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建筑管道預留洞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943551閱讀:28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建筑管道預留洞套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建筑管道預留洞套管。
背景技術
現有建筑施工中樓板預留孔和安裝給排水管工序較為復雜,傳統方法澆樓板時需先制作預埋件,預留孔做法繁瑣,費工費時,加工模型時,需鋸、釘等操作,也有人直接采用PVC管,切割一段預埋在混凝土中。這類方法在安裝時難以掌握,往往需要返工,這種施工方法已不適應現代建筑的要求。現有技術中,已經有人改進,制作成預埋件,無需在施工現場加工,可以實現工業化和標準化生產,但是其自身結構較為復雜,生產成本較高,且仍為一次性產品,施工后與混凝土固定成一體,使用成本也很高,由于其結構原因,整體的施工工序仍顯繁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建筑管道預留洞套管,可重復使用,自身結構簡單,生產成本和使用成本都很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建筑管道預留洞套管,其主體為一護管,護管呈長錐臺形,護管的小口端一體設有底蓋,護管的大口端設有塞蓋。其中,底蓋的內側設有凸條,凸條上設有釘孔;塞蓋的內側設有蓋沿,塞蓋的外側設有拉手,蓋沿塞置在護管的大口端內。
作為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護管的管壁內側設有若干加強筋,以加強護管的承重強度,也為固定螺釘提供適當的空間,護管的大口端外口設有兩個凸耳,方便施工完畢后拆取護管;所述蓋沿呈與護管相應的錐臺形,其中蓋沿端部外口的尺寸小于護管大口端內口的尺寸,蓋沿基部外口的尺寸大于護管大口端外口的尺寸。
根據施工需要,護管截面可以設計成圓形,也可以設計成方形;相應的,塞蓋也設計成與護管截面一致的圓形或方形。
采用上述結構,給本實用新型帶來的有益效果有1、套管自身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2、使用時,施工工藝簡單,省工省時,只需將底蓋固定在模板上即可;3、使用成本低,施工后,套管可以拆取下來再次使用;4、本實用新型可實現工業化和標準化生產,無需在施工現場加工。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俯視結構示意圖(除去了塞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參看圖1,本實用新型的主體為一護管11,護管11呈長錐臺形,護管的管壁內側設有若干加強筋,以加強護管的承重強度,護管11的小口端一體設有底蓋21,護管11的大口端設有塞蓋31;護管11截面可以呈圓形,也可以呈方形;相應的,塞蓋31上的蓋沿32呈與護管11截面一致的圓形或方形。
參看圖2,底蓋21的內側設有十字交叉的凸條22,凸條22上設有釘孔23,使用時,通過釘孔23由螺釘很方便地將本實用新型固定在模板上,為加強固定效果,也可以在底蓋底部增設幾個釘孔。
塞蓋31的內側設有蓋沿32,塞蓋31的外側設有拉手33,蓋沿32塞置在護管11的大口端內。蓋沿32端部外口的尺寸小于護管11大口端內口的尺寸,蓋沿32基部外口的尺寸大于護管11大口端外口的尺寸。
護管11的大口端外口設有兩個凸耳13,方便施工完畢后拆取護管11。
使用時,通過釘孔23由螺釘將本實用新型固定在模板上,然后用塞蓋塞進護管的大口端,最后將塞蓋固定在另一側的模板上,底蓋和塞蓋都防止混凝土灌注進護管內。澆注混凝土,待其固化之后,護管所在處就形成一個錐臺形的孔。由于護管設計成錐臺形,可以較為容易地從混凝土中拆取出護管,必要時可以敲擊以方便取出護管。
最后,應當指出,以上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較有代表性的例子。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實施例,還可以有許多變形。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應認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建筑管道預留洞套管,其主體為一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護管(11)呈長錐臺形,護管(11)的小口端一體設有底蓋(21),護管(11)的大口端設有塞蓋(3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管道預留洞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蓋(21)的內側設有凸條(22),凸條(22)上設有釘孔(23);所述塞蓋(31)的內側設有蓋沿(32),塞蓋(31)的外側設有拉手(33),蓋沿(32)塞置在護管(11)的大口端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管道預留洞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護管(11)的管壁內側設有若干加強筋(12),護管(11)的大口端外口設有兩個凸耳(13)。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管道預留洞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沿(32)呈與護管(11)相應的錐臺形,其中蓋沿(33)端部外口的尺寸小于護管(11)大口端內口的尺寸,蓋沿(32)基部外口的尺寸大于護管(11)大口端外口的尺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筑管道預留洞套管。本實用新型的主體為一護管,護管的管壁內側設有若干加強筋,護管的小口端一體設有底蓋,護管的大口端設有塞蓋。底蓋的內側設有十字交叉的凸條,凸條上設有釘孔,使用時,通過釘孔由螺釘很方便地將本實用新型固定在模板上。塞蓋的內側設有蓋沿,塞蓋的外側設有拉手,蓋沿塞置在護管的大口端內。護管的大口端外口設有兩個凸耳,方便施工完畢后拆取護管。本實用新型套管自身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使用時,施工工藝簡單,省工省時,只需將底蓋固定在模板上即可;使用成本低,施工后,套管可以拆取下來再次使用,本實用新型可實現工業化和標準化生產,無需在施工現場加工。
文檔編號E04G15/06GK2893057SQ20062010024
公開日2007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10日
發明者黃云 申請人:黃云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