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可移動式作業臺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840330閱讀:17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可移動式作業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處作業使用的活動作業臺,尤其是一種室內使用的可移動式作業臺的結構改進。
背景技術
作業臺與梯子類同,也是登高作業的常用工具之一。與梯子相比,作業臺的獨特之處是具有較大的作業支撐面,因此在進行高處的電器維修、房屋裝飾、貨物取放等操作時,動作的自由度較大,也更為安全。
然而,據申請人了解,現有作業臺均只有四腳著地的唯一支撐形態,因此當需要移位操作時,十分費力,既增大了勞動強度,又影響作業效率,尤其當作業者攜帶的工具物品較多、騰不出雙手時,作業臺的移位就更為困難了。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缺點,通過結構改進,提出一種在確保使用安全的前提下,移動十分方便的可移動式作業臺。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可移動式作業臺包括支柱組件、固連承擔在支柱組件上的踏步板和天板,所述踏步板與天板呈階梯布置,其結構改進之處在于還包括彈性支承移動輪,所述彈性支承移動輪安裝在支柱撐腳附近,所述移動輪的滾輪下沿在工作臺不承重時低于支柱撐腳的下端面。
不難理解,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工作臺裝有彈性支承移動輪,因此,當作業臺未承重(即未載人)時,支柱撐腳離開地面,完全由滾輪支撐作業臺,此時推移起來十分自如,即使作業者雙手持物,也不難用腿腳操縱,輕便地使工作臺移動到所需位置。當作業者登上作業臺時,移動輪中的彈簧被壓縮,此時本實用新型作業臺的形態與現有作業臺一樣,依靠支柱撐腳著地起支撐作用,所以十分穩固、安全,作業非常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
圖1所示實施例一的左視圖。
圖3為
圖1所示實施例一的10號件放大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中非限制性的提供了本實用新型的二種實施例,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從
圖1~圖2中可以看出,本實施例的可移動式作業臺由左、右對稱的支柱組件1、橫梁2、踏步板3、天板4、移動輪10及補強材7組成。支柱組件1由支柱骨架5、側梁6、支撐桿8構成。其中,支柱骨架5彎曲成門形,側梁6的兩端分別與支柱骨架5的下部固連,支撐桿8的兩端分別與支柱骨架5和側梁6固連,支柱組件1的四個撐腳套有腳皿9。橫梁2、踏步板3和天板4的兩端分別與兩側的支柱組件1固連,由踏步板3與天板4構成階梯。補強材7由兩根在中間鉸接的交叉加強桿組成,加強桿的兩端分別與天板4和側梁6固連。
如圖3所示,具有彈性裝置的移動輪10包括立軸11、壓簧12、托套13。其中,立軸11為臺階軸,大徑段與托套13間隙配合,壓簧12套裝在立軸的小徑段上,兩端分別抵靠于立軸11的軸肩和托套13的止口。移動輪10安裝在靠近各支柱撐腳處,通過托套13與側梁6固連。移動輪10的滾輪下沿在工作臺不承重時,低于腳皿9的底面。
實施例二本實施例的作業臺如圖4所示,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具有兩層踏步板3,并且第二層踏步板3和兩側的側梁6進一步用補強材15加固,其余結構與實施例一相同,故不再贅述。
實踐證明,以上實施例的可移動式工作臺具有如下顯著優點1、承重時撐腳支撐、空載時滾輪支撐的雙支撐形態使得工作臺既操作安全,又移動靈便;2、合理的框架設計使工作臺既結構簡單,又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3、階梯設置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使用十分方便。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例如移動輪采用其他的彈性裝置結構、增加其他的加固結構件、或含有多于兩層的踏步板等等,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可移動式作業臺,包括支柱組件、固連承擔在支柱組件上的踏步板和天板,所述踏步板與天板呈階梯布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彈性支承移動輪,所述彈性支承移動輪安裝在支柱撐腳附近,所述移動輪的滾輪下沿在工作臺不承重時低于支柱撐腳的下端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式作業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組件由支柱骨架、側梁、支撐桿構成,所述支柱骨架彎曲成門形,所述側梁的兩端分別與支柱骨架的下部固連,所述支撐桿的兩端分別與支柱骨架和側梁固連,所述支柱組件的四個撐腳套有腳皿,所述移動輪的滾輪下沿低于腳皿的底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動式作業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支承移動輪包括立軸、壓簧及托套,所述立軸為臺階軸,其大徑段與托套間隙配合,所述壓簧套裝在立軸的小徑段上,兩端分別抵靠于立軸的軸肩和托套的止口,移動輪安裝在靠近各支柱撐腳處,通過托套與側梁固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動式作業臺,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補強材,所述補強材由兩根在中間鉸接的交叉加強桿組成,所述加強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天板和側梁固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處作業使用的可移動式作業臺,包括支柱組件、固連承擔在支柱組件上的踏步板和天板,所述踏步板與天板呈階梯布置,其結構改進之處在于還包括彈性支承移動輪,所述彈性支承移動輪安裝在支柱撐腳附近,所述移動輪的滾輪下沿在工作臺不承重時低于支柱撐腳的下端面。由于裝有彈性支承移動輪,因此,當作業臺未承重時,支柱撐腳離開地面,完全由滾輪支撐作業臺,此時推移起來十分自如,即使作業者雙手持物,也不難用腿腳操縱,輕便地使工作臺移動到所需位置。當作業者登上作業臺時,移動輪中的彈簧被壓縮,此時本實用新型作業臺的形態與現有作業臺一樣,依靠支柱撐腳著地起支撐作用,所以十分穩固、安全,作業非常方便。
文檔編號E04G1/15GK2709573SQ20042006760
公開日2005年7月13日 申請日期2004年6月15日 優先權日2004年6月15日
發明者坂口守正 申請人:碧卡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