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應用于針織機的染色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于針織機的染色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針織布即是利用織針將紗線彎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織物,分經編針織布和瑋編針織布。對于針織品,其具有質地柔軟、吸濕透氣、排汗保暖等特性,大多具有優良的彈性與延展性;針織服飾穿著舒適、貼身合體、無拘緊感,能充分體現人體的曲線。一般適宜做內衣、緊身衣和運動服等,針織物在改變結構和提高尺寸穩定性后,同樣可做外衣。現代針織品已經進入多功能和高檔化的快速發展階段。
[0003]染色即染上顏色,也稱上色,是指用化學方法或者其他方法影響物質本身而使其著色,通過染色可以使物體呈現人們所需的顏色,用五顏六色來裝點生活。染色這種方法自古就有,并不斷發展,紡織品的染色可以在任何階段進行,可以在制品、紗線、織物、及成衣等不同階段進行染色,其中現有的針織染色常常存在染色不均、不充分等問題,不利于提高染色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應用于針織機的染色裝置,該裝置結構簡單、科學便利、針對性強、自動化程度高、染色效果好、工作效率高,很好地解決了針織機的染色問題。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種應用于針織機的染色裝置,包括機架,機架上設有傳動室、染色缸體和烘干室,染色缸體位于機架的中間,染色缸體的左端連接傳動室,染色缸體的右端連接烘干室,染色缸體包括上染色缸體和下染色缸體,傳動室內設有傳動機構,上染色缸體內設有上染色機構,下染色缸體內設有下染色機構,上染色機構連接傳動機構,下染色機構連接傳動機構,傳動機構包括傳動電機、傳動軸和錐齒輪,傳動軸包括第一傳動軸、第二傳動軸和第三傳動軸,錐齒輪包括第一錐齒輪、第二錐齒輪、第三錐齒輪和第四錐齒輪,傳動電機連接有減速機,減速機連接第一傳動軸,第一傳動軸上設有第一錐齒輪和第二錐齒輪,第二傳動軸上設有第三錐齒輪,第一錐齒輪和第三錐齒輪相嚙合,第三傳動軸上設有第四錐齒輪,第二錐齒輪和第四錐齒輪相嚙合。傳動機構通過傳動電機和減速機,帶動第一傳動軸作旋轉運動,這樣安裝于第一傳動軸上的第一錐齒輪和第二錐齒輪也跟著作旋轉運動,在第一錐齒輪與第三錐齒輪的嚙合作用下和第二錐齒輪與第四錐齒輪的嚙合作用下,分別帶動第二傳動軸和第三傳動軸作旋轉運動,這樣就可以通過上傳動鏈和下傳動鏈分別對上染色輥和下染色輥進行染色工作了。
[0007]進一步,上染色機構包括上染色架和上染色輥,上染色架安裝于上染色缸體內,上染色架上設有上染色輥,上染色輥水平排列于上染色架之間,上染色輥上設有上從動輪,第二傳動軸上設有上主動輪,上主動輪和上從動輪之間設有上傳動鏈。上染色機構整體設置于上染色缸體內,不與染液直接接觸。上染色機構通過傳動機構帶動第二傳動軸作旋轉運動,在上主動輪和上從動輪的作用下,由上傳動鏈帶動上染色輥作旋轉運動,配合下染色機構一起完成染色工作。
[0008]進一步,下染色機構包括下染色架和下染色輥,下染色架安裝于下染色缸體內,下染色架上設有下染色輥,下染色輥水平排列于下染色架之間,下染色輥上設有下從動輪,第三傳動軸上設有下主動輪,下主動輪和下從動輪之間設有下傳動鏈。下染色機構整體設置于下染色缸體內,下染色輥與染液直接接觸。下染色機構通過傳動機構帶動第三傳動軸作旋轉運動,在下主動輪和下從動輪的作用下,由下傳動鏈帶動下染色輥作旋轉運動,配合上染色機構一起完成染色工作。
[0009]進一步,上染色輥設有上導向輪,下染色輥上設有下導向輪,上導向輪和下導向輪上設有紗線。上染色輥和下染色輥在豎直方向交錯設置,上染色輥位于染液的上方,下染色輥浸沒在染液中,方便紗線更好地繞于上染色輥和下染色輥上,使紗線更好地保持張力。通過傳動機構同時帶動上染色輥和下染色輥一起作旋轉運動,在上導向輪和下導向輪的導向作用下,紗線有條不紊跟著上染色輥和下染色輥一起運動,不斷地浸沒在染液中,從而完成染色工作。
[0010]進一步,上染色缸體和下染色缸體之間設有隔板。隔板上設有通孔(圖中未畫出),通孔內穿過紗線,使紗線可以很好地進行染色工作。通過隔板,使紗線在進行染色過程中,位于下染色缸體內的染液不會濺到上染色缸體上,保護上染色缸體內的工作環境。
[0011 ]進一步,下染色缸體內設有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安裝于下染色缸體的內壁上。通過溫度傳感器,控制下染色缸體內的染液的溫度,使染液不會因為溫度過高或者過低影響染色效果。
[0012]進一步,下染色缸體內設有液位傳感器,液位傳感器包括液位桿和探頭,液位桿豎直設置,探頭包括高位探頭和低位探頭,高位探頭位于液位桿的上端,低位探頭位于液位桿的下端。通過設置液位傳感器的高位探頭和低位探頭,工作人員向下染色缸體內添加染液時,當液位傳感器的高位探頭感應到染液高于最高液位時,停止向下染色缸體內添加染液,使下染色缸體內的染液液位時刻處于最佳液位工作狀態,有效減小染液對紗線的沖擊力,使下染色輥更好地帶動紗線進行染色工作。
[0013]進一步,烘干室內設有烘干器。在染色結束后,通過烘干器對紗線進行烘干處理,便于下一步的針織工作。
[0014]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應用于針織機的染色裝置,該裝置結構簡單、科學便利、針對性強、自動化程度高、染色效果好、工作效率高,很好地解決了針織機的染色問題。
[0016]傳動機構通過傳動電機和減速機,帶動第一傳動軸作旋轉運動,這樣安裝于第一傳動軸上的第一錐齒輪和第二錐齒輪也跟著作旋轉運動,在第一錐齒輪與第三錐齒輪的嚙合作用下和第二錐齒輪與第四錐齒輪的嚙合作用下,分別帶動第二傳動軸和第三傳動軸作旋轉運動,這樣就可以通過上傳動鏈和下傳動鏈分別對上染色輥和下染色輥進行染色工作了。
[0017]上染色機構整體設置于上染色缸體內,不與染液直接接觸。上染色機構通過傳動機構帶動第二傳動軸作旋轉運動,在上主動輪和上從動輪的作用下,由上傳動鏈帶動上染色輥作旋轉運動,配合下染色機構一起完成染色工作。
[0018]下染色機構整體設置于下染色缸體內,下染色輥與染液直接接觸。下染色機構通過傳動機構帶動第三傳動軸作旋轉運動,在下主動輪和下從動輪的作用下,由下傳動鏈帶動下染色輥作旋轉運動,配合上染色機構一起完成染色工作。
[0019]上染色輥和下染色輥在豎直方向交錯設置,上染色輥位于染液的上方,下染色輥浸沒在染液中,方便紗線更好地繞于上染色輥和下染色輥上,使紗線更好地保持張力。通過傳動機構同時帶動上染色輥和下染色輥一起作旋轉運動,在上導向輪和下導向輪的導向作用下,紗線有條不紊跟著上染色輥和下染色輥一起運動,不斷地浸沒在染液中,從而完成染色工作。
[0020]隔板上設有通孔(圖中未畫出),通孔內穿過紗線,使紗線可以很好地進行染色工作。通過隔板,使紗線在進行染色過程中,位于下染色缸體內的染液不會濺到上染色缸體上,保護上染色缸體內的工作環境。
[0021]通過溫度傳感器,控制下染色缸體內的染液的溫度,使染液不會因為溫度過高或者過低影響染色效果。通過設置液位傳感器的高位探頭和低位探頭,工作人員向下染色缸體內添加染液時,當液位傳感器的高位探頭感應到染液高于最高液位時,停止向下染色缸體內添加染液,使下染色缸體內的染液液位時刻處于最佳液位工作狀態,有效減小染液對紗線的沖擊力,使下染色輥更好地帶動紗線進行染色工作。
【附圖說明】
[002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3]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種應用于針織機的染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傳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圖2中A向的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上染色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下染色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上染色機構和下染色機構相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中:1-機架;2-上染色缸體;3-下染色缸體;4-上染色機構;5-下染色機構;6_傳動機構;7-烘干室;8-烘干器;9-隔板;10-傳動室;11-液位桿;12-高位探頭;13-低位探頭;14-紗線;15-溫度傳感器;41-上染色架;42-上染色輥;43-上主動輪;44-上從動輪;45-上傳動鏈;46-上導向輪;51-下染色架;52-下染色輥;53-下主動輪;54-下從動輪;55-下傳動鏈;56-下導向輪;61-傳動電機;62-減速機;63-第一傳動軸;64-第二傳動軸;65-第三傳動軸;66-第一錐齒輪;67-第二錐齒輪;68-第三錐齒輪;69-第四錐齒輪。
【具體實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