導向輥,所述導向輥與卷布輥平行,且所述卷繞輥和卷布輥平行且不相交于導向輥所在平面。

如此設置,通過兩導向輥的設置來保持用于刺繡的布料處于同一豎直面上。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卷繞輥的輥面上設置有用于連接基布的粘扣帶,所述粘扣帶的勾面固定于卷繞輥的輥面上,所述卷繞輥上設置有多個沿卷繞輥軸心線方向設置有卡槽,所述粘扣帶的毛面一側與基布連接、另一側設有與卡槽配合的卡條。

如此設置,在將卷布輥上的基布連接到卷繞輥上時,通過先將基布的一端連接到粘扣帶的毛面上,然后將毛面上的卡條卡入到輥軸上的其中一個卡槽中,然后將毛面與勾面壓合實現粘接,如此即可完成基布與卷繞輥的連接,非常簡單方便,且在卡條和卡槽的作用下,連接后能夠很好的保證基布個位置的拉力較為接近,實現各部位拉力的平衡,從而保證各部位的張緊。

本發明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種刺繡機。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刺繡機,其包括有上述的卷布框。

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首先,粘扣帶的設置使得基布與卷繞輥的連接非常方便,且能夠很好的避免基布發生傾斜等情況,保證卷布輥和卷繞輥間基布整體的張力較為均勻;

2、其次,側邊張緊機構的設置可以實現對基布兩側的張緊,再通過阻尼機構的設置,使得基布從卷布輥送至卷繞輥的過程中,一直保持基布處于繃緊的狀態,使得在基布完成更換后即處于繃緊狀態,從而實現基布全方位的繃緊,降低了局部松弛而造成繡出的圖案發生變形等問題而對整體美觀產生影響,從而提高刺繡的美觀性;

3、在基布更換過程中,通過對阻尼機構的調節,可以調節阻尼大小,從而調節繃緊程度,避免了人工調節因為主觀問題造成精確度不高、以及無法安保持繃緊度同一的問題,使得每次刺繡的基本其繃緊度保持在可控范圍內,保證每段基本上刺繡的美觀和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一中卷繞輥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卷繞輥一端的局部放大圖;

圖4是實施例一中卷繞輥一端的拆分結構示意圖一;

圖5是實施例一中卷繞輥一端的拆分結構示意圖二;

圖6是圖1的a部放大圖;

圖7是實施例一的局部放大圖,示出了側邊張緊機構的結構;

圖8是實施例一的剖側視圖;

圖9是實施例一中側邊張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卷布輥;11、輥軸;12、插接桿;13、限位槽;2、輪爪機構;21、棘輪;22、棘爪;3、阻尼機構;31、壓片;32、彈簧;33、阻尼件;331、卡接塊;34、阻尼調節器;4、滑移塊;41、軸承;51、凸起;52、凹槽;6、卷繞輥;7、立桿;8、輪爪裝置;9、導向輥;10、側邊張緊機構;101、靜模;102、動模;1021、滑槽;1022、導向槽;103、驅動件;104、滑動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實施例1:一種卷布框,如圖1所示,其包括:一卷繞輥6、一卷布輥1、以及兩支桿,兩支桿連接卷繞輥6和卷布輥1形成框架結構,卷布輥1設于卷繞輥6下方進行基布從卷布輥1到卷繞輥6間的輸送。

參照圖2和圖3,卷布輥1包括輥軸11、輪爪機構2和阻尼機構3,輪爪機構2數量為一個、設于輥軸11的一端端部,輪爪機構2包括棘輪21和棘爪22,棘輪21固定于輥軸11上;阻尼機構3設置為兩個,分別設于輥軸11的兩端。

如圖3所示,輥軸11的端部通過軸承41轉動連接于一滑移塊4上,且在輥軸11的端部設置有插接桿12,插接桿12貫穿滑移塊4(通過插接桿12與手輪、電機等連接用于帶動輥軸11轉動),棘輪21固定于輥軸11的端部,棘爪22設于滑移塊4上。另外,阻尼機構3包括彈性壓件、阻尼件33和阻尼調節器34,阻尼件33套設于插接桿12上并周向限位于的輥軸11上,其周向限位方式為:在阻尼件33上設置有一字型卡接塊331,在輥軸11上設置有與卡接塊331配合的限位槽13。

彈性壓件包括彈簧32和壓片31,彈簧32和壓片31均套設于插接桿12上并設于滑移塊4內,壓片31呈正六邊形、并周向限位于滑移塊4上。阻尼調節器34為一設于彈性壓件一側且可于輥軸11軸心線方向調節位置的支撐件,支撐件上設置有通孔供插接桿12穿過,在支撐件的外側設置有螺紋用于與滑移塊4連接,支撐塊位于滑移塊4內部的一端與彈簧32抵接,使得彈簧32在沿輥軸11軸心線方向上產生彈性力,并使壓片31在彈性力作用下受壓于阻尼件33的端面上形成阻力。

參照圖4和圖5,在阻尼件33和彈性壓件間的抵接面上設置有增阻結構,該增阻結構包括設于彈性壓件端面上的凹槽52、以及設于阻尼件33端面上與凹槽52配合的凸起51,采用相互配合的凸起51和凹槽52,在彈簧32的作用下使得彈性壓件和阻尼件33壓緊,并產生一定的阻力,凸起51設置為多個且呈繞阻尼件33端面的圓心均勻分布。

如圖1和圖6所示,卷繞輥6的一端設置有輪爪裝置8,輪爪裝置8和輪爪機構2的結構相同,但輪爪裝置8上的棘爪22對棘輪21的限定方向與輪爪機構2上的棘爪22對棘輪21的限定方向相反。其中,在卷繞輥6的兩端也設置有兩滑移塊4,支桿連接在卷繞輥6和卷布輥1上的滑移塊4上。

參照圖1和圖7,支桿上設置有兩位于同于豎直面上的導向輥9,導向輥9與卷布輥1平行,且卷繞輥6和卷布輥1平行且不相交于導向輥9所在平面。通過兩導向輥9的設置來保持用于刺繡的布料處于同一豎直面上,避免因為基布布卷的直徑改變造成卷繞輥6和卷布輥1間基布無法保持在同一平面上。

如圖7、圖8和圖9所示,在兩立桿7上均設置有一側邊張緊機構10,每個側邊張緊機構10均包括一夾持組件和一張緊組件,夾持組件包括靜模101、動模102和驅動件103,靜模101所在豎直面與導向輥9上的基布所在豎直面共面,且兩靜模101間的距離小于基布的寬度。張緊組件包括滑動件104和多個滑槽1021,滑槽1021沿水平方向平行設置于動模102上,滑槽1021的底面均呈傾斜設置,在滑槽1021的兩側設置有導向槽1022,滑動件104通過導向槽1022滑移連接于滑槽1021上且可沿滑槽1021的底面滑移,滑動件104與靜模101相對的一端端面上設置有釘齒,動模102受控于驅動件103沿水平方向活動并帶動滑動件104滑移與靜模101間發生分、合,其中,驅動件103為兩個氣缸。

工作原理:先通過縫線的方式,將粘扣帶的毛面連接到基布上,然后將基布布卷安裝在卷布輥1上,并將基布從卷布輥1上拉出依次繞過兩導向輥9,將粘扣帶毛面上的卡條卡入到卷繞輥6上的卡槽中,然后將毛面與固定在卷繞輥6上的勾面貼合,轉動卷繞輥6使得部分毛面固定在卷繞輥6上即可完成基布與卷繞輥6間的連接。此時在卷繞輥6和卷布輥1間形成第一段需要刺繡的基布,當啟動刺繡機進行刺繡后,轉動卷繞輥6轉動將完成刺繡的基布卷繞到卷繞輥6上,在此同時,由于卷繞輥6的作用會將沒刺繡的基本從卷布輥1上拉出,在卷繞輥6和卷布輥1間更換上新的基布,進行新一輪的刺繡。

在轉動卷繞輥6拉動基布帶動卷布輥1轉動的過程中,在阻尼機構3的作用下,基布需要達到一定的拉力才能克服阻力帶動卷布輥1轉動(即在阻尼機構3中阻尼件33和彈性壓件間的抵觸以及增阻結構的作用下,使得輥軸11轉動需要施加一定的力才能克服增阻結構所產生的阻力,從而帶動輥軸11轉動,而通過阻尼調節器34對該阻力大小進行控制,來改變帶動輥軸11轉動所需克服的阻力大小。),所以在此過程中基布會被拉緊繃直。

當完成上述動作后,啟動兩側側邊張緊機構10上的驅動件103工作,使得動模102朝向靜模101活動,當直到基布兩側被夾持在滑動件104上設置有釘齒的端面與靜模101間,此時繼續使驅動件103驅動動模102朝靠近靜模101運動,在滑槽1021底面的傾斜作用下,使得壓力會帶動滑動件104滑移,從而拉動基布的兩側向兩側移動,漸漸將基布拉緊,達到對基布全方位的張緊。

當兩導向輥9間的基本完成刺繡后,先啟動驅動件103使動模102與靜模101分開,使得基布的側面與側邊張緊機構10分離,然后操作卷繞輥6轉動將新的基本更換到兩導向輥9之間,再次通過邊張緊機構將基布張緊即可。

實施例2:一種刺繡機,其上設置有實施例中的卷布框。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