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輕型種植屋面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屋面,特別涉及一種輕型種植屋面,可應用于新建與既有建筑輕型屋面綠化。
背景技術:
屋面綠化有多方面的綜合作用。它是建筑的空調,可以使建筑物冬暖夏涼;保護屋面結構,延長屋面使用壽命;降低熱島效應,改善建筑的小氣候環境;以及休閑娛樂功能等。
目前屋面綠化方式主要分三種一是針對承載力較弱、事前沒有綠化設計的輕型屋面,采用適合少量種植土生長的草種密集種植的“地毯式”綠化。二是針對承載力較強的屋面種植喬灌木樹種的“花園式”綠化,但這種屋面綠化要求屋面具有較強的承載力,一般不適合已建筑的屋面。三是“組合式”,主要在屋頂四角和承重墻邊用缸栽、盆栽方式布置屋頂綠化,這種屋面綠化效果較差。對于上述第一種輕型屋面,一般只是在屋面防水層上先做疏水層,再填30厘米左右厚的種植土種草,這種屋面的隔熱效果和防滲漏都存在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隔熱,防滲漏的既可用于新建建筑又可用于既有建筑的輕型種植屋面。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輕型種植屋面,在傳統II級鋼筋混凝土防水屋面上,依次設有隔熱層、蓄水層、疏水層、隔離層、生長床和種植層。
所述的隔熱層為聚苯乙烯或聚乙烯泡沫保溫板,密度大于18kg/m3。
所述的蓄水層為礫石與沙混合層,厚度為15~25mm,設有排水口。
所述的疏水層為礫石層,厚度為5~15mm,設有排水口。
所述的隔離層為無紡布,透水率大于65%。
所述的生長床為栽培基質層,厚度為30~50mm。栽培基質包括泥炭、木屑、蛭石、陶粒、浮石等。
所述的種植層為佛甲草,栽種密度為80~200株/m2,成株高度在10~20cm。佛甲草(Sedum lineare)別名佛指甲、鐵指甲等,屬景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佛甲草用于輕型屋頂綠化具如下優良特點(1)耐旱性好,生命力強,具有超常的防止水分蒸發的特性,在南方種植一年四季常綠。(2)管理粗放,美觀樸實,佛甲草從長滿成園(約1-3個月)后很少需要管理。(3)覆蓋率高,供氧量大。
采用本輕型種植屋面構造的工程施工為在傳統II級鋼筋混凝土屋面的基礎上鋪設聚苯乙烯或聚乙烯泡沫保溫板、按1∶1比例摻混的礫石與沙,再鋪設礫石,在疏水層和蓄水層都開排水口,然后鋪無紡布和栽培基質層,最后栽種佛甲草。
采用本輕型種植屋面構造,降雨時,雨水通過生長床、隔離層,在疏水層排出大量水量;當降雨停止,在陽光的照射下,隨著各構造層溫度升高,積蓄在生長層的雨水首先蒸發,同時積蓄在蓄水層中的雨水亦慢慢滲透到生長床的栽培基質中,并通過生長床蒸發出去。由于水分的蒸發可以帶走大量的熱量,所以可以保持較低的室內溫度,有效地阻止了屋頂溫度的升高,達到了隔熱和保護防水層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輕型種植屋面與現在的種植屋面相比具有以下的優點(1)建筑隔熱效果好,節約能源。當夏季氣溫在30℃時,裸露的屋頂表面溫度可達到40~50℃,種植佛甲草可以使屋頂表面溫度降低6~8℃,建筑頂層室內溫度可降低3~5℃。采用這種綠化屋頂,可節約建筑能耗30%左右。
(2)可操作性強。本輕型種植屋面構造在已有屋面防水構造的基礎上進行施工,操作性簡單,技術難度低,方便現場工人施工。
(3)適用范圍廣。本輕型種植屋面構造不僅適用于新建建筑,還廣泛適用于既有建筑的屋面綠化。
(4)構造材料來源廣泛、充足。各構造層材料能實現本地化,資源廣泛、充足,不設計特殊制造工藝的構造層材料。
(5)性價比合理。本輕型種植屋面構造綜合造價較低,隔熱、保溫、防水效果性能穩定,可靠,能為大多數居民接受。
圖1是本實用新型輕型種植屋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1圖1為本實用新型輕型種植屋面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輕型種植屋面是在II級鋼筋混凝土屋面1以上依次設有隔熱層2、蓄水層3、疏水層4、隔離層5、生長床6和種植層7。其中,隔熱層2為聚乙烯泡沫保溫板,密度為20kg/m3。蓄水層3為礫石與沙混合層,礫石與沙按1∶1比例摻混,總厚度為15mm。疏水層4為礫石,厚度為5mm。隔離層5為無紡布,其透水率為70%。生長床為栽培基質,厚度為30mm。輕型種植屋面的種植層主要是佛甲草,栽種密度為80株/m2。
采用本輕型種植屋面,降雨時,雨水通過生長床6、隔離層5,在疏水層4排出大量水量;當降雨停止,在陽光的照射下,隨著各構造層溫度升高,積蓄在生長床6的雨水首先蒸發,同時積蓄在蓄水層3中的雨水亦慢慢滲透到生長床的栽培基質中,并通過生長床蒸發出去。由于水分的蒸發可以帶走大量的熱量,所以可以保持較低的室內溫度,有效地阻止了屋頂溫度的升高,夏季氣溫在30℃時,裸露的屋頂表面溫度可達到40~50℃,種植佛甲草可以使屋頂表面溫度降低6~8℃,建筑頂層室內溫度可降低3~5℃。采用這種綠化屋頂,可節約建筑能耗30%左右。
實施例2輕型種植屋面是在II級鋼筋混凝土屋面1以上依次設有隔熱層2、蓄水層3、疏水層4、隔離層5、生長床6和種植層7。其中,隔熱層2為聚苯乙烯泡沫保溫板,密度為18kg/m3。蓄水層3為按1∶1比例摻混的礫石與沙的混合層,厚度為20mm。疏水層4為礫石層,厚度為10mm。隔離層5為無紡布,透水率為68%。生長床6為栽培基質,厚度為40mm,栽培基質包括泥炭、木屑、蛭石、陶粒、浮石等。種植層7主要是佛甲草,栽種密度為140株/m2。
實施例3輕型種植屋面是在II級鋼筋混凝土屋面1以上依次設有隔熱層2、蓄水層3、疏水層4、隔離層5、生長床6和種植層7。其中,隔熱層2為聚乙烯泡沫保溫板,密度大于21kg/m3。蓄水層3為按1∶1比例摻混的礫石與沙的混合層,厚度為25mm。疏水層4為礫石層,厚度為15mm。隔離層5為無紡布,透水率為72%。生長床6為栽培基質,栽培基質包括泥炭、木屑、蛭石、陶粒、浮石等,厚度為50mm。種植層7主要是佛甲草,栽種密度為200株/m2。
如上所述即可較好實施本實用新型。
權利要求1.一種輕型種植屋面,其特征在于,是在傳統II級鋼筋混凝土防水屋面上,依次設有隔熱層、蓄水層、疏水層、隔離層、生長床和種植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型種植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熱層為聚苯乙烯或聚乙烯泡沫保溫板,密度大于18kg/m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型種植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層為礫石與沙混合層,厚度為15~25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型種植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水層為礫石層,厚度為5~15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型種植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離層為無紡布,透水率大于6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型種植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長床為栽培基質層,厚度為30~50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型種植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種植層為佛甲草,栽種密度為80~200株/m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輕型種植屋面,是在傳統II級鋼筋混凝土防水屋面上,依次設有隔熱層、蓄水層、疏水層、隔離層、生長床和種植層。隔熱層為聚苯乙烯或聚乙烯泡沫保溫板,蓄水層為礫石與沙混合層,疏水層為礫石層,隔離層為無紡布,生長床為栽培基質層,種植層為佛甲草。采用本輕型種植屋面構造,降雨時,雨水通過生長床、隔離層,在疏水層排出大量水量;通過蓄水層、生長床和種植層水分蒸發帶走大量的熱量,保持建筑頂層較低的室內溫度,有效地阻止屋面溫度的升高,達到綠化、隔熱和防水"三位一體"的目的。輕型種植屋面施工方便,造價低,可廣泛適用于南方新建建筑與既有建筑屋面綠化工程。
文檔編號E04D13/00GK2911060SQ20062006040
公開日2007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16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16日
發明者孟慶林 申請人:華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