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筒芯內模整體空心隔墻墻體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施工輕體的筒芯內模整體空心隔墻墻體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建筑施工的輕體墻體板的墻體板的墻體拼裝縫容易開裂,整體強度低, 造成工程質量下降,還有的整體墻體其工藝操作繁瑣用工量大,施工成本高。 發明內容
種桶芯內摸整體結構,屬于建筑輕體墻體技術領域,現有輕體墻板的墻 體拼裝縫容易開裂,整體強度低,造成工程質量下降,還有的整體墻體其工藝 操作繁瑣,用工量大,施工成本高。本實用新型克服了上述墻體的不足,提供 了一種桶芯內模整體空心隔墻墻體結構,該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墻體(3) 中由多根空心筒體(1)構件排列成型,整體空心筒體(1)間隙用與筒體直徑 相等長度的S鉤(2)連接后抹灰成為整體空心隔墻體(3)結構。它的優點是 整體性能好,墻體強度高,結構設計合理,構思新穎;解決里普通墻板的拼裝 裂縫的技術難題。該墻體具有造價低,質量輕。空心率高,易操作,具有良 好的隔間保溫性能。
本實用新型由于墻體中由多根空心筒體構件排列成型,整根空心簡體間隙用 與簡體直徑相等長度的S鉤(2)連接后抹灰形成整體效果,防止了墻體開裂。 提高了工程質量,易操作,降低了施工安裝成本。
-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墻體立剖面圖2為墻體截面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事例進行說明建筑施工輕體的筒芯模整體空
心隔墻墻體結構;是在墻體(3)中由多根的整根空心筒體(1)構件抹列成型,
筒芯的下端按彈線的位置支模坐漿,把整根空心筒體(1)逐根留有間隙放于低 模坐漿位置,上端用塞塊擠緊,用砂漿灌實,待料漿初凝后再把筒體間隙每隔
半米用于筒體直徑相等長度的S鉤(2)連接抹灰成為整體空心隔墻體(3)結 構。
權利要求1.一種建筑施工輕體墻體的筒芯內模整體空心隔墻墻體結構,其特征在于墻體(3)中由多根的整根空心簡體(2)構件排列成型,整根空心筒體(1)間隙用與簡體直徑相等長度的S鉤(2)連接后抹灰成為整體空心隔墻體(3)結構。
專利摘要一種筒芯內模整體結構,屬于建筑輕體墻體技術領域,現有輕體墻板的墻體拼裝縫容易開裂,整體強度低,造成工程質量下降,還有的整體墻體其工藝操作繁瑣,用工量大,施工成本高。該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墻體(3)中由多根空心筒體(1)構件排列成型,整體空心筒體(1)間隙用與筒體直徑相等長度的S鉤(2)連接后抹灰成為整體空心隔墻體(3)結構。它的優點是整體性能好,墻體強度高,結構設計合理,構思新穎;解決里普通墻板的拼裝裂縫的技術難題。該墻體具有造價低,質量輕。空心率高,易操作,具有良好的隔間保溫性能。
文檔編號E04B2/00GK201176647SQ200720183098
公開日2009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3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3日
發明者張會勇 申請人:張會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