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環保生物陶瓷及其制作工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972980閱讀:119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環保生物陶瓷及其制作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陶瓷及其制作工藝,尤其是涉及一種加炭素的陶瓷。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除異味和過濾水的、具有環保作用的環保生物陶瓷及其制作工藝。
本發明是基于這樣的設計理念植物的栽培不但需要充足的水份和陽光,還需要一定的養分供其成長,因此用于植物栽培的陶瓷,應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和補充植物成長的微量元素,原料的組成必須滿足于其功能的要求,而可除異味和過濾水的陶瓷應帶有微孔,具有一定的吸水性。
本發明環保生物陶瓷具有微孔,吸水率大于18%,其所含有的成份為SiO265-70%,Al2O310-20%,Fe2O3和FeO 1.5-3%,CaCO33-10%,并含有微量的炭;本發明所述的加炭陶粒的顆粒直徑小于6mm,其優選直徑為5-6mm,可為任意形狀。
本發明環保生物陶瓷生產產品的工藝流程按其前后順序分六道工序原料—球磨—泥漿過篩—壓榨脫水—成型—焙燒;原料原料組分和含量采用如下配方比例(重量份)普通紅土10-25%,脊性泥料15-30%,白云石粉5-15%,炭粉5-30%,粘性泥料18-24%進行配比;所述的脊性泥土為低粘性;所述的炭粉為竹炭粉上述配方進行配比;球磨原料組份分別采用陶瓷球磨機進行粉碎;泥漿過篩脊性泥料和白云石粉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混合,加工至細度達240目,篩余0.5-1%,加入普通紅土和粘性泥料,并加工至細度達到240目,篩余0.5-1%,再加入炭粉,其中竹炭粉的顆粒細度通過100目篩;
壓榨脫水混合后的泥漿過濾80目篩,篩網一遍,過濾后的泥漿通過壓榨機壓榨脫水;成型采用機械壓力成型坯品;所述的機械壓力成型是將含水份8-12%的泥塊,經粉碎機粉碎過24目篩,然后進行沖壓成型;所述的機械壓力成型是將含水份18-19%的泥料通過練泥機擠出特定形狀,再經裁剪切成規定的尺寸;焙燒成型的坯品用750℃-1100℃的溫度進行焙燒;所述的焙燒是將成型坯品裝入耐火陶瓷器具,器具口部為敞開式,并用氧化焰焙燒。
所述的焙燒是將成型坯品裝入表面涂有釉的耐火陶瓷器具,器具為密閉盛裝,用氧化焰或中性焰焙燒。
成品根據不同要求分類揀選、稱重、包裝。
本發明環保生物陶瓷所含成份不但是陶瓷提供植物的養份,還是焙燒后陶粒顏色可控制的原因,本發明環保生物陶瓷其原料如果用常規的球體研磨-即鋼球,研磨后各組份鐵的含量將有所提高,而采用陶瓷球磨機研磨后,其鐵的含量將保持不變,這樣焙燒時,有利于控制產品的顏色。
本發明環保生物陶瓷用于植物栽培,尤其是用于室內觀賞性植物的栽培時,其規整的造型和不同的色彩,不但可美化植物、保持周圍環境的整潔,并且因為竹炭粉的存在,它還可以去除空氣中的異味,具有一定的環保作用,而且燒制成的陶瓷,為一整體顆粒,不會結塊、也不會散開,因此在使用中不需翻整。
本發明環保生物陶瓷的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炭粉焙燒,完全燒過后的炭粉,將會使陶瓷帶有微孔,以達到儲存水份的及過濾的作用;經焙燒后沒有完全燒過的炭粉,具有除異味的作用,因此環保生物陶瓷具有可除異味和過濾水的等環保功能。
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不同之處在于成型將含水份18-19%的泥料通過練泥機擠出特定形狀,再經裁剪切成規定的尺寸;焙燒黑色產品把成型后的坯品盛入表面涂有釉的耐火陶瓷器具內,并將其器具密閉,然后用氧化焰或中性焰焙燒,焙燒溫度均需控制在750℃-1100℃,當溫度升高后將會產生如下化學反應,由于是密閉式焙燒,器具內沒有足夠的氧氣與CO和H2進行化學反應,而CO和H2均是還原劑,將與Fe2O3和FeO進行化學反應,會產生Fe反應物,而Fe為黑色。
本發明所采用的原料組份所其的各自作用為普通紅土主要是提供色澤,脊性泥土是為植物提供鉀肥和磷肥,白云石粉是為植物提供鈣肥,炭粉經焙燒后具有吸水性和除異味等作用,粘性泥料主要是為了陶瓷的成型。
權利要求
1.一種環保生物陶瓷,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微孔,吸水率大于18%,其所含成份為sio265-70%,Al2O310-20%,Fe2O3和FeO 1.5-3%,CaCO33-10%,并含有微量的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保生物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炭陶粒的顆粒直徑小于6mm,其優選直徑為5-6mm,可為任意形狀。
3.一種環保生物陶瓷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它所采用制作工藝如下原料原料的組份及其配方比例如下(重量份)普通紅土10-25%,脊性泥土15-30%,白云石粉5-15%,炭粉5-30%,粘性泥料18-24%;球磨原料各組份分別采用球體為石材的球磨機進行粉碎,石球的直徑為5cm,石球、原料組份與水的配比的比例為,石球∶原料組份∶水=1.5∶1∶0.55;泥漿過篩脊性泥料和白云石粉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混合,加工至細度達240目,篩余0.5-1%,加入普通紅土和粘性泥料,并加工至細度達到240目,篩余0.5-1%,再加入炭粉,其中竹炭粉的顆粒細度通過100目篩;壓榨脫水混合后的泥漿過濾80目篩,篩網一遍,過濾后的泥漿通過壓榨機壓榨脫水;成型采用機械壓力成型坯品;焙燒采用750℃-1100℃的溫度對成型后的產品進行焙燒。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環保生物陶瓷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械壓力成型坯品是將含水份8-12%的泥塊,經粉碎機粉碎過24目篩,然后進行沖壓成型。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環保生物陶瓷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械壓力成型坯品是將含水份18-19%的泥料通過練泥機擠出特定形狀,再經裁剪切成規定的尺寸。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環保生物陶瓷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焙燒是將成型坯品裝入耐火陶瓷器具,器具口部為敞開式,并用氧化焰焙燒。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環保生物陶瓷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焙燒是將成型坯品裝入表面涂有釉的耐火陶瓷器具,器具為密閉盛裝,用氧化焰或中性焰焙燒。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環保生物陶瓷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炭粉為竹炭粉。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環保生物陶瓷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脊性泥土為低粘性。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的是一種環保生物陶瓷,用于植物的栽培和水的凈化,它具有微孔,吸水率大于18%,其所含成分為SiO
文檔編號C04B38/00GK1436752SQ0211001
公開日2003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02年2月9日 優先權日2002年2月9日
發明者尚斌, 朱春棋 申請人:廈門建發藝術陶瓷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