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游泳池池底墊層面板之封邊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游泳池池底墊層,尤其是涉及一種游泳池池底墊層面板之封邊結構。屬體育用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標準的和正式比賽用游泳池的池底深度很深,一般均在2.5~3m,并沒有特別設置淺水區。除比賽外,只有采取控制游泳池的水位的方式來向社會開放,否則會有不安全因素。但這會給游泳池的水循環帶來不便。為了解決此問題通常是在游泳池內放置池底墊層以抬高游泳池池底,達到降低游泳池的池底深度的目的。
目前的游泳池池底墊層主要由立柱、橫梁和面板組成。橫梁架設在立柱上,面板鋪設在橫梁上。面板由若干條由縱向平排布置的板條組成。板條與板條之間留有6~8cm的拼接縫,以不影響游泳池的水循環。板條呈中空結構。池水由板條兩端灌入板條內腔,使面板增重下沉。這種連接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安全可靠性較差,組成面板的若干板條的兩端均裸露在外,存在不安全隱患,其端部棱邊、毛刺等很容易劃傷游泳者的腳部;2、面板與面板間連接處端面不平整、不光滑。
3、中空板條腔間所存之池水無法參于水循環,影響游泳池水質。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安全可靠的游泳池池底墊層面板之封邊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游泳池池底墊層面板之封邊結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面板和封邊條,所述面板由若干條縱向平排布置的板條組成,板條呈中空結構,所述封邊條呈凹槽狀,封邊條上布置有若干進出水孔,所述封邊條包封于面板端部,其上的進出水孔與板條內腔相通。池水由進出水孔進入板條內腔,本實用新型游泳池池底墊層面板之封邊結構,所述的板條內腔縱向布置有若干條加強筋。
本實用新型游泳池池底墊層面板之封邊結構,所述的封邊條呈槽鋼狀,包括端板和上、下兩側板,上、下兩側板夾置于面板端部,端板置于面板前側,進出水孔布置于端板上。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特點1、安全可靠性好組成面板的若干板條的兩端均被包封在封邊條內,與游泳者的腳部不會發生任何接觸,因此就不會劃傷到游泳者的腳部;2、面板與面板間連接處端面平整、光滑。
3、封邊條與面板裝配簡單、方便、牢固。
4、中空板條腔間所存之池水參于水循環,保證游泳池水質量。
圖1為采用本實用新型之封邊結構的游泳池池底墊層總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I放大圖。
圖中面板1、板條2、拼接縫3、封邊條4、橫梁5、立柱6、橫撐檔7、縱撐檔8。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游泳池池底墊層主要由立柱6、橫梁5、面板1、橫撐檔7和縱撐檔8組成。橫梁5架設于立柱6上,面板1鋪設在橫梁5上。橫撐檔7橫向連接于左、右各立柱之間,縱撐檔8縱向固定連接于前、后各立柱之間。
參見圖2,本實用新型游泳池池底墊層面板之封邊結構,包括面板1和封邊條4。
面板1由若干條縱向平排布置的板條2組成,板條2呈中空結構。板條2內腔縱向布置有若干條加強筋2.1封邊條4呈凹槽狀,圖中為呈槽鋼狀,它包括端板4.1和上、下兩側板4.2,端板4.1上布置有若干進出水孔4.3。
裝配時,封邊條4包封于面板端部,其上、下兩側板4.2夾置于面板1端部,端板4.1上的進出水孔4.3與板條2內的蓄水腔2.2相通。
權利要求1.一種游泳池池底墊層面板之封邊結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面板(1)和封邊條(4),所述面板(1)由若干條縱向平排布置的板條(2)組成,板條(2)呈中空結構,所述封邊條(4)呈凹槽狀,封邊條(4)上布置有若干進出水孔(4.3),所述封邊條(4)包封于面板端部,其上的進出水孔(4.3)與板條(2)內腔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游泳池池底墊層面板之封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條(2)內腔縱向布置有若干條加強筋(2.1)。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游泳池池底墊層面板之封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邊條(4)呈槽鋼狀,包括端板(4.1)和上、下兩側板(4.2),上、下兩側板(4.2)夾置于面板(1)端部,端板(4.1)置于面板(1)前側,進出水孔(4.3)布置于端板(4.1)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游泳池池底墊層面板之封邊結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面板(1)和封邊條(4),面板(1)由若干條縱向平排布置的板條(2)組成,板條(2)呈中空結構,封邊條(4)呈凹槽狀,封邊條(4)上布置有若干進出水孔(4.3),所述封邊條(4)包封于面板端部,其上的進出水孔(4.3)與板條(2)內腔相通。本實用新型組成面板的若干板條的兩端均被包封在封邊條內,與游泳者的腳部不會發生任何接觸,因此就不會劃傷到游泳者的腳部,安全可靠性好。且面板端面平整、光滑。封邊條與面板裝配簡單、方便、牢固。
文檔編號E04H4/14GK2929064SQ20062007543
公開日2007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2006年7月28日
發明者史方度 申請人:史方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