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圓型緯編針織機提花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401681閱讀:633來源:國知局
一種圓型緯編針織機提花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圓形瑋編針織機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圓型瑋編針織機提花機構。
【背景技術】
[0002]布料上的花紋可采用兩種方式形成,一種為印花,即面料織好后,根據需要在面料上印染各種花紋。另外一種方式就是提花,即紡織物以經線、瑋線交錯組成的凹凸花紋。由此可見,提花面料需要控制針織機的織針來實現。針織圓機的提花編織機構一般包括織針、織針三角以及選針系統。傳統的提花機構的動作都是由提花片推送織針完成整個編織過程,在起針時,提花片推送織針,而在壓針時,織針不僅需要完成自身的壓針動作,還需要將提花片推送至提花片的起始位置,恰是這一過程給織針及提花片增加了阻力且集中磨損點,這不僅使兩元件的磨損點過于集中而造成提花片及織針的使用壽命減少而且在無形之中也增加了織機的負載,甚至會出現編織、提花動作不平穩、誤動作,導致影響面料上的提花效果。
[0003]為解決該問題,申請公布號CN104088077A的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了一種針織圓瑋機上針床提花機構,包括針盤、織針、提花片、三角單元、選針器和復位三角,所述織針尾端與提花片頭端不相連接;所述提花片上依次間隔形成有下壓片腳、提花齒、和挺針片腳;所述三角單元包括對應織針設置的編織三角、對應提花片下壓片腳設置的壓針三角、對應提花片挺針片腳設置的挺針三角,所述壓針三角和挺針三角分別形成有波形側面供與下壓片腳和挺針片腳運動接觸形成提花片的運動導向軌跡,該提花機構能夠減少織針和提花片在提花動作時的阻力,增加機件的使用壽命,但是由于織針的起針和收針依然依靠提花片驅動,提花片和織針的反復接觸造成提花片和針織的磨損,增加了易損件的磨耗成本和停機更換易損件的時間成本,另外提花片需要選針器和復位三角等多個元件驅動,增加了制造成本,降低了運行可靠性。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制造成本低、磨耗小、可靠性高的圓型瑋編針織機提花機構。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圓型瑋編針織機提花機構,包括設有針槽的針盤、放置于針槽內的織針和設置于針盤上方與織針配合動作的三角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織針上設有針腳,所述三角單元包括設置于針織機主機架上的基座、固定于基座下端的編織三角、滑塊、連桿、復位彈簧和凸輪,所述編織三角上端開設有與滑塊相配合的通孔,編織三角下端對應通孔開有供織針的針腳滑移的缺口,該缺口的一側面為波形側面,另一側面為弧形面,所述滑塊從上往下依次包括限位部與軌道部,滑塊嵌入編織三角的通孔內并可沿通孔上下移動,滑塊的軌道部穿過通孔并延伸至編織三角下端的缺口內,滑塊的軌道部與缺口的波形側面間形成波形導向軌道,所述連桿固定于滑塊的限位部上,所述復位彈簧為連桿提供下壓力,所述凸輪在轉動時與連桿接觸并驅動連桿和滑塊向上移動,滑塊向上移動至行程的頂點時,滑塊的下端面與編織三角的缺口內平面相齊平。
[0006]進一步的,所述連桿為圓軸,連桿上設有凸部,該凸部的直徑大于與凸部兩端連接的部分的直徑。
[0007]進一步的,所述連桿通過螺紋連接于滑塊的限位部上方。
[0008]進一步的,所述復位彈簧套設于連桿上,復位彈簧的下端與連桿的凸部上端面相接觸。
[0009]進一步的,所述凸輪從上往下依次包括旋轉部和滑移部,旋轉部的直徑小于滑移部的直徑,所述滑移部由圓柱體軸向加工一垂直切面和徑向加工一傾斜切面形成,凸輪旋轉時連桿的凸部的下端面沿凸輪的傾斜切面和凸輪的上端面滑移。
[0010]進一步的,所述旋轉部上設有內六角孔。
[0011]進一步的,所述編織三角上的通孔和缺口各設有兩個,每個通孔均對應設有一組滑塊、連桿、復位彈簧和凸輪,所述織針的針腳設有兩個,每個針腳放置于對應的缺口內。
[0012]進一步的,所述的連桿、復位彈簧和凸輪均設置于基座內部。
[0013]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圓型瑋編針織機提花機構無需傳統的提花片和驅動提花片工作的復雜的選針系統機構,而依靠凸輪機構驅動織針完成整個編織過程,減少了機械制造成本并增加了運行可靠性;織針的起針和收針無需提花片驅動,減小了針織等易損件的磨損,從而降低了易損件的磨耗成本,減少停機時間,因而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圓型瑋編針織機提花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針盤、織針和三角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織針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滑塊、連桿、復位彈簧和凸輪的示意圖。
[0018]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滑塊的上端面的示意圖。
[0019]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滑塊的下端面的示意圖。
[0020]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滑塊的側視圖。
[0021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滑塊上移的示意圖。
[0022]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滑塊下移的示意圖。
[0023]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織針的走針軌跡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0025]如圖2所示,所述圓型瑋編針織機提花機構包括設有針槽的針盤1、放置于針槽內的織針2和設置于針盤I上方與織針2配合動作的三角單元3。
[0026]如圖3所示,織針2上設有兩個針腳21。
[0027]如圖2和圖4所示,三角單元3包括設置于針織機主機架上的基座31、固定于基座31下端的編織三角32、滑塊33、連桿34、復位彈簧35和凸輪36。
[0028]如圖5和圖6所示,編織三角32上端開設有兩個與滑塊33相配合的通孔321,編織三角32下端對應每個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