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大幅面鋼塑組合墻體模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工程中鋼筋混凝土樓墻體澆注施工應用的模板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鋼筋混凝土墻體的施工澆筑所采用的是組拼木模施工、組拼竹模施工、 組拼鋼模板施工等形式。木膠合板主要材料是木材為主,木材資源浪費嚴重, 周轉次數低。竹膠合板主要材料是以竹材為主,竹膠板的厚度公差較大不適用 清水混凝土成型。另外,竹膠合板分層開膠、易損、反復使用率低。竹膠板模 板拆模后在混凝土表面留下的竹席紋路。組合鋼模板其模板單塊面積小,使用 中拼接塊數多,費時、費力,容易銹蝕,成型質量差,攤銷成本高,在國內民 建施工中已逐漸淘汰。竹塑復合板面板選用聚丙烯為基材,內布植物纖維增強的復合材料,采用擠塑模壓成型,模板結構和規格尺寸與組合鋼模板基本相同, 但其單塊幅面尺寸小,組拼麻煩。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各類模板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大幅面的鋼塑組合墻 體模板。本實用新型區別與以往的墻體模板,具有大幅面攤鋪的特點,構造設 計簡單合理,連接上采用簡單可靠的插銷連接,保證了大面積墻體模板的整體 性,在使用上不容易漏漿,澆筑效果很好,清水混凝土墻體成型后整體上拼縫 少,造價經濟合理,充分發揮各種材料之所長,彌補了現有墻體模板小幅面、 造價高的缺點。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是按以下方式實現的。它由竹塑復合面板、橫肋、豎肋、及邊框組成,其特征是橫肋為矩形管構造,豎肋為截面呈反"Z"字折線形式,另一 種豎肋為矩形管。邊框截面呈"了"字折線形式,所述的豎肋按小間距平行排 列在面板的背面,所述的矩形管豎肋按大間距平行排列在面板的背面。矩形管 豎肋之間和邊框之間是若干個按小間距平行排列的其截面呈反"z"字折線形式 的豎肋,所述的橫肋與豎肋以及矩形管豎肋組成格構構造形式并位于同一水平 面上。邊框的側面設有沖壓而成的拱形孔,其拱形孔沖壓出的折片貼合在面板 的背面。邊框的側面還按一定間距設有矩形孔,用于從事面板之間的拼接。本 實用新型板面平整光滑,幅面大,脫模快速容易,耐酸、耐堿,耐水性、耐候 性、耐久性好,加工制作簡單,現場拼接方便,周轉次數多。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l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平面示意圖。圖3是圖1中部件3的正視圖。圖4是圖1中部件3的側視圖。圖5是圖1中部件5的正視圖。圖6是圖1中部件5的側視圖。圖7是圖1中的局部放大圖。圖中序號名稱分別為(l).竹塑復合面板、(2).矩形管橫肋、(3).S形豎 肋、(4)矩形管豎肋、(5)折線軋制邊框、(6).邊框拱形孔、(7).邊框矩形孔。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由竹塑復合面板(1)、矩形管橫肋(2)、 S形豎肋 (3)、矩形管豎肋(4)及折線軋制邊框(5)構成。竹塑復合面板(1)的背面與邊框(5)拱形孔(6)沖壓出的折片貼今并通過螺釘連接。橫肋(2)與S形豎肋(3)和矩形管豎 肋(4)相互交叉焊接,三種肋相互形成網格布置,并與鋼邊框(5)焊接而成使整體 模板的承載力加大,具有節省鋼材用量、受力均衡和科學美觀的特點。豎肋(3) 與竹塑復合面板(1)靠螺釘連接。模板之間需通過邊框矩形孔(7)用T型插銷連接。 橫肋與豎肋相互交叉焊接,并與鋼邊框焊接,形成具有一定剛度規格的標準模 板,所述的橫肋(2)為矩形管構造,豎肋(3)為截面呈反"Z"字折線形式, 豎肋(4)為矩形管,邊框(5)截面呈"了"字折線形式,所述的矩形管豎肋(4) 按大間距平行排列在面板(1)的背面,矩形管豎肋(4)之間和邊框(5)之間是 若干個按小間距平行排列的豎肋(3)。所述的橫肋(2)與豎肋(3)以及矩形 管豎肋(4)組成格構形式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邊框(5)側面設有沖壓而成 的拱形孔(6),其拱形孔(6)沖壓出的折片貼合在面板(1)的背面。邊框(5) 的側面按一定間距設有矩形孔(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單塊重量輕,幅面大,工效高,通用性強,可 以大面積攤鋪,現場拼裝簡單,成型質量好,充分發揮了竹塑復合板的可循環 性與鋼板有效結合的剛度性,使本產品具有輕質高強的特點,達到建筑工程墻 體混凝土成型的清水質量要求。
權利要求1.大幅面鋼塑組合墻體模板,由竹塑復合面板(1)、橫肋(2)、豎肋(3)、(4)、及邊框(5)組成,其特征在于橫肋(2)為矩形管構造,豎肋(3)為截面呈反“Z”字折線形式,豎肋(4)為矩形管,邊框(5)截面呈“了”字折線形式,所述的矩形管豎肋(4)按大間距平行排列在面板(1)的背面,矩形管豎肋(4)之間和邊框(5)之間是若干個按小間距平行排列的豎肋(3),所述的橫肋(2)與豎肋(3)以及矩形管豎肋(4)組成格構形式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幅面鋼塑組合墻體模板,其特征在于邊框(5)側面設有沖壓而成的拱形孔(6),其拱形孔(6)沖壓出的折片貼合在面板(1)的背面。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幅面鋼塑組合墻體模板,其特征在于邊框(5)的側面按一定間距設有矩形孔(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工程中鋼筋混凝土樓墻體澆注施工應用的模板技術領域。它由竹塑復合面板、橫肋、豎肋、及邊框組成,橫肋為矩形管,豎肋有矩形管和截面呈反“Z”字折線形式。邊框截面呈“了”字折線形式,矩形管豎肋按大間距平行排列在面板的背面。矩形管豎肋之間和邊框之間是若干個按小間距平行排列的豎肋。所述的橫肋與豎肋以及矩形管豎肋組成格構構造形式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邊框的側面設有沖壓而成的拱形孔,其拱形孔沖壓出的折片貼合在面板的背面。邊框的側面還按一定間距設有矩形孔,用于從事面板之間的拼接,解決了現有墻體模板小幅面,造價高的問題。
文檔編號E04G11/08GK201406832SQ20092000450
公開日2010年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2月12日 優先權日2009年2月12日
發明者武興亮, 偉 辛, 閻明偉, 曄 魏 申請人: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