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預應力錨具夾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施工用預應力錨具夾片,屬于建筑機械技術領域的預應力張拉錨固體系組件。
背景技術:
在澆注大跨度橋梁、工業廠房、水壩、核反應堆殼體等建筑物的預應力混凝土構件時,常常采用預應力張拉錨固體系對鋼筋、鋼絞線施加預應力。張拉錨固體系中的組件之一——錨具可分為夾片式、支承式、錐塞式和握裹式等四種。夾片式錨具較為常用。使用時,2個預應力錨具夾片組合后形成中空的圓錐臺,在張拉鋼絞線施加預應力過程中將單根或多根鋼絞線夾持、固定、楔緊在錨板上。現有夾片結構不盡合理,使得錨具錨固效率系數不高且不穩定,特別在張拉過程中,鋼絞線會在夾片小端處因應力集中、超過極限而在小端端面內邊緣處破裂或被割斷,導致混凝土構件中的預應力不足或消失,破壞建筑物的承載能力,降低其使用壽命,增大安全隱患,嚴重時將導致建筑物坍塌,造成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提出的技術任務是克服現有產品存在夾片小端內表面不能分散咬合鋼絞線所受應力的缺陷,提供一種分散鋼絞線所受應力效果出色、錨具錨固性能高效且穩定的預應力錨具夾片。為此,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預應力錨具夾片,呈上小下大的錐形片,其內表面布有螺紋,大端外表面設有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預應力錨具夾片大端內徑等徑,小端內徑外擴,所述小端內徑外擴部分的頂角α范圍在1.5°~18°。這樣的結構可改善鋼絞線被張拉時的應力集中,達到力的分散作用,避免鋼絞線在夾片小端處因應力集中、超過極限而在小端端面內邊緣處破裂或被割斷;提高錨具的錨固性;角α的范圍在1.5°~18°時夾片結構合理,改善效果明顯且錨具錨固性能好。
所述小端的上端面與內表面間設有過渡面。過渡面進一步避免鋼絞線在夾片小端處因應力集中、超過極限而在小端上部內邊緣處破裂或被割斷。
所述過渡面為圓弧過渡面。圓弧過渡面能更好地減少小端上部內邊緣處因應力集中而磨損或割斷鋼絞線。
所述內徑外擴部分的螺紋起始牙高較低,并逐漸過渡到與大端內徑的螺紋等高。這樣的結構減少小端部分的螺紋對應力集中的鋼絞線的咬傷程度,降低鋼絞線的破斷率。
所述大端開有軸向彈性槽。設置彈性槽可允許夾片發生彈性變形,有效地改善了夾片齒紋與鋼絞線之間的咬合效果,使得夾片的破裂現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所述螺紋牙形為鋸齒形。螺紋牙形包括矩形、三角形、及鋸齒形;采用鋸齒形牙形,既保證咬合鋼絞線后的夾持效果,又降低對鋼絞線的咬傷程度。
所述頂角α為4°10’。此時錨具的錨固效率系數可穩定的維持在0.98以上,疲勞試驗達到200萬次以上不出現鋼絞線斷裂和破裂,50次低周期循環試驗錨具工作正常。
本實用新型還提出另一種螺紋牙形技術方案螺紋牙形為三角形,所述頂角α為4°10’。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有效,分散鋼絞線所受應力效果出色,減少了鋼絞線因應力集中而在夾片小端處產生的處破裂或被割斷現象,錨具錨固性能高且穩定。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軸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螺紋,2、彈性槽,3、凹槽,4、圓弧過渡面,H、內徑外擴部分。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的實質性特點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的預應力錨具夾片,采用合金鋼材料,經下料、打孔攻絲、車外圓及平面、割槽、粗車、精磨、回絲、倒角、銑剖、去毛刺、熱處理等工序,形成呈上小下大的錐形片,使用時兩片組合,呈中空的圓錐臺。夾片內表面布有鋸齒形螺紋1,小端H部分內徑外擴,大端內徑等徑,小端的上端面與內表面間設有圓弧過渡面4,內徑外擴部分H的螺紋1起始牙高較低,并逐漸過渡到與大端內徑的螺紋等高。大端外表面設有凹槽3,用于放置橡膠圈,大端自下端面延伸至夾片中部開有軸向彈性槽2。大、小端面與外表面均有倒角,小端的上端面與外表面的倒角β為45°,小端內徑外擴部分H的頂角α范圍在1.5°~18°,當夾角為4°10’時,預應力錨具夾片小端分散鋼絞線所受應力效果出色,此時錨具的錨固效率系數可穩定的維持在0.98以上,疲勞試驗達到200萬次以上不出現鋼絞線斷裂和破裂,50次低周期循環試驗錨具工作正常。外表面剖光后,使預應力錨具夾片能沿錨板錐孔滑動實現對鋼絞線的錨固,具有可靠的夾持性能和良好的自錨性能。特殊的合金鋼經熱處理工序后使夾片表面硬度和內部柔韌性均得到提高,滿足且優于國家標準,延緩出現疲勞性變形、斷裂。
本實用新型還可采用另一種技術方案預應力錨具夾片呈上小下大的錐形片,夾片內表面布有三角形螺紋1,小端H部分內徑外擴,大端內徑等徑,小端的上端面與內表面間設有圓弧過渡面4,內徑外擴部分H的螺紋1起始牙高較低,并逐漸過渡到與大端內徑的螺紋等高。大端外表面設有凹槽3,大端自下端面延伸至夾片中部開有軸向彈性槽2。大、小端面與外表面均有倒角,小端的上端面與外表面的倒角β3為45°,小端內徑外擴部分H的頂角α范圍在1.5°~18°,當夾角為4°10’時,預應力錨具夾片小端分散鋼絞線所受應力效果出色,錨具錨固性能高且穩定。
權利要求1.預應力錨具夾片,呈上小下大的錐形片,其內表面布有螺紋(1),大端外表面設有凹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預應力錨具夾片大端內徑等徑,小端內徑外擴,所述小端內徑外擴部分的頂角α范圍在1.5°~1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應力錨具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端的上端面與內表面間設有過渡面(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預應力錨具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面為圓弧過渡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應力錨具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徑外擴部分(H)的螺紋(1)起始牙高較低,并逐漸過渡到與大端內徑的螺紋等高。
5.根據權利要求2、3或4所述的預應力錨具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端開有軸向彈性槽(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預應力錨具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1)牙形為鋸齒形。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預應力錨具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角α為4°10’。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預應力錨具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1)牙形為三角形。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預應力錨具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角α為4°10’。
專利摘要預應力錨具夾片,屬于建筑機械技術領域的預應力張拉機具。現有夾片錨固效率系數不高且不穩定,鋼絞線會在夾片小端處因應力集中、超過極限而在小端端面內邊緣處破裂或被割斷,破壞建筑物的承載能力,降低其使用壽命,增大安全隱患。本實用新型呈上小下大的錐形片,其內表面布有螺紋,大端外表面設有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預應力錨具夾片大端內徑等徑,小端內徑外擴,所述小端內徑外擴部分的頂角α范圍在1.5°~18°;分散鋼絞線所受應力效果出色,減少了鋼絞線因應力集中而在夾片小端處產生的處破裂或被割斷現象,錨具錨固性能高且穩定。
文檔編號E04C5/12GK2861350SQ20062010029
公開日2007年1月24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12日
發明者周成順 申請人:杭州浙錨預應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