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鋼骨建筑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構件,特別是一種鋼骨建筑結構。
一般常見的鋼骨混凝土或鋼骨鋼筋混凝土建筑構造,是在上、下橫梁間用鐵絲綁固或用鐵釘釘固模板,再于前后兩相對應的模板內添灌混凝土,待混凝土于一段時間凝固后,再將模板一一拆下。這就是已知的鋼骨混凝土或鋼骨鋼筋混凝土的建筑結構,但是,根據已知的鋼骨混凝土或鋼骨鋼筋混凝土的建筑構造,其結構及在施工時的情況存在有下列的缺點一、鋼骨鋼筋混凝土的施工中,鋼筋混凝土部份的配筋較難,且因不易與鋼骨搭接,而往往依靠混凝土握裹來傳遞或承受應力,不但結合性差,可靠性亦有問題,甚至會影響建筑物的結構安全。
二、鋼骨鋼筋混凝土的施工中,模板組裝不易,模板面上的雜物或用于釘模綁置鐵線等裝置系條,或吊桿所鉆孔的雜屑將影響混凝土品質外,而且鉆孔亦容易鉆破水電管路,造成日后漏水及改善修理時需打除結構體混凝土,而損及結構體的問題。
三、鋼骨鋼筋混凝土的施工中,由于構材內的鋼骨、鋼筋與模板間隙狹窄,除增加混凝土澆置及搗實的困難外,更因混凝土是在密閉的模板內澆置,蜂窩(如因灌漿時氣泡所產生的空孔洞)情形因無法事先察知,遂無法即時加以改善,容易形成結構包覆不實的現象。
四、鋼骨鋼筋混凝土的施工中,由于墻柱等構件的高度較大,且模板(為定型的規格)又不易開口澆置,使混凝土澆置后會產生浮水、凝固收縮,因而影響混凝土的質量。
五、鋼骨鋼筋混凝土的施工中,結構體的施工包括鋼骨、鋼筋、模板及混凝土澆置等工程,除施工界面多外,施工工程進行的人員需求、調配與管理均相當困難,因而很難確保工程的品質。
六、鋼骨鋼筋混凝土的施工中,鋼筋、模板及支架等材料的儲放,除空間需求較大外,更造成妨礙工作人員的通行及施工作業所需順暢性的障礙,并增加工地環境管理的負擔。
七、鋼骨鋼筋混凝土的施工中,是使用木模板隔置出一灌漿空間,而這種木模板除易腐蝕、使用壽命短外,且屬于臨時性作業,使用的模板及支撐材料對整體結構并無加強的功效,除造成資源浪費外,其制作材料的運用反而造成森林資源的浪費。
八、鋼骨鋼筋混凝土構造的基本原理為鋼骨與鋼筋混凝土兩部份結合成一體來共同承受外力作用,但兩者界面除握裹不良,而易生龜裂外,鋼筋混凝土部份,易因配筋量的不足或遭逢地震或受到外力撞擊時,其構材的大變形而開裂、破碎,輕則因內部管路遭破壞而易滲水外,甚者更嚴重影響結構的安全。
九、當墻面內埋設管路如PVC塑膠管時,由于管路兩側的壁面較薄,易因地震或日曬產生龜裂,造成下雨時水滲進入室內的現象。
由此,本發明人有鑒于已知方法確實存在上述缺點,而長年以來均未能有所突破,以至于建筑業主不僅無法承擔日益高漲的工資,而且鋼骨鋼筋混凝土結構亦無法達成構件、組件工廠生產,現地組裝及澆置混凝土的復合化工法的目標,為此本發明人本著多年從事建筑行業專業的經驗,在歷經不斷試驗、研究,遂得以首創出本發明。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可迅速將墻面結構架設在鋼骨結構體上、下橫梁之間或外側面,以供架設網格片后在灌注混凝土時,結構系統形成整體性的穩固,結構韌性增強具有耐震功效,并且當墻面結構架設在上、下橫梁外側面時,墻面重量可由鋼骨結構體予以分擔,以減輕墻面負荷。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能將輔助結構框設鋼骨結構的柱、梁型鋼周圍側面,以供架設網格片圍設包覆,再由開口灌注混凝土,從而使柱、梁結構結實,且耐震力提高。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鋼骨建筑結構,該鋼骨建筑結構包括有鋼骨結構體,由以型鋼為立柱、橫梁的主鋼骨搭設構成,主鋼骨板面預植有多個續接構件,在主鋼骨的結構區間組設有支架槽鐵及補強鋼條所構成的輔助結構,在其中的多個支架槽鐵板面上設有通流孔;樓層鋼材結構,鋪設在橫梁主鋼骨上面,由樓層鋼板及交錯排列的鋼筋網構成;多個連接器,與橫梁主鋼骨相接組,連接器的一側面板上設有可與橫梁主鋼骨的續接構件相對應并可相互螺接的螺孔,連接器上向外伸的另一側設為組接片;墻面結構,與橫梁主鋼骨的續接構件通過連接器對應架接;網格片,鋪設包覆在鋼骨結構體的架接的鋼材結構外圍,該網格片還可作為外模網使用;從預留的灌漿口處進行混凝土的灌注,借助支架槽鐵的板面上的通流孔,使可流動的混凝土流通于樓層、墻柱、墻梁、柱梁等結構內,并以網格片將混凝土和結構體緊固包覆,使結構的構成有整體性,加強其束制效應,更具耐震韌性和結構強度。所述的主鋼骨板面預植的續接構件上朝外伸出的一端設為組接部。所述的輔助結構的支架槽鐵的對向內壁間可設有連接系件。所述的輔助結構的支架槽鐵內壁間的連接系件可設為板狀、型鋼或角鋼,在其兩端設有可與支架槽鐵及主鋼骨螺接的通孔。所述的輔助結構的支架槽鐵框設于主鋼骨的角隅端,該支架槽鐵的截面呈L型狀,在其板面上設有若干與續接構件的組接部相對應的穿孔。在所述的樓層鋼材結構的鋼筋網的周邊彎設有錨定鋼條,在最底面樓層部分的錨定鋼條向上凸伸,在其它樓層部分的錨定鋼條向上和向下凸伸。所述的連接器的組接片上設有對接孔。所述的墻面結構設有多個支架,支架間以連接桁架的形態跨接連設,在支架內可穿設有若干橫向和直豎的鋼條,在支架的桿端設有接合板,接合板板面上貫通設有與連接器的組接片的對接孔相對應的穿孔。在所述的墻面結構的接合板的板面上的穿孔呈可調整對組位置的長條孔狀。所述的接組于鋼骨結構體內架接的隔間墻面結構與橫梁主鋼骨之間的連接器呈L型,在其水平板面上設有與續接構件的組接部相對應的螺孔,設為垂直板面的另一側設為具有對接孔的組接片是與墻面結構上方的接合板上的穿孔相對應。所述的網格片通過封網元件與墻面結構的支架固接,該網格片可由提高結構整體韌性并使網內混凝土不爆裂,減少表面龜裂裂痕的鍍鋅鋼網構成;該網格片還可作為外模使用,可免去架置模板施工。所述的連接器可通過其組接片固焊于支架上,并通過其螺孔與主鋼骨上的續接構件螺組固接。
通過應用本發明,可達到本發明的上述目的及如下功效一、續接構件、柱梁結構輔助支架、墻面結構支架及網格片、各式接合元件均可在工廠加工生產,除施工快、品質穩定、效率高外,更可達到自動化生產的目標,正常情況,應用本發明的施工方法進行施工,可節省1/2至2/3的工期,進而節省利息支出。
二、續接構件以植釘焊固于型鋼上,并以螺接元件與柱梁結構及墻面結構的支架加以固接,除使混凝土與型鋼穩固結合外,且使包覆柱梁的輔助結構以及墻面結構與柱梁型鋼完美固結,改善已知鋼骨鋼筋混凝土,其鋼骨、鋼筋及混凝土界面結合不良的缺點,同時也有效提高結構的耐震性。
三、以網格片替代模板,并以封網元件與支架及支架槽鐵固接,進而使得鋼骨、支架及網格片整體連接外,更由于網格片具有高韌性,而使網格片內的混凝土能受完好的束制,在地震或碰撞時,混凝土不易爆開、碎裂。
四、包覆柱梁的輔助結構及墻面結構是槽鐵或桁架型式的支架,除可自動化生產、施工快、品質高外,其支架整體強度又較傳統綁扎鋼筋方式為更佳、且更穩固。
五、以網格片替代模板,柱、墻內配管明顯可見,除無傳統模板扎綁系條時,常鉆破配管的危險外,更可隨意開口或預留灌漿口來灌注混凝土,并且混凝土有無蜂窩現象,亦可一目了然,灌漿實際狀況容易掌握。
六、以網格片替代模板,除安裝容易外,更無模板屑或模板面的雜物影響混凝土界面品質,并且免用支撐、系條及吊桿等其他輔助施工器具,增大作業空間,另外亦無需大空間來儲放模板材料,可保證工地環境潔凈,更無因過度制作木模板而導致浪費森林資源的反環保行為。
七、本施工方法設計理念是以鋼骨及桁架型式的支架為主,鋼筋及混凝土為輔,施工則以工廠生產為主,工地組裝及灌漿修飾為輔,而且以螺接元件及各式接合配件來固接支架及網格片所構成的結構,除接合可靠外,并可減少施工界面及施工人員的需求,因此管理容易,工程品質相對獲得保障。
八、以網格片替代模板,澆置混凝土的氣泡可由網格片中的孔洞向外溢散,再加以輕微搗實混凝土即可密實,同時混凝土漿能補實網格孔而無蜂窩情形,并且無浮水現象發生,且混凝土凝固后亦無須拆除模板的麻煩費事,并且,墻面平整度好,易于施工人員修整墻面外表,其借助粗糙的網格界面而有助穩固粉刷的泥漿,而使墻面不易龜裂。
九、當墻面造在上、下樓層的構架外側時,混凝土凝固后,墻面結構由樓層板的錨定鋼條與樓板結合,再由連接器以續接構件與鋼骨結構體結合,可使墻面結構形成一承載墻外,隔間用的墻面結構的網格片內,則可灌注輕質混凝土,以減輕構材的負荷。
十、墻面內埋設管路(PVC塑膠管)時,由于墻面外側有網格片保護,故即使管路兩側的壁面較薄,在地震、強烈日曬后亦不會有龜裂的情況發生。
十一、在整幢建筑物的墻面結構架設完后,再逐層灌漿,達到施工人員一次進場后即施工完成,沒有以往架設墻面及灌漿須不斷交叉進場,因而發生待工的現象。
十二、水電配管可在各支架架設完后進行,接管、穿管及裝盒不必打鑿模板,并在封網后由于網格片的可透視性,可隨時檢查管線配置的正確性,同時亦可在打設混凝土前完成試水,以確定有無漏水現象,以利于即時修配。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能達到所預期的功效及使用目的,且已突破已知結構存在的問題。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
圖1為已知的鋼骨混凝土建筑的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分解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輔助結構立體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輔助結構的連接系件的第一種結構類型。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輔助結構的連接系件的第二種結構類型。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輔助結構的連接系件的第三種結構類型。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墻面結構立體圖。
圖8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墻面結構接合狀態參考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墻面結構分解圖。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墻面結構接合狀態參考圖。
圖11為本發明的第一種墻柱結構組成的剖視圖。
圖12為本發明的第二種墻柱結構組成的剖視圓。
圖13為本發明的第三種墻柱結構組成的剖視圖。
圖14為本發明的第一種樓層、梁墻結構組成的剖視圖。
圖15為本發明的第二種樓層、梁墻結構組成的剖視圖。
圖中件號簡要說明A模板;10橫梁,11混凝土,N螺接元件;2鋼骨結構體;3立柱主鋼骨,4橫梁主鋼骨,30、40續接構件,300、400組接部,31、41輔助結構,310、410支架槽鐵,311、411穿孔,312、412流通孔,320、420封網元件,33、43補強鋼條,34、44連接系件,340、440通孔;5樓層鋼材結構,50樓層鋼板,51鋼筋網,510錨定鋼條;6、6’連接器,60、60’螺孔,61、61’組接片,610、610’對接孔;7墻面結構,70支架,700角鋼,701連接桁架,702穿孔,703接合板,704穿孔,72橫向鋼條,73直豎鋼條;8墻面結構,80支架,800槽鋼,801連接桁架,802穿孔,803接合板,804穿孔,82橫向鋼條;9網格片,90封網元件;C斜面導角;K水泥漿料。
首先,請參閱圖1,為已知的鋼骨混凝土建筑的結構剖面示意圖。在上、下橫梁10間用鐵絲綁固或用鐵釘釘固模板A,再于前后兩相對應的模板A內添灌混凝土11,待混凝土11于一段時間凝固后,再將模板A一一拆下。這就是已知的鋼骨混凝土或鋼骨鋼筋混凝土的建筑結構。
請參閱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分解圖。本發明主要是包括如下的結構鋼骨結構體2以型鋼為立柱、橫梁的主鋼骨3、4,且在立柱主鋼骨3及橫梁主鋼骨4的板面上預先植置若干的續接構件30、40,這些續接構件30、40是呈如剪力釘型態,在其桿端是以電熔點來與鋼骨板面電熔固接形成一體,而其朝外側端則設為組接部300、400,供其它續接元件接組;又,請同時參閱圖3,柱、梁輔助結構31、41,對應與主鋼骨3、4組設,其設有若干支架槽鐵310、410,框設于主鋼骨3、4周緣角隅,呈L型板,在板面上布設若干穿孔311、411以對應主鋼骨3、4上的續接構件30、40的組接部300、400,以螺接元件N將支架槽鐵310、410與主鋼骨3、4螺組鎖固,其次,在其中的支架槽鐵310、410板面并開設有若干通流孔312、412,可供混凝土流通;并且,在框圍成型的鋼柱(梁)內部空間中,穿設有若干補強鋼條33、43,如此,便構成柱、梁的輔助結構31、41。
另外,在支架槽鐵310、410兩兩相向端邊內壁適當處可設有連接系件34、44接連,如此更能增加輔助結構31、41的硬度、強度,更有效增進對梁、柱結構的輔助及包覆功效,在這些連接系件34、44兩端分別有穿孔340、440以對應續接構件30、40的組接部300、400以及支架槽鐵310、410的穿孔311、411,請同時參閱圖4、圖5、圖6所示,使之螺組固接,并且,這些連接系件34、44可設為板狀或槽鋼、或角鋼等鋼材所構成。
樓層鋼材結構5,請參閱圖2所示,設在橫梁主鋼骨4上方,其主要在橫梁主鋼骨4上方板面鋪設樓層鋼板50,并又在樓層鋼板50上方再鋪設交錯排列的鋼筋網51,并且鋼筋網51周邊彎設有錨定鋼條510,該錨定鋼條510分別在橫梁主鋼骨4外側向上及向下凸伸,其中在一樓地面的錨定鋼條510向上凸伸。
若干連接器6是與建筑物鋼骨結構體2的橫梁主鋼骨4板面上的續接構件40接組,其以螺接元件N將連接器6加以固接在橫梁主鋼骨4上,該連接器6在一側板面上設有兩螺孔60以對應續接構件40的組接部400,而其向外伸的另一側則設為組接片61,在其板面上并設有兩對接孔610,使墻面結構7的支架70與之固接。
墻面結構7該墻面結構7架設在鋼骨結構體2的橫梁主鋼骨4的外側,該墻面結構7,請參閱圖2和圖7所示,其設有數個支架70,各支架70間再穿設數個橫向鋼條72及數個直豎鋼條73,而其中支架70是由兩平行角鋼700中間接組有若干連接桁架701構成,又角鋼700的外側面上挖設有數個穿孔702,角鋼700側端焊固有接合板703,接合板703板面上兩側各設有長條狀的穿孔704,供與連接器6對應組接。
組接架設時,首先是將型鋼立柱、橫梁主鋼骨3、4在預定設置處搭建架設接組成鋼骨結構體2的主骨架,再在其中主鋼骨3、4的結構區間外側組設輔助結構31、41的支架槽鐵310、410和連接系件34、44,請參閱圖3所示,以及在結構區間內穿設補強鋼條33、43。其次,在橫梁主鋼骨4上方板面鋪置樓層鋼材結構5,請參閱圖2所示,亦即將樓層鋼板50設在橫梁主鋼骨4的上方板面,又在樓層鋼板50板面上鋪組鋼筋網51,之后,再把墻面結構7接組架設在鋼骨結構體2的外側,其是將墻面結構7的各支架70組接在連接器6側邊,首先令該墻面結構7支架70上方的接合板703與連接器6的組接片61貼合,再分別以螺接元件N穿過連接器6的對接孔610及接合板703的穿孔704螺鎖固接,并借助墻面結構7的呈長條狀的穿孔704,可便于在架設時調節誤差;然后,將橫向鋼條72穿通搭在各支架70的連接桁架701上,又其中的橫向鋼條72是可另設,呈設穿入有兩鋼條形成,而兩鋼條在中央部位呈搭接重疊,以同時增加墻面中段的強度,待穿設并焊固完橫向鋼條72之后,再焊固直豎鋼條73于兩兩支架70間的橫向鋼條72,再將鋼筋網51周邊彎設的錨定鋼條510與墻面結構7的橫向鋼條72相接固,可以用金屬線綁固或以焊固方式接固,如此即可完成外側墻面結構7的架設工作。
又,上、下樓層墻面接組時,是以另一手段實施,如圖8所示,將連接器6以其組接片61與墻面結構7的支架70直接焊固,而其螺孔60與橫梁主鋼骨4固接,然后將上方疊接的另一里層墻面7以其支架70下端的接合板703與連接器6的組接片61貼合,其已與下方樓層的墻面接結固接。再分別以螺接元件N穿過連接器6的對接孔610及接合板703的穿孔704螺鎖固接,即可完成上、下樓層墻面結構7的搭組,此為另一較佳可行實施例。
再者,另于建筑物內部的隔間墻面結構8,請參閱圖9所示,其對應架設在鋼骨結構體2的內部橫梁主鋼骨4位置處,二者間是以一呈近似L型狀的連接器6’連接,在其水平板面上設有螺孔60’,供對應續接構件40的組接部400螺組,而另一側垂直的板面則設為組接片61’,其板面上設有兩對接孔610’;而該墻面結構8是由數個支架80兩外側供鋪設有網格片9,在各支架80間再穿設數個橫向鋼條82,而其中支架80設有兩平行對向豎立的Π型槽鋼800,在其對稱的兩側板面間組接有連接桁架801,又槽鋼800的外側背板面上挖設有數穿孔802,槽鋼800桿端焊固有接合板803,接合板803上有兩長孔狀的穿孔804以對應連接器6’的組接片61’板面上的對接孔60’。
組接架設時,首先將連接器6’以其水平板面上的螺孔60’對應橫梁主鋼骨4板面的續接構件40的組接部400螺組固定,而再把隔間部分的墻面結構8的各支架80上方的接合板803,對應與連接器6’的組接片61’貼合,并令接合板803上的穿孔804與連接器6’的兩對接孔610’對合,再分別以螺接元件N穿過連接器6’的對接孔610’及支架80上的穿孔804螺組接合,借助長條孔狀的穿孔804便可在墻面結構8架設時調節誤差;然后將橫向鋼條82穿接于各支架80的連接桁架801上,且可視結構的需要在橫向鋼條82上可再焊固直豎鋼條,最后再將網格片9組接于墻面結構8的支架80外側面的穿孔802,如此即完成一側墻面結構8的架設工作。
上、下樓層隔間墻面還可以另一手段實施接組。將連接器6’以其垂直面板一側的組接片61’與墻面結構8的支架直接焊固,如圖10所示,然后再以連接器6’的螺孔60’對應橫梁主鋼骨4板面的續接構件40的組接部400螺接固定,即可完成位于橫梁側邊的隔間墻面結構8的搭組,此為另一較佳可行實施例。
而且,該墻面結構8,亦可應用在結構體外壁的墻面結構的另一可行當結構鋼骨、鋼筋架組搭設完成后,在結構表面組設網格片9,該網格片9是借助封網元件90而與立柱、橫梁主鋼骨3、4的支架槽鐵310、410,或又與連接構件33、34以及墻面結構7、8的支架70、80板面螺組固接,請參閱圖11至圖15,并且穿設于結構系統內的鋼條,如橫向鋼條或補強鋼條,當墻面與柱、梁交接時,鋼條尾端可呈設彎入另一相接結構內,具互為錨定、補強作用。另外,該網格片9可采用鍍鋅鋼網制成,其可提高結構體整體韌性,并使網內混凝土不爆裂,讓表面少龜裂的裂痕,且可直接形成外模網使用,可免去架置模板施工的麻煩費事。當完成封固外模網后,便可進行灌注混凝土,將混凝土直接由結構上預留的灌漿開口灌入,而混凝土具流動性經預先開設的通流孔312、412,而且,當經梁墻交角處的輔助結構41,其懸空角的支架槽鐵410角端是形成一斜面導角C,如圖15所示,其可供混凝土流通順暢,如此,使之可流通于樓層、墻柱、墻梁、柱梁結構內,當混凝土凝固后,混凝土即被牢牢包覆并與結構內的鋼骨、鋼筋具有更佳的握裹以抗應力,整體結構極具抗震韌性并增進結構強度。
待整幢建筑物的梁、柱及墻面完成后,再以水泥漿料K涂敷在墻面上,如圖11至圖15所示,其表面均以泥漿粉飾;并以鏝刀抹平墻面,而由于本發明的墻面平整,沒有已知建筑墻面以模板架設的凹凸不平現象,所以,整平墻面時可較為輕松、省力。
權利要求
1.一種鋼骨建筑結構,其特征為該鋼骨建筑結構包括有鋼骨結構體,由以型鋼為立柱、橫梁的主鋼骨搭設構成,主鋼骨板面預植有多個續接構件,在主鋼骨的結構區間組設有支架槽鐵及補強鋼條所構成的輔助結構,在其中的多個支架槽鐵板面上設有通流孔;樓層鋼材結構,鋪設在橫梁主鋼骨上面,由樓層鋼板及交錯排列的鋼筋網構成;多個連接器,與橫梁主鋼骨相接組,連接器的一側面板上設有可與橫梁主鋼骨的續接構件相對應并可相互螺接的螺孔,連接器上向外伸的另一側設為組接片;墻面結構,與橫梁主鋼骨的續接構件通過連接器對應架接;網格片,鋪設包覆在鋼骨結構體的架接的鋼材結構外圍,該網格片還可作為外模網使用;從預留的灌漿口處進行混凝土的灌注,借助支架槽鐵的板面上的通流孔,使可流動的混凝土流通于樓層、墻柱、墻梁、柱梁等結構內,并以網格片將混凝土和結構體緊固包覆,使結構的構成有整體性,加強其束制效應,更具耐震韌性和結構強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骨建筑結構,其特征為所述的主鋼骨板面預植的續接構件上朝外伸出的一端設為組接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骨建筑結構,其特征為所述的輔助結構的支架槽鐵的對向內壁間可設有連接系件。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鋼骨建筑結構,其特征為所述的輔助結構的支架槽鐵內壁間的連接系件可設為板狀、型鋼或角鋼,在其兩端設有可與支架槽鐵及主鋼骨螺接的通孔。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骨建筑結構,其特征為所述的輔助結構的支架槽鐵框設于主鋼骨的角隅端,該支架槽鐵的截面呈L型狀,在其板面上設有若干與續接構件的組接部相對應的穿孔。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骨建筑結構,其特征為在所述的樓層鋼材結構的鋼筋網的周邊彎設有錨定鋼條,在最底面樓層部分的錨定鋼條向上凸伸,在其它樓層部分的錨定鋼條向上和向下凸伸。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骨建筑結構,其特征為所述的連接器的組接片上設有對接孔。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骨建筑結構,其特征為所述的墻面結構設有多個支架,支架間以連接桁架的形態跨接連設,在支架內可穿設有若干橫向和直豎的鋼條,在支架的桿端設有接合板,接合板板面上貫通設有與連接器的組接片的對接孔相對應的穿孔。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骨建筑結構,其特征為在所述的墻面結構的接合板的板面上的穿孔呈可調整對組位置的長條孔狀。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骨建筑結構,其特征為所述的接組于鋼骨結構體內架接的隔間墻面結構與橫梁主鋼骨之間的連接器呈L型,在其水平板面上設有與續接構件的組接部相對應的螺孔,設為垂直板面的另一側設為具有對接孔的組接片是與墻面結構上方的接合板上的穿孔相對應。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骨建筑結構,其特征為所述的網格片通過封網元件與墻面結構的支架固接,該網格片可由提高結構整體韌性并使網內混凝土不爆裂,減少表面龜裂裂痕的鍍鋅鋼網構成;該網格片還可作為外模使用,可免去架置模板施工。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骨建筑結構,其特征為所述的連接器可通過其組接片固焊于支架上,并通過其螺孔與主鋼骨上的續接構件螺組固接。
全文摘要
一種鋼骨建筑結構,其特征為:該鋼骨建筑結構包括有:鋼骨結構體,由以型鋼為立柱、橫梁的主鋼骨搭設構成;樓層鋼材結構,鋪設在橫梁主鋼骨上面,由樓層鋼板及交錯排列的鋼筋網構成;多個連接器,與橫梁主鋼骨相接組;墻面結構,與橫梁主鋼骨的續接構件通過連接器對應架接;網格片,鋪設包覆在鋼骨結構體的架接的鋼材結構外圍,該網格片還可作為外模網使用。
文檔編號E04B1/24GK1307159SQ0010056
公開日2001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00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00年1月24日
發明者許琦, 盧昕陽 申請人:許琦, 盧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