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水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磚,尤其涉及一種磚體內灌水的水磚,屬于建筑材料技術
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技術的磚頭,可追溯到秦朝,故有秦磚漢瓦之說,至今為止,都是用泥土 或砂石制作的,存在著破壞環境、破壞良田、施工麻煩、運輸困難的不足,在本實用新型未做 出之前,無磚體內灌水的水磚的使用,檢索專利文獻,無技術方案公開。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無磚體內灌水的水磚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 一種磚體內灌水的水磚,該水磚在運輸過程中比較方便,重量較輕,節約了平行運輸費用和 高空運輸費用,免除了墻體化學涂料的使用與大量的裝飾費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由上螺釘、上排水孔、磚體平 面、磚體側面、下進水孔、下螺釘、磚體正面組成,其特征在于磚體正面與磚體平面、磚體側 面圍成的長方體內部留有空間,磚體正面上留有上排水孔和下進水孔,上排水孔留有上螺 釘,下進水孔留有下螺釘,使用時用粘合劑把磚體平面、磚體側面進行磚體粘合疊墻體,墻 體形成之后把下螺釘與上螺釘取出,從下進水孔內對磚體內部的空間進行灌水,當上排水 孔出水時,可停止灌水,把上螺釘旋入上排水孔,把對下進水孔灌水的管道拆除,將下螺釘 旋入下進水孔即可,本實用新型采用塑料或鋁合金制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設計簡單,成本低廉,節約大量的搬運磚塊與磚塊施工 的費用,免除了裝飾的工序,實用性較大。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1中1.上螺釘,2.上排水孔,3.磚體平面,4.磚體側面,5.下進水孔,6.下螺 釘,7.磚體正面。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本實用新型由上螺釘1、上排水孔2、磚體平面3、磚體側面4、下進水孔5、下螺釘 6、磚體正面7組成,其特征在于磚體正面7與磚體平面3、磚體側面4圍成的長方體內部留 有空間,磚體正面7上留有上排水孔2和下進水孔5,上排水孔2留有上螺釘l,下進水孔5 留有下螺釘,使用時用粘合劑把磚體平面7、磚體側面4進行磚體粘合疊墻體,墻體形成之 后把下螺釘6與上螺釘1取出,從下進水孔5內對磚體內部的空間進行灌水,當上排水孔2出水時,可停止灌水,把上螺釘1旋入上排水孔2,把對下進水孔5灌水的管道拆除,將下螺 釘6旋入下進水孔5即可,本實用新型采用塑料或鋁合金制作。
權利要求一種水磚,由上螺釘(1)、上排水孔(2)、磚體平面(3)、磚體側面(4)、下進水孔(5)、下螺釘(6)、磚體正面(7)組成,其特征在于磚體正面(7)與磚體平面(3)、磚體側面(4)圍成的長方體內部留有空間。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水磚,其特征在于磚體正面(7)上留有上排水孔(2)。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水磚,其特征在于磚體正面(7)上留有下進水孔(5)。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水磚,其特征在于上排水孔(2)留有上螺釘(1)。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水磚,其特征在于下進水孔(5)留有下螺釘。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磚,其特征在于采用塑料制作。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磚,其特征在于鋁合金制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磚,屬于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它由上螺釘、上排水孔、磚體平面、磚體側面、下進水孔、下螺釘、磚體正面組成,其特征在于磚體正面與磚體平面、磚體側面圍成的長方體內部留有空間,磚體正面上留有上排水孔和下進水孔,上排水孔留有上螺釘,下進水孔留有下螺釘,使用時用粘合劑把磚體平面、磚體側面進行磚體粘合疊墻體,墻體形成之后把下螺釘與上螺釘取出,從下進水孔內對磚體內部的空間進行灌水,灌滿水后,把上螺釘旋入上排水孔,將下螺釘旋入下進水孔即可,本實用新型采用塑料或鋁合金制作,其有益效果是設計簡單,成本低廉,節約大量的搬運磚塊與磚塊施工的費用,免除了裝飾的工序,實用性較大。
文檔編號E04C1/00GK201507057SQ200920120298
公開日2010年6月16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18日
發明者吳碧峰 申請人:吳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