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建筑用輕質保溫隔熱復合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構件,尤其涉及一種建筑用輕質保溫隔熱復合板。
背景技術:
目前,對屋面進行保溫隔熱處理是建筑節能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于節約能源、保 護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現行的屋面保溫隔熱處理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在屋面上采 用逐層鋪設施工,即在建筑屋面上將保溫層、防水層逐層鋪設施工,保溫層多是采用珍珠巖 或蛭石類保溫材料,防水層大多是在保溫層上鋪設防水卷材或噴涂防水涂料;這種逐層鋪 設施工的方法往往由于屋面結構復雜,施工難以保證,保溫隔熱效果不理想;二是直接在屋 面上鋪設保溫隔熱復合板,如硬質發泡聚氨酯板、氯乙烯板、聚碳酸酯板等,這些板材不但 密度大、強度高、防水好,而且具有較好的保溫、隔熱效果,但使用成本高,應用范圍受到一 定的限制。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建筑用輕質保溫隔熱 復合板,其具有結構簡單、施工方便,保溫、隔熱防水效果好的優點。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建筑用輕質保溫隔熱復合板,該 保溫隔熱復合板包括三層,即中間一層為隔熱保溫層,上、下兩層為高分子涂膜防水層,該 高分子涂膜防水層為發泡聚氨酯材料,所述隔熱保溫層由鋼筋網框架、以及填充于所述鋼 筋網框架內的保溫隔熱材料組成,所述保溫隔熱材料為聚苯材料,所述復合板的一側壁上 設有榫頭,另一側壁上設有與所述榫頭為配合關系的榫槽。所述榫頭和所述榫槽的表面均設有溝槽,當復合板作為室外屋面時,即使有少量 雨水沿板間的縫滲入,也可以沿溝槽流走,不會進入室內。所述復合板的表面設有加強筋條,使復合板具有更好的強度。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較之使用單純的發泡聚氨酯板、氯乙烯板具有成本 低的優點,比在屋面上直接施工鋪設保溫層、防水層具有施工方法簡單的優點,尤其是在復 合板的一側壁上設有榫頭、另一側壁上設有榫槽,便于兩相鄰的兩塊復合板鑲嵌在一起,不 易發生位移,提高保溫隔熱效果。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參照圖1,一種建筑用輕質保溫隔熱復合板,該保溫隔熱復合板包括三層,即中間一層為隔熱保溫層1,上、下兩層為高分子涂膜防水層2、3,該高分子涂膜防水層2、3為發泡聚氨酯材料,所述隔熱保溫層1由鋼筋網框架、以及填充于所述鋼筋網框架內的保溫隔熱材料組成,所述保溫隔熱材料為聚苯材料,所述復合板的一側壁上設有榫頭4,另一側壁上 設有與所述榫頭4為配合關系的榫槽5。組裝時,只需將一塊復合板上的榫頭4與另一塊復 合板的榫槽5配合,然后在側邊上打上防水膠,起到連接、填充、防水作用,就可迅速裝成大 面積的板。 所述榫頭4和所述榫槽5的表面均設有溝槽6,當復合板作為室外屋面時,即使有 少量雨水沿板間的縫滲入,也可以沿溝6槽流走,不會進入室內。所述復合板的表面設有加 強筋條7,使復合板具有更好的強度。
權利要求一種建筑用輕質保溫隔熱復合板,該保溫隔熱復合板包括三層,即中間一層為隔熱保溫層,上、下兩層為高分子涂膜防水層,所述隔熱保溫層由鋼筋網框架、以及填充于所述鋼筋網框架內的保溫隔熱材料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板的一側壁上設有榫頭,另一側壁上設有與所述榫頭為配合關系的榫槽。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輕質保溫隔熱復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榫頭和所述 榫槽的表面均設有溝槽。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輕質保溫隔熱復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板的表 面設有加強筋條。
專利摘要一種建筑用輕質保溫隔熱復合板,該保溫隔熱復合板包括三層,即中間一層為隔熱保溫層,上、下兩層為高分子涂膜防水層,該高分子涂膜防水層為發泡聚氨酯材料,所述隔熱保溫層由鋼筋網框架、以及填充于所述鋼筋網框架內的保溫隔熱材料組成,所述保溫隔熱材料為聚苯材料,所述復合板的一側壁上設有榫頭,另一側壁上設有與所述榫頭為配合關系的榫槽。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構件,在復合板的一側壁上設有榫頭、另一側壁上設有榫槽,便于兩相鄰的兩塊復合板鑲嵌在一起,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保溫隔熱效果好的優點。
文檔編號E04D3/35GK201567688SQ20092020236
公開日2010年9月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14日
發明者周央娣 申請人:周央娣