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輕質復合屋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輕質復合屋面板,屬于預制組裝型建筑構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用于單層房屋或倉庫屋頂的預制板多為矩形或∧形坡頂面,整體預制。這種屋面板的缺點是重量大,施工不便,在先申請“200420036195.7復合屋面板”公開了一種由上層及周邊的混凝土包覆保溫材料復合而成的屋面板。在使用時先在防水層上鋪水泥砂漿,再向貼地板磚一樣,一塊塊鋪于在上面。這種技術方案的缺點是施工時仍然需要先構建屋頂,再鋪設屋面板,工程造價并不降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合鋼架梁的輕質復合屋面板,以提高屋面板的整體性能和簡化施工工作量。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這種輕質復合屋面板,由鋼筋混凝土預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屋面板由雙層水泥板和夾心保溫層組成,保溫層內設置有混凝土固定的型鋼作為預制梁。
所述的輕質復合屋面板,所述的屋面板長邊雙側設置有形搭接邊。
所述的輕質復合屋面板,所述的型鋼端面用螺絲固定在底面的水泥板上。
所述的輕質復合屋面板,所述的型鋼兩端延伸,并設置有與屋頂連接的螺絲孔。
所述的輕質復合屋面板,所述的水泥板上面設置有楞瓦。
所述的輕質復合屋面板,所述的楞瓦與水泥板采用螺絲固定。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技術進步效果表現在1、同傳統屋頂預制件相比,重量輕,組合方便,運輸方便、施工方便;2、與相同跨度的屋面梁板體系相比,結構自重小,節約鋼材50%以上自且身具有保溫性能,省去了屋頂的保溫層和防水層,節約屋頂造價30%以上;3、跨度大,可直接與承重墻的架梁連接,降低建筑工程綜合造價。
本實用新型作為一種新的建筑構件,可廣泛應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的屋面板,推廣前景十分廣闊。
圖1是輕質復合屋面板的主視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1的B-B的剖面圖圖4是圖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組裝方式示意圖圖中1、水泥板 2、輕質保溫層 3、7、螺絲 4、楞瓦5、混凝土 6、型鋼 8、型鋼延伸 9、螺絲孔具體實施方式
圖1-5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結構及組合方式,圖1-4給出了本實用新型輕質復合屋面板的結構設計方案,這種屋面板作為一種整體預制的建筑構件在兩層水泥板1中設置(粘合)聚苯乙烯保溫層2,每個屋面板的上表面設置搭接的楞瓦4,用螺絲3固定;為了提高其承載能力,在聚苯乙烯本中間還設置有預埋在混凝土層5中的型鋼6,與地面的水泥板1用螺絲固定。型鋼在屋面板兩端的延伸端8上設置有螺絲孔9,在屋頂組裝施工時直接與房架連接即可,從而節約了屋頂的架梁,其主要特點是重量輕,空間利用合理且施工方便。
本實用新型是由這種基本構件預制單元組合,每個屋面板的長邊雙側設置形搭接邊,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房屋跨度要求定制相應長度的屋面板,組合拼裝成雙坡面或單坡面屋頂。
上述描述僅作為本實用新型輕質復合屋面板的幾種可實施的技術方案提出,不作為對其結構本身的單一限制條件。
權利要求1.一種輕質復合屋面板,由鋼筋混凝土預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屋面板由雙層水泥板(1)和夾心保溫層(2)組成,保溫層內設置有混凝土(5)固定的T型鋼(6)作為預制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復合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屋面板長邊雙側設置有形搭接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復合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型鋼端面用螺絲(7)固定在底面的水泥板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輕質復合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型鋼兩端延伸(8),并設置有與屋頂連接的螺絲孔(9)。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復合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板上面設置有楞瓦(4)。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輕質復合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楞瓦與水泥板采用螺絲(3)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輕質復合屋面板,由鋼筋混凝土預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屋面板由雙層水泥板和夾心保溫層組成,保溫層內設置有混凝土固定的T型鋼作為預制梁。本實用新型同傳統屋頂預制件相比,重量輕,組合方便,運輸方便、施工方便;與相同跨度的屋面梁板體系相比,結構自重小,節約鋼材50%以上自且身具有保溫性能,省去了屋頂的保溫層和防水層,節約屋頂造價30%以上;跨度大,可直接與承重墻的架梁連接,降低建筑工程綜合造價。作為一種新的建筑構件,可廣泛應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的屋面板,推廣前景十分廣闊。
文檔編號E04D3/35GK2900672SQ20062002441
公開日2007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16日
發明者張晶廷 申請人:張晶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