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鋼筋墊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工程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澆鑄鋼筋混凝土時用于固定鋼筋的墊塊。
背景技術:
在建筑行業中,為保證鋼筋混凝土中混凝土保護層的必要厚度,防止拆模時發生鋼筋外露的現象,通常需要在鋼筋下墊以短鋼料或混凝土砂漿墊塊用以承墊并固定鋼筋,然后再進行鋼筋混凝土的澆鑄,但是由于短鋼料不但易銹蝕還造成材料的浪費,混凝土砂漿塊強度較低,易酥碎,因此使得鋼筋混凝土的質量難以保證。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鋼筋墊塊,其可保證鋼筋混凝土中保護層的必要厚度,又成本低廉、強度較高,可保證鋼筋混凝土的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鋼筋墊塊,它包括具有第一凹槽的底座,所述的底座的頂部開有第一凹槽,所述的底座的側部開有第二凹槽。
所述的底座的底部也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的底座的兩側部分別具有第二凹槽。
所述的底座的中部開有呈大致矩形的內孔,所述的內孔內設置有加強筋,所述的加強筋與內孔的四周孔壁分別相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不同高度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來支撐鋼筋,因此可滿足不同保護層厚度的鋼筋混凝土的澆鑄。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強度較高,可保證鋼筋混凝土的質量,由于采用塑膠注塑成型,因此成本低廉,且便于工業生產。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一的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二的示意圖;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其中1、底座;2、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鋼筋;5、加強筋;6、內孔。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附圖1至附圖3,一種鋼筋墊塊,它包括具有第一凹槽2的底座1,所述的底座1的頂部開有第一凹槽2,所述的底座1的側部開有第二凹槽3。
所述的底座1的底部也具有第一凹槽2,所述的底座1的兩側部分別具有第二凹槽3。
所述的底座1的中部開有呈大致矩形的內孔6以節約材料,同時為保證鋼筋墊塊的支撐強度,所述的內孔6內還設置有加強筋5,所述的加強筋5與內孔6的四周孔壁分別相固定連接,并以此來支撐所述的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3的槽底。
附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一,所述的第一凹槽2位于底座1的頂部,將鋼筋4架設在所述的第一凹槽2內,此時第一凹槽2的槽底面到底座1的底面之間的距離為鋼筋4到模板之間的距離,即鋼筋保護層的厚度,可進行澆注鋼筋混凝土。
附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二,所述的第二凹槽3位于底座1的頂部,所述的第二凹槽3的槽底面到底座1的底面之間的距離不同于使用狀態一中第一凹槽2的槽底面距離底座1的底面之間的距離。將鋼筋4架設在所述的第二凹槽3內,即鋼筋保護層的厚度,可進行澆注鋼筋混凝土。
使用時,根據要求的鋼筋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來選擇使用第一凹槽2或第二凹槽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強度較高,可保證鋼筋混凝土的質量。
權利要求1.一種鋼筋墊塊,其特征是它包括具有第一凹槽(2)的底座(1),所述的底座(1)的頂部開有第一凹槽(2),所述的底座(1)的側部開有第二凹槽(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筋墊塊,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1)的底部也具有第一凹槽(2),所述的底座(1)的兩側部分別具有第二凹槽(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筋墊塊,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1)的中部開有呈大致矩形的內孔(6),所述的內孔(6)內設置有加強筋(5),所述的加強筋(5)與內孔(6)的四周孔壁分別相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鋼筋墊塊,它包括具有第一凹槽的底座,所述的底座的頂部開有第一凹槽,所述的底座的側部開有第二凹槽。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不同高度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來支撐鋼筋,因此可滿足不同保護層厚度的鋼筋混凝土的澆鑄。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強度較高,可保證鋼筋混凝土的質量,由于采用塑膠注塑成型,因此成本低廉,且便于工業生產。
文檔編號E04C5/16GK2885973SQ200620072240
公開日2007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7日
發明者張金明 申請人:張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