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扶梯扣件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部件,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扶梯的木質扶手之間相互連接的扣件的結構。
背景技術:
建筑中樓梯邊上設置的扶梯的木質扶手,長度很長達到延續數米,因此,扶手采用整條的木料不實際,現在,長條扶手都是采用數根條狀木料連接而成,將相鄰的兩根木料牢固美觀地連接起來,需要特別的扣件以連接。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扶梯扣件結構,其目的在于將兩根相鄰的扶手木料牢固美觀地連接起來而形成扶手。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扶梯扣件結構,具有兩根扶手11、12,其特征在于具有片狀扣件2,扣件2的中央設有通孔21;扶手11的端面設有凹孔111,凹孔111內固設嵌入螺母1110;扶手12的端面具有凹孔121,扶手12的下端面向內設有與凹孔121相交的凹孔122;卡鎖3嵌入凹孔122中,卡鎖3具有橫向通孔31及豎向螺孔32;絲桿4一端螺設于螺母1110中,絲桿4穿過扣件2中央的通孔21,伸入凹孔121并穿過通孔31,螺絲5螺設于螺孔32中并螺絲上端部卡制于絲桿4上所設通孔41中。
扣件2外邊緣設有向外伸展的翼20,翼20之內的扣件側面形狀與扶手11、12端面形狀相同。
扣件2還設有通孔22,自攻螺釘6穿過通孔22并螺設于扶手11的端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在于螺母、絲桿、卡鎖、螺絲的配合可以將扶手、扣件牢固地結合為一體,扣件外邊緣所設的翼可以將扶手和扣件交界處的痕跡遮蓋起來,從而扶手可以牢固美觀的連接。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剖面示意圖圖2本實用新型立體分解圖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具有兩根木質的扶手11、12,扶手11的端面設有凹孔111,凹孔111內固設嵌入螺母1110;扶手12的端面具有凹孔121,扶手12的下端面向內設有與凹孔121相交的凹孔122;卡鎖3嵌入凹孔122中,卡鎖3具有橫向通孔31及豎向螺孔32;扣件2中央設有通孔21,通孔21兩側設有小的通孔22,自攻螺釘6穿過通孔22并螺設于扶手11的端面而將扣件2緊固在扶手11上;絲桿4穿過扣件2中央所設的通孔21,絲桿4一端螺設于螺母1110中,另一端伸入凹孔121并穿過卡鎖3的橫向通孔31,錐頭螺絲5螺設于螺孔32中并螺絲5上端部卡制于絲桿4上所設通孔41中。
扣件2外邊緣設有向外伸展的翼20,翼內20的扣件側面形狀與扶手11、12端面形狀相同。
此扣件由進口塑料王制成,將成塊塑料板鋸為小塊,用模具根據扶手端面形狀將小塊塑料板鉆孔、壓制、刨平后形成扣件,用打磨機、砂紙將扣件打磨平整使之光滑,然后上底漆(用底漆刷四次,每天刷兩次,等扣件風干或烤干后,再刷兩次底漆),然后上色,用噴漆槍裝上色精噴成各種顏色,最后用透明面漆噴在上色后的扣件上,以確保塑料扣件顏色均勻一致,亮澤美觀。
權利要求1.一種扶梯扣件結構,具有兩根扶手(11)、(12),其特征在于具有片狀扣件(2),扣件(2)的中央設有通孔(21);扶手(11)的端面設有凹孔(111),凹孔(111)內固設嵌入螺母(1110);扶手(12)的端面具有凹孔(121),扶手(12)的下端面向內設有與凹孔(121)相交的凹孔(122);卡鎖(3)嵌入凹孔(122)中,卡鎖(3)具有橫向通孔(31)及豎向螺孔(32);絲桿(4)一端螺設于螺母(1110)中,絲桿(4)穿過扣件(2)中央的通孔(21),伸入凹孔(121)并穿過通孔(31),螺絲(5)螺設于螺孔(32)中并螺絲(5)上端部卡制于絲桿(4)上所設通孔(41)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扶梯扣件結構,其特征在于扣件(2)外邊緣設有向外伸展的翼(20),翼(20)之內的扣件側面形狀與扶手(11)、(12)端面形狀相同。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扶梯扣件結構,其特征在于扣件(2)還設有通孔(22),自攻螺釘(6)穿過通孔(22)并螺設于扶手(11)的端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扶梯扣件結構,具有兩根扶手,其特征在于具有片狀扣件,扣件的中央設有通孔;扶手的端面設有凹孔,凹孔內固設嵌入螺母;另一扶手的端面也具有凹孔,另一扶手的下端面向內設有與該凹孔相交的凹孔;卡鎖嵌入凹孔中,卡鎖具有橫向通孔及豎向螺孔;絲桿一端螺設于螺母中,絲桿穿過扣件中央的通孔,伸入另一扶手的凹孔并穿過卡鎖的通孔,螺絲螺設于螺孔中并螺絲上端部卡制于絲桿上所設通孔中。扣件外邊緣設有向外伸展的翼,翼之內的扣件側面形狀與扶手端面形狀相同。螺母、絲桿、卡鎖、螺絲的配合可以將扶手、扣件牢固地結合為一體,翼可以將扶手和扣件交界處的痕跡遮蓋起來,從而扶手可以牢固美觀的連接。
文檔編號E04F11/18GK2937310SQ20062013227
公開日2007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06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06年8月16日
發明者周宏興 申請人:周宏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