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墻體保溫界面砂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墻體保溫界面砂漿,主要用于建筑圍護結構墻體外墻外隔熱保溫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建筑能耗已占全國總能耗的27%,而且,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建筑能耗的比重將進一步增加,目前歐美發達國家的建筑能耗已達到全社會總能耗的40%。因此,節約建筑能耗,推廣實施建筑節能工作意義重大,勢在必行。墻體的隔熱保溫技術,國內外已有大量的研究,其中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外保溫體系是目前我國使用范圍較廣的一種外墻外保溫體系,具有既適應于新建建筑的節能保護又適應于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同時節能利廢、不產生熱橋效應等突出優點。通常情況下,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外保溫體系均由界面層、保溫層、抗裂防護層和飾面層組成,界面層是保溫層和墻體基層中間的過渡層,是防止保溫材料產生空鼓、脫落的關鍵結構。關于界面層材料,界面砂漿的研究,目前已有較為成熟的研究,并有大量文獻報道,這些文獻中的主要技術內容為1.隔熱保溫材料墻體主要由粘結劑、隔熱保溫層、抗裂層和罩面層組成;對基層的處理是防止隔熱保溫層產生“空、鼓”現象的必要措施之一。基層處理工藝一般為表面的物理處理和化學處理,視表面的情況,應對墻體表面的松動、風化部分進行物理處理,對不平整墻面可用普通砂漿找平,而光潔的部分則應進行鑿毛處理或用聚合物水泥砂漿拉毛處理。
2.界面砂漿是高分子聚合物中添加一定量的助劑配制成的界面劑,使用時與水泥和中砂按一定比例拌合均勻制成的砂漿。其中界面劑是以乳液為主要基料,是一種高分子水泥體系,該產品具有一定的滲透性,以充分浸潤基層材料,防止空鼓、增加粘結性能界面;3.界面砂漿的比例界面劑∶細砂(中砂)∶水泥按1∶1∶1重量比。
比較現有界面砂漿可以發現目前界面砂漿的配制幾乎全部為高分子(或聚合物)水泥體系,高分子材料的主要作用為對水泥體系的保水、增稠作用,其中高分子材料用量在30%以上,高分子材料的大量引入,不僅造成了成本高昂,而且其凝結時間等難以控制,對于現場施工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低成本、施工方便的界面砂漿及其相應的施工工藝。本發明運用各種材料的自身保水增稠特性,增強了保溫材料和墻體基層的結合,具有粘結性能良好、施工效率高和成本低廉等優點。
本發明采用下列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墻體保溫界面砂漿,主要由水泥、砂和外加劑組成,各組分的比例為,水泥∶砂∶外加劑的重量比1∶1∶0.1~0.5。其中水泥為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砂為中砂或細砂,外加劑由緩凝型混凝土減水劑、保水劑和纖維組成,各組分基本比例為減水劑∶保水劑∶纖維重量比(1∶1~1.5∶2~4);緩凝型混凝土減水劑可為葡萄糖酸鈉或具有類似功能的其它外加劑組合而成,保水劑為甲基纖維素(醚)、羧甲基纖維素(醚)、羧丙基甲基纖維素(醚)或羧已基纖維素(醚)中的一種或幾種,纖維為混合纖維,混合纖維的組成長度為3mm與6mm的木纖維或化學纖維混合,其比例為1∶2~4。其使用工藝為將外加劑各組分按照比例配制好后,在現場直接加入水泥、砂中。
本發明中各組分的作用為水泥和砂提供基本的力學強度,外加劑用于改善水泥和砂的工作性能和抗裂抗收縮變形性能。其中具體而言,減水劑、保水劑用于改善其施工工作性能,防止由于墻體的基體大量吸水,造成水泥水化不足而產生空、鼓、脫落,而混合纖維的摻入可以減少砂漿的收縮,防止其與墻體和保溫材料之間產生不一致變形,減少其脫落的可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采用本發明所提供的配比進行墻體的表面處理不僅解決了保溫結構中易產生的“空、鼓”問題,而且降低了材料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如1.采用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劑進行組合后,其用量僅為材料總用量的0.5~2.5%,與現有界面劑∶細砂(中砂)∶水泥(重量比1∶1∶1)相比,其外加劑用量由33.3%下降了30%以上;2.由于本體系中外加劑為幾種外加劑的組合,因此,可以通過調整比例在滿足其力學性能的同時,很好的控制其工作性能3.由于本體系外加劑用量較少,其材料經濟成本可降低30%以上;4.由于可控制整個體系的凝結時間,可減少人力40%以上。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一種墻體保溫界面砂漿,由水泥、砂和外加劑組成,各組分的比例為,水泥∶砂∶外加劑的重量比1∶1∶0.1。其中水泥為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砂為中砂或細砂,外加劑由緩凝型混凝土減水劑、保水劑和纖維組成,各組分基本比例為減水劑∶保水劑∶纖維重量比(1∶1∶2);緩凝型混凝土減水劑為葡萄糖酸鈉,保水劑為甲基纖維素(醚),纖維為混合纖維,混合纖維的組成長度為3mm與6mm的木纖維混合,其比例為1∶2~4。其使用工藝為將外加劑各組分按照比例配制好后,在現場直接加入水泥、砂中,加入整個體系50%的水量即可使用。
實施例2一種墻體保溫界面砂漿,由水泥、砂和外加劑組成,各組分的比例為,水泥∶砂∶外加劑的重量比1∶1∶0.5。其中水泥為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砂為中砂或細砂,外加劑由緩凝型混凝土減水劑、保水劑和纖維組成,各組分基本比例為減水劑∶保水劑∶纖維重量比(1∶1.5∶4);緩凝型混凝土減水劑為葡萄糖酸鈉,保水劑為羧甲基纖維素(醚),纖維為混合纖維,混合纖維的組成長度為3mm與6mm的聚丙烯纖維混合,其比例為1∶2~4。其使用工藝為將外加劑各組分按照比例配制好后,在現場直接加入水泥、砂中,加入整個體系40%的水量即可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墻體保溫界面砂漿,由水泥、砂和外加劑組成,各組分的比例為,水泥∶砂∶外加劑的重量比1∶1∶0.1~0.5。其中水泥為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砂為中砂或細砂,外加劑由緩凝型混凝土減水劑、保水劑和纖維組成,各組分基本比例為減水劑∶保水劑∶纖維重量比(1∶1~1.5∶2~4);緩凝型混凝土減水劑可為葡萄糖酸鈉或具有類似功能的其它外加劑組合而成,保水劑為甲基纖維素(醚)、羧甲基纖維素(醚)、羧丙基甲基纖維素(醚)或羧已基纖維素(醚)中的一種或幾種,纖維為混合纖維,混合纖維的組成長度為3mm與6mm的木纖維或化學纖維混合,其比例為1∶2~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墻體保溫界面砂漿,其特征在于水泥、砂和外加劑各組分的重量比為1∶1∶0.1~0.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墻體保溫界面砂漿,其特征在于外加劑由緩凝型混凝土減水劑、保水劑和纖維組成,各組分基本比例為減水劑∶保水劑∶纖維重量比(1∶1~1.5∶2~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墻體保溫界面砂漿,其特征在于外加劑中緩凝型混凝土減水劑可為葡萄糖酸鈉或具有類似功能的其它外加劑組合而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墻體保溫界面砂漿,其特征在于外加劑中保水劑為甲基纖維素(醚)、羧甲基纖維素(醚)、羧丙基甲基纖維素(醚)或羧已基纖維素(醚)中的一種或幾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墻體保溫界面砂漿,其特征在于外加劑中纖維為混合纖維,混合纖維的組成長度為3mm與6mm的木纖維或化學纖維混合,其比例為1∶2~4。
全文摘要
一種墻體保溫界面砂漿,主要由水泥、砂和外加劑組成,各組分的比例為,水泥∶砂∶外加劑的重量比1∶1∶0.1~0.5。其中水泥為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砂為中砂或細砂,外加劑由緩凝型混凝土減水劑、保水劑和纖維組成,各組分基本比例為減水劑∶保水劑∶纖維重量比(1∶1~1.5∶2~4);緩凝型混凝土減水劑可為葡萄糖酸鈉或具有類似功能的其它外加劑組合而成,保水劑為甲基纖維素(醚)、羧甲基纖維素(醚)、羧丙基甲基纖維素(醚)或羧己基纖維素(醚)中的一種或幾種,纖維為混合纖維,混合纖維的組成長度為3mm與6mm的木纖維或化學纖維混合,其比例為1∶2~4。其使用工藝為將外加劑各組分按照比例配制好后,在現場直接加入水泥、砂中,加入整個體系40~50%的水量即可使用。該體系具有粘結性能良好、施工效率高和成本低廉等優點。
文檔編號C04B24/38GK101016206SQ20071005127
公開日2007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07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07年1月17日
發明者馬保國, 騫守衛, 馬玲, 郝先成 申請人:武漢科華高新材料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