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模殼構件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947894閱讀:16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模殼構件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模殼構件成型模具。
(二)
背景技術
目前,現澆鋼筋砼空心板,特別是現澆鋼筋砼空心板非抽芯成孔工藝,普遍采用薄 壁管或薄壁盒填充,能滿足各種不同空心板抽空砼的需要。申請人于1999年11月29日 同時分別申請了申請號為99115665.X、名稱為"鋼筋砼填充用纖維增強型薄壁管(盒) 及其制造方法"的發明專利,以及申請號為99115666.8、名稱為"現澆鋼筋砼填充用纖 維增強型薄壁盒及其制造方法"的發明專利,所制得的薄壁管或薄壁盒可以是開口的, 若帶有封口則可制得封閉的薄壁管或封閉的薄壁盒;其制造方法中所采用的模具有陰模 或陽模。如陰模,從它們的附圖可以看出,它包括側模面和底模面,側模面和底模面圍 成陰模,這種陰模為整體模板的陰模,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脫模不方便,開口的薄壁管 或薄壁盒易破損,因此,研制一種新型的模殼構件成型模具已為急需。
(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模殼構件成型模具,具有脫模方便、結構簡單、制造容 易、強度高、成本低等特點。
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包括側模面、底模面,側模面和底模面 圍成陰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陰模的側模面和底模面由模板構成,陰模由至少二塊模板 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上設置有拼合裝置,模面的至少一個轉角部位設置有凸形構造 或凹形構造中的至少一個,拼合裝置設置在側模面的模板和底模面的模板之間的轉角部 位或者側模面的模板之間的轉角部位,凸形構造或凹形構造同時設置在轉角的兩塊模板 上或轉角拼合的兩塊模板上;或者側模面由兩塊、三塊、四塊、六塊或八塊模板構成; 或者底模面為至少一塊模板;或者模板的拼合部位在模面的轉角部位。這樣,由于陰模 由至少二塊模板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上設置有拼合裝置,因而擰松拼合裝置后,脫 模非常方便;同時,模面的至少一個轉角部位設置有凸形構造或凹形構造中的至少一個,
在生產模殼構件時,可相應在模殼構件的轉角部位形成凹形構造或凸形構造,可滿足各 種不同空心樓蓋的需要;此外,模具還具有結構簡單、制造容易、強度高、成本低等特 點,從而達到了本發明的目的,適用于制造薄壁管或薄壁盒,.尤其適用于制造開口的薄 壁管或開口的薄壁盒。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凸形構造或凹形構造為分段的或連續的。這樣,當應用 上述模具生產時,可相應得到轉角部位為分段的或者連續的凹形構造或凸形構造的模殼 構件,可滿足各種設計的不同需要。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側模面轉角部位為凸形構造或凹形構造。這樣,當側模 面轉角部位為凸形構造或凹形構造時,應用其生產可得到豎向轉角部位帶有凹形構造或 凸形構造的模殼構件,可滿足各種不同情況的需要。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側模面與底模面相交的轉角部位為凸形構造或凹形構 造。這樣,當側模面與底模面相交的轉角部位為凸形構造或凹形構造時,應用其生產可 得到橫向轉角部位帶有凹形構造或凸形構造的模殼構件,以滿足各種不同設計的需要。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凸形構造或凹形構造與模板為一體成型的或分體成型 連結而成的。這樣,當凸形構造或凹形構造與模板為一體成型的時,大大提髙了模具的 整體性和耐用性能;若為分體成型連結而成時,則簡化了模具的生產制作工藝,使其更 易生產制造。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凸形構造為凸條或凸塊或凸桿。這樣,在模面的轉角部 位設置凸條或凸塊或凸桿后,可相應制作出轉角部位形成模殼構件的凹槽、凹坑、陰角 或者孔洞,可滿足生產各種不同模殼構件產品的需要。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凹形構造為凹槽、凹坑、凹洞、縫或者孔中的至少一種。 這樣,凹形構造種類多,在應用模具生產模殼時,可在模殼構件上相應形成各種不同形 式的凸形構造,方便設計、生產與施工單位選用,以滿足不同場合的需要。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凸形構造或凹形構造同時設置在轉角的兩塊模板上或 轉角拼合的兩塊模板上。這樣,模具在使用時,脫模更方便。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側模面由兩塊、三塊、四塊、六塊或八塊模板構成。這 樣,模殼構件成型模具的側模面由多塊模板構成,具有拆分方便、簡單,容易拼裝組合, 可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同時,特別有利于大型模具的制作。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底模面為至少一塊模板。這樣,模殼構件成型模具的底 模面為一塊或者多塊構成,使模具在使用時,底模安裝和拆模都十分方便,解決了底模 面容易與產品粘結而不易脫模的問題。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模板的拼合部位在模面的轉角部位。這樣,因模板的拼 合縫設置在模面的轉角部位,合縫間隙小,使模具在使用過程中不易出現漿料外溢的現 象,改善了產品制作質量,同時,脫模更方便。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拼合裝置設置在側模面的模板和底模面的模板之間的 轉角部位或者側模面的模板之間的轉角部位。這樣,模具拼合更加緊密無間隙,大大減 少了漏漿的現象,提高了模具的精度,同時更方便模具的脫模。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模面的轉角部位設置為削角面。這樣,在應用上述模具 生產時,可制作出轉角部位為倒角的產品,能充分滿足施工單位的需要。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模面的轉角部位設置為曲線過渡面或者弧形過渡面。這 樣,在應用上述模具生產時,可制作出轉角部位為曲線過渡或者弧形轉角的模殼構件產
品,可充分滿足設計與施工單位的需要。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拼合裝置為連接裝置或合緊裝置或定位裝置中的至少 一個。這樣,拼合裝置種類多,便于生產選用,同時拼合裝置也可為同時具有連接、合 緊或定位的裝置,可降低其復雜性,使其更易推廣應用。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連接裝置為鉸鏈、合頁、插銷合頁、軟片、企口或榫頭 中的至少一種。這樣,連接裝置的多樣性和普遍性,大大降低了模具的制作成本,同時, 可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合理選用上述連接裝置。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合緊裝置為螺栓、凸輪鎖緊、插銷、滑套、卡槽、卡套 或者鐵絲中的至少一種。這樣,合緊裝置的多樣性和普遍性,大大降低了模具的制作成 本,同時,可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合理選用上述合緊裝置。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定位裝置為定位孔、定位銷、定位槽、定位臺階或者定 位塊中的至少一種。這樣,定位裝置的多樣性和普遍性,大大降低了模具的制作成本, 同時,可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合理選用上述定位裝置。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拼合裝置為可轉動的拼合裝置。這樣,拼合裝置為可轉 動的拼合裝置時,能夠降低拼裝難度,簡化安裝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拼合裝置為活動的可拆卸的拼合裝置。這樣,當拼合裝 置為活動的可拆卸的拼合裝置時,可使模具在應用過程中,方便快速地將模具拼裝和拆 卸,同時,因連接裝置或合緊裝置或定位裝置分別為活動的可拆卸的連接裝置或活動的 可拆卸的合緊裝置或活動的可拆卸的定位裝置,可以將連接裝置或合緊裝置或定位裝置 交叉使用,大大降低了模具的材料成本。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陰模的每一個側面的側模面有至少兩塊能相對移動的 模板,模板之間由設置在陰模上的移動裝置調節移動。這樣,根據所生產的產品的不同
尺寸的要求,可任意調節模具的高度或者寬度,實現一模多用,大大降低了模具用戶的 模具成本費用。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陰模的底模面有至少一塊能相對移動的模板,模板之間 由設置在陰模上的移動裝置調節移動。這樣,根據所生產的產品的不同尺寸要求,可適 當調整底模面的尺寸,從而得到可滿足應用要求的模殼構件,方便模具用戶,降低了其 模具成本費用。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側模面或者底模面的至少一個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凸形 構造或凹形構造中的至少一種。這樣,在應用側模面或者底模面上設置有凸形構造或凹 形構造的模具進行生產時,可相應制作出側壁或者底面上有凹形構造或者凸形構造的模 殼構件產品,可充分滿足各種不同情況的需求。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凸形構造或凹形構造自身或彼此相互平行或者相交或 者立交設置。這樣,在使用模面上設置有上述構造的模具進行生產時,可相應得到壁面 上形成自身或彼此相互平行或者相交或者立交布置的凹形構造或者凸形構造的模殼構件
產品,以滿足各種不同設計和施工的需要。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凸形構造轉角部位有曲線過渡。這樣,凸形構造的轉角 部位設置為曲線過渡后,大大降低了其在生產應用過程中凸形構造脫模的難度,提高了 生產效率,同時,也降低了脫模時產品的破損率。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凹形構造轉角部位有曲線過渡。這樣,凹形構造的轉角 部位設置為曲線過渡后,大大降低了其在生產應用過程中凹形構造脫模的難度,提高了 生產效率,同時,也降低了脫模時產品的破損率。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凸形構造或凹形構造在模面或轉角部位通過設置在陰 模上的移動裝置可調節移動。這樣,在應用上述模具進行生產模殼構件產品時,可根據 需要十分靈活地調整模面的高度以生產不同高度的模殼構件產品,實現一模多用,有效 地降低了模具用戶的模具成本費用。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陰模的開口處的側模面的模板連接有折邊模面板。這 樣,使用上述帶有折邊模面板的模具進行生產時,根據不同產品的不同要求,可以隨時 安裝或拆卸折邊模面板,生產出不同形狀的模殼產品,可充分滿足不同的需求。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模板上設置有厚度限位裝置。這樣,在使用上述模板上 設置有厚度限位裝置的模具時,可對產品的壁厚進行有效控制,在保證模殼構件產品質
量的同時進行成本控制,降低其成本。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陰模的側模面的模板、底模面的模板的外壁上設置有陰 模的加強物。這樣,大大加強了陰模的模板的強度和剛度,使其在應用過程中不易變形 或者損壞,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壽命,間接降低了模具的成本費用。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加強物為角鋼、扁鐵、槽鋼、鋼筋或者木枋中的至少一 種。這樣,加強物品種多,方便選用,大大降低了模具的成本費用。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陰模設置有支撐架。這樣,陰模設置支撐架后,增加了 模具應用生產人員工作面的離地高度,使其不需或者僅需稍微彎腰即可進行操作,大大 降低了模殼構件產品的生產制作難度,提高了生產效率。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底模面的模板通過設置在陰模上的移動裝置在陰模內 可上下調節移動。這樣,在應用上述模具進行生產模殼構件產品時,可根據需要十分靈
活地調整底模面的高度以生產不同高度的模殼構件產品,實現一模多用,有效地降低了 模具用戶的模具成本費用。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同一模板上的模面為平面、折面或曲面中的至少一種。 這樣,應用上述模具進行生產后,可得到相應部位形成平面、折面或者曲面的模殼構件 產品,能充分滿足各種不同情況的需要。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至少一塊模板為充當模殼構件部件的一次性模板。這 樣,釆用一次性模板作模具可省略拆模工序,同時,又可形成疊合結構模殼壁,大大提 高了模殼構件的強度和生產效率,降低了模殼構件的制作成本。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陰模中的至少一塊模板為地模或臺模或分體模。這樣, 大大簡化了模具的結構,在降低了材料成本的同時,裝模和脫模工序也得到了簡化,使 其更易于應用生產。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模板上有至少一個缺口。這樣,模板上設置缺口后,可 十分方便地安放和定位鋼筋、鋼絲等增強物,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各附圖中,1為側模面,2為底模面,3為模 板,4為拼合裝置,5為凸形構造,6為凹形構造,以下各附圖中,編號相同的,其說明 相同。如圖1所示,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其所述的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 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 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 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 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凸形構造5為分段的凸形構 造。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 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 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凸形構造5設置在側模面1 轉角部位處。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 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 拼合裝置4,其所述的側模面1與底模面2相交的轉角部位設置為凸形構造5。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5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 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 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凸形構造5與模板為一體成 型而成。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6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 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 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凸形構造5為凸條。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7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 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 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凹形構造6,其所述的凹形構造6為凹槽。
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8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 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 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凹形構造6,其所述'的凹形構造6同時設置在轉角
的兩塊模板3的拼合處。
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9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 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 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側模面1由四塊模板3構成。
圖10是本發明實施例10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 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 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底模面2由兩塊模板3構 成。
圖ll是本發明實施例ll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 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 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模板3的拼合部位設置在 模面的轉角部位處。
圖12是本發明實施例12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 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 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拼合裝置4設置在側模面 1的模板3和底模面2的模板3之間的轉角部位或者側模面1的模板3之間的轉角部位處。
圖13是本發明實施例13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 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 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的轉 角部位設置為削角面。
圖14是本發明實施例14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 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 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模面的轉角部位設置為曲 線過渡面。
圖15是本發明實施例15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 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 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拼合裝置4中有連接裝置 7、合緊裝置8及定位裝置9。
圖16是本發明實施例16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 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 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拼合裝置4為可轉動的拼 合裝置。
圖17是本發明實施例17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 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 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拼合裝置4為活動的可拆
卸的拼合裝置。
圖18是本發明實施例18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 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 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陰模的每一個側面的側模 面1均由兩塊能相對移動的模板3構成,模板3之間由設置在陰模上的移動裝置10調節 移動。
圖19是本發明實施例19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 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 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陰模的底模面2由兩塊能 相對移動的模板3構成,模板3之間由設置在陰模上的移動裝置10調節移動。
圖20是本發明實施例20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 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 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側模面1上也設置有凸形 構造5。
圖21是本發明實施例21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 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 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側模面1上還設置有凹形構造6,
其所述的凹形構造6彼此平行或相互立交設置。
圖22是本發明實施例22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 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 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底模面2上也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 其所述底模面2上的凸形構造5的轉角部位設置為曲線過渡。
圖23是本發明實施例23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 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 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側模面1上還設置有凹形構造6, 其所述的凹形構造6轉角部位有曲線過渡。
圖24是本發明實施例24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 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 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側模面1上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 其所述的凸形構造5在模面上通過設置在陰模上的移動裝置10可調節移動。
圖25是本發明實施例25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 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 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陰模的開口處的側模面l 的模板3連接有折邊模面板11。
圖26是本發明實施例26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
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 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模板3上設置有厚度限位 裝置12。
圖27是本發明實施例27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 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 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陰模的側模面l的模板3 上設置有陰模的加強物13。
圖28是本發明實施例28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 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 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陰模的側模面l的模板3上設置有 陰模的加強物13,其所述的加強物13為木枋。
圖29是本發明實施例29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 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 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陰模下設置有支撐架14。
圖30是本發明實施例30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 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 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陰模下設置有支撐架14,其所述的 底模面2的模板3通過設置在陰模上的移動裝置10在陰模內可上下調節移動。
圖31是本發明實施例31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 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 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同一模板3上的模面為曲 面。
圖32是本發明實施例32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 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 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底模面2的模板3充當模 殼構件部件的一次性模板,其上可露出鋼絲網或纖維網或鋼絲等增強物,圖示露出了纖 維網格布增強物。
圖33是本發明實施例33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 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 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陰模中的底模面2為地模。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本發明如附圖所示,包括側模面l、底模面2,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至少二塊模板3拼合 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至少一個轉角部位設置有凸形構造5或凹形構造6中的至少一個,拼合裝置4設置在側模面1的模板3和底模面2的模板3 之間的轉角部位或者側模面1的模板3之間的轉角部位,凸形構造5或凹形構造6同時 設置在轉角的兩塊模板3上或轉角拼合的兩塊模板3上;或者側模面l由兩塊、三塊、 四塊、六塊或八塊模板3構成;或者底模面2為至少一塊模板3;或者模板3的拼合部位 在模面的轉角部位。圖l是本發明實施例l的結構示意圖。各附圖中,l為側模面,2為 底模面,3為模板,4為拼合裝置,5為凸形構造,6為凹形構造,以下各附圖中,編號 相同的,其說明相同。如圖1所示,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其所述的陰模的側 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 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圖12是本發明實施例12的結構示 意圖,頂懶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 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 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拼合裝置4設置在側模面1的模板3和底模面2的模板3之間的轉 角部位或者側模面1的模板3之間的轉角部位處。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8的結構示意圖, 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 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凹形構 造6,其所述的凹形構造6同時設置在轉角的兩塊模板3的拼合處。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 9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 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 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側模面1由四塊模板3構成。圖10是本發明實施例10 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 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 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底模面2由兩塊模板3構成。圖11是本發明實施例11 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 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 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模板3的拼合部位設置在模面的轉角部位處。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凸形構造5或凹形構造6為分段的或連續的。圖2是本 發明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 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 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凸形構造5為分段的凸形構造。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側模面1轉角部位為凸形構造5或凹形構造6。圖3是 本發明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l和底模 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 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凸形構造5設置在側模面1轉角部位處。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側模面1與底模面2相交的轉角部位為凸形構造5或凹 形構造6。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
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 置有拼合裝置4,其所述的側模面1與底模面2相交的轉角部位設置為凸形構造5。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凸形構造5或凹形構造6與模板為一體成型的或分體成 型連結而成的。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5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 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 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凸形構造5與模板 為一體成型而成。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凸形構造5為凸條或凸塊或凸桿。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 6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 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 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凸形構造5為凸條。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凹形構造6為凹槽、凹坑、凹洞、縫或者孔中的至少一 種。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7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 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 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凹形構造6,其所述的凹形構造6為凹槽。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凸形構造5或凹形構造6同時設置在轉角的兩塊模板3 上或轉角拼合的兩塊模板3上。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8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l和底模 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 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凹形構造6,其所述的凹 形構造6同時設置在轉角的兩塊模板3的拼合處。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側模面1由兩塊、三塊、四塊、六塊或八塊模板3構成。 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9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 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 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側模面l由四塊模板3構成。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底模面2為至少一塊模板3。圖10是本發明實施例10 的結構示意圖,頂懶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 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 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底模面2由兩塊模板3構成。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模板3的拼合部位在模面的轉角部位。圖11是本發明 實施例11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 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 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模板3的拼合部位設置在模面的轉角部位處。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模面的轉角部位設置為削角面。圖13是本發明實施例 13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 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
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的轉角部位設置為削角面。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模面的轉角部位設置為曲線過渡面或者弧形過渡面。圖 14是本發明實施例14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 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 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模面的轉角部位設置為曲線過渡 面。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拼合裝置4為連接裝置7或合緊裝置8或定位裝置9中 的至少一個。圖15是本發明實施例15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 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 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拼合裝置4中有連 接裝置7、合緊裝置8及定位裝置9。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連接裝置7為鉸鏈、合頁、插銷合頁、軟片、企口或榫 頭中的至少一種。如圖15所示,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 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 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拼合裝置4中有連接裝置7、合緊裝置8及定位裝 置9,其所述的連接裝置7為合頁。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合緊裝置8為螺栓、凸輪鎖緊、插銷、滑套、卡槽、卡 套或者鐵絲中的至少一種。如圖15所示,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 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 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拼合裝置4中有連接裝置7、合緊裝置8 及定位裝置9,其所述的合緊裝置8為螺栓。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定位裝置9為定位孔、定位銷、定位槽、定位臺階或者 定位塊中的至少一種。如圖15所示,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 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 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拼合裝置4為連接裝置7、合緊裝置8及定 位裝置9的組合,其所述的定位裝置9為定位塊。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拼合裝置4為可轉動的拼合裝置。圖16是本發明實施 例16的結構示意圖,煩懶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 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 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拼合裝置4為可轉動的拼合裝置。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拼合裝置4為活動的可拆卸的拼合裝置。圖17是本發 明實施例17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 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 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拼合裝置4為活動的可拆卸的拼合裝置。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陰模的每一個側面的側模面1有至少兩塊能相對移動的 模板3,模板3之間由設置在陰模上的移動裝置10調節移動。圖18是本發明實施例18 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 成,朋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 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陰模的每一個側面的側模面1均由兩塊能相對移動的模板 3構成,模板3之間由設置在陰模上的移動裝置10調節移動。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陰模的底模面2有至少一塊能相對移動的模板3,模板 3之間由設置在陰模上的移動裝置10調節移動。圖19是本發明實施例19的結構示意圖, 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 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 造5,其所述的陰模的底模面2由兩塊能相對移動的模板3構成,模板3之間由設置在陰 模上的移動裝置10調節移動。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側模面1或者底模面2的至少一個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凸 形構造5或凹形構造6中的至少一種。圖20是本發明實施例20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l 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 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 所述的側模面1上也設置有凸形構造5。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凸形構造5或凹形構造6自身或彼此相互平行或者相交 或者立交設置。圖21是本發明實施例21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 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 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側模面l上還設置有凹形構 造6,其所述的凹形構造6彼此平行或相互立交設置。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凸形構造5轉角部位有曲線過渡。圖22是本發明實施例 22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 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 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底模面2上也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底模面2上的凸形構 造5的轉角部位設置為曲線過渡。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凹形構造6轉角部位有曲線過渡。圖23是本發明實施例 23的結構示意圖,偵懶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 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 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側模面1上還設置有凹形構造6,其所述的凹形構造6轉角部位 有曲線過渡。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凸形構造5或凹形構造6在模面或轉角部位通過設置在 陰模上的移動裝置10可調節移動。圖24是本發明實施例24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l和 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 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側模
面1上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凸形構造5在模面上通過設置在陰模上的移動裝置 IO可調節移動。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陰模的開口處的側模面1的模板3連接有折邊模面板 11。圖25是本發明實施例25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 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 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陰模的開口處的側模面l 的模板3連接有折邊模面板11。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模板3上設置有厚度限位裝置12。圖26是本發明實施 例26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 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 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模板3上設置有厚度限位裝置12。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陰模的側模面1的模板3、底模面2的模板3的外壁上 設置有陰模的加強物13。圖27是本發明實施例27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 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 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陰模 的側模面1的模板3上設置有陰模的加強物13。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加強物13為角鋼、扁鐵、槽鋼、鋼筋或者木枋中的至 少一種。圖28是本發明實施例28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 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 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陰模的側模面l的模板3上設 置有陰模的加強物13,其所述的加強物13為木枋。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陰模設置有支撐架14。圖29是本發明實施例29的結構 示意圖,頂U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 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 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陰模下設置有支撐架14。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底模面2的模板3通過設置在陰模上的移動裝置10在 陰模內可上下調節移動。圖30是本發明實施例30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 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 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陰模下設置有 支撐架14,其所述的底模面2的模板3通過設置在陰模上的移動裝置10在陰模內可上下 調節移動。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同一模板3上的模面為平面、折面或曲面中的至少一種。 圖31是本發明實施例31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 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 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同一模板3上的模面為曲面。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至少一塊模板3為充當模殼構件部件的一次性模板。圖 32是本發明實施例32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 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 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底模面2的模板3充當模殼構件 部件的一次性模板,其上可露出鋼絲網或纖維網或鋼絲等增強物,圖示露出了纖維網格 布增強物。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陰模中的至少一塊模板3為地模或臺模或分體模。圖33 是本發明實施例33的結構示意圖,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 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 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其所述的陰模中的底模面2為地模。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模板3上有至少一個缺口 15*如圖33所示,側模面1 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多塊模板3拼 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轉角部位還設置有凸形構造5,陰 模中的底模面2為地模,其所述的側模面l的模板3上設置有缺口 15。
本發明實施時,可釆用薄鋼板或鐵皮或白鐵皮或工程塑料等板材,根據模殼構件的 型號、規格尺寸下料,制得側模面1和底模面2所用模板3,然后用角鋼、扁鋼等加強材 料將各模面加強,然后確定好拼合裝置4的安裝位置后,用拼合裝置4將形成側模面1 和底模面2的模板3連接拼合,并在模面的轉角部位設置凸形構造5或凹形構造6,即可 得所述模具。
權利要求
1、一種模殼構件成型模具,包括側模面(1)、底模面(2),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至少二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至少一個轉角部位設置有凸形構造(5)或凹形構造(6)中的至少一個,拼合裝置(4)設置在側模面(1)的模板(3)和底模面(2)的模板(3)之間的轉角部位或者側模面(1)的模板(3)之間的轉角部位,凸形構造(5)或凹形構造(6)同時設置在轉角的兩塊模板(3)上或轉角拼合的兩塊模板(3)上;或者側模面(1)由兩塊、三塊、四塊、六塊或八塊模板(3)構成;或者底模面(2)為至少一塊模板(3);或者模板(3)的拼合部位在模面的轉角部位。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殼構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凸形構造(5)或凹形構造(6)為分段的或連續的。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殼構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側模面(1)轉角部位為凸形構造(5)或凹形構造(6)。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殼構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側模面(1)與底模面(2)相交的轉角部位為凸形構造(5) 或凹形構造(6)。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殼構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凸形構造(5)或凹形構造(6)與模板為一體成型的或分體成 型連結而成的;或者凸形構造(5)為凸條或凸塊或凸桿;或者凹形 構造(6)為凹槽、凹坑、凹洞、縫或者孔中的至少一種;或者凸形 構造(5)或凹形構造(6)同時設置在轉角的兩塊模板(3)上或轉 角拼合的兩塊模板(3)上;或者側模面(1)由兩塊、三塊、四塊、 六塊或八塊模板(3)構成。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殼構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底模面(2)為至少一塊模板(3);或者模板(3)的拼合部位 在模面的轉角部位;或者模面的轉角部位設置為削角面;或者模面的 轉角部位設置為曲線過渡面或者弧形過渡面;或者拼合裝置(4)為 連接裝置(7)或合緊裝置(8)或定位裝置(9)中的至少一個;或 者連接裝置(7)為鉸鏈、合頁、插銷合頁、軟片、企口或榫頭中的 至少一種;或者合緊裝置(8)為螺栓、凸輪鎖緊、插銷、滑套、卡 槽、卡套或者鐵絲中的至少一種;或者定位裝置(9)為定位孔、定位銷、定位槽、定位臺階或者定位塊中的至少一種。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殼構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拼合裝置(4)為可轉動的拼合裝置;或者拼合裝置(4)為活 動的可拆卸的拼合裝置;或者陰模的每一個側面的側模面(1)有至 少兩塊能相對移動的模板(3),模板(3)之間由設置在陰模上的移 動裝置(10)調節移動;或者陰模的底模面(2)有至少一塊能相對 移動的模板(3),模板(3)之間由設置在陰模上的移動裝置(10) 調節移動;或者側模面(1)或者底模面(2)的至少一個上設置有至 少一個凸形構造(5)或凹形構造(6)中的至少一種;或者凸形構造(5)或凹形構造(6)自身或彼此相互平行或者相交或者立交設置; 或者凸形構造(5)轉角部位有曲線過渡;或者凹形構造(6)轉角部 位有曲線過渡;或者凸形構造(5)或凹形構造(6)在模面或轉角部 位通過設置在陰模上的移動裝置(10)可調節移動。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殼構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陰模的開口處的側模面(1)的模板(3 )連接有折邊模面板(11); 或者模板(3)上設置有厚度限位裝置(12);或者陰模的側模面(1) 的模板(3)、底模面(2)的模板(3)的外壁上設置有陰模的加強物(13);或者加強物(13)為角鋼、扁鐵、槽鋼、鋼筋或者木枋中的 至少一種;或者陰模設置有支撐架(14)。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殼構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底模面(2)的模板(3)通過設置在陰模上的移動裝置(10) 在陰模內可上下調節移動;或者同一模板(3)上的模面為平面、折 面或曲面中的至少一種;或者至少一塊模板(3)為充當模殼構件部 件的一次性模板;或者陰模中的至少一塊模板(3)為地模或臺模或 分體模;或者模板(3)上有至少一個缺口 (15)。
全文摘要
一種模殼構件成型模具,包括側模面(1)、底模面(2),側模面(1)和底模面(2)圍成陰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陰模的側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構成,陰模由至少二塊模板(3)拼合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設置有拼合裝置(4),模面的至少一個轉角部位設置有凸形構造(5)或凹形構造(6)中的至少一個,拼合裝置(4)設置在側模面(1)的模板(3)和底模面(2)的模板(3)之間的轉角部位或者側模面(1)的模板(3)之間的轉角部位,凸形構造(5)或凹形構造(6)同時設置在轉角的兩塊模板(3)上或轉角拼合的兩塊模板(3)上,適用于制造薄壁管或薄壁盒,尤其適用于制造開口的薄壁管或開口的薄壁盒。
文檔編號B28B7/22GK101342738SQ200810144200
公開日2009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04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2004年1月20日
發明者邱則有 申請人:邱則有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