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編織袋用鎖邊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編織袋設備,具體說是涉及一種編織袋用鎖邊機。
【背景技術】
[0002]編織袋用鎖邊機在鎖邊過程中,如圖1所示,在機架I上設有編織袋鎖邊設備2和傳動裝置4,編織袋3從傳動裝置4的一端經過鎖邊設備2鎖邊后,從傳動裝置4的另一端滑出落下,編織袋3運行到編織袋下落位置31時,阻擋了紅外發射裝置5發向紅外接收裝置52的信號,紅外接收裝置52便向下壓板8的下壓動力裝置發出信號,下壓動力裝置使下壓板8將編織袋3壓在收納板6上(下壓過程經過參加下壓板82和編織袋堆積位置33),然后下壓板8恢復到原來位置。如此循環。問題是,隨著編織袋下壓的越來越多,編織袋堆積的越來越高,需要人工及時運走,否則,編織袋堆隨著高度的增加,會傾斜甚至倒塌,不利于下一步進行捆扎。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編織袋用鎖邊機,使編織袋堆不會倒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具體為:
[0005]一種編織袋用鎖邊機,包括機架和收納板,所述機架上設有編織袋鎖邊設備、下壓裝置和傳動裝置,在機架上傳動裝置的出料端一側的上部設有紅外發射裝置,在編織袋傳送方向的對應位置設有紅外接收裝置;下壓裝置包括下壓動力裝置和與其連接的下壓板,下壓板鉸接在機架上傳動裝置的出料端一側的下部,收納板設在出料端一側;所述收納板的下方設有收納移動裝置,收納移動裝置連接收納動力裝置,收納動力裝置連接定時開關。
[0006]所述收納移動裝置包括連接從動軸與主動軸的傳送帶,收納板設在傳送帶的上方,主動軸通過動力輪連接收納動力裝置。
[0007]所述收納動力裝置為電機。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設置收納移動裝置和定時開關,使得編織袋堆到達一定高度后,重新開始堆積,避免了堆積太高的危險,減少了人工的工作頻率。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現有技術的示意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如圖2所示,一種編織袋用鎖邊機,包括機架I和收納板6,在機架I上設有編織袋鎖邊設備2、下壓裝置和傳動裝置4,在機架I上傳動裝置4的出料端一側的上部設有紅外發射裝置5,在編織袋傳送方向的對應位置設有紅外接收裝置52。下壓裝置包括下壓動力裝置和與其連接的下壓板8,下壓板8鉸接在機架I上傳動裝置4的出料端一側的下部。收納板6設在出料端一側。
[0012]收納板6的下方設有收納移動裝置,收納移動裝置連接收納動力裝置64,收納動力裝置64連接定時開關65。
[0013]收納移動裝置包括連接從動軸61與主動軸62的傳送帶,收納板6設在傳送帶的上方,主動軸62通過動力輪63連接收納動力裝置64。
[0014]收納動力裝置64可以為電機。
[0015]其工作原理為:
[0016]下壓過程參見現有技術。
[0017]將定時開關65設定為時間A分鐘電機不工作,然后電機工作一段時間停止,定時開關65重新定時,進入下個循環。在電機不工作的時間段(A分鐘),編織袋3堆積為編織袋堆34,電機開始工作,帶動主動軸62轉動,主動軸62通過傳送帶帶動收納板6向一側運動,使新壓下的編織袋重新開始堆積,進入下個循環。
[0018]通過設置收納移動裝置和定時開關,使得編織袋堆到達一定高度后,重新開始堆積,避免了堆積太高的危險。
【主權項】
1.一種編織袋用鎖邊機,包括機架(I)和收納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I)上設有編織袋鎖邊設備(2)、下壓裝置和傳動裝置(4),在機架(I)上傳動裝置(4)的出料端一側的上部設有紅外發射裝置(5 ),在編織袋傳送方向的對應位置設有紅外接收裝置(52 );下壓裝置包括下壓動力裝置和與其連接的下壓板(8 ),下壓板(8 )鉸接在機架(I)上傳動裝置(4 )的出料端一側的下部,收納板(6)設在出料端一側; 所述收納板(6)的下方設有收納移動裝置,收納移動裝置連接收納動力裝置(64),收納動力裝置(64)連接定時開關(6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編織袋用鎖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納移動裝置包括連接從動軸(61)與主動軸(62)的傳送帶,收納板(6)設在傳送帶的上方,主動軸(62)通過動力輪(63)連接收納動力裝置(64)。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編織袋用鎖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納動力裝置(64)為電機。
【專利摘要】一種編織袋用鎖邊機,包括機架和收納板,所述機架上設有編織袋鎖邊設備、下壓裝置和傳動裝置,在機架上傳動裝置的出料端一側的上部設有紅外發射裝置,在編織袋傳送方向的對應位置設有紅外接收裝置;下壓裝置包括下壓動力裝置和與其連接的下壓板,下壓板鉸接在機架上傳動裝置的出料端一側的下部,收納板設在出料一側;所述收納板的下方設有收納移動裝置,收納移動裝置連接收納動力裝置,收納動力裝置連接定時開關。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設置收納移動裝置和定時開關,使得編織袋堆到達一定高度后,重新開始堆積,避免了堆積太高的危險,減少了人工的工作頻率。
【IPC分類】D05B41-00
【公開號】CN204509691
【申請號】CN201420783087
【發明人】李相如
【申請人】泰隆經緯(鄭州)塑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29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