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透水性水泥混凝土。
背景技術:
隨著能源的日益缺乏, 一些可替代能源開始利用。煤矸石作為一種劣質煤目前越來越廣 泛地被加以利用,然而煤矸石燃燒后產生的爐渣作為固體廢棄物每年的排放量達數十萬噸以 上,如果能對這些固體廢棄物進行再生利用,在不降低性能的基礎上用于道路鋪設,不僅節 約成本,降低建筑垃圾清運和處理費用,還可減輕城市的垃圾污染。但是目前的煤奸石爐渣, 由于其來源雜、分類管理不規范和質量控制不嚴格等原因,只有少部分粉末狀的煤矸石爐渣 被用作水泥的活性參合劑,大部分的煤矸石爐渣只能用于基坑回填等低附加值的利用。同時 現在的透水性水泥混凝土采用的是天然集料,成木較高且不利于生態環境平衡。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以煤矸石爐渣作集料高附加值利用、成本較低及有利于生態環 境平衡的透水性混凝土。
為實現本發明日的,所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它包括水泥、水、煤
矸石爐渣集料、無機膠結劑和合成纖維,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水泥25(K400kg/m3,水 為水泥的0.28~0.35倍,煤矸石爐渣n00~1800kg/m3,無機膠結材料25~40kg/m3,合成纖維 0 3.0kg/m3,所述的煤矸石爐渣的顆粒粒徑為5 12mm單一級配,壓碎值《30%。
作為進一步優選,所述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可為水泥280 380 kg/m3,水為水泥的 0.28~0.35倍,煤奸石爐渣集料1350 1750kg/m3,無機膠結材料30 38 kg/m3,合成纖維0 1.5kg/m3。
作為最優選,所述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可為水泥350 kg/m3,水為水泥的0.3倍,煤 矸石爐渣1550 kg/m3,無機膠結材料35 kg/m3,合成纖維1.5 kg/m3。
所述的水泥可為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標號不小于52.5。
所述無機膠結材料可為硅灰、沸石和偏高嶺十.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所述合成纖維可為聚丙烯纖維、聚丙烯腈纖維和聚酯纖維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長度 為6mm 19mm。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集料采用煤矸石爐渣集料替代天然集料,且篩選出來的煤 矸石爐渣有一定的強度,同時還具有比天然集料高的孔隙率和活性,所以制備的透水性水泥 混凝土可保證產品較好的質量。因此本發明以煤矸石爐渣作集料高附加值利用,成本較低, 并減少了對天然集料的開采,有利于生態環境平衡。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實例說明,但本發明不限于以下具體實施實例(制作本發明采用的是 普通混凝土的拌制工藝)
實施例1:
一種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它包括水泥、水、煤矸石爐渣、無機膠結材料和合成纖維,各 原料組分的重量配合為PI52.5硅酸鹽水泥350 kg/m3,粒徑為6mm的單一級配、壓碎值為 25%的煤矸石爐渣集料1550 kg/m3,用水量105 kg/m3,合成纖維為長度為6mm的聚丙烯腈 纖維1.5 kg/m3,無機膠合材料為沸石35 kg/m3。
制作時,首先將煤矸石爐渣與合成纖維進行攪拌45s,然后加水泥、沸石與偏高嶺土組合 的無機膠結材料和水一起攪拌均勻即可。
制得的透水性水泥混凝土達到的技術指標為透水率為15mm/s、28天抗壓強度為28Mpa、 抗折強度為4.8Mpa。
實施例2
-種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它包括水泥、水、煤矸石爐渣、無機膠結材料和合成纖維,各 原料組分的重量配合為PI52.5R硅酸鹽水泥250kg/m3,粒徑8mm單一級配、壓碎值為22% 的煤矸石爐渣1650 kg/m3,無機膠結材料為硅灰25 kg/m3,用水量75 kg/m3,合成纖維0 kg/m3。 制作時,首先將煤矸石爐渣預拌15s,然后加水泥、硅灰和水一起攪拌均勻即可。
制得的透水性水泥混凝土達到的技術指標為透水率為20mm/s、 28天抗壓強度為為 20MPa、抗折程度為3.5MPa。
實驗例3一種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它包括水泥、水、煤矸石爐渣、無機膠材料和合成纖維,各原 料組分的重量配合為PI52.5水泥400 kg/m3,粒徑5mm單一級配、壓碎值22。/。的煤矸石爐 渣1450 kg/m3,無機膠結材料為硅灰40 kg/m3,用水量120 kg/m3,合成纖維為長度為6mm 的聚丙烯纖維1 kg/m3。
制作時,首先將煤矸石爐渣與聚丙烯纖維進行攪拌45s,然后加水泥、硅灰與沸石組合的 無機膠結材料和水一起攪拌均勻即可。
透水性水泥混凝土達到的技術指標為透水率為9.5mm/s、 28天抗壓強度為31MPa,抗 折強度為5.1MPa。
上述實施例用來解釋本發明,而不是對本發明進行限制,凡在本發明權利要求保護范圍 內,對本發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變,都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水泥、水、煤矸石爐渣、無機膠結材料和合成纖維,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水泥250~400kg/m3,水為水泥的0.28~0.35倍,煤矸石爐渣1300~1800kg/m3,無機膠結劑25~40kg/m3,合成纖維0~3.0kg/m3,所述的煤矸石爐渣的顆粒粒徑為5~12mm單一級配,壓碎值≤30%。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水泥280 380kg/m3,水為水泥的0.28-0.35倍,煤矸石爐渣1350 1750 kg/m3,無機膠結材 料30 38kg/m3,合成纖維0 1.5 kg/m3。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 水泥350 kg/m3,水為水泥的0.3倍,煤矸石爐渣1550 kg/m3,無機膠結材料35 kg/m3,合成 纖維1.5 kg/m3。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為硅酸鹽水 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標號不小于52.5。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膠結材料為硅 灰、沸石和偏高嶺土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纖維為聚丙烯 纖維、聚丙烯腈纖維和聚酯纖維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長度為6mm 19inm。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它包括水泥、水、煤矸石爐渣、無機膠結材料和合成纖維,各原料組分重量配比為水泥250~400kg/m<sup>3</sup>,水為水泥的0.28~0.35倍,煤矸石爐渣1300~1800kg/m<sup>3</sup>,無機膠結劑25~40kg/m<sup>3</sup>,合成纖維0~3.0kg/m<sup>3</sup>,煤矸石爐渣的顆粒粒徑為5~12mm單一級配,壓碎值≤30%。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集料采用煤矸石爐渣替代天然集料,且篩選出來的煤矸石爐渣有一定的強度,同時還具有比天然集料高孔隙率和活性,所以制備的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可保證產品較好的質量,煤矸石爐渣高附加值利用,成本較低,并減少了對天然集料的開采,有利于生態環境平衡。
文檔編號C04B18/12GK101580364SQ20091009987
公開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18日
發明者孫家瑛 申請人: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